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处理废膜“重生”技术亮相工博会

2023-06-04《中国科学报》报社

膜科学与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重生痛点助力

2013年9月19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志伟教授团队携自主研发的“水处理膜材料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亮相第二十三届工博会高校展区.

膜分离技术是控制水体污染、再生水资源的关键.2022年,我国膜产业总值已超过3 600亿元.同时,膜技术在市政、芯片、医药、化工等各个领域的水处理工程中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然而,水处理膜领域一直存在一个关键行业痛点--膜材料更换频率高、投入费用大.由于处理水质复杂、使用过程频繁化学清洗等原因,导致实际水处理膜的使用寿命通常仅为理论值的60%.尤其是万吨级别的膜处理工程,3至5年即需更换新膜,投资动辄高达数百至上千万元.全球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水处理膜用户均面临材料报废、更换新膜的需求,并且,废弃膜材料还需作为固废甚至危废委外处置,不仅处置成本昂贵,其造成的严重资源浪费和负面环境影响,给用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基于上述行业痛点问题,王志伟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膜材料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膜力焕新技术.该技术通过“膜立净-膜快补-膜焕新”3个环节,能够将报废的有机膜进行再生循环利用,让报废膜焕发全新生机.再生膜性能与新膜达到完全相同水平,并在报废基础上延长2年以上膜寿命,为用户节省50%以上的膜投资或使用成本.同时,膜力焕新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报废膜处理处置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兼具碳补偿收益,以助力用户面向双碳目标的绿色创新发展.

该技术工艺为国际首创,现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形成40余项知识产权整体布局,在领域内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研发膜再生系列标准化药剂产品12项.

“‘膜力焕新技术’不仅实现了成本削减,更实现了碳排削减.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创新助力‘双碳’目标.”王志伟说.

猜你喜欢

重生痛点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直击“走出去”痛点
微软重生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解决痛点
重生
趣玩:南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