APP下载

咸安区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初探

2023-06-16潘叶青曹升记吴达明许艳云张求东

湖北植保 2023年3期
关键词:卷叶螟纹枯病悬浮剂

陈 充,潘叶青,曹升记,吴达明,万 利,许艳云,张求东

(1.咸安区植物保护站,湖北 咸宁 437199;2.十堰市张湾区农业农村局,湖北 十堰 442000;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湖北 武汉 430070)

咸安区位于湖北南部,常年种植水稻2.67万hm2左右,是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咸安区重视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有了较大增长,2022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1.87%,较上年度增长了4.81%。

为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各地纷纷开展了水稻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四川地区应用的水稻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较常规防治区的农药用量减少86.4%,增产率提高5.1个百分点[1];江苏地区综合示范表明,水稻全程绿色防控比常规化防区减少用药2~3次,增产5%以上[2]。湖北武穴、石首、潜江等地稻区也有相关研究,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效明显[3-5]。结合前人研究报道,笔者在咸安区研究水稻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的防控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水稻绿色防控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示范地点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聂家村,面积2.53 hm2,水稻品种为杨籼优919,播种日期为2022年5月21日,播种前每667 m2水稻种子用200 mL科微康进行常规浸种,浸种2~3 d后播种至秧苗盘或直接播种。收获日期为9月15日。各处理水稻品种、播栽期、农事操作均相同,土壤性质和肥力均匀一致,条件良好。

1.2 试验药剂及药械

生物农药:32 000 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24%井冈霉素A,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多粘类芽孢杆菌≥5亿/mL(KN-03科微康),武汉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镇江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1.5%苦参碱可溶液剂,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常规化学用药: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河南喜夫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9%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40%稻瘟灵乳油,中农立华(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天意植保无人机,咸宁绿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示范共设3个处理,处理1(绿色防控示范区)面积为2 hm2,处理2(常规防治区)设置和CK处理(空白对照区)均为2 666.66 m2。大田示范不做重复。具体药剂处理选择见表1。

表1 各示范处理田间施药管理

1.4 试验方法

第一次施药时间7月3日,天气晴,水稻处于拔节期。处理1施用药剂为32 000 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1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2施用药剂为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9%甲维·茚虫威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

第二次施药时间8月4日,天气晴,水稻处于破口期,施用药剂为24%井冈霉素A水剂、1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2施用药剂为9%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因示范区和处理区未发现稻曲病,故处理2未施用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

处理1、处理2均采用天意植保无人机进行药剂喷雾,各药剂用量见表1,按1 kg/667 m2用水量均匀喷洒。

1.5 调查与统计方法

1.5.1 调查方法

二化螟调查方法参考国家标准,采用双行平行跳跃式取样法;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

水稻收获期,用收割机对每个处理分别收割,人工晾晒后称重,折算出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不同处理与空白对照的产量差异。

1.5.2 防治效果计算

(1)二化螟

防治效果(%)=

(2)稻纵卷叶螟

虫口减退率(%)=

卷叶防效(%)=

(3)稻飞虱

防治效果(%)=

(4)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拔节期和破口期两次施药14 d后调查对稻飞虱的防效结果表明,全程绿色防控区两次施用生物农药14 d后防效分别为86.92%和88.33%,平均86.73%;农户自防区两次防治14 d后防效为91.79%和73.97%,平均82.88%(表2)。综合比较全程绿色防控处理防效占优。

表2 不同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

2.2 不同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调查两次施药14 d后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全程绿色防控区两次施用化学农药14 d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1.43%、74.19%,防效分别为72.35%、75.04%,均低于农户自防区的82.14%、87.10%和84.05%、89.43%(表3)。表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上要低于常规防治。

表3 不同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表4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下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情况

试验过程中对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进行调查,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程度较轻,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处理之间病虫为害无明显区别,稻曲病未见发生。

2.4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对不同处理区的测产结果显示,全程绿色防控产量达到396.4 kg/667 m2,较空白对照增产35.85%;农户常规用药防治产量达到342.7 kg/667 m2,较空白对照增产17.44%。全程绿色防控增产效果更好。

3 总结与讨论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全程绿色防控对稻飞虱的防效要优于农户常规防治,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略低,对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防治效果与农户常规防治无明显差别,增产效果较常规防治提高了53.7 kg/667 m2;绿色防控区水稻全生育期未采用任何化学农药进行病虫防治,相比常规防治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且增产的同时水稻品质得到提升,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农药减量化。

2022年本地特殊气候,持续高温天气,病虫发生较去年轻,且多种农作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和旱灾影响,产量较往年偏低,为验证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减药控害增效效果,今后将继续开展试验示范,同时针对不同生育期病虫发生情况、植株抗逆性差异情况调整生物农药种类和用量,减少用药成本,优化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咸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户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卷叶螟纹枯病悬浮剂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5%环虫酰肼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