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3-06-09龙梦姣

大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创新创业

龙梦姣

[摘 要]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虽早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部分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都过于陈旧,教育成效不明显,可见,基于人才市场对师范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师范院校应找到有效的路径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应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与理念,在校园内部、学生和教师群体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进而整合师范教育资源,结合院校的师范专业教育特点、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应更新教育理念,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各类师范类专业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讲解为辅,通过加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2-0139-03

一、研究背景

(一)就業市场对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所要求

自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1]后,全国各省份先后推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生与非师范生都可参加资格考试,部分非师范毕业生获得资格证书后也可加入教师队伍,打破了师范生对教师岗位的垄断[2]。在就业市场压缩、就业竞争对手增加的情况下,部分师范生开始转变就业方向,一部分师范生开始进入民办学校或托育机构工作,一部分师范生则从事非教育行业工作,还有一部分师范生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下抓住机遇,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师范生在高校中多接受的是师范教育,部分创业的师范生进入社会后,存在创新创业理论与能力缺失的情况。为拓宽师范生就业范围,让师范生有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作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师范院校要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加强对师范生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须改革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3]等文件。在文件指导下,师范生教育将趋于规范化和专业化,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将有所改进。

湖南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理念与教育资源发展相对落后。部分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一直坚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保守”,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教学改革较少。当前的师范生思想观念在时代的影响下已趋开放,很多学生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追求,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和需求。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虽然已开始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但部分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等还不够完善与科学,无法将引入的教育“本土化”以适应院校实际需要,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当地民族文化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因此,探索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势在必行。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一)宣传创新创业政策与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应结合目前就业市场的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在学院层面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社团活动、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宣传创新创业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所教专业介绍优秀校友的创业经历,运用案例来说明师范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课外,教师还可以以实地考察和沟通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师范生前往当地稳定发展的“双创”企业,让师范生与一线优秀的创业者交流,接触创新创业理念。

笔者通过与湖南民族地区师范生进行交流得知,很多师范生在校期间曾有过创新创业的想法和计划,最终多因对创新创业政策了解不到位,找不到好的创业项目和途径以致计划流产。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师范院校没有及时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师范生在创业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不知道如何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变现”。师范院校应运用与专业相关、多种类的案例来开拓师范生的视野,引导师范生开展创新创业。同时,要开阔师范生思维,帮助师范生寻找创新创业的出路,让师范生看到创新创业成果与价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创新创业的意义。

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可通过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创新创业的政策与理念,真正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二)结合师范专业特点与市场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具有专业特性和地区特性,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用人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理念也须不断更新,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要结合师范专业特点与市场需求,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民族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以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发展前景来看,其人才需求与发达地区有所不同,需要大量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地域经济发展前景的人才,因此当地师范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要考虑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在充分发挥其师范专业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湖南民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进而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可发展的方向,同时要结合历年来湖南民族地区师范生就业情况、湖南民族地区人才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情况,重新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二是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设置有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师范教育。当然,这种融入不是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师范类课程相加,而是深入挖掘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立“创新创业教育与师范教育、就业教育相融合的新型课程”[4],将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师范专业教育当中,从而培养符合用人市场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师范人才。

(三)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根据院校发展需求与人才市场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师范生培养当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5],在各类师范类专业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让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的始终。

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以师范教育市场与地域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创业实践为抓手开展课程建设。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以师范生创新思维和理念为培养重点,让师范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使创新创业理念与行为能够具象化,从而让师范生明确是否创业以及创业方向。

其次,要注意创新创业教育与师范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注重师范生专业技能提升,培养其创新创业思维。一是要注意创新创业教育的因材施教,根据师范生不同的就业规划与选择、不同的创新创业兴趣与能力进行有区别性的教学[4]。二是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更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三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采用“导师制”,即教师引导师范生开展学习,以师范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形式,增加创新创业思維训练内容,激发师范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性,培养师范生的领导力、管理力,增强师范生的市场敏锐度,提高师范生的竞争力。

最后,要建立一支专门的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队伍中的教育者要通晓国内外最新的创新创业相关理念,了解师范教育相关知识内容,了解当地用人单位对于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师范生完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可以由本校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与能力的校外成功人士组成。

(四)加强实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在开展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让师范生参加各类实训,促进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需要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加强对外联系,及时接收各方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和项目等讯息,鼓励并支持师范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院校内部也可结合自己专业实际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训练。师范院校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积极做好发动工作,充分考虑师范生与教师的实际,以奖励、资助等形式鼓励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训中来,对在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师范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将活动的成绩与师范生的评优评先相挂钩,以增强师范生加入创新创业实训活动的积极性[6]。

其次,积极举办创新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目前的创新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均要求参赛者撰写计划书,这就需要参赛者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写作能力,而这些是部分湖南民族地区师范生所欠缺的。许多师范生在接受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后,虽然已有了创新创业的理念,但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创新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则可以帮助和指导师范生解决这一问题。从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开始,让师范生将创新创业的想法落到纸面,通过阅读自己的计划书,看到自己设计的不足,从而寻找方法和路径进行改善。在改善的过程中,师范生须不断地试错,以证实自己想法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最终将试错结果与正确路径予以统计。这样便使师范生在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的同时,也检验了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从而开拓了师范生的思维,提高了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发挥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桥梁作用,整合师范院校创新创业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生源状况,与湖南民族地区政府、创新企业、创新创业杰出校友等进行合作,共同创建实训基地,挖掘湖南民族地区师范类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师范院校应发挥服务民族地区的作用,在指导师范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应立足于湖南民族地区发展需求,让师范生着眼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的产生与完成要取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7],让师范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接地气”,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产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以成果促研究,以研究产成果,从而使师范生真正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

三、结语

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为湖南民族地区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湖南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在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时,要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师范生服务民族地区的能力与创新创业的能力,进而提高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与影响力,为湖南民族地区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13-09-02)[2021-08-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308/t20130821_156643.html.

[2] 梁克俊,邹佳锜.职业准入新制度下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J].滁州学院学报,2018,20(5):86-8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的通知 [EB/OL].(2021-05-06)[2021-08-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2104/t20210412_525943.html.

[4] 黄巧,廖义军.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8):95-96.

[5] 陈幕飞.高等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1):78-81.

[6] 雷以柱,李志,陈定梅,等.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118-120.

[7] 钟玮.地方大学校地合作应用型转型发展研究:必要性、支持条件与对策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5):16-21.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创新创业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