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视域下两难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06-10曾令洁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共生

曾令洁

摘  要:文章基于“共生”生态哲学思想,探讨“共生课堂”的认识理解,借“道德两难问题”教学,开展共生课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解构两难问题教学的机理,探寻指向共生的动因、前提和方向;在厘清两难问题教学基本流程“呈现、察觉、讨论、总结”四步骤中架构起共生的启动、启发和促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问题设计、情景呈现、思维路径、求同存异、链接生活”等应用策略,激活教学场中的各因素,叩响共生。

关键词:共生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道德两难问题;实践探索

共生,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的物种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从而实现进化。基于此提出的“共生课堂”强调:在教师、学生、文本、环境与技术等共同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中,各因素应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推动课堂学习的深度融合,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信任,在学习中呈现出思维共振、思想共鸣、潜能激发、个性生长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自在生长的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共生课堂”这一主张如何落地生根,本文借“道德两难问题”教学展开实践探索。

一、解构两难问题教学的机理,指向共生

“道德两难问题”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或问题,它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尔伯格建立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重要方法,是以情境化的問题、强烈的认知冲突、自主的活动经历、理性的价值选择,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

(一)共生的动因:情境化问题

情境学习理论者提出,学习不是个体建构活动的过程,而是个体与情境互动、参与实践的过程,是社会协商过程。在此理论下,“两难问题”教学中创设情境化问题,必然使课堂中师、生、环境等诸多因素之间更加紧密地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此带来因素间相互依赖的共生性和彼此影响作用的互动性,这成为课堂教学共生的动因。

(二)共生的前提:强烈的认知冲突

“两难”问题呈现的是生活世界中的各种价值矛盾,在真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道德生活、道德行为与道德楷模存在差异,这会带来强烈的道德认知冲突。正因为师生、生生之间存在这种差异,所以每个个体才能拥有其他个体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这些独特差异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彼此吸引,不仅成为课堂深度学习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课堂教学共生的前提。

(三)共生的方向:自主活动经历和理性价值选择

皮亚杰和他的追随者强调,有差异的观点与认识的碰撞,能激起各自内部的认知冲突,会引起个体内部知识的重新建构。“两难”问题恰好能够激发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和选择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经历中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提高心理、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做出理性价值选择。此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出异议,又在交流探讨中不断完善各自的观点,形成新的认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关联性和差异性统一到互动共生的有序性、前进性和发展性上来,指向的是共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教与学的环境,促进师生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应答、相互渗透,指向的也是互利共进。而统一的“共”,互动的“生”,以及深度的“共生”由此呈现。

二、厘清两难问题教学基本流程,架构共生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两难问题法不是在学生面前强调成人的“正确答案”,也没有传授学生现有水平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而是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学生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给学生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的思维模式。因此,在课堂上实施“两难”问题教学,可以把组织操作划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一是呈现道德“两难问题”。教师可用多种方式呈现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或已有经验,使其注意到讨论主题。

二是察觉问题的两难性质。引起学生意见分歧和失衡,让课堂形成“争鸣”。

三是组织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彼此观点的异同,经此过程建构更成熟的道德推理,完善自己的观点。

四是进行总结点评。教师做阶段性总结点评,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给出最终的结论。

可以看出,以上教学流程不是单一地给学生讲授道德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在与环境、与他人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通过同化与顺应建构,使学生个体的道德品性得以形成,行为准则得以完善。这一过程架构起异质学习主体的相融共在,学习内容与思维方式的相和共创,学习资源、意义与价值的竞合共生,道德精神与生命的相生共长。

(一)由“问”向“人”,以生为本,启动共生

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基于真实生活的两难情境,在无形中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场触及学生心灵,促成其产生跃动心态,发现两难问题,启动情境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自主共生,为下一步探究和发展道德思维奠定基础。

(二)由“惘”而“思”,生生互动,启发共生

认知冲突是由于成员意见不同,导致个体认知失衡,产生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为减少消极情绪,达到认知平衡,个体需要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在逻辑上比较两种观点的价值。据此,当学生察觉到问题的两难关系时,认知冲突推动他们产生疑惑,因此产生的困惑、焦虑、犹豫等情绪会使学生思考的触角伸向更远、更深处,学生也更主动地参与到检查、分享、争鸣、讨论、质疑的过程中,从而获得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在相互理解、相互比较、彼此辩论中不断完善、互助共生,一步步触及问题的理性内核,学生也生成符合个人认知特点的内化知识。

(三)由“思”而“进”,师生互动,促进共生

对于“两难问题”,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人们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人们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这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总结时不一定要给出最终的结论,教师的评价也应侧重于帮助学生发现思维路径,拓宽思维领域,深度拓展道德学习空间。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让学生获得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其自主经历建设性批判思维主导的辨析过程。另一方面,凭借课堂多维交互所生成的反馈信息,倾听、研判、点拨、提示,促进学生能动地进行自主建构,进而形成更成熟的道德推理,以修改完善自己的观点,作出理性道德价值选择。这既可能是师生的思维冲突,也可能是师生思维过程的相互补充。而架构是教学相长的共生境界。

三、探寻两难问题教学应用策略,叩响共生

当课堂中各因素之间处于和谐的对话共振时,课堂上积极的能量流就会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生动、生长、生态的“教学场”。对应“两难”问题的教学流程步骤,教师应关注以下应用策略,以便激活教学场中的各因素,叩响共生。

(一)关注问题设计

“道德”与“法治”不同的概念范畴、生活现象的复杂、社会价值的多元,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存在许多两难的情境。教师应以学生为基点,以教材为经纬,寻找冲突点,设计具有开放和思辨价值的两难问题,激活学生的情绪因素,叩响共生。

首先,设计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道德发展认知特点和水平,能为学生所理解。其次,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的依据之一,其本身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生活性和情境性特点,因此以教材为经纬,利用其中的素材,加工开发成“两难”问题。再次,问题设计要善于找到诸如柔性伦理与具有法律教育意义的刚性规则间、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点,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价值冲突。

(二)关注情境呈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过程。”因此,在“两难”问题的呈现上,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唤起学生兴趣或已有经验的情境,在外在环境和内心感受交互共生作用下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学习场,在情境中学习、活动中领悟,思辨中成长。

(三)关注思维路径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周围人的道德判断能力”。这要求教师在两难问题察觉和讨论的阶段,关注学生的思维路径,帮助学生认清法、理、德问题,使学生掌握关于道德原则和价值排序等思维方法,改良修正道德原则和标准,提高道德判断力,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观。这一过程要考虑的不仅是知识传授,教师更重要的是基于竞合共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依靠综合思维模型框架,以语言的交流、思想的对话、观点的理性辩论进行思考和决策,真正实现理解和尊重。

(四)关注求同存異

共生不是简单的一致,而是强调对差异的包容和相互理解与协商。无论是在“两难”问题讨论过程中,还是在总结点评阶段,教师应以支持者、鼓励者的身份出现,营造民主公正的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交流和大胆自由表达,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被同化,一些学生仍坚持己见,这一过程本身对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有帮助。在没有明显道德偏差或违反刚性规则的前提下,教师应允许学生求同存异,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观点、协调他人的分歧,帮助学生发现各自道德推理的合理性和缺陷性,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道德推理能力并自动接受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认识到选择是多种的,社会是多元的。这恰好体现共生课堂是生命自觉的课堂,具有“让师生真正成长”的价值取向。

如“要不要让老人先上车”,如果注重规则,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许会按照规则来解决;而注重伦理,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按照伦理来解决。“让”与“不让”都有充分的理由,都是基于道德认知的理性判断。因此,在特殊场景中,教师也无需把学生引向“必选其一”的境地。

再者,“两难”问题中求同存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不同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意识到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与他人存在冲突。这也为普遍正义精神和现行法律规则的完善保留了同生共长的空间,留下了改进完善的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五)关注链接生活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知行统一。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有道德的生活,才能促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去解决真实的道德问题。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与家庭、社会链接成诸因素共在共生的场域或界面,鼓励学生面对真实的“两难”时刻,直面问题,超越自我单一思维,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去分析和判断道德情境,解决两难问题,实现德法与生活的相融共生,精神与生命的共长。

参考文献:

[1]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M]. 卞崇道,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胡庆芳,杨翠荣,等. 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科尔伯格. 道德教育的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7]刘爱平. “道德两难”教育目标与训练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6(06):97-100.

[8]鲁明. 用“道德两难法”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力[J]. 中小学管理,2010(03):50-51.

[9]姜丽. 走向实践智慧的深处——“道德两难”案例在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 上饶师范学报,2018,38(01):103-108.

[10] 余军奇. 基于共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J]. 文学教育(上),2019(04):168-171.

[11] 华为国. 共生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新路径探索[J]. 现代大学教育,2012(05):59-64.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与毒液共生
兵器 多元共生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