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重庆姐弟坠亡案”

2023-06-14

新传奇 2023年20期
关键词:张波宣判作案

5月11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姐弟坠亡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判决张波、叶诚尘二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对张波、叶诚尘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这起案件的恶劣程度,法院称“张波、叶诚尘罔顾国法、天理、人情,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践踏社会良知,其作案動机特别卑劣,作案手段特别残忍,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极坏”。此案二审的判决维护了国法、天理、人情,捍卫了社会的认知与共识,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5月11日上午,“重庆姐弟坠亡案”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距离两名幼童张某甲和张某乙从15层高的自己家中坠楼死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他们的母亲陈美霖从一审等到二审,终于等到这一天。

当天,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二审宣判后发布公告,“依法判决张波、叶诚尘二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天下午,在重庆北碚区的天台寺,陈美霖蹲在骨灰堂里,哭得声嘶力竭。时隔两年多,她终于为儿女“讨回公道”。

“悲痛的父亲”被控谋杀亲生儿女

2020年11月2日,重庆人的朋友圈里,一则消息广为流传——2岁女童和1岁男童一起从15楼坠地死亡。许多人对流传出来的现场视频中“悲痛的父亲”张波印象深刻。这名30岁左右的男子,满地打滚哀号,看起来痛不欲生。

2020年11月10日,张波和女友叶诚尘却被警方逮捕。最初,张波是涉及“过失致人死亡”,最后,两人直接被指控为谋杀者。

根据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2021年3月18日发出的起诉书,张波和叶诚尘是情侣关系,也是导致陈美霖与张波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即使张波离婚、恢复单身,在叶诚尘看来,仍然不够完美。两个孩子的存在,成为阻挡她走向幸福的“障碍”。

2020年2月左右,张波、叶诚尘在长寿区见面时便共谋要杀害张波的两个小孩。随后,二人多次通过面谈、微信聊天等方式商讨谋杀办法,最终商定采用意外高坠的方式杀死两个小孩。11月2日15时30分许,张波将正在次卧飘窗窗台玩耍的女儿和儿子双腿抱住一起从飘窗扔到楼下,两个孩子当场死亡。

2021年7月26日,本案一审开庭审理。根据一审判决,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张波和叶诚尘共谋采用制造意外高坠的方式杀害两名幼童。其后,叶诚尘多次催促、逼迫张波作案,并限定了作案期限。法院遂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波、叶诚尘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22年初,张波、叶诚尘在一审判决后选择上诉。

2023年初,陈美霖接连收到数封署名来自张波的手写信,信中忏悔、愧疚、求原谅。她回信称:“对于你和叶诚尘来说,最真诚的赎罪就是坦然地接受一审判决。”

“翻供”之后,双双被判死刑

张波的忏悔和坦白在二审时变了。2023年4月6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二审。庭审持续约13个小时,张波几乎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所有供述,称两个孩子坠楼属于“意外”,和自己没有关系。这也是二审的一个焦点。

张波称,事发当日自己在客厅,孩子们在卧室里玩耍。自己曾几次进入卧室,看到孩子们在飘窗窗台上玩耍,但没有加以阻止。“他甚至说,自己不清楚那几封写给孩子母亲的信是谁写的。”一名旁听者说,“检方问他:‘那你为什么要删除聊天记录逃避侦查?一审的时候你的供述怎么不是这样的?他都没说话,他的话前后很多地方逻辑是冲突的。”

叶诚尘则表示,警方恢复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杀害两个小孩的共谋内容,只是她和张波冲动时的商讨,并没有想去真正实施。她还说,她在与张波交往初期被欺骗、被强奸过。

叶诚尘还称,自己全家都有精神病史,她与张波商议如何杀害两个小孩的对话都是在自己精神混乱的情况下所说的,并非本意。针对叶诚尘的全部翻供及其辩护律师的辩解,公诉人出示了一审阶段对她的精神病鉴定报告予以答辩并表示否认。

重庆高院认为,叶诚尘具有现实的作案动机和自我保护意识、反侦查意识,庭审中精神状态正常、思维清晰,且完成了大专文化教育并在企业中工作,故其辩护意见不能成立。

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易胜华表示,“精神病”不是绝对的“免死符”,对于作案时处于未发病状态的犯罪分子,同样可以依法处罚。在很多故意杀人案中,所谓的精神病人因法院认定其作案时神智正常,而受到严厉惩处。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阶段,张波最终还是向死去的两个孩子表示了忏悔,也向陈美霖及其父母表示了歉意。据旁听者描述,叶诚尘二审则完全无悔罪表现,并在最后陈述时坚称自己不在案发现场,最多只能算从犯,希望法院判刑时能对她酌情考虑。

5月11日上午,重庆高院

聚焦“重庆姐弟坠亡案”

对本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宣判。法院认为,张波、叶诚尘的行为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张波、叶诚尘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据了解,该案二审判决书共有46页,其中重庆高院就张波、叶诚尘及辩护律师提出的15条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一一回应,均不予采纳。

此案的另一个焦点是,叶诚尘到底是不是共犯。此前叶诚尘一方的主要辩护理由是,叶诚尘没有直接动手,不属于共犯行为。对此,法院在判决中给出了明确的回应。法院认为,张波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叶诚尘在决定杀害两名儿童、采用制造意外高坠方式作案、催促逼迫张波实施杀人、追求被害儿童死亡等方面“更为积极主动”。所以,二人在共同犯罪中地位、作用相当,均系主犯。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可能性很大

宣判后,陈美霖的心并没有因此放下来,她说:“二审宣判对我来说只是走了一大半路,虽然维持了原判,但最后还有死刑复核,这才是重中之重。”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律师王平聚分析,基于一、二审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推翻此前判决的可能性比较小。两名被告人之所以被判死刑,一是本案的两名死者是张波的親生孩子,叶诚尘也与张波确认了恋爱关系,是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案件,有违人伦道德,主观恶性极大;二是致两名幼童坠楼死亡的犯罪行为后果极为严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三是此案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引发的民愤极大。

王平聚认为,虽然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主张“少杀、慎杀”原则,他作为律师也希望减少死刑的使用,但基于上述三点,他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两人死刑的可能性很大。若案件事实与一、二审认定的事实存在出入,案件走向会有其他可能性。

关于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核准张波和叶诚尘死刑的情况下,二人最终是否会一起被执行死刑的问题,王平聚分析,死刑案件的执行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命令执行的,若命令一并执行或同时签发执行,那么执行机关在7日内遵照一起执行;若最高人民法院没有命令一起执行的,或者命令一起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出于一些人道主义的考虑,比如被执行人在最后一周写遗嘱未写完之类的情况,没有同时执行也是正常的。

王平聚还分析,按照死刑复核的相关程序,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复核完成。在司法实践中,“我们所知道的一般死刑复核案件都是一两个月,也可能是半年甚至一两年。但重大案件一般很快会复核下来”。

此案捍卫了国法、天理、人情

此案件一经披露,即震惊了舆论。所谓“虎毒不食子”,父母对子女之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再凶恶的人也不至于对子女起歹念。但张波的行为打破了最朴素、最天然的伦理道德。而叶诚尘在张波犹豫不决的情况下,逼迫张波实施杀人行为,其罪行丝毫不亚于张波。

对于这起案件的恶劣程度,法院称“张波、叶诚尘罔顾国法、天理、人情,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践踏社会良知,其作案动机特别卑劣,作案手段特别残忍,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极坏,应依法从严惩处”。

据悉,二审开庭审理的时候,许多市民一直“蹲守”在法院门口,等待着最后的审判结果。市民普遍认为,张波、叶诚尘残忍杀害两个幼小孩子的行径不能得到任何原谅,“两个人都罪有应得,必须执行死刑”!

二审维持了原判,二审的判决也维护了国法、天理、人情,捍卫了社会的认知与共识,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同时,这起案件也给我们留下了启示。从情感上,人们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也愿意相信子女、父母之间发乎天然、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但现实已经告诉我们,这一切不是必然的,逸出常轨、打破伦常的人总会有,极端的情况总会出现,社会心理也免不了遭受一次次冲击。

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应当坚定人们对天然伦理的珍视和对法治的信念。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达到完美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一次次去纠偏,努力在每一起案件中呵护公平与正义。正如该案二审宣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支持,只有当法律声如洪钟地一次次展示权威,人们心底的善良才能得到抚慰,安全感才能得到呵护。

(《成都商报》、澎湃新闻网2023.5.11等)

猜你喜欢

张波宣判作案
分身作案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非法经营额逾3亿元,涉“乐高”侵犯著作权案宣判9人获刑
Best fight
完美“作案”
南城秋意
涉案144亿“申彤系”在沪宣判
《瑞雪丰年》
隐匿的作案痕迹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