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维先:威震大别山的红军战将

2023-06-04赵东云

红岩春秋 2023年5期
关键词:敌军特务敌人

赵东云

横亘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曾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涌现出无数英雄俊杰,他们怀揣初心,勇担使命,浴血奋战,屡建奇功。林维先将军,正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多年游击战,威震大别山,毛泽东、周恩来都称赞林维先为“游击专家”。大别山,是林维先的出生地、成长地,更是他军旅生涯、传奇人生的起始地。

初识红军心向党

1912年9月8日,林维先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南溪丁家埠(时属河南省商城县)一个贫民家庭。林维先自小懂事,由于家里太穷,无钱读书,他就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常跟着父亲耕田种地。一家人起早贪黑终年劳作,但在残酷盘剥下,依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惨生活。林维先对这个横征暴敛、腐朽黑暗的社会深恶痛绝,他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扫污除秽,拯救灾难深重的父老乡亲。

1927年至1929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鄂豫皖边界地区先后爆发了黄麻、商南、六霍三大起义,林维先的家乡丁家埠属于商南暴动区域,革命狂飙横扫陈腐的旧势力,乡村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翻身农民倍感振奋。然而,林维先的父亲在敌人的反攻倒算中遭到残酷折磨,不久死去。父亲握住林维先的手留下遗言,希望他当红军,为死难乡亲报仇,“做个有志气的人”。通过耳闻目睹,林维先认识到,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这正是他所期盼的扫除黑暗势力的强大力量。

由于没有达到参加红军的年龄,林维先只能先参加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林维先和几十个小伙伴干革命的劲头十足。每天,少先队员们戴着红袖章,手握红缨枪,站岗放哨、传送信件、押送土豪、保卫生产,处处都能看见他们活跃的身影。

复杂的环境和残酷的斗争,使少先队员们得到了锻炼。一次,主力红军到外线作战,敌人气势汹汹地扑向丁家埠一带。当时赤卫队也撤离了苏区,少先队在帮助群众坚壁清野后,就疏散到附近山头。敌人采取分割“清剿”的毒辣手段,有的少先队员惨遭敌手。林维先与敌人“捉迷藏”,频繁转移隐蔽地点。时值深冬,雨雪交加,寒风刺骨,还得忍饥挨饿,野外斗争极其艰苦。直到38天后,红军打了回来,少先队员们才陆续下山,继续站岗放哨送情报,协助地方苏维埃工作。

1930年冬,年满18岁的林维先参加红军,编入红军独立营搞勤务。他个头高、力气大,挑起百多斤的担子,跟着营长行军打仗。一次战斗中,营长让林维先当打旗兵,扛着一面硕大的红旗,营部到哪里,红旗就扛到哪里。战场上弹如飞蝗,但他毫不畏惧。

由于林维先经受住了考验,各方面表现突出,所在部队政委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1月,林维先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最大的愿望,“点燃了生命的火花”。

烽火硝烟助成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西进。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留在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重新组建红25军。林维先所在的红25军特务营和74师,先后参加了潘家河战斗、郭家河战斗、围攻七里坪、鄂东北中心区保卫战、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等作战。艰苦恶劣的环境,频繁残酷的战斗,养成了林维先坚韧不拔、勇敢果决的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

1933年3月上旬,国民党军第35师两个团进至鄂东北苏区中心要地郭家河(今河南省新县境内)进行“清剿”。红25军采取隐蔽突袭、攻其要害的战术,趁敌军立足未稳,突然发起猛攻。第74师和特务营担任主攻任务,林维先时任军特务营连指导员。战斗打响后,第74师222团以迅猛攻势,首先将占据郭家河东南羊儿岩高地的敌警戒部队一个营大部歼灭。紧接着,222团从西南、220团和军特务营从东北以合围之势向郭家河守敌猛烈进攻,战斗持续一个多小时,全歼敌军两个团,俘敌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0多支及大量军用物资。郭家河战斗是红25军重建后的首次大捷,给敌人以重创,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信心。

郭家河战斗胜利后,根据地一度出现有利于我的态势。但由于“左”倾路线的严重影响,鄂豫皖省委认为对敌斗争已“进入大举反攻时期”,号召广大军民“趁热打铁”“夺回中心城市”“恢复整个苏区”,强令红25军围攻军事重镇七里坪。红军与敌人进行消耗战,死打硬拼,部队减员严重,被迫由鄂东向皖西北转移。其间,林维先多次率部与敌苦战、恶战,狠狠打击了敌人,他也因功升任第74师222团政治委员。

同年8月,国民党军调集7个师的兵力跟踪追击,多路向皖西北猛攻。鄂豫皖省委提出“与土地共存亡”等口号,红25军被动地进行内线防御作战。面对敌军轮番进攻,红25军殊死搏杀,终因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出阵地。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中,林维先奉命率222团3营和重机枪连,在大门坎山顽强阻击敌54师一部。战斗中,部队被打散,与师部失去联系。林维先率部分战士突出重围,在火炮岭找到中共皖西北道委。不久,部队编入3路游击师,林维先参与3路游击师的领导指挥。

为加强皖西北军事斗争力量,1934年4月,皖西北道委领导的红28军编入红25军后,鄂豫皖省委决定将第244团一部、军特务营和3路游击师整编为红82师,由善于领兵打仗、年仅22岁的林维先任师长。5月初,红25军转战鄂东北。为配合红25军行动,林维先率红82师南下霍山,采取避实就虚、远程奔袭战术,横渡燕子河进占西界岭,歼地方民团100余人,缴枪百余支。接着,又连克张家嘴、金家铺、杨柳湾等据点,进逼英山县城。6月初返回霍山境内,接连攻打黄栗杪、诸佛庵、两河口,歼地方民团3个中队、1个区公所。7月初,林维先挥师北上,一夜之间连克六安境内的徐集、江店子、南岳庙,歼地方民团百余人。

红82师在鄂豫皖边区机动灵活地连续作战,策应了红25軍的行动,给敌人以极大震慑,为巩固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林维先后来总结红82师屡战屡胜的战斗经验时称,胜利凭借的是“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和优良战斗作风”;远程奔袭,夜间歼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打则已,打则必歼”。

历经磨难志如磐

1934年秋,由于鄂豫皖省委继续贯彻执行“左”倾路线,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被错误批判并撤职,由省委常委高敬亭接替郭的职务。皖西北苏区推行“肃反”政策,林维先也被诬为“第三党”骨干分子。他被带到英山县陶家河公审,准备处决,这时许多干部战士跪地痛哭,以命相保,林维先才幸免一死,但被撤销一切职务,下放到苦工队当挑夫。

林维先由师长降为挑夫,家乡有人看不下去,劝他离开部队回家生产,林维先平静地说:“抬担架当挑夫,也能打游击,消灭敌人。”

一次,苦工队奉命跟随红218团到霍邱南乡白塔贩征粮,在隐蔽等待时,突遇地方民团拦截。危急时刻,林维先挺身而出。他带着苦工队以扁担为武器,冲进敌群奋勇搏杀,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抓获了不少俘虏,缴获了枪支弹药。回到驻地,高敬亭紧紧握住林维先的手,激动地宣布,把苦工队编为红218团3营,任命林维先为营长。就这样,林维先重返战斗前线。

将军百战死,热血染征衣。在频繁的战斗中,林维先总是冲锋在前,多次受伤,仅1935年就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35年5月,红28军西进桐柏山,林维先时任特务营营长。特务营是为全军开路的前卫营,上级交给的任务是:如果遇到敌人的“堵截”,坚决打开一个缺口,掩护全军通过封锁线。林维先率特务营1连走在最前方,拂晓行至光山县境内的泼陂河,不料与一股追来的敌军遭遇,战斗随即打响。激战中,他感觉腹部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低头一看,鲜血顺着裤管大腿直往下淌。林维先急忙用左手按住伤口,右手提着驳壳枪,指挥部队赶紧抢占有利地形。敌人终于被击退,这时林维先或许是失血过多,只觉眼前一黑,重重倒在地上。部队要长途行军,根据军首长的指示,林维先等三名伤员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20多天后,伤口还未痊愈,林维先就找到西征东归的主力紅军,坚决要求回部队继续战斗。

10月上旬,在罗田县李家楼附近,红28军遭遇敌95旅一部突袭,且目标直指军部。当时军政委高敬亭正在病中,情况万分危急。林维先率2营凭险反击,一时枪声大作。突然,一颗子弹击中林维先的手背,血管破裂,鲜血直流。但他忙于指挥,无暇顾及。红军撤到霍山太阳畈时,再遭驻黄栗杪敌军“追剿”,转回到罗田白石山,又遇驻茅家河的敌军。林维先指挥战士们用机枪扫射爬到半山腰的敌人。经过激战,敌军伤亡100多人,被迫后退,红军趁机撤离战场转移。此时,林维先伤势更加严重,伤口流黄水,浑身无力气。军首长和战友们都很担心,提出要给林维先找个地方休养,又劝他坐担架,林维先都婉拒了。简单处理伤口后,他又踏上新的征程。

智勇兼备显英豪

对于林维先而言,三年游击战是斗争最艰难的时期。当时,红四方面军、红25军先后撤离鄂豫皖苏区,蒋介石调集几十万军队对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清剿”,妄图将红军和游击队困死在深山密林中。林维先等红军指战员在极度险恶的环境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1935年2月,红28军第三次组建,高敬亭任军政委,下辖红82师,全军有4个建制营和一个手枪团,林维先在军部任参谋。

4月14日,在湖北蕲春境内的毛家嘴、周家湾一带,红28军遭到敌96旅和地方保安团袭击。敌人迂回围堵,居高临下向红军大部队疯狂扫射,一股敌兵向军部冲击。林维先冒着密集弹雨,带着交通队战士拼死反击,保护军政委边打边撤,师政委方永乐率部回援,这才击退敌人转危为安。此战后,林维先被任命为特务营营长。

4月20日桃岭伏击战中,林维先奋勇当先。桃岭,位于潜山县汤池畈东北(今岳西县境内),山势险峻,丛林密布,是打游击的好地方。面对敌人连续多日追击,军师首长决定在此伏击敌军,并迅速部署兵力。军部要求特务营“占领坳口及其两侧、诱敌上山并加以阻击”。

受领任务后,林维先令特务营1连扼守坳口,2连一个排占领坳口东侧高地,两个排隐蔽于高地后侧,3连为营预备队。下午4点半左右,敌95旅190团的先头部队冲到伏击阵地,一声令下,守在坳口的红军战士居高临下,立刻开火射击。敌军死伤一片,赶紧后退,后续部队组织起更大的冲锋。虽然进攻被火力压制,但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双方战斗呈胶着态势。激战中,特务营的子弹快打完了,手榴弹也快用尽,林维先心急如焚。他大吼一声:“同志们,为了战斗的胜利,是英雄好汉的跟我来!”旋即率先冲向敌群,特务营战士紧跟其后,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这时,方永乐率红军主力杀出,将敌军截为数段,山坳里、坡地上、树丛中,直杀得敌人鬼哭狼嚎、溃不成军。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敌军。

9月妙道山(今岳西境内)战斗中,林维先再次挺身而出。妙道山峡谷悠长,道路崎岖,怪石嶙峋,没有树木遮掩,因此只能硬拼。林维先将2营3个连队战士紧急布置于道路两侧。敌人有备而来,他们侦悉这是红军主力部队,因此以数倍于我、装备精良的兵力追击。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林维先镇静地指挥红军堵截,打退敌军数次进攻。在阻截部队的有力牵制下,红军主力部队终于脱离险境。林维先率一个排的战士担任最后的掩护任务,为保护战友,他们将敌人引入一处悬崖绝壁。危急时刻,林维先率20多名战士,抱着“绝不当俘虏”“摔死了就算,活下来再战”的信念,毅然从三四丈高的悬崖跳下去。除几名战士牺牲外,其余同志只是受了点轻伤,他们快速钻进附近密林,脱险幸存。

作为一名指挥员,仅仅勇敢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思维缜密、随机应变、出奇制胜的个人品质和能力素养。

1936年初,由于敌人投入大量兵力对大别山长期围困和篦梳式“清剿”,鄂豫皖边区交通断绝、物资奇缺。林维先向军师首长提出“下平原”“搞后路”的策略,他建议反其道而行之,敌人大规模上山“清剿”,红军就下山到平原地区,骚扰敌人后方。这个建议被采纳,红军组织了一个加强连,由林维先亲自率领,于2月25日离开太湖山区,直奔浠水、黄冈平原。红军加强连伪装成国民党军,轻装疾进,过关隘,端炮楼,惩敌顽,寻物资。其间,在团陂、上巴河、大崎山、李家山、下巴河等地,打击、俘虏和惩处了多股敌军、民团和地方恶绅,还抓获敌25路军秘书长,获取很多有价值的情报,搜寻到大量物资,并向群众开仓放粮,宣传党的政策,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回来后,林维先将下平原打游击的详细情况向军师首长汇报。3月,红28军在柴家山召开会议,总结了林维先等到敌人后方游击作战的成功经验,提出“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营为单位分散游击”“加强便衣队建设”等多项举措,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3月至6月,敌军采取“剿抚兼施”“军政并进”的策略,妄图短期内彻底肃清红军游击队,红28军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6月10日,林维先率特务营和手枪团3分队,冒雨经高家湾、方家湾、长冲、张家河向打鼓岭、鼓峰岭疾进时,两个团的敌军猛扑过来。林维先率特务营4连2排,迅速抢占打鼓岭东侧约6公里的大坳口,凭借有利地势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经东岳面向瓜儿山转移。当主力部队进至东岳西侧,又遭到由黄安县两道桥开来的敌军拦截。营政委漆德庆率部奋勇冲杀,抵达瓜儿山地区。林维先率2排战士拼死阻击,成功掩护了大部队脱险,但自身却被敌军隔断、冲散。

瓜儿山战斗中,双方均有较大伤亡。不久,被打散的红军特务营、手枪团重新会合,并在白羊山(黄冈团风境内)进行整训,士气逐渐恢复。当敌103师一个营再次袭来时,林维先和漆德庆等干部商议后,决定教训敌人。红军利用当地山地优势,采取多点设伏、截断退路、前后夹击的战术,一举全歼该敌。白羊山战斗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敌军气焰,重振了红军士气。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8年春,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林维先任参谋长。同年3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在鄂东七里坪庄严誓师,高敬亭、林维先随即挥师东进皖中、皖东,继续书写铁血军旅的战斗传奇。

作者系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理事

编辑/吴金明

猜你喜欢

敌军特务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敌人派(下)
AB换数
足够是够的敌人
郭沫若巧戏特务
最后一个敌人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