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理念的农业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3-06-04徐荣丽高菊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交流平台农科机电

徐荣丽,高菊玲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0 引言

“新农科”背景下,促进了人才模式与课程建设改革,推动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进程,不断培养出更多高质量农科专业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传统专业,主要目的为培养出以电子学与机械学为基础,可以熟悉现代化机械制造的技术与装备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农科人才。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其可以融合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素养水平提升。结合“新农科”理念,积极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深层次发挥职业教育特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贯彻实施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方针,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1 “新农科”理念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标“新农科”建设要求,结合农业特色,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专业人才,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明确提出,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升级版,深化多学科背景和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量推广,农业产业大有可为的同时,需要更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民参与。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懂技术、善经营的实用技能人才,更需要“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领军型农林人才。因此,新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发挥办学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逐步调整招生专业,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技能和丰满人格农林人才的重任,以“新农科”建设的有利契机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授专业实践技能知识的同时,加强农科学生的“三农情怀”“家国情怀”等思政教育。如此才能在满足农业教育职业性需求和学生学业进步技能提升的同时,促进农林人才的灵魂性启蒙和精神性培育,真正促进农业4.0发展。此外,产业的发展使“新农科”具有无限衍生性,在经济社会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轨迹也应当呈现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在考虑上述知识、实践、思想维度的同时必须加入时空维度的考量,才能不断缩小与产业需求的差距。由此构建“新农科”“四维度”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2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新农科”的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以前农林高校培养的学生多流向行业通道,如农业行政部门、各地县的科技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发展部门等。学生毕业之后在行业中流动有明确的归属和去向,这个去向决定了农林高校在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性,注重和产业之间的关联,按照生产的模式来设置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而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完全面向市场,每个行业有不同的准入标准,这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冲击或脱离。这个现状导致我们要重新构架“新农科”,包括专业和学科的重新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重建、农林高校自身体制和发展机制的转变,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进行彻底革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最直接的也是最基础的就是教学模式的革新,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3 “新农科”理念下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必要性分析

3.1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意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机器人生产线设备维护,电子线路设计、电气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相关机电理论掌握情况,还需要关注学生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在“新农科”理念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充分满足学生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与技能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将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应用于教学之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场景,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确保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积极推进。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使师生间增加交流,和谐人际关系。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常在课堂进行,课后彼此间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很少,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还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不仅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使得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这对于教学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2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更为便利

传统农业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主要以多媒体教育技术为主,此种教学方式可以结合传统黑板粉笔与投影仪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但此种教学方式已应用多年,局限性和弊端也正慢慢显现出来,整体课程教学模式应用过于单一,且无法超越时空限制。混合式教学模式除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可以应用物联网、移动终端、VR、AI等技术,通过线上教学,推动智慧教学改革,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方便时间内学习,充分提升教学的便利性。”新农科”理念背景下,教师采用新信息化技术,借助网络知识平台,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点,在开展教学的同时,便于予以学生及时指导,使得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水平提升[1]。

3.3 可以有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

将互联网等技术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之中,就教学本身而言,可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教学平台应用于各类课程教学中,日积月累,各种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料也越来越齐备。网络的使用一方面便于构建师生交流平台,为师生之间互动提供便利,在交流中促进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将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之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相关交流平台,快速全面收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以及相关建议,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展情况,从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不足制定教学改革方案,以全面提升机电一体化专科课程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4 基于“新农科”理念的农业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4.1 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2),推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联系在一起,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图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1.1 课前阶段运用互联网等推送预习资料。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将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预习资料,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依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自主预习。在课前预习资料准备上,充分结合学生情况,准备适当复习资料,让学生先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之后再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通过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后引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1.2 课中阶段加强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水平。课堂教学中,考虑到之前已经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将预习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已经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课上则针对一些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进行专项讲解与讨论,进一步确保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等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在学生了解不够全面时,教师组织学生针对难点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与知识的理解。此外,利用知识竞赛、实践操作等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1.3 课后阶段采用线上教学,让学生积极探索相应知识与问题,巩固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待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后,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用线上教学,从思考题出发,探索问题原理、根源,让学生积极探索相应问题解决方法[2]。

4.2 搭建完善线上交流平台

“新农科”理念下,根据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完善线上交流平台,满足学生学习交流平台,为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则可以利用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等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线上教学交流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线上交流平台构建上,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教学活动资源(包括随堂练习、主题讨论、分组任务、调查问卷等);考核资料(包括作业库、题库、试卷库等);课程资料(包括课堂讲授PPT、教学大纲、MOOC视频、教案等)。学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平台,就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与技能问题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加深学生对农业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自我测评,随时掌握自己学习情况,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学习,以便于调整自身学习计划,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4.3 改革评价方式,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评价模式,便于全面评估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情况,充分结合学生情况开展混合模式教学,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升[3]。在评价体系构建中,采用综合测评评估学生情况,综合评估内容包括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其中平时成绩组成包括(课前自主学习20%+课中知识强化20%+课后巩固提升20%)其中课前、课中、课后情况可按照具体的评价指标再次进行细化赋分,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情况见表1。

5 结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总体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能够了解当前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足与弊端。目前,各大农业高职院校都在加强“新农科”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引领和激励他们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这些人才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者,健康食品与良好自然环境的保护者,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人生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需不断探索实施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跟紧国家“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将“安吉共识”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中,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点,落实落细培养举措,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改革,不断为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筑基赋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交流平台农科机电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