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初探

2023-06-06高卫群冷汶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乒乓球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高卫群 冷汶倩

摘    要: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欲将育人工作落实做实,重要任务是寻找好“料”,探寻好“路”。文章以文献阅读法、课程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方式进行探索,对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的融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智育元素等于一体的“乒乓精神”进行教学初探,使教师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乒乓精神”融入教学,实现体育、德育、智育的有机融合,同时,以乒乓球教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为高校各类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乒乓精神”;教学改革;立德树人;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89-04

作者简介:高卫群(1975—),女,常州金坛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学。

基金项目:2022 年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高职院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施路径研究——以苏州市高职院校为例”(2022JDKT101);2022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于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2SZB-00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思考课程中的育人点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乒乓球作为众所周知的“国球”,可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沃土”。文章就课程思政的提出与核心要义展开分析,对乒乓球运动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就高校“乒乓球”课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如何将“乒乓球”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进行探索,对“乒乓球”课程思政对于高校各类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进行探究。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及其核心要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于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基本方式,以“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为切入点,旨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此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2]。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之中,防止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贴标签”“两张皮”的问题;要深入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来“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以此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3]。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强调,要杜绝课程思政的“表面化”“硬融入”,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特点,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科学挖掘各类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育人育才相统一的内容要求,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方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全程育人效果。在传统课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多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类似于“惊涛拍岸”式传授;而课程思政则是以所有课程为主体,在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将所学所知内化为德行,类似于“盐溶于水”式传授。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所不同,究其实质是深入挖掘各学科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精神融入高校专业知识的传授。旨在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专业成才”与“德性成人”的有机融合。“乒乓球”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体育课程,既具备一般体育课程“育智”“育心”的特性,又具备其作为“国球”所呈现的独特性。基于此,文章以高校“乒乓球”课程为例,挖掘高校“乒乓球”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乒乓球”课程的路径,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二、“乒乓精神”:“乒乓球”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体育课程是一门侧重于训练的实践类课程,对于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具有特殊意义。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阐述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他通过“智识”“道德”来强调“体者”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身体犹如“车”与“舍”,是知识与品德的寄托之所,即“德智皆寄于体”。欲求“德”与“智”,必先有“体”,若无“体”便无“德智”。由此可见,“德”“智”“体”三者紧密相连,三育并重。正所谓“野蛮其体魄”,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此即“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理念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理念相符,体育作为“育智”“育心”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

综观诸多体育运动,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历经了艰辛而又辉煌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未在世界体育的竞技赛场中获取荣誉,中国人被外国人嘲笑为“东亚病夫”。自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国争得首个世界冠军,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便长盛不衰,在国际上的地位日渐显著。乒乓球亦逐渐成为我国一种强势的体育文化符号。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乒乓球”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具有天然优势。然而,关于“乒乓球”课程思政元素的讲解,却呈现碎片化、单一化、理论化的特点,常见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教师讲授思政元素与课程训练相脱节的问题,难以将思政元素“春风化雨”般地融入到“乒乓球”课程的战术训练之中。因此,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背景之下,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今天,挖掘“国球”运动中宝贵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合理贯穿于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之中,无疑对于实现高校“乒乓球”课程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文章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高校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初心,从乒乓球训练的技战术角度深入挖掘“乒乓球”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智育”元素,力求为“乒乓球”课程思政的建设奠定基础。

第一,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国家能够发展和屹立于世界的一种凝聚力,是一种无价的精神财富。”[5]爱国主义如同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改革之中。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是一项因时代变化而主动为之的现实需要。乒乓球被誉为“国球”,自1952年中国乒乓球队成立,至今已历经70多年的发展,其发展与壮大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乒乓精神”。1959年,容国团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为国家的体育运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实现了体育金牌的零突破。自此,“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便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口号、旗帜与宗旨。邓亚萍曾提到:“一名运动员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在人生的星空中留下一条明亮的轨迹。”由此可见,胸怀祖国是乒乓球运动员奋斗目标的核心力量,一代又一代“乒乓人”将为国争光放于心目中的首要位置。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中屡次创造奇迹,我国在乒乓球赛场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由此可见,从一代又一代的“乒乓人”奋斗之中,从我国的乒乓球发展史之中,从乒乓球赛场与日常训练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乒乓球训练中蕴含着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承载着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包含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一体的职业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的转型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乒乓球作为一项对技巧要求精细快准的运动,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精神。以乒乓球运动的发球为例,在进行乒乓球发球训练时,既要预判“对方可能如何接球”“接到什么位置”“自己怎样抢攻”等问题,又要在技术层面避免发球清一色高抛、发球落点只短无长,以实现发球技术创花样、发球技巧“假动作”“迷惑性”,此即精益、专注”的体现。基于此,在乒乓球发球训练中,从正、反手发球,发球“转”与“不转”,高低抛发“侧上旋”“侧下旋”等环节中,要求运动员反复训练、不断探索有效的发球方式与技巧,此即敬业、创新的体现。因此,从乒乓球发球的技术中,要求学生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此即乒乓球发球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第三,乒乓球的双打训练中蕴含着“同心同德,团结战斗”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理解集体主义,有助于学生从整体视角出发,协调好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全局的关系。在乒乓球的运动训练之中,双打与单打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例如,从战术的角度来看发球环节,单打是由运动员自己发球、抢攻,而双打是由一人发球、同伴抢攻。由于抢攻人与发球人不同,便会导致球的旋转、落点、线路、力量等要素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抢攻人要充分了解发球人的技战术,进而对上述要素进行预判。同时,对于发球者而言,发球后要及时让开位置,便于同伴抢攻,以免因发球人阻挡而导致同伴抢攻动作变形或抢攻质量下降。因此,在乒乓球双打训练的技战术使用中,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的技战术特点,还要充分分析个人与同伴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战术运用、临场发挥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同伴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战术的优势、隐蔽其弱势。由此可见,在乒乓球双打训练的技战术使用中,蕴含着引导学生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唯有真正领悟这种精神,在实战中体现集体主义精神,方可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人整体水平。

第四,在乒乓球技战术训练中,蕴含着丰富的“智育”元素。智育元素,即由预判的意识、缜密的思维、較高的分析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战术思维。在乒乓球临场实战中,对于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技术是“知其然”的体现,战术则起到了“知其所以然”的作用,二者巧妙结合,方可使每次技术的运用都产生最佳效果。因此,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给学生乒乓球运动的技术体系,还在于传授给学生战术意识,使学生既掌握“国球”之技术,又掌握“国球”之战术,进而汲取乒乓球运动中所蕴含的策略和思维,真正体会“乒乓精神”。战术意识,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准确判断赛场环境,根据瞬息万变的赛场环境做出恰当的反应与精准行动的意识活动,以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例如,在乒乓球运动中,发球后如何进行下轮进攻、如何破解对手的进攻、如何把握赛场的主动权等。通过对于学生在战术方面的训练,以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在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掌握乒乓球运动中所蕴含的战术思维素养,提高决策能力与分析能力,此即战术训练中所蕴含的“智育”元素。

此外,“乒乓球”课程还蕴含着规则意识、正确的胜负观、责任感、诚信等诸多思政元素。文章主要就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智育元素展开分析,进而探讨“乒乓精神”融入高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

三、“乒乓精神”融入高校“乒乓球”课程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

关于“乒乓球”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绝不是为了研究而把思政元素贴在“乒乓球”课程中,如同给乒乓球这块“肉”贴一层光滑的“皮”;而应当是将思政元素融于“乒乓球”课程教学环节之中,将育人要求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犹如给乒乓球这块“肉”注入“新鲜的血液”。两者有机融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课程思政,方可真正达到“接地气”“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旨在探索如何将“乒乓精神”如盐化水般地融入“乒乓球”课堂教学之中。

第一,在“乒乓球”课程介绍中,可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其中。例如,在“乒乓球”课程的介绍中,教师可以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融入到课程设计与授课内容之中。通过讲授乒乓球运动发展中所经历的低谷与挫折,讲述容国团、邓亚萍等人在大赛中为国争光的经历,以此诠释乒乓球运动发展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观看影像材料,重温奥运冠军的夺冠之路,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发球训练之中,教师可结合发球的多样性、精细性、准确性,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反思评价,切身体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例如,旋转、落点、速度3者在发球中是相辅相成的。在进行发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在训练学生反复采用同一动作、同一手法时,逐渐学会控制发球旋转的强度。与此同时,关于出球时间、弧线、球触台后的速度、掩护动作等方面,在技术训练与打法训练中亦可进行雕琢。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与评价,分析因每种技术的调整、变换,所带来的“旋转”“速度”“落点”的不同,进而思考如何在训练中变换发球技巧,进而将其应用于未来的比赛之中。综上所述,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与反思交流之中领悟,若要习得一套精湛、高质量的发球功夫,唯有经过千锤百炼、反复实践,拥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一体的工匠精神,方可练就精湛的技术,成就出彩的成绩。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在“育技”的同时实现“育德”,达到“无需刻意,自然育人”的效果。

第三,基于乒乓球训练中所蕴含的“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高校“乒乓球”课程中可以适当组织男双、女双、混双比赛,以比赛形式带动课堂教学,以小组课堂讨论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義精神。例如,在双打的发球阶段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授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双打赛场上,同伴之间要了解彼此的发球技战术、发球特点,培养学生关注队友的习惯;在发球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同伴在技术调整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观察调整技战术前后的得分情况。让学生意识到通力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双打中彼此的调整方向、改进措施。通过理论讲授与实际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乒乓球比赛中“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重要性。

第四,基于乒乓球训练中所蕴含的智育元素,教师可以在技术的运用与改进中,引导学生思考且体会战术思维。例如,教师在日常训练中,通过乒乓球“发、接、抢”前三板技术的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基于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侧重于何种发球套路的训练,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对手接发球的难度,如何结合发球的上、下旋技术让对手难以辨别,如何通过发球创造更多“抢攻”“抢冲”的主动机会。此外,关于双打的发球战术,根据发球人与抢攻人的差异性,在距离方面,引导学生侧重于以短为主,以此抑制对方有效接球;在旋转方面,引导学生侧重于“下旋”“侧下旋”;在打法方面,提醒学生“花样”更少,更讲究“实用、精确、熟练、配合”,即在双打的发球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到“短、转、精、变、合”。上述皆是将智育元素融入课程训练的方式。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课堂的主导者,在进行日常训练时,教师可结合“乒乓球”课程的技战术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引导学生摸索适合的战术,领悟战术意识对于练就实用技术的重要性,加强观察与判断能力,以此实现将智育元素融入高校乒乓球课程之中,实现体育与智育的融合。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观看影像资料、反复训练、小组讨论、反思与评价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乒乓精神”融入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以此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融合。

四、“乒乓球”课程思政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课程有所不同,“课程思政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辩证的综合教育理念”[4],其核心是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育技”的同时实现“育人”。乒乓球作为我国一项强势的体育文化符号,被誉为“国球”且长盛不衰,其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精神,可谓是课程思政的天然“资源库”。“乒乓精神”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乒乓球”课程思政建设的始终。综观各类体育课程,诸如排球、篮球、羽毛球、足球等课程,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谓之“体育精神”。基于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本质、“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高校教师可以“乒乓球”课程思政教学为基础,通过讲授、观看影像材料、反复训练、反思与评价等方式将“体育精神”如盐化水般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以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达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的有机融合,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A/OL].(2021-01-30)[2020-05-2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 王伟宾,闫岩.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的基本关系及融合建设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76(2):13.

编辑∕李梦迪

猜你喜欢

乒乓球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乒乓球悬浮术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