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示范

2023-06-16罗倩云徐正宏

湖北植保 2023年3期
关键词:防区螟虫赤眼蜂

罗倩云,徐正宏

(光山县植保植检站,河南 光山 465400)

水稻是光山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是县域内水稻生产的两种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为1.97万hm2左右,为害程度2~4级。赤眼蜂是一种能够寄生昆虫卵的寄生蜂,是当前生物防治中应用面积最大且最有效的天敌[1-3],而稻螟赤眼蜂作为专门应用于防治水稻螟虫卵期的天敌,对抑制这些害虫的发生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索绿色水稻生物防治途径,推广稻螟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应用[4-6],笔者于2022年7月份在泼陂河镇禾园农村土地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防效示范试验,以期为推广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稻螟赤眼蜂蛹及放蜂器,由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地点

示范试验地设在光山县禾园农村土地专业合作社泼河镇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质为水稻土,肥力中等偏上。水稻栽植方式为机插,栽插时间为6月5~6日。

1.3 试验设计

示范试验设为3个处理:稻螟赤眼蜂防治区、农户自防区、空白对照区。稻螟赤眼蜂防治区面积为20 hm2,7月23日(即二化螟一代蛾羽化盛期)投放赤眼蜂器,采用大疆植保无人机专用释放设备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个放蜂器里放置稻螟赤眼蜂蛹3 000~4 000个,出蜂2 500~3 000头(常温下2 d左右出蜂),投放指标为稻螟赤眼蜂放蜂器60 枚/hm2,放蜂数量为15万头/hm2以上。农民自防区稻田面积6.67 hm2,由农户按常规防治方法于7月29~30日(二化螟二代低龄幼虫盛发期)选用化学农药防治二化螟二代和稻纵卷叶螟;对照区面积666.7 m2,不采取任何措施防治虫害。自防区和对照区,设置在距离防治区500 m之外。

3个处理设置在同一生态区域内,水稻品种、播栽期、生育期、栽培方式及农事操作基本一致。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1.4.1 二化螟二代调查

在二化螟二代为害稳定后(8月31日),调查各处理二化螟二代的虫体数量、被害株数。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法,每点查100丛,调查并记录总丛数、总株数、虫伤株数及白穗株数。

1.4.2 稻纵卷叶螟调查

在稻纵卷叶螟为害稳定后(8月31日),调查稻纵卷叶螟被害株数。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法,每点查100丛,采取目测稻株顶部3片的卷叶率,以此确定稻叶受害程度,调查并记录总丛数、总株数、总叶数及被害叶数。

1.4.3 天敌调查

在示范区域内稻田小生态系统中,蜘蛛为天敌优势种群。在虫害调查的同时(8月31日),采用盆拍法,对3个处理区进行蜘蛛的数量调查。按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法,每点查20丛,每个处理调查100丛,记载各处理蜘蛛的数量。

1.5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二化螟和纵卷叶螟的防效计算公式:

被害(叶)率(%)=被害株(叶)数/调查株(叶)数×100

被害株(叶)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被害率-处理区被害率)/空白对照区被害率×100

天敌蜘蛛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空白区蜘蛛数量-处理区蜘蛛数量)/ 空白区蜘蛛数量×100

采用PD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二化螟二代防控效果

稻螟赤眼蜂防治区水稻被害株率0.69%,被害株减退率为78.03%;农户自防区水稻被害株率0.60%,被害株减退率为80.89%;防治区被害株减退率略低于自防区,但二者之间差异不大(表1)。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二代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1 赤眼蜂对二化螟二代防控效果调查

2.2 对稻纵卷叶螟防控效果

稻螟赤眼蜂防治区水稻稻叶被害叶率10.31%,被害叶减退率为78.54%;农户自防区水稻稻叶被害叶率9.08%,被害叶减退率为81.11%;防治区被害叶减退率略低于自防区(表2)。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也较明显。

表2 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防控效果调查

2.3 对天敌群体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稻螟赤眼蜂防治区的蜘蛛数量与空白对照区数量相当,蜘蛛的虫口减退率仅为4.65%,而远低于农户自防区蜘蛛虫口减退率(39.53%)。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稻田蜘蛛的种群数量基本没有影响。

表3 稻田蜘蛛群体数量调查

3 小结

田间示范结果表明,在螟虫一代蛾羽化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区二化螟二代和稻纵卷叶螟被害叶减退率分别为78.03%和78.54%,与农户自防区的防效略有差异;稻螟赤眼蜂对稻田生态系统蜘蛛的群体数量基本无影响,生态安全性好。

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是通过卵寄生以逐步降低每代孵化害虫的虫口密度来实现的。稻螟赤眼蜂生物防治水稻螟虫,可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害虫的抗(耐)药性,具有无毒害、无残留、不伤害天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今后,在倡导水稻绿色生产趋势的引领下,以释放稻螟赤眼蜂生物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必将逐渐得到大面积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防区螟虫赤眼蜂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电力电缆线路回流缆防盗报警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山东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