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

2023-06-04刘梦薇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陶行知探究生活

刘梦薇

作为中国教育理论从简单模仿进入自我创造和初步民族化的奠基人之一,陶行知先生早在九十多年前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所倡导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凝结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睿智哲理,即使在中国教育历经改革发展变化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那么何为“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教育”产生于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批判之上,是对单纯只传授知识的否定。教育的目的应该把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走入生活。

然而,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业负担过重,教师压力过大,学习过程无法监控,学习效果无法保证。教师只能保证“教”,并不能保证“会”。即使是再好的教师,也只能做到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而能否掌握所有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复习。笔者认为,用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的教育理念来衡量,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习得知识,在交流研讨中习得知识。所谓“行”就是实践,只有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才能达到客观的认知。教师应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创设情景,让其在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参与自主探究,从而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

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社会、实际的“三脱离”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刻板守旧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在实践中强化认识,积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会学。而欲达此目的,要求教师要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循循善誘,启迪思维,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行是知之始”,行以求知,行以明理,行以修身,这是“做中学”活动的灵魂。陶行知主张,手和心智的变化是学生在学习成长中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所以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他的想法。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根本。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学校“双减”工作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内驱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双减”政策能使学生作为意义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这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经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昭示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赤诚之心。教师作为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该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争做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陶行知探究生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