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身交通强国 当好开路先锋

2023-06-12张军红

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铁道岔高铁

张军红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第一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穿行于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山区中,引来不少外国运动员的感叹与称赞。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40多年,但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动车组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道岔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设备,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铁路轨道发展水平。然而,在高速铁路建设初期,我国并无成熟的高速道岔设计、制造和运用实践,只能采用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并存的解决方案。“建设交通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据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洪军介绍,从上世纪末,中铁宝桥就率先研制出直向通过速度160公里的提速道岔;我国首组250公里客专单开道岔也在宝桥诞生,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道岔。“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卡脖子,努力实现‘交通强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担当。”洪军说道。

勇当交通“先行官”

累计建造钢桥梁1000多座,生产铁路道岔近30万组;完成拉林铁路等严寒地区铁路道岔生产制造任务,确保在-40℃的高寒天气下保持高速运行;掌握新建30吨轴重重载铁路建造关键技术,完成浩吉铁路、蒙华铁路、山西中南部等多条重载铁路道岔制造,填补了世界重载铁路建设技术的多项空白;参建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建设水平……

一项项全国性、世界性技术难题的突破,得益于中铁宝桥创新攻坚的强力驱动。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铁宝桥认真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技术中心,不断提升铁路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铁路建设技术,构建科技创新决策机构、两级研发机构、试验验证机构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中铁宝桥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引领,畅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科技人员心无旁骛做研究提供制度保障。

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的“双轮驱动”下,中铁宝桥取得累累硕果,筑牢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累计研制道岔新产品148种、辙叉新产品156种,获得相关专利授权102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2022年和2023年“中国品牌日”当天,先后发布最新一代合金钢辙叉、高锰钢辙叉,进一步助推中国工业品全球产业链地位提升。

2022年5月27日,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正式通车,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桥梁之一。

这一工程的背后,是中鐵宝桥对智能制造的深入探索。

2020年,为高标准建好该工程,中铁宝桥借助“物联网+生产厂房”模式,在扬州建成全国桥梁制造行业首个智能生产车间,通过引入智能制造信息化云平台系统,以及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板单元智能焊接生产线、钢桁梁智能涂装生产线3条智能化生产线,制造桥梁所用的钢结构,全力推进技术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2022年,中铁宝桥在舟山建成国内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钢桥梁制造基地并投产,这标志着中铁宝桥引领钢桥梁绿色智能制造步入新时代。在智能制造的推动下,中铁宝桥的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城轨交通等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市场订单实现逐年稳步递增,先后完成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中老铁路等项目建设,生产道岔常年出口至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

“我们将持续加快新技术应用,全面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让生产制造更聪明、生产流程更快捷,以‘智慧宝桥铸就‘中国桥梁世界品牌。”洪军说。

做强做优做大产业链

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等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大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优化出行结构,完善多样化出行网络,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广度和深度,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53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0条,运营里程9584公里,车站5609座。

“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只有做强做优做大产业链,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才能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话语权。”洪军说。

凭借在钢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和机械产品领域的综合优势,中铁宝桥积极参与城轨研发,并专门成立城轨(交通)研究院,躬身深耕20余载。2015年,中国首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试验线在湖南长沙建成,中铁宝桥圆满完成“加工精度达到头发丝”的F轨排加工制造任务,总长76760米,总量达6476根。2020年,中铁宝桥制造的世界第一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道岔在陕西宝鸡出厂验收,并成功应用于青岛四方高速磁浮调试线,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除此之外,上海磁浮示范线、全球首条跨海云轨列车、中国第一台全电控单轨作业车、中唐空铁、北京S1线、世界首条稀土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等项目中都有中铁宝桥的身影。

“‘产品强企、产业报国是中铁宝桥的庄严承诺;投身交通强国建设,努力当好新时代开路先锋是中铁宝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十四五期间,中铁宝桥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品质宝桥、国际宝桥品牌,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企业。”洪军总结道。

猜你喜欢

中铁道岔高铁
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高铁会飞吗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居“高”声自远——中铁一院“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