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山区观音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创新路向的探索与实践

2023-06-06王雨林骆艳洲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田园劳动学校

王雨林 骆艳洲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农村小学多学科在劳动教育中融合,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五育融合”育人目标。从2017年9月开始,彭山区观音镇中心小学全校41名教师展开了劳动教育创新路向的探索与实践。

一、彭山区观音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创新路向各阶段情况

(一)2015—2017年科技创新实践探索阶段

2015年,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观音小学科技创新奖励实施方案》,在全校开展实践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科技小论文、综合实践等工作。2017年,学校成功立项省级课题,开始比较系统地实施科技创新劳动实践研究,解决科创劳动的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为创新劳动提供理论知识支持;开发科创课程问题;解决评价瓶颈。

根据教学实践内容和儿童身心特点需要,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在田间,在实验室,也可以在工坊等。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科技小论文、综合实践等实践过程就是在创造性劳动中运用知识的过程。

(二)2017—2019年田园劳动探索阶段

本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设计劳动教育规划书(七大板块),包括:1.前言;2.基础保障;3.总体要求;4.特色活动;5.评价体系;6.安全保障;7.档案管理制度。

二是倾力打造劳动教育基地——智慧田园,解决劳动基地缺失问题。

1.解决土地,完成基础工程;

2.合理规划,增强育人功能

将智慧田园合理划分为五大功能区:①生态湿地:以荷花、鱼类、水生植物等为主;②传统种植: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③蔬果飘香:以生长周期较短的蔬果为主;④桃李芬芳:寓意桃李满天下;⑤智慧大棚:以现代农业科技,展示智慧农业。

3.营造氛围,传承农耕文化

(1)以“曲径通幽”的艺术风格打造学校农事园,在农事园外围设立古风庭院、牌匾,营造农耕文化氛围。(2)建传统农具展厅,传承农耕文化。(3)安装二十四节版画和日晷。让学生了解古代计时仪器以及二十四节气。(4)劳动课堂讲解劳动文化由来、历史和现代劳动特点等内容。学习中华民族工匠精神。

4.开展劳动实践具体活动

(1)根据“智慧田园”功能分区开展实地传统种植劳动;(2)开展以“科技大棚”高端农业种植的智慧劳动;(3)开展校外社会实践劳动;(4)开展家长协助的家庭生活劳动。

(三)2019至今“四维课程”实践探索阶段

经过两个阶段积极实践探索,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实现劳动教育现实需求,所以增加了创意劳动、生活劳动、农事劳动教育探索,常态化实施劳动教育“四维课程”。

1.“四维课程”的实施理念

(1)劳动教育设施主题化

①我们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完善劳动教育设施主题化,必须了解传统农耕文化,于是专门召开行政会扩大会,动员全体教师,收集传统农耕农具,建立乡土文化展厅,便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堂教学。

②根据劳动主题设计体现劳动场景课间操

结合我校“智慧田园”和校园劳动文化,把田间劳作的快乐和身影化作课间操进行艺术呈现。

课间操分为两部分:热身和操节。选用歌曲《劳动最光荣》作为热身音乐,唤醒孩子劳动的状态,简单重复的动作,让孩子们很快进入劳作的情景里。操节歌曲选用《军民大生产》,歌曲中的劳动号子激发了孩子的劳动热情,跟随着节奏展示了一幅幅挖地、栽种、劳作、收获的场景。道具选用草帽,更贴近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状态,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校园劳动文化和快乐。

(2)课程系统化

学校多次召开课题组专题会议,将课题组分成四个组,着手四个(科创教育课程、生活劳动教育课程、创意劳动教育课程、农事劳动教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多次邀请专家到校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专门指导,并作《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创造性劳动教育》专题培训。

(3)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化

①教师分组研讨并编撰校本教材

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分别编制低段《生活劳动课程》、中段《创意劳动课程》、高段《农事劳作课程》,以及《科創育人课程》《智慧田园》《立德树人谱五育并举新篇 以劳育人办现代田园学校》等校本教材。学校以校本教材为蓝本,指导全体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堂教学。

②根托校本课程鼓励师生出成果

学校以校本课程为依托,精心打造劳动教育,产生了很多精品教案、案例、论文等成果。如:学生劳动心得《辣椒种植日记》、教案《编出五彩人生》《剪纸欢乐多》等;论文《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融合”》《创编劳动小儿歌》等。2019年4月,学校老师根据四维课程设计的《亲子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参加眉山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

2.“四维课程”的实践情况

(1)调查了解劳动教育现状

学校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深入调研,精准把握各学段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家长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使劳动教育能够有的放矢。

(2)科学制订劳动教育规划书

为避免劳动教育的碎片化、表层化、交叉化,使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劳动教育规划书。

(3)潜心确立劳动教育目标

学校以劳动教育为着力点,辐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领域,以劳动教育丰富“五育”载体,深化“五育”内涵。让劳动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积极做到:

①以劳树德

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乐趣,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锤炼吃苦耐劳、勤劳善良、乐于担当的品质,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感恩。

②以劳增智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提高观察思考、合作探究、锐意创新的能力,了解农事知识和传统农耕文化。

③以劳强体

把劳动与运动相结合,学生在出力流汗的劳动中,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④以劳育美

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劳动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⑤以劳创新

以智慧农业科技大棚为载体,让学生触摸现代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4)分段细化劳动任务

学校依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实际,分学段列出校园劳动、生活劳动、田园劳动、社会实践劳动任务清单。

(5)构建劳动教育“四个四”课程操作模式

一是“四课程”

①生活劳动课程:“生活整理”“社会课堂”“小主人教育”等子课程。

②劳动创意课程:“小小农科院”“智慧小农夫”“创意手工”等课程。

③农事劳动课程:“开心种植”“田园牧歌”“快乐田园”“感恩分享”。

④科创劳动教育课程:“科技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小制作”等子课程。

二是“四劳动”

①家务生活劳动:让学生学会生存,自理自立自强;②学校实践劳动:在集体劳动中,学会团结合作;③社会公益劳动:参与多元体验,感恩服务社会;④田园农事劳动:在出力流汗中,磨炼意志品格。

三是“四分享”

①成果分享

学生将劳动成果以照片、实物等形式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进行分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快乐。

②知识分享:在班级中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讲座、交流会、手抄报比赛等,分享劳动知识和技巧。

③体验分享:在班级以劳动日记、劳动作文、诗歌朗诵、舞蹈、小品等形式进行展示,分享劳动经验和收获。不仅锻炼写作能力,也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劳动,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

④文化分享:传唱劳动的歌谣、劳动实践活动本身就在传承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四是“四评价”

科学评价是校本课程茁壮成长的保障。基于校园智慧田园农事实践活动,我们建立了四维评价模式。

①学生自评:思得失,写感受,评五星。②班级点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③学校考评:对活动内容、方式、参与度、效果等进行班级考核。④社会评价:邀请社区、家长、上级领导等评价学校活动,提出建议。

二、彭山区观音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的特色凝练

在整个劳动教育的开展中,学校依托“智慧田园”,重点以田园劳动教育为特色,根据二十四节气和植物生长规律,以播种季、生长季、采摘季、分享季这“四季”活动常态化落实田园农事劳动。

(1)播种季

播种季,我们隆重举行了“多彩农耕,快乐体验”的启动仪式,为每个班级发放土地使用证、班级菜地名牌和劳动工具,邀请家长志愿者和师生一起走进“智慧田园”,开展亲子种植和师生种植活动,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种植步骤和方法。

(2)生长季

各班园地重点由班主任负责统筹组织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开设每班每周一节劳动课,保证学生到田园开展农作物的生长记录、浇水、施肥等日常管理。同时在劳动中将各学科知识融合,学生在出力流汗中,培养了责任意识,学会了学习、合作、探究和吃苦耐勞。

(3)采摘季

孩子们经历了种植、浇水、除草、捉虫……迎来了蔬果大丰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采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4)分享季

学校组织师生对田园劳动的活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技能等全方位盘点,将收获的成果除了与敬老院、政府等部门进行分享,还邀请家长到校开展亲子烹饪,共度亲子时光。

三、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

学生综合素养成得到明显提升,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充分运用STEM(学科知识融合)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选题、查新、构思设计、制作改进、申报整个程序,全程独自思考,取得突出成绩,自身也获得成长。如李天宇同学用1个月时间完成“三药撬”成品制作,获得四川省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连思蔚同学创新制作的“单项减速带”获得四川省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参加“四川省天府科技云服务”首届科学传播大赛获科学诠释者一等奖,并被授予“四川省王牌科学诠释者”称号,2020年7月被选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眉山市唯一一名少先队员代表)。

(二)学校已经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1.学校层面已开齐课程,列入班级课程表。开足课时,每个班每周1课时,保障劳动课常态化。

2.劳动教育活动每周至少2次。每学期根据二十四节气按照开播季、播种季、采摘季、分享季,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

(三)促进教师劳动意识的培养

1.老师能自觉参与劳动教育四维课程建设中来,科学老师全员参与科创劳动实践教学,全体教师参与劳动教育全过程。

2.全体教师能按照课题成果指导实施劳动教育实践。

3.教师群体教研科研能力大幅提升。科创劳动类,全部教师作品及指导学生作品都有获得省市级科创大赛奖项。

总之,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中心小学开展具有乡土气息的劳动教育,旨在让乡村孩子从乡土中汲取生命力量,找到生存智慧,学会生活技能,学会学习能力,以支撑他们未来可以自信地“留在乡村能生活,走出乡村能生存”。学校始终坚持兴趣化、生活化、社会化的新劳动教育,培养快乐健康、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好公民。学校全体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不辱使命,倾力打造现代田园学校,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厅研究基地:“成渝地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课题“成渝地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服务彭山区观音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为例”(课题号:CYJXF22030)的阶段性成果。】

(王雨林,副教授,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系主任。)

猜你喜欢

田园劳动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田园乐趣多
学校推介
田园美景
田园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