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建筑学的地域化呈现
——品谈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

2023-06-06李兴钢,汪大绥,任庆英

建筑技艺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心空间结构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的实现,得益于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从项目的方案阶段就开始的密切合作。在紧张的工期下,通过巨型框架、悬挂体系、幕墙系统等结构体系实现了超大超高的无柱会议空间,呈现了富有秩序、纤细之感的建筑立面。通过现代的建筑语言回应了“汉唐雄风”的地域文化,是传统与现代、建筑与结构完美契合的典范。

The realization of Xi'an Silk Roa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is due to the closely work of architects and structural engineers from the beginning.Under the tight con–struction schedule,through the giant frame,suspension system,curtain wall system and other structural systems,it realizes a large and high column–free conference space,presenting an orderly and slender building façade.It responds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Han and Tang Dynasty" through modern architectural languages.The project is a model of perfect fit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科首席专家,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汪大绥: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任庆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建科首席专家,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吴 蔚:德国 gmp 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兼执行总裁

汤朔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总建筑师

曾 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总建筑师

宋晔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张 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张 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 研究院院长

邱东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市建筑 设计院院长助理

欧 洋: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建筑设计高级经理

1 传统与现代,复杂与简洁

吴蔚:2015 年,我们正式启动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展览中心项目(以下分别简称“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最开始的方案用地为L 形,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融合在一起,方案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现在实现了的展览中心波浪型的屋顶。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搁置,在项目重启之后,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被分开布置了。

在规划中,项目需要满足圆桌会议中心+国宾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这三个功能。其中由于风格特点及安保等方面的要求,圆桌会议中心和国宾馆由同济院单独完成,gmp 和同济院共同完成会议中心和会展中心两个子项。

项目用地紧邻灞河,面对水系及沿河景观,我们希望每个建筑都有一个朝向灞河和主干道的入口,进而使每个单体都拥有正式的、坐北朝南的沿街立面,这样每个单独的体量都是规整且自成一体的。

就会展中心来说,我们尝试在设计中融合一些当地的文化元素,比如展厅实墙收分来呼应西安老城墙;将沙丘的波浪曲线进一步延伸演绎为屋顶,以回应最初“丝路会展中心”的命名。屋顶最初计划采用膜结构,但最终还是使用了铝板。

人流组织方面,最初的人行流线是从登陆大厅直接上到二层,再通过自动扶梯到一层。这个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大家质疑过,但在最终确定方案的时候,业主认为流线过于迂回,改为主要由±0.00m 层解决观展人流,保留二层连廊以跨越香槐二路,同时连廊在二层互相贯通。在举行大型展览时,人们可以由扶梯到达二层,去往北侧或二期。

与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的设计思路类似,我们不希望将展览中心设计为一个特别巨大的形体,而是将登陆大厅作为一个单独的、标志性较强的重点体量,展厅则按照模块化、单元化的概念进行统一设计,从而有利于造价、功能、工期方面的控制。一期南侧为2 个超大展厅,每个展厅的净展面积约1.6 万m2;北侧为4 个标准展厅,净展面积各1 万m2,约70m×135m。

对于会议中心,设计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回应“汉唐雄风”,也就是如何用现代的建筑语汇表达汉唐时期出檐深远及结构轻盈的特点,我们提出通过两个月牙状的大出挑屋顶来呼应中国汉唐木构的意境。在207m×207m 的正方形平面基础上,我们将每条边向内收形成4 条向内凹的曲线,并上抬整个底座。同时通过富有韵律感的柱廊,对立面进行细分以削弱建筑过大的体量感,希望呈现出一种简洁又具有结构特征的建筑效果。

会议中心主要以小空间会议厅围绕中心的超大空间会议厅(约5 600m2)上下叠加布局,展览地下2 层建筑面积7.8 万m2,地上建筑面积12.8 万m2,总建筑面积20.7 万m2。相较于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考虑了不同的VIP 入口,还特别考虑了一级保卫流线的设置。

结构方面最重要的特点是“悬挂”,即由4个主核心筒及一系列副核心筒组成核心筒组群,支撑屋顶桁架;然后,下月牙及幕墙结构悬挂于屋顶桁架之下;上、下月牙之间为两排钢柱(直径600mm),其中下月牙桁架对于平衡水平向受力起到关键作用。这样,就形成首层的无柱大空间(大厅约90m×63m),上空的廊桥跨度约70m,结构出挑在中间位置约27m,角部出挑难度最大约40m。整体幕墙结构被隐藏于钢柱之后,由间距为600mm的、两个一组的500mmx120mmx30mm组合钢管支撑,钢管采用厚度30mm的钢板。尤其在晚上室内灯光的作用下,整个建筑显得非常通透。

我们希望白天主立面以上、下月牙和柱列为主,晚上则以投射出的室内空间为主,因此室内设计的简洁性非常重要。这里,我们非常感谢室内设计方的密切配合,在尺度、颜色、细节方面有效地把控,实现了最终的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结构工程师和建筑设计师始终密切合作,例如核心筒的设置、结构方案的比选等都经过了各方的讨论,最终形成最优的组合。事实上,项目的设计、施工时间非常紧张,最终用钢量略微偏高,相信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结构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能够进一步降低用钢量。

汤朔宁:正如刚刚吴总所介绍的,我们在设计之初一直思考如何回应“汉唐雄风”的要求,如何呈现一个适合古都西安的现代建筑。过程中,我们也尝试过大屋盖类型的设计方案,反复推敲后将圆桌会议中心和园林酒店设计为中国传统风格,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则采用现代的手法诠释。

项目的设计团队除了gmp 和同济建筑设计集团,还有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也参与其中,设计过程中大家反复沟通,进行多轮讨论及论证。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简洁的室内效果得益于设计团队的共同努力,借助伴随式BIM 设计的技术手段,将所有机电管线穿行于杆件繁杂的结构内部,既实现了项目的高品质呈现,也保证了项目的高效推进。

展览中心登录大厅 ©《建筑技艺》杂志(AT)

会议中心幕墙结构 ©《建筑技艺》杂志(AT)

会议中心幕墙体系概念图 © gmp 建筑师事务所

在空间构成方面,会议中心以处于平面中心的3 个竖向叠加的大空间会议厅为核心,其他中、小会议空间环绕在周边。每个大会议厅建筑面积约4 000m2,但层高略有不同,一、二层16m,三层的主会议厅层高最高,达到18.5m。建筑总高度约51m,设备平台屋面高度为58m。我们将所有设备集中处理,从周边高处望向建筑,可以看到很干净简洁的屋顶。由于建筑距用地边界过近,规划部门曾要求我们缩短立面长度,但经过建模比选,最终还是坚持了原来的立面尺寸,保留建筑约1:4 的长高比,建成效果也证明了坚持这一比例的必要性。

建筑和结构的对话,是会议中心设计的核心内容。对应不同的建筑理念,我们采用了针对性的结构选型。建筑设计希望实现超大、超高的无柱空间,结构设计通过巨型框架的体系予以回应;建筑设计希望立面富有秩序感和纤细感,结构设计通过悬挂体系来达成这一效果;建筑设计希望打造月光宝盒般晶莹剔透的感觉,结构设计通过视觉效果十分通透的悬挂式幕墙系统来实现。近45m 高、直径600mm 的两排吊柱,虽然按结构计算可以只留一排,但从建筑的美学角度看还是希望通过两排吊柱形成一种秩序感。

整体的结构概念好比一个人挑着扁担,也就是通过巨型钢结构桁架挑起整个屋顶及四面悬挂幕墙,并通过下月牙桁架对其进行变形控制。20 组竖向支撑筒体构成的钢框架柱网承担全部竖向荷载,并与八纵八横布置的钢桁架组成双向框架结构,形成完善的抗侧力体系。楼板采用水平双向桁架,端部收尖以获得轻巧的造型效果。同时,我们采用了隔震设计,在地下一层的结构柱顶部设置橡胶支座,抗震设防烈度从8 度降到7 度,有效地减少了用钢量,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对复杂问题的有效处理,是建筑简洁形态呈现的前提。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BIM 伴随式正向三维设计,全过程同步设计、同步建模、同步校核、同步反馈,实现分钟级修改反馈,充分利用BIM 三维整合信息的优势,与设计联动修改。建筑、结构、机电(暖通、给排水、电气)模型共同构成了全专业整体模型。尤其在本项目设计周期较短的情况下,采用BIM 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回过头看,我认为有些细节还可以继续优化。比如从正面看建筑,立面两排柱子几乎叠合,从侧面看,柱子则全部显露,秩序感很强。但是在4 个角部的位置,在室内外都会感到交接处的钢柱非常密,不够通透。这个位置的悬挑超过40m,结构难度很大,当时设计周期又很紧张,如果再有多一点的时间,我相信我们可以优化掉1~2 根吊柱,使角部达到跟其他部位一样的通透感。南入口主立面也是一个主要难点,东、西、北侧幕墙均和楼板相连,固定点较多,而南侧幕墙与楼板分离,约42m 通高,跨度达200m,是国内最大的悬挂式幕墙之一,其两端支撑也有优化的可能。

关于展览中心,我简短介绍一下。展览中心由南北两侧登录厅、2 个超大展厅、10 个标准展厅及中央廊道构成。展厅采用菱形屋架,下方起拱,同样借助BIM 技术将所有管线穿行在桁架内;登陆厅由两排37m 高、9m 间距的混凝土十字柱支撑起钢桁架结构的屋盖,幕墙则采用轻巧的吊挂鱼腹式索桁架结构,共同营造简洁通透、充满现代感的建筑形象。

张峥:我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来谈一谈对会议中心项目的体会。最初拿到这个方案,复杂的建筑功能和庞大的建筑体量,竟然可以在如此端庄纯净的一个表象下实现,确实有挑战、令人兴奋。经过理性的分析和讨论后,我们决定采用巨型框架结构体系来实现室内无柱大空间,采用刚性吊挂式幕墙主龙骨设计策略,来实现外立面力流传递,并最大程度地减小构件尺寸、增强韵律感和通透性。

结构设计采用了地下室柱顶隔震,主要是考虑建筑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 度区,本身地震力对结构抗侧力体系影响较大,尤其立面大尺度吊挂幕墙,结构风险较大、缺少相关设计经验,因此希望通过隔震措施大幅减少地震力、有效控制结构安全冗余度。此外,由于整个建筑的宽度超200m,温度效应较大,隔震措施不仅减小了地震作用,也将温度作用减小60%以上,这对优化结构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项目时间很紧张,2017 年10 月开始初步设计,2018 年2 月15 日(春节前)要求提交全部结构图纸,2018 年5 月30 日前要求完成主体钢结构的吊装施工。整个设计施工周期非常紧凑,为此我们采用了全过程BIM 三维设计模式,各专业工种在三维模型中直接进行沟通和拍图、合模,有效地控制了后期各种不可预测的变更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比较顺利地实现了设计目标。

会议中心结构体系概念图 © TJAD

会议中心角部结构悬挑 © CreatAR Images

展览中心吊挂鱼腹式索桁架结构 ©《建筑技艺》杂志(AT)

欧洋: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华润置地作为代建方统筹协调各设计团队充分协作,在尊重设计的基础上,将运营前置,也就是从后期运营者的角度提出优化建议。比如,刚刚吴总提到的展览中心立面实墙的收分和西安老城墙相呼应,但考虑到沙尘较多,增加墙体层次容易积灰,日常清理较难,因此最终选择了具有厚重感且更易维护的实墙做法。经过多方磨合,整体项目不仅实现了很好的建筑效果,而且满足了使用方的需求,也成为了西安又一个地标性建筑。会议中心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了确保玻璃盒子呈现的纯净效果,提出取消一层室外平台的灯杆,采用建筑挑檐照明加景观矮灯解决夜间照明,现场多次试灯调试,最终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

2 地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域化

赵元超:西安一直致力于沿灞河建立一个新的发展区域,将世园会、全运会、会议中心等建筑群聚集于此,希望能够借此展示西安国际化的一面。一个城市应该有不同的风貌,会议中心则赋予了西安非常独特的现代风貌。20 万m2的庞大体量既轻盈,又不拘泥于传统,但又同时具有西安的特色。建筑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与结构,同时也是中西方建筑师密切合作的体现。

我们一直坚信“地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会议中心整个设计以明代钟楼为意象,呈现出一个现代的地域建筑,张锦秋院士设计的长安塔可能也从钟楼吸取了意象,某种程度上讲这两个建筑具有相似的神韵,异曲同工、和谐共生。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院长Peter G.Rowe 教授评价长安塔远看是传统的,近看又是现代的。虽然会议中心项目体量上和长安塔相差很大,但是月牙的微微曲翘和长安塔的屋檐翘角相仿。在我看来,一方面会议中心的悬吊结构体系呼应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起翘,如翚斯飞;另一方面,华灯初上,夜幕下的上、下弦月的结构系统似乎营造了一种中国人对月亮的美好礼赞。同时,会议中心结构逻辑也形成类似于历史上传统东方城市九经九纬的布局。

我对会议中心另一个深刻印象是“纯粹”。安藤忠雄说,“现代建筑一定要抽象,当抽象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纯粹”。从外部的悬挂结构到内部无柱空间,所有设计都通过建筑语言进行表达,非常简约,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语言。建筑逻辑和结构逻辑得体适宜,完美结合,体现了gmp和同济院团队丰富的设计和高超的职业素养。

最后,我想提两点建议:一是建筑周围风景很好,是否可以加强大面积屋顶空间的利用,远眺灞河、白鹿原、骊山;二是建筑空间大、功能相对单一,建议考虑多用途使用。

宋晔皓:我也与大家有类似的感受,向gmp 和同济院联手为西安奉献出这么精彩的建筑作品表示祝贺。我大体有四个感受,向各位专家同仁汇报。

第一,正像刚刚赵大师提到的传统与现代、厚重与简洁的契合,gmp 所追求的秩序、统一和中国传统营造都市的“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原则是高度协调的。为什么我们在参观中没有感到单层4 万m2的空间特别庞大?我认为gmp 一贯坚持的纯粹性原则发挥了根本性的决定作用:空间形态的纯粹,空间背后逻辑的纯粹,比例的推敲,各种细节的掌控,例如约1:4 的立面比例、9m 开间的柱距、600mm 直径钢柱等等。

第二,在3 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个复杂、庞大建筑的工程设计,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为同济院点赞,这充分展示了一个高校设计院卓越的复杂工程完成能力,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角部超过40m 的悬挑,其后隐藏的复杂、精细的结构挑战,殊为不易。

第三,这个建筑不禁让我回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期,时任德国建筑博物馆馆长的Wilfried Wang来清华做讲座,强调过一点,大意是说,设计的境界有一种是“假装很简单”(Pretending to be simple)。一些看似简洁或者纯粹的东西,但却很有挑战性,包括概念阐述、技术实现等。现在琢磨起来,可以用类似中国传统的“大道至简”“大象无形”来类比。这个建筑,做到了这一点。

第四,如果要提建议的话,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海涵。刚进入建筑的时候,天花上满眼的灯光照明有些晃眼。我想起当年张锦秋院士对吴良镛院士设计的孔子研究院的大空间照明曾提过一个建议——使用有限数量的大功率灯具照明,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线路铺设等建设成本,还可以减少维修、维护成本。无独有偶,后来我有幸去中国台湾进行绿色建筑方面的交流时,参观过成功大学林宪德老师负责的绿色魔法学校项目,林老师也提到他在其中多功能报告厅的设计中就使用了锦秋院士建议的这种照明方式,满足照明舒适性及照度要求的同时,确实达到了节省造价以及节约维修、维护成本的目的。此外,还有类似机场和航站楼中常见的间接照明的方式,利用反射和漫射光,解决高大空间照明。当然具体到这个项目,需要结合实际的空间条件进行有效的照明设计。

展览中心立面实墙 ©《建筑技艺》杂志(AT)

明代钟楼与会议中心 © gmp 建筑师事务所

会议中心室内 ©《建筑技艺》杂志(AT)

3 建构意义上建筑与结构的完美融合

汪大绥:今天参观的总体感受可以用震撼和享受来形容,既震撼于这样的建筑形体、空间效果、结构实现,又享受于建筑与结构呈现带来的美感。刚刚听了设计团队的介绍,可以看到整体设计合情合理,既符合科学规律、力学规律,又符合建筑建造的需求。

就建筑的结构体系来说,虽然采用了常规的手法,但是布置巧妙,最终获得了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在西安这个8 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主体结构选用比较轻的钢框架筒体形成抗侧力体系,但是筒体的布置非常均衡,很好地匹配了建筑功能,满足了中间较大的无柱会议空间的实现。同时,建筑界面钢吊柱和幕墙得以独立,最终产生震撼的上、下月牙的大尺度悬挑。在这一结构体系与八纵八横屋面桁架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这种悬挂是稳妥而非冒风险的,所以从结构的角度看整个建筑是合情合理的。

我想这正是“结构建筑学”(Archi-neering)所倡导的,建筑和结构的合作从项目的早期创意阶段贯穿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共同创造一个优秀的作品。华东院与东南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了“Archi-neering 研究中心”,在这方面进行长期的合作和交流。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作为结构建筑学比较好的典范。

任庆英:这个项目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正像汪总讲到的,这是结构工程师和建筑设计师从方案阶段就开始密切合作的成果。整个结构的逻辑都很合理,较均匀布置的20 个竖向支撑筒体撑起了整个屋盖桁架,桁架与筒体相对应,同样布置得较为均匀,这种双向布置是非常有利的。立面的吊挂形式,恰恰利用了外挑桁架刚度较大的特点。两个反月牙的设计也非常合理,如果是水平状结构,同样的吊挂方式会出现颤动,设计成月牙状可以控制整体形状无法变形,从而避免颤动。上下两个反月牙、中间为索的形式非常轻盈,也符合索结构的逻辑,弧形的构件和索的拉力互相平衡,否则在风力作用下会产生振动的问题。

刚刚张铮提到,为了避免钢柱在风作用下的涡振,直径不能过细,这类似于桥的拉索作用。在建筑视觉效果允许的情况下,我认为600mm直径是合适的;如果考虑视觉效果要求减小构件尺寸,可以通过向内部灌混凝土的方式来实现。因为钢柱的重量有限,需要配重的话,增加重量对结构是有利的。

我认为这个项目是建筑和结构密切配合的典范,在紧张的工期下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和完成度是非常了不起的。当然,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的确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优化。

曾群:之前我已经对项目有所了解,但通过现场参观才注意到建筑首层没有柱子支撑,这里大胆的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核心筒+桁架”的结构体系来消除柱子,具有一定建构哲学上的意义,这是建筑和结构完美结合的一个作品。

gmp 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维奥莱·勒·杜克的结构理性主义(形式和结构的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这个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又加入了汉唐风格和气韵的表达,那么很容易滑向表现主义。但整个设计在“再现”和“本体”中找到一种平衡,既来源于传统,又没有重现传统;既具有古典建筑的优雅,又具有现代建筑的简洁。弗兰姆普敦说“建构是诗意的建造”,我认为这个建筑恰好体现了这一说法,建筑和结构在建构意义上完美融合,尤其对于大型建筑来说非常难得。就立面的钢柱来说,我认为尺度合适,呈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会议中心立面600mm 直径的钢柱 ©《建筑技艺》杂志(AT)

会议中心无柱空间营造 © TJAD

在我看来,竖向支撑筒体作为非常理性的元素,可以称之为一种结构基础设施,它像书架一样容纳了所有内容,使得建筑带有一种地域主义,但又不被地域主义所定义。通过一种基础设施的做法来体现整个建筑,是我对项目最大的感悟。另外有一个小想法,如果这些核心筒能够在内部表现出来,比如在颜色或者内容上有所凸显,是否会呈现另一种感觉?

张准:我还没有参与过这样的大型项目,尤其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感受震撼的同时,也能够想象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心血。

刚刚吴总在方案介绍中提到设计融入了汉唐建筑的风格,再看建筑中上、下月牙桁架的悬挑,虽然结构实现上有难度,但是出挑部分也为内部大跨空间桁架提供了负弯矩,起到一种平衡作用,对于内部的受力来说是有合理性的。实际上,我认为这种结构悬挑不仅在形态上回应了汉唐建筑,而且在结构受力上也与汉唐建筑的出檐、斗栱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个项目中有很多设计技巧、施工措施的细节在通常的设计中都是比较少会碰到的,非常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比如月牙吊柱的施工标高控制措施及误差消化段的留设思路,可以在很多将结构直接暴露的小型项目中加以利用,这对于完成尺寸的精准控制很有帮助。

邱东晴:作为同济院在这个项目中的项目经理,我们从2017 年开始设计到2020 年最终竣工并投入使用的3 年时间里,始终和gmp、华润的团队进行密切配合。可以说,这个项目是一个边设计、边策划、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概念方案和施工图同步进行。我们的团队不仅要实现gmp 建筑师团队的设计理念,还需要满足运营方的使用需求,应对1 年时间完成设计和施工的进度压力。比如3 个核心大会议厅的超高超大隔墙的设计,我们既要考虑建筑功能的需求,隔墙自重需要满足结构的承载要求,同时还要关注造价、施工难易度、周边市场材料存量等情况,在跟业主密切地研究讨论,前前后后调整了七八版方案后,才最终确定采用轻钢龙骨墙体。整个同济院团队包括建筑、结构、机电、BIM 等专业,共有六七十位设计师,共同努力呈现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较高评价,是对整个团队的鼓舞,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和荣幸。

吴蔚:借邱总的发言,我也想再做一些补充。在这个项目中,gmp 和同济院特别像一家单位,各个阶段的合作都非常密切,甚至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实际上,在gmp 这个项目的团队中,中国建筑师比例非常高,已经在重新定义“德国设计”,中国智慧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gmp 和同济院、华润置地的合作从领导层面、项目管理层面、设计层面都非常默契,良性的合作必然会保证最终成果的高品质。

4 形式的含蓄与技术的张力

李兴钢:最后,我讲几点体会。首先,我认为这个建筑是形式的含蓄与技术的张力的一种结合。当看到建筑外观的时候,我们先是被它吸引,这种吸引源于一种困惑——立面的群柱是柱子吗,但又没有落地;是拉索吗,但又不同于通常认知中的拉索;是受拉还是受压的状态呢?这里模糊的形式有一种让人探究的意味,而这种意味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而言是非常高级的。当这一模糊形式的意味通过巧妙的技术得以实现,就会形成一种戏剧性的张力。如果能够让人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戏剧性的张力,进而产生一种回想,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看到,结构工程师和建筑设计师的完美合作最终创造出含蓄而优雅、轻盈而庄重的建筑作品。

关于用钢量偏高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三层“叠摞”的大空间功能需求,另一方面是紧张工期下的选择,比如使用密肋混凝土楼板的话,也许可以减少用钢量,但不被工期允许。这些从纯粹结构角度看似瑕疵,从建筑创作来看,其实并不只涉及结构这一个专业。日本结构大师坪井善胜先生有一句名言“美在合理的近旁”,其中“近旁”就是一种在纯粹的结构合理性和综合的建筑合理性或者美学追求之间的合理“冗余”或“误差”,它容纳了美学体验,是必要的。

第二,我认为这是一个大建筑中的技艺创作。作为一个三层大空间叠摞的巨构式建筑,九宫格的巨构结构体系创造出一系列300、600、2 000、4 000m2的无柱会议空间,因此这是一个通过结构创造非常规空间的非常规建筑。同时,这里最有效的结构方式是以结构支撑体系形成中间大跨、两边悬挑,进而创造了端部吊挂结构的可能性。至此,巨型叠摞式结构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建筑外形的塑造,从概念到使用,从空间到外形,一气呵成。而且全部操作都不是小动作,而是“大刀阔斧”式的。

会议中心竖向支撑筒体 © CreatAR Images

会议中心伴随式BIM 正向三维设计 © TJAD

第三,我认为这个建筑实现了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之间的高度契合。全BIM 设计不仅提升了“三边工程”的效率,而且服务空间将结构、设备等高度集成,界面完成度非常高,从而使被服务空间——会议空间非常简洁。这些不是室内设计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建筑设计对服务和被服务空间的合理规划得以实现。

第四,我认为这个建筑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联通。在西安这样一个历史深厚的城市,设计一座标志性建筑一定会有来自政府、大众、专业建筑师在内的各方期待和压力。这个建筑在给人一种当代空间体验的同时,又能令人体会到空间的中正、庄重感。就像《考工记·匠人营国》里提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呈九宫格的建筑结构配合宽且高的走廊及周围空间,好似形成了一种微型的城市空间,这正与西安的城市文化和气质相契合。

最后,我想提几点建议。第一点是关于建筑内部南入口处用于支撑下月牙结构的连接体,是否可以配合楼梯等将其设计为观景平台,既能够向外远望,又能够在内部形成上下空间的对望,使建筑、结构、使用结合得更加自然,而非仅有结构支撑这样单一的作用。

第二点是我刚刚提到的服务空间,在集成大量设备的同时,是否有可能利用结构筒体和大量吹拔空间,结合底部门窗的开启引导气流向上,形成自然通风,增加绿色、低碳的元素。

第三点是关于建筑色彩和肌理的处理。整体建筑的白色好像与西安的气质有些距离,缺少一定的分量感。我建议在两个月牙的表面可以增加混凝土色或是材质肌理,可能会在增加分量感的同时,更加契合西安这座城市的气质。另一方面,颜色或肌理的加入也会更加耐脏,因为从正立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表面,这会是比较实用的做法。

第四点是对于“月光宝盒”的描述,我认为同样缺少了一些分量感。如果将下月牙看作檐下,上月牙可以被看作屋面,让我联想到观音阁的剖面。这里,“阁”的概念和巨构式的叠摞大空间是非常匹配的。由此,我建议在项目的描述中是否能从抽象呼应西安城市传统的角度,表达形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AT建筑”一直以寻找和推出富有建筑技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具有世界水准的建筑作品为目标。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通过现场参观以及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的详细介绍,我们又收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AT建筑”,也是首个中外建筑师密切合作的完美作品,兼具gmp一贯的简洁、精确与同济院的温润、优雅,为城市增添了一座颇具“君子之风”的优秀建筑。

会议中心建筑内部南入口处用于支撑下月牙结构的连接体 © 是然建筑摄影

会议中心钢结构 © TJAD

猜你喜欢

中心空间结构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论结构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论《日出》的结构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