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的多样化研究

2023-06-15彭博

今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多样化网络媒体

彭博

摘 要:网络民生新闻评论是指利用当下的互联网媒介,为新近的民生事件发表或表达具有评价性的报道,此类新闻评论既要保证事件的客观性,也要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在报道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的不同会导致媒体记者、专职编辑、行业专家以及人民群众等评价主体立场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因此,本文对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多样化的特征、影响要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注重对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多样性的调整,使其导向更加真实、实用、合理、权威,旨在为网络民生新闻报道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媒体;民生新闻;评论;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6-0028-03

一、引 言

“民生新闻是指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百姓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百姓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百姓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以百姓的生存空间开辟资源的新概念新闻。网络民生新闻评论是指媒体从百姓视角出发,对社会中与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民生事件发表有针对性和引导性观点的短小、灵活的评论形式。”[1]

由于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导致其评论导向也会有所区别。按照评论主体的身份进行划分,常见的网络新闻评论可分为三种,即以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性评论,以媒体编辑为主体的职业性评论,以网民为主体的自主性评论。其中,专家评论比较具有权威性,此类评论多以群众为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务实性;编辑评论一般是网站编辑所写,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具有评论范围广泛、导向明确、清晰等特点;网民评论的主体来自各行各业,以在网络空间中较为活跃的年轻网民为主,他们对网络民生新闻有着强烈的关怀意识,愿意与其他具有相同关怀意识的网民一起参与热点评议、问题评论,而且他们的评论具有平民化、大众化、自主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能够反映大众的认知程度与思想观念。

二、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多样化的特征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对同一民生新闻的看法和观点,不仅具有差异性,还具有导向性、多样性与针对性。因此,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严谨化的务实评论导向

严谨化的务实评论常见于专家评论中,此类新闻评论在语言表达以及观点表达方面,将“严谨性”放在首位,整体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和务实性。网络媒体专业评论员一般來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多是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对评论体裁较为熟悉,他们的评论文章在用语、思想、逻辑方面都非常严谨,并多以百姓为视角,关注百姓的生活,旨在切实解决百姓生活中的难题,且具有严谨、务实的评论导向。这不仅弥补了人民群众在判断方面的匮乏,也实现了文章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因此,从网络民生新闻评论的功能性与目的性方面来看,严谨的务实评论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为民生事件的解决开辟了一条大道[2]。

(二)聚集化的大众评论导向

聚集化的大众评论导向主要表现为网络媒介中网民对民生新闻的评论,网民可以在多个时间段、在不同的地域,对同一条民生新闻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行相应的观点表达,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热点和网民的聚集化。与此同时,这种聚集化还对新的网络新闻评论文章、观点起到了整合和引导作用,比如,在聚集化的作用下,网友的观点或意见会被网络编辑整理成新的评论文章,或者被其他网友影响而产生新的想法和评论。此外,此类评论观点多以自我为中心,具有主观性、片面性,难免会对缺乏分辨能力或认知能力较弱的网络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客观来讲,聚集化的大众评论导向既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尽管该类评论的数量最多,并具有集群特点,但是其观点却又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和分裂效应。

(三)感性化的权威评论导向

网络民生新闻中的编辑评论具有感性化的权威评论导向。编辑的职业特性决定了编辑在关注方向、思考深度方面的独特性,使得他们在新闻评论中呈现出较高的水平,相比较于专家和网友评论,他们在本职领域中更容易受到网络媒介平台的青睐,也更容易被贴上权威的标签,这是编辑评论具有感性化权威评论导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重要原因是编辑评论既可以是编辑对网友观点、评论的整合、提炼和加工,也可以是编辑自己的原创评论。无论是哪种评论,编辑都会倾向于大众或自身利益,在新闻评论中发出感性的声音,而当网络媒体的权威性与编辑本身把关的不严谨性发生“碰撞”时,新闻评论难免会带有感性色彩,新闻评论也就有了感性化的权威评论价值和导向[3]。

三、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多样化的影响要素

(一)宏观要素

1.政治环境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报道要坚持用‘三贴近的方法提高舆论引导功能。”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要在三贴近方法的指导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人民为新闻工作的中心,以互联网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应人民的关切,反映人民的心声,这也给民生新闻评论导向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2.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网络民生新闻的创新性发展,使群众的思想得以解放。由于网络民生新闻覆盖面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同理心的影响下,此类新闻更易吸引人们的关注,引发议论。因此,从某方面来讲,经济发展环境也是导致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通俗文化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俗文化也得以不断发展,促使民生新闻成为通俗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之一。通俗文化的崛起,赋予了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促使民生新闻报道在“平民化”的语境中,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样化的评论导向。

(二)微观要素

1.传播方式的互动化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主要借助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而虚拟的网络平台是连接网民的纽带,不仅为全新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增强了用户黏性。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不仅可以对自己关注的新闻自由发表看法和意见,网民之间还可以进行互动,这也促使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的多样化。

2.传播内容的同质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多媒体共享资源不断涌现。而媒体的融合创新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使得许多媒体对同一民生新闻的报道角度基本相同,导致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从而影响了受众参与新闻评论的热情。因此,在不同的时段,网民对这些转载的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和评论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具有多样性。

3.传播角度的浅显化

从民生新闻的传播角度来看,由于民生新闻具有平民化的特征,因此,在诸多主观因素影响下,新闻编辑在选取传播视角时,多会从人民群众的视角出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导致他们难以对民生新闻产生客观性的评价。此外,在接收信息和发布信息时,网络受众会不由自主地在某种意义上弱化网络媒介的议题设定,使它产生不同的传播视角,并对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产生影响,使得新闻受众难以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寻找更高的评论点,从而导致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趋于非理性[4]。

4.传播语言的偏激化

网络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由于网络监管不严,促使许多网民认为在网络上发表评论的风险较小,导致部分网民在网上发表一些虚假、偏激言论,促使网络民生新闻导向趋于感性化。在感性化导向的作用下,网络民生新闻评价会出现更加偏激化的观点,这不仅对网民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形成混乱,也影响了社会风气。

四、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多样化存在的问题

(一)务实评论导向缺乏可行性

新时期,网络民生新闻不仅要坚持务实性、引领性,还要在新闻评价方面突出新闻的务实评价导向。务实评价导向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可行性建议转化为可行性措施。然而,虽然网络民生新闻评论提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为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反映了公众的意见,并起到了道德的判断作用和良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务实评论导向可行性的实现必须依靠政府、媒体与受众的共同努力。

(二)大众评论导向缺乏理性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应贯彻实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大众视角来分析问题。然而,当下网络民生新闻的大众评论却出现了非理性的现象,由于网民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具有较大差异,使得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这种现象容易导致网络舆论环境恶化,信息传递失真,长此以往,若无人监管,则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5]。

(三)权威评论导向缺乏真实性

相對来说,专家评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然而,权威评论偶尔也会出现夸张、离谱的情况,比如,在对国家出台的观点或政策进行评价时,部分专家的夸夸其谈和溢美之辞很容易引起网友的反感和怀疑,并影响人民群众对媒体和政府的信任。因此,新闻媒体在对网络民生新闻进行权威引导和评论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拒绝虚假的评论,建立自身标准和权威。

五、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多样化的思考

(一)坚持务实原则,凸显实用性

民生新闻评论应以务实、理性、严谨为最高标准。科学的、理性的务实评论导向应以人民为中心,主动倾听人民的声音。因此,网络民生新闻评论要实事求是,务实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彰显其实用价值。此外,网络民生新闻评论还要在实用主义导向下,选择合适的渠道、方式和心理切入点,对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以此打破文字和评论的局限性,提高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度,这对推动互联网民生新闻评论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二)引导媒体自律,规范合理性

自律是媒体正常行使媒体权力,履行社会职责的根本。专家、编辑和网民作为媒介传播的一部分,也要有自律意识。具体来说,专家评论要以大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符合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并给出自己的专业评论;编辑评论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以确保民生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全面性;网民评论既要根据新闻事实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也要尊重事实和他人的隐私。总而言之,在民生新闻评论中,各方主体在行使权力时要以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为导向,严格约束自己的评论行为,理性、客观评论新闻事实。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闻媒体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引导人民群众了解真实的新闻事实,还要健全自律机制,实施监督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媒介素养、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引导大众,使评论观点更加符合事实逻辑[6]。

(三)树立权威化导向,审核真实性

面对网络民生新闻评论中出现的一些不实、非理性现象,新闻媒体应如何树立权威化导向,审核网络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呢?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正面引导:一是报道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加权威媒体的公信力,强化评论在群众中的传播功能。二是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上发布的民生新闻评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个渠道发声,增强媒体的品牌影响力,让网民感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三是通过全民互助活动与受众互动,提升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进而确保新闻评论的真实性。

六、结 语

网络民生新闻评论是对民生新闻进行解释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民生新闻评论导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网络新闻评论的呈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新闻工作者、新闻媒体应根据网络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功能进行新闻传播,并在民生新闻评论中发挥评论、监督作用,以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新闻评论的导向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杜洁,王琳,张晓楠.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7):75-77.

[2] 王永红.浅析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若干关键要素[N].西藏日报(汉),2022-05-06(05).

[3] 梁莉.党媒评论要发挥“画龙点睛”之效[J].中国报业,2022(8):24-26.

[4] 付勤.让评论语言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J].新闻前哨,2022(7):5-7.

[5] 许祥红.试析电视直播报道中即时性评论的功能价值[J].采写编,2022(3):35-36.

[6] 崔士萍.网媒冲击下新闻评论的用户思维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5):64-66.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多样化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