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记忆构建视角下侨批档案叙事研究

2023-06-10颜涵

北京档案 2023年4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叙事策略纪录片

颜涵

摘要:侨批档案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僑批档案构建集体记忆的效能。论文以纪录片《你从海上来》为例,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四个层面总结出侨批档案叙事策略,并诠释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中侨批档案叙事在增加身份认同、弘扬侨批文化、扩大记忆影响三个方面的现实价值,为侨批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深度构建提供帮助。

关键词:集体记忆 侨批档案 叙事策略 价值 纪录片

侨批是指华侨华人这一特定社会群体,寄给国内眷属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侨批档案则是指侨批、侨批经营管理以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文书、信件、票据、证书、账册、照片、印章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侨批档案记录了不同社会背景下华侨华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所作所为,为建构完整的华侨华人与侨乡集体记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故无论是从留存历史记忆,还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保护侨批档案、深入挖掘其价值并传承好侨批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将叙事理论引入侨批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能够为讲好档案故事提供理论支撑,在提升海外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同时,推动华侨及侨眷们集体记忆的深度构建。

一、集体记忆与侨批档案叙事

(一)集体记忆

哈布瓦赫被公认为集体记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主要强调记忆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1]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则进一步指出一个群体通过各种仪式塑造的共同记忆,并不仅是每一个群体成员的私人记忆相加的产物,更是属于这个群体自身的,将“集体”视为记忆的形成主体。[2]集体记忆本质上是立足于现在,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重塑。[3]海外华侨华人这一特定群体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文书、信件、票据、照片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成为再现过去侨胞社会生活百态、重塑集体记忆的珍贵素材。

(二)侨批档案叙事

叙事是传承文明和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其研究经历了由“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前期学者指出应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次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其中故事主要描述人物的行动、事件,话语则是指内容被传达的方式,故叙事是表达内容与表达行为的统一。[4]后期对“叙事”概念的认知不再将其仅仅看作一种叙事成品,而越来越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过程,强调叙事形式与其阐释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5]从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角度看,叙事是对已发生的事情或已开始发生的事情进行整理或重新整理、陈述或重新讲述的过程。[6]基于“泛叙事观”,结合档案的自身特性,可将档案叙事界定为:根据一定的目的性与导向性,借助一定媒介记录,再现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定事件的过程和成品。[7-8]综上所述,本文提到的侨批档案叙事则是指为构建起海外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借助一定媒介记录,再现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国内家眷在移民活动中特定事件的过程和成品。

侨批档案记载了华侨先辈们的移民和创业史,映射出了侨乡的时代变迁,见证了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家人的对话交流,蕴含丰富的情感价值与精神价值,是广大侨胞及其家人的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二、集体记忆构建视角下侨批档案的叙事策略

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文献档案,具有显著的历史认知功能,是保留和传递集体记忆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载体。[9]纪录片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化演绎将真实与趣味相结合,生动展现档案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从而构建起更为完整、立体的集体记忆。

侨批档案包括福建侨批和广东侨批两部分,其中福建侨批数量仅万余件,但保存时间跨度长,独具闽南特色,是侨批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从侨批中读懂闽籍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进一步扩大侨批文化的宣传推广,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推出了侨批主题情景式纪录片——《你从海上来》。该片主要通过典型人物事迹唤醒集体记忆、多角度叙述印证集体记忆、视听表达方式融合加深集体记忆、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集体记忆层次,能够在短时间内“讲好侨批档案故事”并充分吸引观众,引发集体成员的共鸣。

(一)叙事内容:典型人物事迹唤醒集体记忆

叙事内容是支撑叙事主体进行叙事活动的基本要素,内容质量的优劣往往会影响叙事目的的实现。福建省和广东省保存的侨批档案及相关文献的数量多达16万件,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内容,而纪录片的拍摄时长往往是有限的,故只有从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中挑选出有关代表人物、重大事件或具有特殊含义与突出价值的侨批档案,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再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集体记忆的构建。《你从海上来》的拍摄背景为侨批业鼎盛的民国时期,选取的相关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从小伙计到菲律宾玻璃大王”的蔡德鑨、“创建铭仁完小”的蔡顺意等,讲述的人物故事紧扣“诚信”“敬业”“爱国”“拼搏”“奉献”等侨批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侨批档案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凸显晋江海外华侨华人奋勇拼搏、团结一致、爱国爱家的优良品质。通过对不同人物和故事的描述,勾勒出群像,从追溯个人记忆上升为构建集体记忆,帮助观众直观地了解晋江侨胞们对家庭的付出及其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感受他们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

(二)叙事视角:双重聚焦共现印证集体记忆

叙事视角是观察和讲述故事的特定角度。热拉尔·热奈特将其依次划分为“外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零聚焦叙事”三类,分别对应着客观的描述视角、个体主观叙述视角和任何角度的全知视角。[10]《你从海上来》利用“旁白解说+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外聚焦与内聚焦两种叙述视角巧妙融合在一起,从多元视角回溯历史,印证过去的记忆。

1.外聚焦视角。外聚焦叙事主要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描述,由旁白解说者来完成。《你从海上来》是通过侨批经营者后代游览侨批馆和水客递送侨批的时空转换,来引出侨批档案中蕴含的系列人物故事。旁白解说是从游览侨批馆的侨批经营者后代的视角出发,以局外人的身份,讲述其爷爷担任水客时所见证的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及内容梗概,并负责故事前后的起承转合,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华侨故事串联起来。外聚焦叙事一般不涉及具体的故事情节,对于故事梗概的介绍有助于激发观众兴趣,也是对故事基调的明确,[11]能够使观众对于人物及相关事件形成相对客观的认识,为构建的集体记忆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2.内聚焦视角。内聚焦叙事往往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讲述事件。《你从海上来》制作者邀请了大量的演员来对纪录片中提到的蔡德鑨、蔡顺意等老一辈华侨进行角色扮演,以第一人称身份将他们的创业、捐资等故事演绎出来,并在片中将侨批档案中记录的相关内容朗读出来,使静态的档案信息内容以“活态”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其中有一封较为特殊的僑批是蔡顺意家的建筑图纸,纪录片对蔡顺意归国后带领家人依照图纸修建新房、后因日军南侵带头捐资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演绎,将其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内聚焦视角以“我”的口吻,将人物的所见所闻呈现出来,传达出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唤起老一辈华侨华人的共同回忆,并进一步强化现代华侨华人们的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

(三)叙事方式:视听表达融合加深集体记忆

叙事方式可分为文本叙事和影像叙事,传统的档案叙事多为单一的文本叙事,然而较文本叙事而言,影像叙事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相关故事情节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能够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参与感。《你从海上来》采用“旁白解说+情景再现”的叙事方式,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同时利用“侨批+真实布景”(包括室内日常生活场景及户外真实环境),还原侨批档案产生的空间环境,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增强叙事效果。华侨的普通生活场景在纪录片中反复出现,有助于观众打开记忆之门,与自己以往的历史记忆联动,迅速建立情感与身份认同。例如纪录片中穿插的“阿婆等批”的故事情节,叙事场景设置在黄昏的晋江渡口,渲染一种忧郁思愁的气氛,由水客将阿婆久盼的儿子的来批内容以朗读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在充分展现主人公母子情谊的同时,也体现了“乡愁”这一条贯穿纪录片始终的情感线索。该类影像叙事能够刺激观众脑海中的类似记忆涌出,触发集体对于过去的回忆,加深海外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同时,该片利用视频、图片等类型的档案为故事提供佐证。

(四)叙事结构:逻辑清晰丰富集体记忆层次

叙事结构可被视作一种框架结构,指的是将叙述元素呈现给观众的顺序。《你从海上来》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以水客送批这个事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1925—1946年)推进,讲述了同一时代背景下三封侨批背后三位不同主人公各自的故事。所谓版块式结构为顺叙结构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在按时间推进主旨时,每一个时间点的“小叙事”(指与主题密切相关,但相互之间又相对独立的故事)相对独立。[12]该片在线性叙事的基础上按照版块式结构将蔡德鑨艰苦创业、蔡顺意捐资抗战、李迎宗海内外联合防疫三个故事串联起来,同时还穿插了“阿婆等批”“诚信送批”等暗线故事情节,使故事更连贯、情节更丰满。片中的每个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虽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为了从侨批档案的背后凸显出侨批文化特有的内涵。不同故事展现出的有关华侨华人的方方面面及不同的侨批文化内涵,使得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素材更加多元化,情感及内容的层次也更为丰富。

三、集体记忆构建视角下侨批档案叙事的价值诠释

侨批档案叙事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构建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一)激发情感共鸣,增加身份认同

构建集体记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形成、加强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集体记忆是对与群体有关的知识信息的储存,群体成员从这些储存的记忆中获取有关自己和群体的整体性和独特之处的认知,从而形成关于自我身份的认识。[13]档案作为历史过往的原始记录,能够真实地展现事件本身与人物形象,是叙事的重要载体。通过叙事的方式演绎侨批中的故事,并将侨批档案中的固化信息以动态的可视化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能够将碎片化的记忆拼接起来,构成完整的记忆线索,使具有同样背景经历的观众的深层记忆被重新激活,从中找到自身与故事中所展现的历史记忆的联结,衍生出集体归属感,增强华侨文化认同感。侨批档案叙事所强化的身份认同主要是指华侨华人自身的族群认同,由一个个分散个体连接成的集体记忆,使华侨华人形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其中共同的语言、习俗、信仰与经历等,是华侨华人形成族群归属的关键要素。

(二)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侨批文化

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的衰老或故去,部分个人记忆可能会随之消逝,但可以通过构建集体记忆,将碎片化的个人记忆信息整合,使之为更多人共享,来避免人物、事件与情感被遗忘。而集体记忆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其建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更迭、变化。档案叙事不仅涉及叙事主体对倾听者所言说的历史事实,还涉及叙事主体对叙事对象的价值传递和价值引导。[14]侨批档案叙事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历史事实陈述层面,同时也紧扣时代脉搏,以传承与弘扬侨批文化为要义,从个体记忆出发,激发受众的共同记忆与情绪,挖掘出侨批档案中所蕴含的与时代主旋律相契合的精神内涵(如诚信、爱国、奉献等),引发受众的正向情感共鸣与现实思考,使构建起的华侨华人集体记忆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侨批档案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和优良传统,有利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每个时代的华侨华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集体记忆,形成了具有不同价值核心的集体意识。随着社会发展,集体记忆不断被重构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侨批文化的持续传承,促进华侨华人的集体归属感与社会认同度的稳步提升。

(三)讲好侨批故事,扩大记忆影响

档案是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集体记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但部分档案自身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公众对于集体记忆的认识,不利于集体记忆的建构。侨批档案多以手写的往来书信为主,内容书写多为繁体字,受书写者主观因素影响,部分字迹难以辨认,同时信件中的内容涉及一些方言,故普通受众对该类侨批档案可能会存在阅读障碍。在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叙事表达,借助一定的媒介,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将侨批档案中的事件、人物等信息呈现出来,增强其趣味性与可读性,让更多的普通受众有机会深入了解侨批档案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进一步推动侨批档案的宣传、提升侨批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扩大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社会影响力,使社会公众对于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档案作为原始记录,具备构建集体记忆的功能。侨批档案记录了广大华侨华人求生存、谋发展、建设国家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其中蕴含的信息内容与文化内涵,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真实素材。将叙事表达充分运用到侨批档案的开发中,能够使历史事件、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地呈现,构建起更加立体的集体记忆,促进侨批文化的广泛传播。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郑文艺.激活·重塑·认同:家庭年代剧对集体记忆的建构[J].视听,2022(7):113-115.

[4]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9.

[5]祝克懿.“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6-104.

[6]丁华东.昔日重现:论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机制[J].档案学研究,2014(5):29-34.

[7]朱琳,闫静.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红色档案叙事研究——以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为例[J].山西档案,2022(3):68-75.

[8]李孟秋.论档案叙事的发展演变:基于社群档案的分析[J].浙江档案,2021(6):23-26.

[9]孙奡,吴玉兰.集体记忆视角下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叙事创新探索——以《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22(2):164-168.

[10]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9-130.

[11]刘欣悦,戴旸.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敘事分析——以《见字如面·初心季》为例[J].浙江档案,2021(12):36-39.

[12]陈祖芬.档案机构微信推文写作中的叙事思维探析[J].档案管理,2022(2):71-73.

[13]张媛.凝聚共识: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3):25-27;38.

[14]翟乐.关于档案叙事价值取向的批判与反思[J].档案管理,2021(1):39-40.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叙事策略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