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衔接城市空间与海洋空间的滨海公共建筑
——记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项目

2023-06-14徐烨,田利军,应慧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3年5期
关键词:屋盖大学城体育馆

2022年,第十五届第一批“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项目公布,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项目榜上有名。据统计,项目建设期间荣获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明创造专利,发布一项省级工法,四项BIM 奖项。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309km 海岸线,海域面积5 000km²,是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发展能级、综合实力、城市品质均跃上新高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西海岸新区社会事业和基础建设的需求。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的规划建设,一是为竞技体育经济发展建设基础设施,二是为全民健身提供城市公共空间。

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路以东、碧玉路以北、龙门路以南,项目建设总投资2.82 亿元,总用地面积58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7 803m2,设计坐席6 000 座,是古镇口大学城6 大公共场馆之一。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建设单位是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及体育场建成后,既能满足国家级单项比赛、省市级地区性综合运动会使用,又可面向周边高校和社会开放,满足全民健身锻炼需求,助力西海岸新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图1 建筑效果图

衔接城市与海洋的滨海空间

融入海洋文化的建构思辨。浩瀚的大海、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西海岸新区的宝贵财富。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东临黄海,距离海岸线约为 1km,享有优越的滨海环境,规划建设一方面要满足区域竞技赛事功能,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融入海洋文化内涵与城市空间以及周边建筑建立联系,丰富滨海建筑的空间层次,增加滨海空间的活力和影响力。

图2 总平面图

图3 俯视图

图4 立面图

以滨海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为设计理念,地块整体规划呈“海—馆—场”组合形式,东侧布局了建筑面积 27 800 m2的圆形体育馆,西侧布局了建筑面积 42 539 m2的半圆形体育场,两幢建筑高差 14m。体育场作为两幢建筑中相对高大的一幢,向南向西面向城市,成为重要的城市天际线,市民面向场馆时可直观地看见建筑高大挺拔的展示面,且体育场半圆形看台面向东南,80% 的观众视线可以越过体育馆观望到黄海。而介于高大建筑空间与海洋空间之间的体育馆,成为城市天际线与黄金海岸线的有效衔接。得天独厚的滨海环境,使得两幢建筑均成为城市与海洋之间的天然联系纽带。

图5 建筑鸟瞰图远景

图6 建筑鸟瞰图近景

寓意“沙滩拾贝,日月同辉”的建筑形体。当地人赋予体育馆和体育场“沙滩拾贝,日月同辉”的美好寓意。一方面,源自于人们对海洋纯粹的追逐与热爱;另一方面,建筑师也希望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在建筑形体设计方面进一步体现向海性特征,加强其滨海建筑的信息传达。

体育馆的圆形外观是以“贝壳”形体为设计灵感,并将立面结构略微旋转以模拟贝壳在沙滩漫步的姿态,表皮通过玻璃带和金属板模拟贝壳纹理,饱满的外形、流畅的线条,使得这座位于海边的建筑充满趣味,如一轮太阳闪烁璀璨。而体育场外形采用了单边屋盖,其北侧、西侧、南侧三边看台均看向东侧黄海,如一弯明月熠熠生辉。鸟瞰两幢建筑形体,在海洋环境的大背景下,“沙滩拾贝,日月同辉”的描述更加贴切了。

兼具竞技演出和全面健身的功能空间

内部空间的连续与延伸。从平面上来看,体育馆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三面看台包围的核心空间与配置类用房形成典型的圆形平面;地下局部一层呈矩形平面,可以用作停车库及配套设备机房。体育馆内部设计为比赛厅空间、运动训练空间、观众休息厅空间及辅助空间,以满足多功能使用目的。其中比赛厅空间指承办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的大空间,主要涵盖了中心场地和观众看台,这是体育馆内部的核心区域。专业参赛者和工作人员可通过一层及地下车库抵达运动训练空间,在这里进行短暂休整和训练。观众人员通过外部入口直达二层休息厅,候场时可通过玻璃带眺望不远处的海边,建立与海的视觉联系。馆内三层设计少量包厢为VIP 客户服务。

图7 屋顶内部全景

图8 屋顶桁架局部

考虑空间的连续性,不仅是在建筑界面与结构等物质形态中有所体现,也应体现在路径与视线等可见的存在中。体育馆内外露的结构杆件支撑起圆形屋盖,核心空间位于圆形屋盖投影的下方偏北,主要是为了将室外光线引入室内,这样观众席视线向上时,不仅可以看到清晰利落的外露结构,也可通过圆形屋盖的玻璃带对外延伸视野,圆形屋盖、外露结构与自然光线共同营造内部空间层次,保证了空间的连续和完整性,同时稳固的结构也与灵动轻盈的视觉效果形成对话,形成虚实结合的建筑手法。

外部空间的开放与呼应。由于地块的四周建筑物均有一定距离,反而是距离东侧的黄海较近,因此在规划体育馆的外部空间时,也遵循了“海—馆—场”的组合模式。作为引导人们向海边活动的过渡性空间,在体育馆外部设计了休闲广场、步道、亲水平台等公共设施,使外部环境更具亲和力和趣味性,进一步引导人们走向海边的向往,促进向海活动的发生。对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既加强了建筑与海洋的联系,也保持了滨海环境的完整性。

先进场景和节能建材的复合应用

稳固的主体结构和先进立面材料。体育馆主体结构在钢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鱼腹式空间张弦梁以及双层屋盖结构,立面形式为双曲异形结构。屋盖钢桁架最大跨度为58.8m,以圆顶屋盖为基点设计强支撑体系,通过横向、竖向,以及纵向可调节的节点设计,逐次分化数据误差,周围布局弱支撑体系,既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也能使建筑看起来更加轻盈。

图9 屋面俯视图

图10 屋面到墙面延续

因为是海边建筑,其外围护材料不仅要防止海水侵蚀,还要降低夏季台风影响,对材料的防水、保温性能都提出了高要求。双层屋面系统的设计旨在利用立边咬合不锈钢屋面作为防水层,表皮铝板起到装饰效果。此次屋面防水层选用了万事达470 不锈钢连续焊接屋面板,材料本身具备可焊接、不易腐蚀、防火性能好等特点,完美符合海边建筑建设要求,最主要的连续焊接屋面为整个场馆的防水,起到了良好的功能保障。而万事达装饰铝板、阳光板,与中空Low-E 玻璃相结合既实现了良好的保温性能,也满足虚实结合的设计效果。在安装过程中铝板稍稍高出玻璃一点距离,确保位于铝板下方的岩棉与玻璃的空气层形成一道严密的保温防线,以此隔绝室内外空间。三种材料从屋面延续到立面,安装精度达到0.5cm 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立面系统。

多重科技元素构建的创新体系。建筑师并没有因呼应环境而摒弃大体量建筑带来的现代建筑质感,体育馆的结构与表皮皆采用均质化的处理手法,材料模数相等,通过BIM 和数字孪生技术对钢结构、幕墙龙骨深化建模,模拟外幕墙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方案紧密结合,保证施工的精准、安全和效率,力求完整传递建筑表皮的韵律美学,增加建筑灵动性。

图11 屋面局部近景

图12 屋面天窗近景

绿色节能建材的可持续利用。体育馆采用了绿色的装配式建造方式,钢结构本身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稳固安全、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且还可通过工厂预制,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体育馆属于超大体量工程建设,施工工程中采用了分段加工、整体预拼装、高空焊接安装等方法,既保证了结构线形的流畅性,又避免了现场二次预拼装。由万事达提供的外围护材料均属于绿色节能建材,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且不易被海水侵蚀,确保建筑外立面耐久耐候。玻璃带采用的中空Low-E 玻璃亦属于节能材质,满足室内自然采光的同时,也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的损失。

滨海公共建筑,作为城市腹地和自然环境的衔接线索,是滨海空间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物质环境。建立滨海环境的场所精神,或者说赋予空间某种特定的特性或气氛,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种场所精神的建立,依托于自然风、光、水等环境条件,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既然拥有了滨海的天然优势,把这种优势放大应当成为建筑师思考的重要课题。此外,体育馆应当是功能性与开放性兼具的,成为既被使用者认可又吸引当地人前往的城市滨海公共空间。设计师们认为,古镇口大学城体育馆滨海要素的方案设计过程,是一次愉快的海边旅行,希望今后会有更丰富的实践和更多样的探讨。

图13 屋面俯视图近景

猜你喜欢

屋盖大学城体育馆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棍子上的屋盖
迷宫弯弯绕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低矮建筑几何参数对其双坡屋盖上最不利风压系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