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那山那人那狗》小说与影视的不同

2023-06-09陆雯琪

今古文创 2023年19期
关键词:影视小说

【摘要】 彭见明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父子两人和一狗在湘西邮路上所发生的种种温馨的故事,之后经过霍建起导演、思芜改编上映了同名电影并取得了成功,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浅析《那山那人那狗》在小说与影视两种不同媒介中的优势。《那山那人那狗》的小说和电影在艺术表达以及人物塑造两个方面各有不同,且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两相比较可以各取所长促进文学与影视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那山那人那狗》;小说;影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9-008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29

1983年彭见明创作了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其优美的语言用诗化的长篇散文来形容更为恰当,小说讲述的是湘西偏远山村的一个儿子即将接替退休父亲的工作开始走邮路的故事,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着父子之间温馨的情感,画出了美丽的湘西景色,在平淡中为读者展现美好。这样一本剧情简单,情感没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充满着诗意的小说进行电影的改编其实是有难度的,它几乎不具备可以大卖的电影的一个优点,因此改编完成后有没有观众会去选择欣赏这样一部电影也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思芜等人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继续进行下去,不是为了商业价值,而是为了追求纯粹的艺术。最后于1999年由思芜改编,霍建起导演的同名电影上映了。虽然结果确实如预想般,电影在国内并没有很高的票房,不被国内的观众所看好,甚至都没有电影公司愿意发行上映。然而电影却在日本名声大噪,票房高達八亿日元。《那山那人那狗》在小说改编方面的探索给予了后人一种思路,作为一部中国少有的邮政题材,《那山那人那狗》在小说和电影两个不同传播媒介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各有千秋。

一、不同的艺术表达

(一)细节处理

为了还原小说,电影做了多方面的改编,除了上述贴近小说含蓄传情的表达方式,还增添了许多细节强调电影本身的写实性,细节的增加是对小说情节的在创造,不但丰富了故事内容,还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为生动。首先是语言更加的口语化。小说中对人物的称呼就是“父亲”“儿子”“年轻人”等等,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人物的称呼进行了更改,变为“爸”“妈”“大叔”等更加口语化的用语,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其次是强调细节化动作。小说对于父子间的情感其实没有做太多的描写,大多数笔墨放在了父亲对于邮递员这个职业的热爱,由这一份热爱侧面让读者感受到父子之情,这就是小说语言的魅力。电影对于父子情感的表现是通过强调细节化动作来凸显出来。电影开头父子俩走路时相离的距离,坐下休息时的相对无言,儿子背父亲时父亲感动的神情等都很容易让观众看出父子间这一路愈来愈亲密的关系。而且电影这样细节化的塑造比小说中点到为止的叙述更可以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俩人由生疏到亲密的转变。最后是设计了更加具体的情节。小说的剧情简单,短篇小说受到字数限制很多情节并没有完全展开,电影保留了主要情节,在一些分支中对剧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符合了电影视觉化和具体化的需要。红花衣女子的情节在小说中的重点放在了父亲对于二人关系的猜想上,电影中增加了儿子与姑娘快乐的歌舞,听收音机做饭等单独相处的情节,让观众同父亲一样猜测二人暧昧的关系,引导出后面父子俩关于娶山里姑娘的讨论,同样引发观众的思考。“村委会、五婆、转娃、婚宴的情节让故事的情节更为丰富,解决了原著小说人物较少,情节简单的问题,使得情节足以支撑起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1]

(二)诗意景色

在《那山那人那狗》中感受到其中的山是那么的美,小说中的湘西山村青山绿水,如梦如幻,从彭见明的笔下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于家乡的热爱,天车岭、望风坑、九斗垅等等,这些地方虽然名字有些拗口,经作者的一番介绍让读者对湘西的地理环境有了大致的印象,生动地向读者展现出湘西的美景。转换到电影中,这种山的美就更是近在眼前,隐藏在层层薄雾中的青山、小路、房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那山那人那狗》选用了绿色作为主色调,这是一部关于邮政题材的影片:邮包的颜色是绿色,大山的颜色是绿色。”[2]影片中的诗意景色是由多种多样的绿组成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梯田,绿色的溪水,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绿中,背着绿色邮包的父子和狗行走其中,观众们随着二人一狗的步伐欣赏着山清水秀的湘西。父子俩停在青山上,夕阳照在父子俩的身上,多么悠然自得,儿子飞出一架纸飞机,这纸飞机承载着两人的思念,在父子俩的注视下向着远处飞翔,渐行渐远,绿色也渐渐转变为金灿灿的黄色,父子间的不理解也随着纸飞机逐渐消失。除了纸飞机,电影中还有很多藏在幽静风景中承载着情谊的意象。多次出现的桥,桥连接着家和邮路,每次父亲归家时母亲都会带着儿子是在桥上盼望,桥象征着这个家庭的团圆和睦。桥也是父亲和乡亲的纽带,每次父亲走邮路的第一步就是过桥,过了这座桥就是邮寄工作的开始,背着邮包的父亲肩上扛着乡亲们的期待,他自己也化作桥连接着乡里乡外。还有贯穿全篇的铃铛声,影片开头父亲就在棍子上绑上了铃铛,铛铛的铃铛声随着父子俩的脚步遍布整个邮路,铃铛声虽小,但是可以给听到的村民带来期望的消息,五婆孙子的录取通知书,远在他乡的儿子的亏款……电影的这些诗意风景中都蕴藏着浓浓的人情美。

(三)语言深意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由于在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原创的情节,在主题的探索上也比小说更加深入,更加的多元。影片在平淡的故事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透露出无限的深意。影片开头,母子离别时,儿子说:“妈,你有事就找许万昌,我托过他了。”还有儿子再向父亲交代家里情况时“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庚叔公那坐坐……还有还有,村长是个……”在儿子的这些话中都向观众传达着儿子小小年纪就替代常年不在家的父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对于家务事处理得得心应手,和成熟能干的儿子不同的是常年在外的父亲反倒显现出一些小孩般的单纯,不懂乡里的弯弯绕绕。还有当五婆得知父亲不再给她送信,取而代之的是儿子时,五婆怀疑的开口“他送?行吗?”一句疑问对父亲的信赖溢于言表,又害怕儿子不如父亲尽职,不体谅她眼瞎,给她念信。在她听完儿子念信后开心地笑着说:“听他念信就像孙子说话一样。”五婆的改变表现出她对儿子的喜爱,并且相信他是有能力接替好父亲的工作的。这种疑惑不会仅仅发生在五婆一个人身上,父亲给乡民们介绍是儿子接替自己的时候是那么的骄傲,但父亲送了那么久的信才获得了乡民们的信任,突然换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儿子到底能不能做到父亲所做到的一切对这些乡民来说都是未知数,五婆怀疑可能代表着所有乡民的怀疑。五婆的改变也说明儿子的责任心通过这一次邮路也被大家所看到,乡民们愿意相信他。再结合离开五婆后,父子两人的争论“你交代的我当然会去做,可不是我跑这条邮路呢,换了别人,谁会像你这样。”不难让人心生苦涩,儿子的话不无道理,因为是儿子,才会去传承父亲的职业道德,代替父亲继续帮助这些乡民。要是其他人会这样不嫌麻烦地做那么多没有人会知道的“麻烦事”吗?或者说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还是用着最原始的徒步方式,到底还有人没有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份工作。这些隐藏在语言中的种种愁绪总会在平淡的情节中引起观众的思索,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二、不同的人物塑造

(一)父亲与儿子

《那山那人那狗》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与儿子,但其实严格来说小说的主要人物只有父亲,对于儿子这一角色并没有太多的描写。“原著小说并未对儿子的具体形象进行具体的描写,更没有表现儿子的心理的只言片语,我们只能从他与父亲屈指可数的13句对话,和父亲的视角来感受这一角色。”[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不论多苦多累都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此落下了病根。由于邮递员的工作父亲常年不在家,不能陪伴妻子和儿子,对妻子和儿子十分愧疚。而小说中的儿子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孝顺,十几岁便接替父亲的职责,扛起来家庭的重担,帮助不在家的父亲照顾母亲打理家务。跟父亲观念不一致也不争辩,只是恳求而固执地看着父亲。这样的儿子无疑是好的,关心父亲,孝敬母亲,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老成,默默地为这个家庭付出。但是这样的人物关系太平静了,让电影故事无法开展,故事情节的展开是离不开矛盾的,因此电影中刻画出父子两代人的矛盾,让这个矛盾推动着故事的发生,在随着情节的发生矛盾逐渐开解。电影中的父亲与小说中没有太大的改变,他还是那么的淳朴善良,作为一辈子在大山里生长的父亲,对于现代的外来文化表现出明显的排斥。电影对于儿子这一角色做了极大的改动,他还是关心父亲,孝敬母亲的孝顺好儿子,但是在电影里观众对于这一形象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他样貌英俊,性格活泼,思想前卫,在与父亲观念不一致的时候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年轻的他渴望大山外的事物,一路上都听着收音机,对外界有着无限的向往。儿子对于收音机里的音乐非常喜爱,时不时就边赶路边哼歌,在寂寞的路上增添趣味,但是父亲却认为走邮路就要专心。儿子认为在没有人家的地方可以搭便车节省时间和精力,但父亲认为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徒步走路才是踏实有准头。这些父子间观念的碰撞充斥着这一整条邮路,展现出两代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邮路的最后达成了和解。

(二)狗

《那山那人那狗》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狗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狗象征着忠诚,一直都是人类的好伙伴,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忠诚都是狗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小说中的狗是没有名字的,对它的介绍也是寥寥几句,只是说明是一只大黄狗,但这狗却是读者无法忽略的存在,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戏,“它对陌生的年轻汉子表示诧异。”[4]“狗恶意地看了新来的陌生汉子一眼。”[5]这些心理描写都反映出大黄狗对于父亲的忠诚和对儿子的不信任,这样有趣的心理描写让读者可以在平淡的阅读中体会到一丝趣味。然而电影却删掉了对狗的心理描写,大黄狗也换成了威风凛凛的大狼狗,还被赋予了全片唯一的名字“老二”,但不论做何种修改,狗始终都是父子走邮路不变的忠实伙伴,是父子俩情感升温的见证者。没有开头老二不愿跟着儿子上路,可能父亲也不会决定一起出发。没有老二这个第三者的存在,父子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的微乎其微。从老二这一路来的行为也可以看出老二对于邮路的熟悉,村民们一听到老二的“汪汪”叫就知道他们要来了,父亲一叫就立马来到跟前让父亲跷脚,遇到溪流很自然就会帮助父子俩蹚水,过完溪知道提醒父亲要拾柴火暖脚,不然也不会有儿子叫出的那一声时隔多年的“爸”。老二在父亲常年的耳濡目染下知道信件的重要性,电影特意设计了老二一跃而起抢救信件的情节。到最后的老二同意跟随儿子踏上邮递之路,完成了父子间的工作交接。不愿意抱怨的父亲所遭受的苦楚,只有狗看见了,它无怨无悔地陪着父亲在这条邮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它见证了两代邮递员的传承与交替,将来它还会代替父亲陪伴着儿子,用它的眼睛看着儿子,用它的腿跟随者儿子。

(三)母亲

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母亲这个角色基本就只存在于父亲的回忆中,但是这个人物一直牵挂着父子俩的心。小说中母亲的第一次出现只用了短短两段文字是父亲看到红花衣女子回想起刚刚与妻子刚刚相识的日子,直言自己对于妻子的愧疚。电影却是用了两次闪回镜头来叙述父母之间的爱情,“母亲无怨无悔地守候在父亲回忆的注解下,化作了灿烂鲜活的爱情,观众在记忆的闪回中体味父亲对母亲无言的爱与愧疚”[6]還有母亲在漫长的等待中的伟大。小说中的母亲第二次出现是支局长告知父亲,母亲生了两女一男,电影删去了两个笔墨不多的女儿的存在,这也更能体现作为家中独子的儿子身上所背负的家庭压力是极大的。小说中的母亲第三次是随着儿子的话语出现的,他告诉父亲,母亲身体不好要父亲回家后多多照料,这和电影中基本一致。小说中母亲的存在感并不高,读者对于她的印象不大,经过电影的改编,我们看到了母亲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幸福的笑脸,体会到母亲天天在家等候父亲归来的落寞,感受到母亲在桥上看到父亲回家时的喜悦……电影所刻画的母亲活了起来,即有了自身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对她的等待所敬佩,也映衬出父亲对于工作兢兢业业和对爱情的珍重,让观众从多种角度了解父亲,了解邮递员的艰辛。

三、结语

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简单纯粹,文字间透漏出作者对于湘西的浓浓眷恋之情,也正因为这一份纯粹的情感才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湘西的乡土人情,那隐藏在生疏之下的热烈的、无法言说的情谊,形成了小说含蓄内敛的风格,电影保留了小说含蓄的风格,诗意的表述,以父子二人和一狗共同走一条艰辛的邮路,为观众直观地呈现出湘西优美的景色,展现中国式的父子关系。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改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越来越多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相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导致现如今很多影视剧虽打出的是小说改编的口号,吸引了很多小说原著粉的兴趣,但有的只是书名或人物名字一样,从人物性格到剧情全都一通乱改,和原著毫无关系,让小说原著粉苦不堪言。真正合格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到底应不应该“忠于原著”,应该“忠于原著”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标准,但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流水化影视剧绝对不能成为主流,拉低观众的审美。

参考文献:

[1]夏玉燕.《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23.

[2]李卫国.从《那山那人那狗》看霍建起电影的中国美学与文化构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28):108.

[3]夏玉燕.《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27.

[4]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5:10.

[5]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5:14.

[6]夏玉燕.《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27.

作者简介:

陆雯琪,女,上海人,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影视小说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风起
影视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