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勤练、常赛”促学生掌握足球技能

2023-06-10王洪亮

校园足球 2023年2期
关键词:常赛脚背射门

王洪亮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推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基于此,笔者从“教会、勤练、常赛”核心内涵出发,将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以水平三(五年级)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优化小学足球教学过程,全面系统地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能切实提高学校足球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一、以“教会”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足球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足球教师应明白,“教会”的主体是教师,“学会”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足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把“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更有效地开展足球教学。

1.优化内容,整体教学

《指导纲要》改变了足球技能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将孤立化、碎片化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整合,使足球教学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因此,足球教师应该采取整合结构化技能教学内容的方式,以多元动作结构实施模块化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练活动及竞赛活动从而更好地落实“教会、勤赛、常赛”,增强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在课堂中,足球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对足球脚背正面射门这一单个技术进行教学,更应该设计多种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如,将“运球”与“射门”组合,“传接球”与“射门”组合,“停球”与“射门”组合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在足球运动中,需要掌握多项足球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联性。

2.合理设计,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足球教师应该提前了解教学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结合足球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考虑不同学生的运动兴趣、足球基础、身體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实施教学方法,以此提高足球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足球技能的提升。

以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足球教师首先采用游戏体验式的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大胆地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踢球,过渡到用脚背正面射门,让学生初步建立足球脚背正面射门的印象。然后足球教师把动作要领归纳为口诀“一撑、二脚尖指地、三射门”,并进行讲解示范,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明白踢球的部位以及踢球的力度。同时,足球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并进行巡视,根据学生足球脚背正面射门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以“勤练”为保障,联动课堂内外

足球技能的形成阶段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3个部分,其中“勤练”是足球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 是教学中技能形成的重要阶段之一。在此阶段,足球教师应合理利用时间,将足球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联动,充分将足球课堂教学、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等时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内引领课外,课外推动课内,推动足球技术技能的掌握。

1.把握课堂,提升质量

足球课堂是开展“勤练”的主阵地之一,由于每节课时间的限制以及足球技能的掌握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因此,足球教师应以趣味性和挑战性相结合为原则,合理设计课堂练习内容,有效进行“勤练”,确保足球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和课堂的练习密度。

以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足球教师通过设计“穿球门”的游戏,组织2名学生1组,相距6m站立,其中1名学生两脚左右打开当作“小球门”,另1名学生先用脚背正面运球3m,再运用脚背正面射门穿过“小球门”,完成1次练习。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可增加难度,即3名学生1组,其中1名学生两脚左右打开当作“小球门”,另2名学生相距10m站立,进行传接球配合,再运用脚背正面射门,比一比谁穿过的“小球门”次数多。

2.内外联动,持续强化

在足球教学中,学生如果仅依靠课堂练习,足球技能的提升就会较为缓慢。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足球知识和技能,足球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将课外体育活动和足球大课间作为课堂的延伸,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精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学校的活动时间和场地情况,有序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练习,构建一体化的“勤练”体系。

以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针对五年级学生,足球教师可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和足球大课间,设计不同的球感练习和足球组合技术练习(表1),持续强化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

三、以“常赛”为平台,提升足球技能

“常赛”是学生掌握足球技能后向外展示的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有效方法。“常赛”是课堂教学的评价途径之一,是对“教会”和“勤练”效果的检验。因此“常赛”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技能水平和足球技术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真实比赛情境。“常赛”的核心在于全员参加,且足球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综合评价,再根据比赛中学生真实的表现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1.课课有赛,全员参与

足球课堂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足球技能、参与足球运动的主要阵地。因此,足球教师在传授足球技能时,应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进”的教学手段,在每一节足球课堂中,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参与的足球教学比赛,并确保比赛具有一定趣味性、竞争性,充分发挥比赛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提升足球技能的同时,又能有所拓展,进而把足球技能合理应用到比赛中。

以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足球教师根据不同学生掌握技术的水平,分层设计比赛内容,如,针对技能掌握得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单一性的脚背正面射门比赛,即学生距离球门3m,分组进行踢球射门比赛,规定时间内踢进次数多的学生获胜;针对技能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组合性的足球比赛,即学生距离球门8m,先进行脚背正面直线运球4m,然后在距离球门4m处进行脚背正面射门,规定时间内踢进次数多的学生获胜。

2.课外精赛,提升技能

“常赛”不单是同班同学在课堂中进行的比赛,还应迁移到课外竞赛中。足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定期设计各类足球竞赛活动,打造主题竞赛、班级竞赛、年级竞赛等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竞赛氛围,学生在“教会”环节中掌握技能,在“勤练”中提升技能,在“常赛”中达到技能的运用,丰富学生的竞赛经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足球脚背正面射门为例,针对五年级学生,可结合脚足球背正面射门技术开展“脚背正面射门”主题比赛、3VS3班级竞赛、五人制年级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并设置不同的比赛规则(表2),以此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

综上所述,足球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系统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确保三者之间互通互融,以此构建高效的足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常赛脚背射门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提升射门力量训练五则——以脚背正面踢定位球为例
基于“学、练、赛、评”小学足球课堂教学策略——以水平二(三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为例
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案
基于“常赛”视角的冬季健康体育课程实施策略
脚背上的画
思考解析“教会、勤练、常赛”
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旋风小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