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模式及其实现

2023-06-15姚远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不仅要灵活选用脱产顶岗、第二职业、企业工作站、师生双顶岗、企业培训、服务研发、“三段”实践和调查研究等模式,还要通过明责性构建政校企师一体化实践管理机制、针对性构建教师企业轮训实践的运行机制、“四环递进”系统强化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发挥政策综合作用确保教师企业实践成效等措施,将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落到实处和获得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模式选择;有效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3)01-077-05

教师企业实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校长对教师企业实践效果达到了91%的认可率[1]。但由于77%的教师选择“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仅39.5%的教师选择“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所以10.4%的教师在企业实践效果上选择了“流于形式, 不起什么作用”、56.4%的教师选择了“有点作用, 但不是很明显”、只有33.2%的教师选择了“作用大”[2]。这决定了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效果,就必须选择适切性的教师企业实践模式并确保得到有效实施。

一、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模式及适切性

(一)脱产顶岗模式

脱产顶岗的对象可分为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和已获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实践企业须达到高知名度、技术先进、实施全面,以确保教师在实践中能够接触到新技术、学习到新方法、积累起新经验。

1.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

尽管教育部等四部门要求从2019年起,不再从未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职业院校教师,但由于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应聘者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对新教师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被迫依旧招聘了不少硕士及博士应届毕业生,以弥补严重短缺的教师队伍。为确保这些青年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达到3年以上时间,高职院校应与对口行业企业签订协议,以确保6年内青年教师必须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在企业脱产顶岗及半年的时间在高职院校从事助教工作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授课任务。青年教师在企业脱产顶岗的具体岗位要由校企共同商定。例如,理工科專业的教师可以脱产顶岗车间钳工、机修工等;营销专业的教师可以脱产顶岗销售内勤、销售经理、营销专员、营销主管、销售副总监等;管理专业则可以脱产顶岗部门经理助理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历而导致的缺乏相应实践经验,导致其课堂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并实践。通过以半年为一个周期,不少于六个周期的脱产顶岗,不仅使高职院校新进教师具备了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要求,而且使教师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岗位上,达到了了解工作实际、丰富实践经验、不拓展专业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技能的目标[3],最终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2.中级职称及以上教师

高职院校对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不仅要规定每年须有一个月的顶岗实践期,还要在年初由教师提出实践岗位、业务内容、应达标准、成效佐证、考核方式等,并经所在院系专业委员会认可后,形成内容明确、成效明显的责任书,作为教师顶岗锻炼工作的验收标准,最终则由校内外专家进行考核验收[4]。不仅形成“真顶岗、深实践”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且将企业顶岗锻练成效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职级提升、薪酬调整等挂钩,使企业顶岗锻炼成为考核教师业绩的硬任务。

(二)第二职业模式

第二职业模式指教师足量高质完成高职院校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后,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与自己专业相同的某一机构或运用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进行行业咨询等。例如,设计专业的教师开设设计咨询店,会计专业的教师开办会计事务所,管理专业的教师开办咨询服务公司等等。从而确保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于一身,将实践经验带入课堂, 以实用感觉让学生“解渴,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三)企业工作站式

只有具备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才能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实践岗位,并使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学到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掌握新方法。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一定数量的专业性“双师”工作站,形成教师企业锻炼环境体系,无疑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建站路径为:第一步是根据需求对合作企业进行分类。第二步是按照企业员工数量、接收就业学生人数、合作项目资金等标准,选拔一定企业组建“双师”工作站。第三步是成立校企“双师”培养联盟, 制定“双师”工作站学员管理办法。第四步是全方位将“双师”工作站与企业岗位、项目、流水线等进行融合, 以实现进站即上岗、上岗即研产的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目标。第五步是入站教师与企业师傅结对子,共同在一线岗位上查找影响工作成效提高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以确实在顶岗实践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师生双顶岗式

师生双顶岗式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关注学生的出勤、态度、学效、安全等,而是高职院校在选派指导教师时,不仅要使该教师的专业对口,还要充分考虑该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所需提升的方面及程度。教师带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既要完成学生现场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也要承担一定的企业实践任务,并从中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法[5],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五)企业培训模式

思路是创新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式。例如,“产教结合型”教师企业培训模式、“综合资源整合型”教师企业培训模式、“双导师流动站型”教师企业培训模式等[6]。路径是制定有效实现举措。例如,“跨界共建实践基地”、明确企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教学计划、采用科学培训方式、五环系统有效实施(编制培训方案、常态专家督察、展示培训成果、强化需求诊断、注重综合测评)。

(六)服务研发模式

服务研发包括技术研发和职业培训服务,分别代表了高职院校教师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改造、研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服务企业升级和转型需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提升、转岗就业等方面的能力[7]。高职院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技术创新型教师与中小企业围绕“员工业务培训、管理决策创新、技术工艺革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文化建设等”内容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求教师以项目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技术研发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工艺改造、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活动,既拓宽教师企业锻炼渠道,又提升自己的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

(七)“三段”实践模式

所谓“三段”实践,是指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和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的递进实践模式。首先,起步阶段。这是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基础阶段,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师行业基本功的夯实程度。这一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必须从基层顶岗做起,待锻炼一定时间且考核达标后方可进入督导层(主管到部门经理)顶岗锻炼。其次,成长阶段。这一阶段锻炼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知识“面”的积累。不但要观摩基层锻炼和督导层锻炼,而且要观摩高管层锻炼。最后,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除了要繼续观摩基层锻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督导层和高管层进行顶岗锻炼[8]。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教师理实融通,成为实践型与理论型兼具“双师型”教师。

(八)调查研究模式

调查研究模式指高职院校有计划地安排院系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员深入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行业发展动态、企业用人标准(道德品行、乐业态度、知识宽广、技术技能、职业取向等)、往届毕业生状态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特别是调查研究要具体到企业的每个工种和每个岗位,并据此将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融入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将企业文化和职业意识培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确保人才培养适用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二、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模式的实现

(一)明责性构建政校企师一体化实践管理机制

教师企业实践绝非简单地只涉及教师与企业两个因素,而是一项涉及到性质、目标、任务和价值观念不尽相同的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教师等主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只有角色分明、任务清晰、行动统一,才能真正形成合力,确保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取得实效。

1.政府职责

一方面,提供保障条件。例如,政府要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自身、企业、高职院校及教师等在企业实践锻炼中的权利与义务、给予接收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专项资金、表彰在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出台企校人员互借互聘制度等,引导校企深度合作。另一方面,搭建合作平台。政府要在人才和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上,及时发布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和高校的人才及技术供给信息,以实现企校师三方的有效对接。

2.学校职责

高职院校要在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中,明确管理主体、参与对象、经费保障、企业遴选标准、教师选派标准、企业实践目标、实践应达效果、考核激励措施等。高职院校还要找准服务企业的对接点,例如选派高水平技能型教师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提供技术服务。

3.企业职责

首先,企业要真正将教师安排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并视同企业员工进行严格顶岗管理,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团结协作、日常出勤、技能水平、工作成效等进行考核,而非形式化的观摩与调研,确保教师通过实践锻炼能够提高技能水平。其次,企业必须安排能工巧匠担任师傅指导教师企业实践,以便让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在真实工作岗位上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和“做成啥”,真正在生产、经营、管理、研发和技改中学到实践技能。再次,企业要主动向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服务。例如,提供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与校本教材、选派技能大师承担实训课程等。

4.教师职责

首先,教师思想要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实践锻炼对职业和事业的重要性,才能在企业实践锻炼时确保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使其企业实践锻炼收到实效。其次, 教师角色要转换。即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还要为了满足职业实操的需要,必须对行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有所了解;能将本工种及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融入教学之中;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新技术和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服务。最后,教师要严格遵守企业管理制度,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反思原有教学不足,认真进行交流汇报,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提出专业发展建议等。

(二)针对性构建教师企业轮训实践的运行机制

首先,高职院校要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专业建设规划中,明确不同专业的教师企业实践方向、目标、时间、标准,并使之落实于教师企业实践轮训计划。其次,校企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职称,共同制定三种层次的教师企业实践计划。第一层次为“3+1”企业实践轮训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是中级以下职称且较为年轻的教师,要求他们在校任教3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1年,或在任教的3年时间内,累计参加企业生产、技术技能培训、顶岗生产等的时间不少于1年。重点是增加他们的企业工作经历,使其熟悉一线实践技能。第二层次为“4+1”企业实践轮训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是中级职称的教师,要求他们在校任教4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1年,或在任教的4年时间内,累计参加企业生产、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生产管理等的时间不少于1年。重点是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第三层次为“5+1”企业实践轮训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的是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求他们在校任教5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1年,或在任教的5年时间内,累计参加企业生产、技术研发等的时间不少于1年。实践锻炼累计满1年。重点是增强他们的技术服务、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能力。

(三)“四环递进”系统强化教师企业实践管理

1.思想认识环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将高职院校教师的“被动实践”转变为“主动实践”。重点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是邀请企业高技能人才进校园为教师展示操作技能,让教师真切感受企业师傅高超娴熟的技能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走出去是选派教师到企业观摩、顶岗、感悟、交流(与企业专家、同行、学生)、跟踪(往届毕业生)、调研(专业设置、培养标准)等,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要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必须深入企业进行企业锻炼。第二种是“树典型,学先进”。即由遴选出的教师企业实践先进个人展示其横向技术研发、完善后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重新设计后的教学模式、典型案例、基于岗位开发(设计)的课程、教材等成果引导更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

2.明确任务环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将高职院校教师“自己寻找”实践企业转变为“学校选派”实践企业。既要选派教师到与学校有紧密合作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又要校企共同商定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工作任务、锻炼目标、实践成效、考核方法等,从而实现企业、学校、教师等互利共赢。

3.过程管理环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将“流于形式”的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转变为“开花结果”的企业实践。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将教师在企业实践的管理权交给企业,由企业负责考核教师的出勤、请假,将迟到、早退及违纪、工作态度、任务完成等情况记录在案,并在实践结束时做出评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监督检查。例如,统筹制定抽查计划、定期及不定期组织人员现场查看教师实践情况、与教师锻炼岗位直接管理者及相关人员交流了解教师工作情况等。

4.精准考核环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将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由“形式审查”转变为“全面考查”。考核教师企业实践不能停留在浅层的日志、总结、照片、汇报、评价等形式上,而应着重由企业考核教师的岗位任务和职业技能等核心能力指标,由高职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对其“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技术服务等”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考核[9]。并将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考核合格者不奖不罚,对考核良好者予以一定补助,对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并优先评优及晋级,对考核不合格者则“一票否决”其岗位竞聘资格。

(四)发挥政策综合作用确保教师企业实践成效

首先,进一步强化教师企业实践对教师职称评审的作用。据调查,在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举措上,仅有22.5%和17.7%的教师看重“授予荣誉称号”和“给予个人奖励补贴”而高达81.4%的教师看重“将实践情况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升的重要指标”。但必须注意的是,尽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将教师企业实践列入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之中,但习惯性做法是考核教师企业实践的天数是否达到了最低要求。因此,既要衡量教师企业实践天数,更要看重教师企业实践成效,不能再以天数为唯一评价标准。其次,进一步强化对教师企业实践效果的奖惩。由于教师企业实践仅与其职称评审挂钩,这就使得教师是否参与企业实践直接取决于自己是否要评职称。即使这样,也由于高职院校并未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效果与奖惩相联系,导致教师只求企业实践天数达标,并不从实际上提升企业实践效果。因此,对教师企业实践要根据实际效果予以奖惩,使教师真正重视并将企业实践落到实处。最后,进一步强化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经费补贴。调查显示,高达70.2%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并未向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发放任何补贴。以作者单位为例,无论是学校还是院系都没有设立教师企业实践专项经费,也没有从其他经费中为教师报销因企业实践而发生的交通费、误餐补贴等。因此,高职院校、院系乃至教研室都要专项列出教师企业实践经费,合理承担教师企业实践发生的费用,以调动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佛朝晖.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现状与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44-48.

[2]董仁忠,季敏,刘新学.江苏省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情况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33):38-45.

[3]孙红绪.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基本模式和保障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13(01):113-115.

[4]朱翠苗,郑广成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双师培养路径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2018(10):270-272.

[5]李瑞昌,娄建玮.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船舶职业教育,2014(05):18-21.

[6]周齐佩,尚晓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式设计、实现与成效——基于上海市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84-88.

[7]张清雅.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2(05):99-102.

[8]杨卉.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模式的探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74-77.

[9]周平.“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企业锻煉的落实与优化[J].智库时代,2020(09):200-201.

The Enterprise-based Practice Mode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YAO Yuan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Abstract: The enterprise-based practice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flexible in selecting the modes of such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be given the freedom to choose from the following modes, including full-time in-post practice, second vocation, enterprise workstation, in-post practice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terprise training, serv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ree-staged" practice, as well as investigation. Additionally, multiple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based practice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se approaches include building an integrated mechanism for practice management with a clear accountability specifie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teachers; creating a targeted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the enterprise-based rotational training of teacher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enterprise-based practice through the "four-looped progressive" system; and fully developing the comprehensive role of policie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acti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Practice of Teachers;Mode Selection; Effective Guarantee

收稿日期:2022-06-05

作者简介:姚远(1981),女,讲师,韩国弘益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

本文为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资助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QYSJ07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高职院校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与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