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研究

2023-06-13徐辰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以來,国内关于社区公园景观的研究开始加强,社区公园的健康景观、适老性景观等也都成为热点话题,适宜的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能有效提升周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湖州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状况,总结其目前的发展问题,探究老年人对适老性景观的需求,探索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基数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社区公园作为最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的绿地,在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缓解身心压力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二、社区公园与适老性景观的概念

(一)社区公园

社区公园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社区公园的使用频度较高,并且以群体性活动为主,其承担着景观美化、日常休闲娱乐等主要功能,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应急避险、提升环境质量等次要功能。

与其他类型的绿地相比,社区公园的服务对象更加具体、有针对性。作为城市居民休闲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公园的使用人群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使用对象较为固定,使用时间较为明晰。不同于城市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住区的“后花园”,其使用者更加熟悉公园的周边环境,更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归属感。有关部门可将社区文化及社区活动等与社区公园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归属感,使社区公园起到联系邻里的作用。

(二)适老性景观

适老性设计是指依据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和生理特征,为合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安全出行、疗养保健等方面的问题而进行的科学人性化设计。

适老性景观是指由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共同营造的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无障碍外部景观,包括完善的硬件设施、优美的绿化环境及专业的软件服务。在设计适老性景观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对景观要素中的地面铺装、水景、构筑物、景观小品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区别于全龄化景观设计,更加强调景观的功能性和适老性。

三、白鱼潭公园概况

(一)地理位置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白鱼潭公园位于湖州市中心城区北面,东临华丰二路,西至华丰一路,南起华丰小区,北接白鱼潭路。公园占地面积为40亩(1亩约为667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16亩。公园始建于2001年,2009年11月在白鱼潭路综合改造中予以改建。2010年2月建成开放。

(二)周边环境及设施

白鱼潭公园为社区公园,周边居住区分布密集,东南临华丰小区,北接东白鱼潭小区,西至南白鱼潭小区,周边还有湖州市第四中学。

改建后的白鱼潭公园增设了休闲广场、儿童乐园、露天茶室等功能性活动场所,并对原有地形加以改造,增加了坡地造景、叠石瀑布、水榭亭台等景观性建筑。在绿化品种上,白鱼潭公园强化了四季变化。公园在中心湖面上增设了彩色喷泉,采用了先进的远程控制技术,每当夜色降临,变化的水柱随着声光交错舞动,与湖边亭台、树木交相辉映,更显旖旎壮丽。改建后的白鱼潭公园,不仅是白鱼潭路沿线的一处美丽景观,更是周边居民晨练、漫步、休憩、观景的理想场所。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到白鱼潭公园周边的小区情况,附近大部分小区建造时间较早,房屋较为老旧,社区老龄化严重,社区公园建设更需要适老性设计。

(三)目标人群

通过在白鱼潭公园周边走访,并对使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以下结论。白鱼潭公园的使用人群以中老年人(55—76岁)为主,占比39.59%。同时这部分人群对社交场地、锻炼场地、休闲空间都有较高的需求。其次是成年人,其对基础设施、儿童游乐区、社交场地等空间有一定需求。老年人对公园空间的需求较多,其中休憩观赏需求占比59.4%、社交需求占比50%、器材健身需求占比44.87%、太极或体操需求占比38.89%、棋牌娱乐需求占比37.69%。但是,目前白鱼潭公园内缺少健身器材,难以满足老年人使用器材健身运动的需求。

四、白鱼潭公园的适老性景观

(一)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的构成要素

1.道路

白鱼潭公园主要由三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贯穿其中,主干道多以岩板石材大面积铺装,材质防滑。道路两侧饰以鹅卵石步道,增加丰富性,同时两旁设有绿色金属防护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年人活动的安全性,明确了功能区域的划分。支路多为南北走向,铺装样式丰富,有的是鹅卵石小道,有的由青砂岩和鹅卵石相间铺贴,两侧多以黑青板岩几何形碎片铺就。园路多为弯曲环形,具有趣味性,动线清晰明确,可使居民便利地到达各处景点,满足老年人漫步赏景的需求。

公园主干道每隔150—200 m便设有座椅,供人们休憩。主干道道路平坦,路宽多为2.5 m以上,可供轮椅通行。部分支路由于是不同材质交替拼贴而成的,路面存在细微高差,对于腿脚不便和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来说,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支路较为狭窄,通行不便。

2.公园入口

白鱼潭公园共有两个入园大门,分别为东门和西门,此外还有两处小门,分别为东面的华丰二路入口和西面的华丰一路处入口。东西两处大门正对白鱼潭路,东门入口处有两块景墙交错放置,以冰裂纹形式用石块进行铺贴,后面的梯形景墙以方形黑砖为底,刻有“白鱼潭公园”红色字样。西门面积较东门略小,以拱形石头为底,刻“白鱼潭公园”黑色字样作为入园标识。东西两处大门均用小石墩阻隔,避免车辆进入,但是两处入口的景墙前都规划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影响了入园景观的美观度。东西两处小入口宽度较窄,均为台阶形式,未设无障碍通道。东侧小入口联通华丰二路,入口处有石墩作为阻挡,防止车辆进入;西侧小入口联通华丰一路,同时两侧设有金属护栏。

3.基础设施

(1)座椅

公园主干道每隔150—200 m便设有休憩座椅,同时座椅形式多样,主要有木质靠背长椅、木质排椅等,基本能满足老年人的休憩需求,但部分座椅周围为大面积草坪,无树木遮挡,不能达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公园广场处座椅多与树池相结合,虽能满足基本的休息需求,但数量较少,同时舒适度不佳。儿童游乐区也缺乏休憩空间。在部分活动空间中,设有树桩、石凳等,但当大量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进行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时,休憩空间和设施略显不足。

(2)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位于西侧,北邻西入口树阵广场,西接华丰一路,联通公园内外,两旁树木茂密,能起到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公共厕所内外入口均设有无障碍通道,两侧设有不锈钢栏杆扶手,地面铺贴了防滑砖石,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厕所无障碍斜坡入口处与公园主干道的连接处以鹅卵石为铺装,可能会给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导视系统

公园内的导视标识清晰,在两个大门入口处均设有公园地图,在各个道路交叉口均设有道路导向牌,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指引。同时,公园部分路段设有宠物拾便袋,在保护公园环境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遛狗活动提供了便利。

4.活动场地

(1)休闲娱乐广场

白鱼潭公园共有三处休闲娱乐广场,分别是晨练树阵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和亲水平台。在8:00—10:00和18:00—20:00两个时间段内,老年人在此进行跳广场舞、打太极、练武术等健身运动,满足运动、社交、娱乐等需求。晨练树阵广场铺以砖石碎,东侧设有物品放置架,但使用率较低。中心休闲广场紧邻荷花池,设有弧形廊架,下有座椅,能满足老年人避雨、休憩需求,场地开阔,地势平坦,用方形岩板以工字形铺贴。亲水平台位于荷花池南面,树木茂密,设有围合式休憩空间和四人石质桌凳,能满足老年人下棋打牌、社交等需求。

(2)八角重檐亭

八角重檐亭位于公园西南角荷花池水面上三条廊道交汇处,名为赏莲亭。亭上分别写有“长桥卧波新亭挂月,荷香醉客柳色迷人”和“桂子飘香花弄影,莲池浸玉月涵秋”这两副对联,描绘了白鱼潭公园内的景致。亭内和三条廊道都设有木质休闲座椅,满足老年人赏景、休憩、社交等需求。

(3)儿童游乐场

儿童游乐场位于白鱼潭公园东入口南侧,紧邻华丰二路,内接公园室内茶室和入口景墙。场地以砖石碎铺就,内设一圆形沙坑,使用者多为儿童和看顾儿童的家长,其中老年人占比较高。然而场地内缺失休憩场所及物品放置处,老年人大多自带塑料板凳,聚集形成休憩区,物品堆放较为杂乱,对游乐场景观的美观程度造成较大影响。

(二)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存在的问题

1.人性化设计尚未完善

在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中,单一的景观定位相对狭隘,对老年人生活出行、运动健康、心理需求等方面的考虑尚不完善,同时缺乏当地的人文特色,缺乏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导致公园特色不够明显。

2.偏重形式,不便使用

白鱼潭公园的适老性景观设计重技法、轻体验,在形式上过分追求美感,忽略了对老年人行为特征、活动习惯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活动广场置物架的利用率低;人行道采取汀步设计形式,对老年人出行造成不便;无障碍通道尚未普及,难以有效保证老年人的安全出行。

3.部分功能缺乏

白鱼潭公园内的适老性景观种类多集中在休憩、社交、娱乐等方面,在运动、健身及交流互动等方面的设计尚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健身器材和设施。儿童游乐区的功能设计不够全面,缺乏休憩和物品放置区,给看顾儿童的老年人造成一定的不便。

五、白鱼潭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对策

(一)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设计人员要以适宜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文要素为原则,因地制宜地设计适老性景观。第一,要充分展示地域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顺应当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在原有景观基础上进行改造,在铺装、导视系统、景观小品中加入当地特色,增强老年人的文化认同感,引入“家”的概念。第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通过墙绘、雕塑等唤起老年人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增强其归属感,在景观小品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元素。

(二)选择合适的植物,构建绿色适老空间

在适老性景观中,合适的植物能对老年人的身心起到良好的疗愈效果。第一,老年人更偏爱色彩鲜亮的植物,符合其视力下降的生理特点,因此设计人员应注重植物色彩方面的搭配组合,提升植物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第二,在嗅觉方面,部分芳香植物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空间感知力,同时具有康体保健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负离子,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能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第三,根据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夏季遮阴、冬季透阳的植物,对其进行合理布局,利用植物特点,为老年人构建休息和活动空间。第四,在植物选择上,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易种植、易生长、无毒、无害的树种,避免种植杨柳、梧桐等易产生飞絮的植物,这些植物易引起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

六、结语

社区公园的适老性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老年人对提升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更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权利,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提升空间布局、完善无障碍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适老性景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营造舒适安静、充满关爱的适老性景觀。

参考文献:

[1]唐茜.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21.

[2]谷雨丝.南京城市社区公园适老交往空间评价与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9.

[3]周明慧.基于老年人行为需求的公园环境适老性研究:以合肥市综合公园为例[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0.

[4]黄忠.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探究:以上海为例[J].现代园艺,2022(6):114-116,119.

[5]肖爱玲.社区公园适老化康复景观设计:以成都市簇锦社区公园为例[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

作者简介:

徐辰妍,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强老年护理保险研究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分民族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判别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以南宁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