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研究

2023-06-06黄艳丽

灌溉排水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长句译法英语翻译

黄艳丽

(桂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农业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研究

黄艳丽

(桂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书名:农业英语作者:王静萱 著ISBN: 978-7-5624-8933-7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21-01定价:49.8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活跃,而在农业方面,英汉语言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专门用于农业领域的英语——《农业英语》的使用和普及已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重视。农科英语与一般英语有很大的区别,它的翻译方法和思想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运用翻译方法时,也要区别于一般英语。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有关工业领域的英语论著,涉及食品、教育、建筑、冶金等领域,因此,对工业英语的研究已经成为英语研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农业英语》是一部以农业为主题的英语教科书,由王静萱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它的选材广泛,涉及面广泛,也可以作为一部很有特色的专业课程用于教学。

《农业英语》是一本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专业书籍,主要介绍了农业领域中常用的英文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是一本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成果。书中共有12个部分,从自然资源、农学、农作物栽培过程、植物生物学、农业技术、现代农业、农业食品加工、典型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生态农业、交流英语、应用英语等12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农业中不同行业,不同场合下英语的表述方法。在每一个单元中,都设置了精选词汇、翻译表达和反思3个环节,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它不仅适用于农业从业人员的自学教材,还适用于农业专业学生的教辅教材。同时,该书还包括了农业实践中常见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的解释和用法,给出大量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农业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方式。同时,该书针对农业英语翻译的常见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如同义词的选择、翻译语境的准确把握等。

在农业领域中如植物保护、食品加工、农业开发等,农业英语已形成一套具有独特农业特色的应用型英语系统。根据参考文献中的英语课文,可以看出,在英文文章中,农业英语的使用场合,除业界人士的交谈外,其特点是:在词汇量上,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农业英语有很强的专业性,这一点从它经常使用的专业名词和技术名词就能看得出来,比如,专性光合成、乳胶肥等等。另外,在农业英语中,也存在着许多诸如CAP、Chl(叶绿素)等的缩写。从文法的角度来看,比较严格。在农业英语里,长句比较多,也比较紧凑,其作用是使句子意义更加完善,更加严密。另外,在描述一种现象、一条规律或者一件客观事情时,往往会用到被动式或者一般现在式,比如,农华101(杂交玉米)的培育与应用等,这就体现了农业英语风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农业英语》通过实际案例和语料库的应用,对农业英语翻译的理论和技巧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实用性很强的宝贵建议,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加科学地应对翻译工作。对于农业领域翻译从业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本好的参考书,还是提升翻译质量和水平的绝佳教材。因此,《农业英语》集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于一体,对农业领域英语翻译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为广大从事农业翻译工作的从业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与基本英语相比,农业英语的突出特征就是用英语来描述农业技术体系、生产原理和生产实践,更具特殊性。所以,在农业英语中,要用简练、明晰的语言来表述其意义,要努力使其在语意上达到客观、真实,以确保其知识逻辑的正确传递。这种文体多使用陈述性的句子来描写事情,没有任何主观的情绪。另外,为了确保语言的完整和严谨,在农业英语中,常会出现一些长而难的句子,这些句子中含有大量的限制和从句,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理论方面,随着英语翻译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与职业英语特征相适应的翻译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英语翻译的实际工作中,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农业英语》的内容来看,可以在农业英语中运用的翻译理论有3大类。

第一类是关于“转译”的学说。“翻译转换”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初次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它是对原文与译文的异同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译文的语句和语法的变化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是一种划时代的译论。具体来说,翻译转化理论可分为2类:水平转化和类别转化。

第二类是关于语言的适合性理论。“顺应说”是《语用学新解》一书中由IAL的书记长耶夫·维索尔伦所提出的一种“顺应说”,认为“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语言的功能和功能所必需的,只有当语言被运用时,才能发生顺应。所谓“适应性”,就是指一种语言的内容和所处的情境之间的一种互相适应。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往往会依据具体的语境,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而“顺应性”理论则认为,在一定的时间、文化和交际环境下,要灵活地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在农业英语长句的翻译中,可以运用顺应性理论,不仅要依据原作中的词语次序,还要依据上下文的变化,选用适当的译法来表达原作的意义。例如,在翻译中,要对语序进行调整,按照汉语的习惯,应该把“让步状语”、“时间状语”等从句放在前面,把结论放在后面,这样才能确保译文的流利和清楚。又比如,切分调整意群,将1个长句分割成2个单独的句子,并利用逻辑连词来进行连接,让语义表达变得更加清晰和流畅。

第三类是“功利主义”。莱斯开创了“功能-目标”论,使翻译从“以原作为核心”的“等值”模式转变为“目标”,并根据不同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功能,探讨了不同类型语篇的翻译策略。例如,信息类型应该尊重原文,诗歌,戏剧等文本可以模仿原文,精确地表达情绪。随后,在各个学者的细致考察下,功能目的理论将其视野扩展到了译者的层次,把翻译放在了一个大的文化背景和人际交流之中,它不仅要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一致,而且要忠实于原文、译者、译文接受者等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理论的指引下,在农业英语的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对专门的词汇进行精确的翻译,而不是单纯的按照字面意义来翻译,而且,在翻译长而难的句子的时候,还应该先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句子的结构,在完全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才能按照汉语的习惯来进行翻译和转化。除此之外,还要确保译文与原著的写作风格基本相同,农业科技类文献应该准确、严谨,农业旅游类资料应该通俗易懂。

本文从《农业英语》的风格特点出发,指出了与一般英语相比,《农业英语》在翻译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作者在《农业英语》中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并结合国内同行在实践中的实践,归纳出了以下几种农业英语的翻译技巧。

一是词汇意义的演变。因为农业英语的词汇量很大,因此,译者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农业英语词汇量的特殊性,以及在英文原文中出现的一些缩略词、专业派生词、多义词等。例如,在翻译一个简称的时候,翻译者要清楚地分辨出它的原意,比如CT(冠层温度),也就是计算CT(电子CT);对于专门衍生词的翻译,要注意区分词素、前缀、中缀、后缀,以免产生歧义;但是,在对多义词语的翻译时,必须要与上下文相联系,比如,“coat”在农业英语中的意思是“(作物)外壳”、“(果实和种子)外壳”等,只有与上下文相联系,才能确定“coat”的真实意思。农业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很多,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会有很多新的词汇被用来作为翻译,所以翻译人员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跟上农业发展,同时也要对各种与植物保护有关的专业词汇、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专业英语词汇、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业词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是对语篇的处理。由于农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在语言结构上往往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前后句之间的衔接过于僵化等特点,造成了译文的不连续性。所以,翻译者必须在保证原意的前提下,明确句子的前缀和后缀的含义,比如,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判断句的意义,根据语境判断句的含义,根据固定的搭配判断句的意思,根据英语的文化特征判断句意,在此基础上,按照“通顺,准确,易懂”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了综合的翻译。最后,对于一些很难直接翻译的复杂长句,翻译者可以利用定谓法来对原句进行调整,在保证原文的含义不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将复杂的长句变为一个或多个短句,从而保证翻译出来的句子清晰、准确,并且易于阅读。

总的来说,这本书从实际和理论的角度,论述了翻译的增减,翻译的转换,从句的译法,特殊句的译法,数量的译法,定义与描述的译法,实验与比较的译法,标题的译法。而且,通过对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分析,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农业专业、生物专业、动物科学专业等知识,拓宽了图书的知识面,丰富了现代农业翻译教材,还能够弥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翻译理论与技巧讲解中的不足。这一点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长句译法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英语长句译法新探
——意群—动态对等法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