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倡人声的“摹仿”

2023-06-07陈江南

乐器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声音乐

陈江南

摘要:人声是人类自带的乐器,摹仿是人类的天生本能。音乐的美是靠声音来表达和呈现。而人声作为人类本体之声,且兼具便利性、经济性、美妙性、可塑性、真实性、情感性的声音,能够通过摹仿功能很好传达音乐中的情境和文化内涵,表现音乐的美。在實践中,应发挥人声“摹仿”这一人类基本能力,用人体自带的美妙乐器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  人声  摹仿

所谓摹仿,包括了摹拟和效仿两个方面。从原始社会开始,摹仿就是人类多种文化艺术创造的一种基本方法。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由于摹仿鸟叫而学会唱歌。中国古人也认为,仿效自然、动物是先人创造音乐的重要方法。《吕氏春秋·仲夏纪》有云:“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鞈冒击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磐之音,以致舞百兽。”[1]摹仿在原始音乐中是主要的创造方法,在音乐发展的长期历史中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音乐创作方法,它对音乐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摹仿是我们人类天生的能力。因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在初生时所具备的本能非常少,必须依赖于对他人和他物的摹拟和效仿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对于摹仿中极具重要性的模仿性学习,社会上也有一些批评意见:认为模仿会扼杀创造力。但是,实际上很多学习都是始于模仿。音乐本身也是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对前人的音乐艺术加以创新和改进。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或在平时聆听、分析、演绎音乐过程中发挥人声摹仿,并以此作为主要手段来形成技能和技巧,可以更好地提升对音乐的感悟、发展延伸音乐思维。

一、提倡人声“摹仿”的原因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及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柯达伊教学法就是以人类最自然的乐器——人声作为儿童接触音乐的门坎,进而引导其慢慢进入到器乐的世界。发挥人声“摹仿”就是因为人声的便利性、经济性,同时它有情感,有美感,可以塑造很多的可能。

(一)人声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与音乐沾边的产业或者课程都是建立在丰富资源和大量金钱的基础上。任何一个乐器,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学习都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而且由于一些因素制约,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收获。感知和体验音乐美及音乐艺术魅力不应属于个别人的权力,应该属于全人类。因此,这种在经济和客观原因没有办法保证的时候,人声就要发挥特殊的作用。人声是一个天然的乐器,是最容易接近、最容易获得的通用工具。其携带非常便利,同时又兼具经济实惠性。因为人声不会受到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环境、文化程度、内在修养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只要一个人有健康的发声器官、有情感、在感受,他就能歌,就能唱,就能摹仿。人声在婴儿呱呱坠地时就已然形成,是伴随人一生的“本体之声”。利用这个全体共有的自然之声可以解决设施和资源匮乏的实际困难,提高音乐感知、审美和体验的有效性。

(二)人声的美妙性和可塑性

人声能够用丰富的声音层次、对音乐感应、认知、选择、掌控和调适来表达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薛艺兵在其论文《从人声的缘生性本质探寻音乐美的本源》中就引用很多的论断来说明人声缘身而生,人声为音乐美之本源。论文中提到“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在他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感觉的分析》一书中,就这样赞叹了人声带来的美感:‘对我们最重要的声音感觉是这样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由人的发声器官激发起来,作为快乐与痛苦的表现,以语言传达意志表现的思想等等。毫无疑问,发声器官与听觉器官也有密切的联系。”[2]“美国艺术家R.米勒在所著《歌唱的结构》一书中,也充分肯定了人声在西方美学中的价值,他说:‘人类身体本身就是歌唱乐器,自然地产生于这个身体的声音(身体机能高度协调的产物),就是西方美学定义下最理想的一种美。”[3]如果能够发挥人声这种最自然乐器的不同声效,对音乐美的理解和感悟将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提升。这也就需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声音来摹仿,来感悟音乐的魅力。同时,人声有非常大的可塑性。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以及生活的环境、审美取向、文化沉淀等不同,人的声音可以呈现不同的音色和质感。它变幻莫测,或低沉、或高昂、或平滑、或暗哑等,这无疑赋予人声神秘多变的色彩。它可以临摹自然万物,承载历史积淀,同时还可以表达情感起伏,展现人生百态。当前流行的阿卡贝拉,更是向人们呈现用最纯净、最和谐的人声来演绎丰富多彩世界的音乐之美。它把人声的美妙和表现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完美诠释人声才是最天籁之音、最可塑的乐器。

(三)人声的情感性和真实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加以整合是当前音乐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要求,改变了传统音乐模式。但是,过分追求音乐电子化和信息化也是音乐发展的一大隐患。如果将音乐以机械且毫无情感的电子化模式重复固定呈现和灌输,长此以往,音乐丰富而多变的情感力量以及追求百花齐放的特征如何体现?所谓音乐的共性不能忽略,但音乐的个性更应该去追求,不应该千人一面,而应该呈现多样性。更有甚者连基本的人声都不愿意使用,用人工智能来代替人声运用。这个阶段仅仅是用人工智能来模仿人的声音特质和符号属性,却模仿不了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过程及情感表现。人的声音从某一意义上来说,是人格符号之一的体现。人声追求精、气、神、情和韵,同时,人声讲究个性的表达和创造,它和人的本身音质、个人风格特点等都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有时候人声经常出现即兴性和不确定因素。人声相对电子技术,呈现更多的是人文精神的发声和魅力,它能准确而有人性、有情感地去表达对音乐的感悟,这是出自本能的真实情感,是信息化及电子技术无法替代的资源,不能予以忽视。

二、人声“摹仿”的应用

人类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应都与人体本身器官有密切的关联。由于人声具有以上的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性,因此在感知、理解、分析和编创音乐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人声乐器”的功能,运用人声“摹仿”来深入音乐,从而探寻音乐魅力。

(一)通过人声“摹仿”揭示细腻的歌曲风格和内涵

用人声可以将谱面上的歌曲轉化为能够直接聆听欣赏的歌声。清代《乐府传声》中有云“古人作乐,皆以人声为本。”强调人声重要性,说明以人声这种乐器唱曲兼传情达意。为了创造优美的歌声,需要掌握一定的发声方式和技巧。比如真声、假声、气声等发声方式以及颤音、滑音、倚音等润腔方式等。通过人声来摹仿、来歌唱、来演绎歌曲,可以揭示歌曲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需要真实而有创造性地抒发歌唱作品的内在情感,也需要人声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咬字、气口、音色的变化,有理解、有表情的“摹仿”。可以通过人声对歌曲的“摹仿”达到三个目标:①准确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反映出乐曲的真正内涵和情感表达。因为乐曲中的每个音乐要素的设计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音乐存在的所有价值,要通过声音体现,要充分表达其艺术特征,才能更好发挥音乐审美、艺术、社会、文化功能。②需要参与作品再创造。通过人声在音色、音量等表现手段上的多变性,赋予作品高度的创造性和艺术上的表现可能性。③通过“摹仿”,在唱中听,在听中辨,在辨中思。在反思中进一步去修正和改进自己的声音,有节制地控制声音,从而体会人声和歌曲情感之间的关系,提高歌曲的情感表现力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笔者认为,歌曲是词曲作家最真实表现自己情感的音乐,应该要用最真实的乐器予以体现。而歌曲中的细节特别需要用人声的“摹仿”追求其特殊的感悟。例如:歌曲中休止符的运用,可以通过“摹仿”诠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比如《七子之歌》,在唱到“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运用摹仿语气感叹来表现休止符,表达了分离太久后,饱含深情呼唤的心理情感。《伏尔加船夫曲》中,“哎哟嗬,哎哟嗬”的拉纤号子的旋律在第三拍及时收住,仿佛可以从第四拍的休止符中听到纤夫们沉重的喘息声音,那是一种被压迫的情感的酝酿,是一种力量的积蓄。而在表现聂耳的《码头工人歌》时,也是用休止符的语气摹仿来体现码头工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的沉重感觉。

此外,歌曲塑造着不同角色,临摹自然万物,承载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有些歌曲无法用其他的乐器模拟到位,无法用其他乐器表达出民族情感,但人声可以通过摹仿达到。比如用欧亚唱法摹仿鸟叫的尼日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用约德尔唱法摹仿呼唤牛羊群叫唤声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等。中国的民歌更是时常渗透人声对自然和生灵万物的摹仿,表达民族情感、民间情怀及文化内涵。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龚琳娜老师在首届中国传统暨民族民间音乐歌唱方法研讨会上,进行题为《中国声乐的宝藏:关于音色、行腔、韵味的追溯》的发言。她发现很多民族比如苗族、侗族、藏族、彝族等,这些民族民间歌唱发声的原生态,实际上是来源于公鸡、山羊、蝉、虫等声音的模仿。她认为,中国声乐之美体现为音色丰富、腔韵独特、大音希声。在现场,她让观众跟着一起体验大自然中各种动物声音的表达,从而将自然界中如牛的哞叫和虎啸迁移到体验京剧的发声中去。笔者在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也特别认可还原音乐的原生性,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焦点不仅在于音乐本体也更应在于音乐本体与文化环境共生之关系上。因此比如模唱《五月蝉虫唱得好》侗族大歌。这首歌曲是要通过明亮的音色表现树上蝉虫鸣叫。“唱支蝉虫歌,心中才快乐,群鸟重唱、蝉虫叠鸣的大自然‘和声,或引起歌手优美联想,或称为歌手模拟对象”。[4]可以通过用舌头颤音完成衬词“冷冷冷咧”,进行摹仿蝉叫的感觉,从而来感受歌曲的意境以及侗族大歌要传达的情境及民族内涵。

(二)通过人声“摹仿”感受器乐的音色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乐器来摹仿人声。比如二胡、唢呐等都可以摹仿人的讲话声和哭笑的声音。还有很多乐器都通过摹仿人声而产生一些特殊的演奏技术动作,从而使音乐锦上添花,引起听众的联想和共鸣。比如器乐的颤是指摹仿人在情绪变化过程中引起声音上不稳定的颤动。但反之,人声也可以通过“摹仿”来感受器乐的演奏方式和音色。人的嗓音是天生的乐器,要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没有乐器资源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不同的音色条件来摹仿不同的乐器。指挥家李心草就曾针对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选手的演唱提出“人声器乐化,器乐人声化”的观点。与人声一样,器乐演奏也凸显情感和意境。把人声摹仿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转移到器乐的学习和感受中,可以获得更美的享受。

比如欣赏大提琴曲《天鹅》,可以模拟视频中音乐家演奏大提琴的模样。不仅从虚拟的演奏中体会到演奏大提琴的深和缓,还从摹拟大提琴的音色中体会《天鹅》音乐的悲伤情绪。再如,在打击乐的欣赏和演奏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Beat-Box摹仿打击乐的敲击和发音形式。Beat-Box本身就是一种仿声艺术。通过嘴唇、牙齿、舌头、口腔和喉咙多种人声技巧声音来摹仿打击乐、电子乐的音效,这对于体会节奏感和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人声“摹仿”获得二度创作的感知

音乐分析和欣赏并不单纯只是用耳朵聆听,而是通过丰富的手段如听、唱、析、演、创等方式将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进行感知、体会和表现,来实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质和目标,可以认为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记录出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更无法记下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情感和思绪。要使乐谱中潜藏的生动乐思得到发掘,使乐谱无法记录的东西得到丰富和补充,无不有赖于音乐表演者的再创造”[5]。许多的音乐欣赏作品内容一般都比较长,欣赏之中无疑有许多难点,这时运用人声的摹仿来解决这些难点,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欣赏蒙古族的呼麦作品。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音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很神奇的一种歌唱形式,往往需要一个人同时演唱双声。呼麦的两个声部,一个透明清凉,一个用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低音声部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的声音,与高声部形成“和声”。这种技巧表现了蒙古族人对于自然的感悟,同时也表现了其对于声音的独特审美。由于呼麦的技巧掌握十分有难度,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可以运用人声的配合“摹仿”呼麦。一人“摹”持续音的旋律,一人用吹口哨的方式“仿”泛音,二者结合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呼麦,但也能从中获得初步感知。当然,如果将此音乐加以拓展,进行再度创作,比如通过人声摹仿进一步延伸人与自然及宇宙的和合之美,不仅能比较容易感知音乐要素,同时可以获得创作的乐趣。

三、结语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价值需要靠声音来实现。世界上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中,用人声表现音乐始终都占据重要地位。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作为经济、普遍且有情感、美感、丰富多变的天然乐器,应该为音乐感知和表达所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腾飞,信息技术的发达,当今的音乐发展呈现出其与时代一致的同步性和丰富多彩化。但却有很多人忽视了“人声”这一特殊而直接的表达音乐的资源和手段,忽视了人类的天生本能。笔者仅对人声的某一功能“摹仿”的应用提出自己的拙见,希望能针对如何加强对人声的开发,如何对人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美育意义,如何开发人的摹仿之“天生本能”给予重新认识和重视,让人声的摹仿在音乐的感知、欣赏、体验、表达和创编过程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吉联抗.吕氏春秋中的音乐史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20

[2]薛艺兵.从人声的缘生性本质探寻音乐美的本源[J].音乐研究,2020,(6):29-30

[3]薛艺兵.从人声的缘生性本质探寻音乐美的本源[J].音乐研究,2020,(6):30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伍国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49

[5]王懿颖.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09,(3):16

猜你喜欢

人声音乐
论印青歌剧《长征》人声部分技术特点
奇妙的“自然音乐”
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的基本训练研究
音乐从哪里来?
爱乐之城
音乐
高中音乐选修课程《人声极致“阿卡贝拉”》的开发和实施
风流者——他将杂沓人声留在身后,张先生,走好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