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丽莉的花鸟精神

2023-06-01聂雄前广东深圳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笔画牡丹画家

◆聂雄前( 广东 深圳 )

1988 年 6 月,我分配到湖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参与《理论与创作》杂志的初创工作,省文联主席周健明兼任主编,做了两期杂志,他对杂志的内容很满意,但对前两期的封面设计很不满意,责成我迅速改变封面风格。我初来乍到一筹莫展,幸亏主席想了一夜出了一招,要我赶快找陈白一、邹传安等一众工笔画家提供图片做封面,才解决了我的棘手问题。

健明主席凭自己的直觉改变了《理论与创作》的封面风格,竟然获得交口称赞,同时将湖湘几千年的文脉赓续下来。众所周知,工笔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自两宋以降,中国工笔画已经衰微了六七百年。湖南作为中国最早一幅工笔画的发源地,也是当代工笔画大省,为工笔画在我国的复兴立下了头功。我有幸与工笔画大师陈白一先生比邻而居,对工笔画创作的艰难有了直观的了解。

陈白一老师从来没让我看到过那种一挥而就的潇洒,他用在画一片叶子上的时间往往超过许多写意画家创作一整幅画的时间。看到陈老师把画放在院子围墙边,左看右看,退后看靠近看,甚至用放大镜观察局部细节的认真模样,我就自然想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吟诗人贾岛。

如今想来,陈白一和邹传安两位大师工笔苦吟的那段时间,恰好就是湖南工笔画在全国引起极大关注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当时的兴趣所致,我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艺术革命毫无知觉,这令我非常遗憾。唯一的收获是切身感受到了工笔画家一定需要坐得冷板凳,一定要有“扎硬寨,打呆仗”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我想,湖南工笔画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的地位,一定与湖南人的性格有关。

这本画册的主人景丽莉祖籍辽宁,出生在湖南株洲市,1981年考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原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工艺绘画专业)。大学二年级的工笔花鸟画作业《小花》入选“湖南—北京中国工笔画联展”,次年参加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在南岳衡山举办的重点作品创作班再次脱颖而出,获湖南省文艺创作二等奖,并成为《湘江文学》的封面。在评奖的过程中有一则佳话,陈白一先生特意走近邹传安先生,指着《小花》说,我要投此一票。不想邹传安先生笑嘻嘻地说,我的票早已投出。两位大师灵犀相通的投票,成就了景丽莉一生的志业。而邹传安先生惺惺相惜的指导,开启了他和景丽莉长达四十年的师生情谊。

大学毕业后,景丽莉回到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图案设计室工作,大量的白描写生为她以后的工笔花鸟画创作提供了不少的素材,而每年二三次去邹传安先生家学习技法,筑牢了景丽莉的工笔画基本功。1988年景丽莉应该是陪着夫君义无反顾奔向改革开放的深圳经济特区,也就在这一年,我认识了邹传安先生。1992年我来到深圳,邹传安先生退休后,于1999年迁居深圳。

岁月静好 国画 178cmx188cm 景丽莉

湖湘故土总是一个令我们这些游子有感慨良多的话题。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中,湖南的影响力相比过去肯定是小了些。想起古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那种舍我其谁的强蛮气概,想起近代“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那种令世人侧目的地位,许多湖南人都难免失落。但湖南总不至于让你完全失去希望,在政治、经济的影响力淡化之后,湖南的工笔画、文学湘军和歌唱艺术,湖南的电视制作和智能制造,湖南的文教卫生和文旅开发等,还是能让人依稀看到使陈独秀先生叹为观止的湖南精神的。邹传安先生迁居深圳是湘粤艺术界的一件大事,两年后,他牵头组成了一个艺术群体—心源画会,陈湘波、景丽莉、李渔、李安琪、贺勤等一众湘籍工笔画家,追心溯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开始在深圳赓续湖湘工笔画文脉。

景丽莉的工笔花鸟画,初看时似乎只觉其稳妥严谨无懈可击,细加欣赏方愈显光彩夺目韵致悠远,完全可以称为不尚卖弄的大家风范。在她的工笔画作品中,犹如她的素描、速写、国画人物和书法作品一样,读者看到的是她为人的温柔和美丽,是她感情的朴素和真挚,是她对待人生和艺术的投入和虔诚。例如景丽莉1983年第一次获奖的《小花》,可谓一鸣惊人,她真实地表达和描摹了自然无往而不美的胜景,也真实地以自己的精神表现了自然的精神,使艺术的创作反映自然的创作。那种情感的温和、那种艺术的韵致,真的有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毫无疑问,格物是工笔画创作的前提。格物首先需要恭敬和静心,才可能穷究事物的道理,在景丽莉纤毫毕现的绘画中,我们感受到她的静气,《晓霞染金湖》中天鹅的闲适和《秋塘漫步》中野鸭的懒散,《云淡风轻》中两只蝴蝶的低飞、《春风》中八只翠鸟和一只麻雀排排坐的悠闲……画家以静观动,以静制动,无论是风动还是叶动,画家心自不动,表达的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理念,是于极静之根观一阳初复的太和之象。司空图说“饮之太和,独鹤与飞”,想象的大概就是“大音希声”的寂照之景,这应该是景丽莉当年所要追求的境界。工笔画题材中的花花草草和虫鱼鸟兽,她几乎画了个遍,而且,按照邹传安老师的要求坚决落实“形肖、神完、格高、意远”的八字方针,同是花,牡丹有牡丹的神,芙蓉有芙蓉的神,荷花有荷花的神,菊花有菊花的神;同是鸟,天鹅有天鹅的神,翠鸟有翠鸟的神,鸳鸯有鸳鸯的神,野鸭有野鸭的神。甚至顽石,潭中卵石与案上湖石其神不一;同是莲花,夏日与秋日其神两样,清晨与黄昏其貌有别。形肖建立在凝神观注之上,画家须心细如发;而神完则建立在生命移情之上,画家须用生命灌注对象,如庄周梦蝶,栩栩然蝶也,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这种物我两忘、物我为一的精神状态,就是生命移情,非如此,则不能夺造物之神。景丽莉在邹传安老师的熏陶下,视工笔花鸟画为生命,不仅将自己的作品深入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而且将花鸟的自然之美、社会的伦理之美、艺术的笔墨之美转化为相互辉映的艺术。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莲花一直比德君子,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借莲花抒发他的远大理想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芳洁之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开创了莲花人格意向的先河。而宋代理学宗师周敦颐则在其旷世名篇《爱莲说》中,以理观莲,将君子的特质赋形于莲花,使莲花超越了其他“水陆草木之花”,成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花,自此,“君子莲”就成为士大夫完美德行的象征之物。

在湖南人的眼里,两千年之前的屈原,一千年前的周敦颐和现在的景丽莉一直莲荷不分,看到的都是莲荷君子之道有四:出淤泥而不染,一也;濯清涟而不妖,二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也;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四也。莲花在中国画里是一个特殊的题材,中国四大名花中的牡丹,被公认为富贵的象征,而夏之荷、秋之菊和冬之梅,都被赋予高风亮节、西风不落、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正道直行的品格,砥砺底层知识分子冲破圈层,逆袭上位。

上述的各种花,景丽莉都画过,而且都是高水平的创作,但画家却淡化了君子比德的倾向,完全恢复了各种花的自然性。自然无往而不美,因为自然处处奔涌着生生不息的活力;艺术无往而不美,因为艺术家能够以自己的精神表现自然的精神,使艺术的创作反映自然的创作。无数牡丹画家之所以离不开绿叶红花的“之”字形构图,摆脱不了娇艳富贵的低俗摹写,关键在于他们对牡丹的生命活力没有深入了解,更没有将人类的创造精神灌注到牡丹的生命状态之中。景丽莉的牡丹,是阳光下欣欣向荣的娇艳,是风霜间不畏严寒的清香,是月夜里风姿绰约的曼舞,是雨露中感恩戴德的绽放。把牡丹定格为富贵,是破坏牡丹生命的完整。在这个意义上,景丽莉还原了牡丹的魂,就是还原了牡丹完整的生命,就是展现了自己生命的全部内涵。

景丽莉画荷的作品不仅丰富,而且多有杰构。她有一个金色的池塘,承载着“风和日丽”的荷花、“听风”的荷花、“蜻蜓秀舞”的荷花、“碧荷醉夏”的荷花、“寂寞芳魂秋风里”的荷花、“秋塘漫步”的荷花……纯然是生命的表白,荷在特定时刻所呈现的特定状态经画家定格,即成为人化的自然和灵魂的折射。景丽莉深入到自然之中,就发现某一自然景物、某一花草虫鱼,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其纵向的发芽长叶开花凋谢的生命轨迹,和横向的对风霜雨雪、日月山河的承负和感受,是变化无穷意味无尽的。

秋明白鹭栖深湾 国画 84cmx93cm 景丽莉

景丽莉是女儿,是妻子,是儿媳,是母亲,也是打工人—但首先,是她自己。

在她所有的身份中,她最最钟情的,就是她的画家身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她对风景的迷恋对写生的执着,都完全契合她原初灵魂的渴望。上大学时的每一个寒假和暑假,她一趟又一趟坐长途公共汽车到两百公里以外的新化,去邹传安老师家练基本功;工作之后的每一年,她定期将自己幼稚的作品寄给邹老师批改,春节期间一定去新化接受恩师耳提面命的教诲。迁居深圳十来年间,景丽莉每一年都会挤出时间看望恩师,求知若渴的模样依然,但她的创作已然破茧成蝶。可以肯定地说,新千年前后的这个阶段,景丽莉的作品开始清新脱俗,充满灵魂的回响,那种生命意识的高扬,犹如热气蒸腾的金色荷塘;那种风景画面的写意,犹如“莲叶何田田”的丰美。对中国水墨画境的感悟和对工笔画以形传神、笔工而意写的深研,肯定让她艰辛备尝。但她一步一步地走,一天一天地坚持,一笔一笔地勾勒和涂抹,把自己对灵魂在远方在旅途朦胧而清晰的感情,用浑厚华滋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她准确的色调、优美的笔触和成熟的构图,尤其是生命意识的灌注,使异乡的风景成了她的故乡。这个故乡不是哪个人送给她的,而是她以画家身份追求来的,然后,它成了她的世界,现在她就生活在这里:一切发生的事情都发生在这里,一切消逝的东西都消逝在这里。也有永不消逝的东西,于是她就画金色荷塘,画竹林戏螳,画空谷幽兰,画岁月静好,画柿柿如意……

景丽莉是女儿,是妻子,是儿媳,是母亲,也是打工人。但她的女儿已经大了,她的父母开始颐养天年,她的老公已经拼搏出一片天地,而景丽莉呢?她终于作为一个画家自由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不是为生活而成为画家,而是为自由而成为画家。她也并没有将自己活成一个传奇的雄心,而是活成一个自由自在、精彩绝伦的自己。她就是不想重复生命,“重复”在她眼里,完全等于浪费。她要做一个不断创造自己的女人,一个行走于世界各地的女人。

于是,自由,金子般的自由,让画家景丽莉成为精神上和行动上的巨人,就像九曲回环的黄河水需要流经陡峭的悬崖才能成为壮观的瀑布,景丽莉的创作终于有了崭新的生命和崭新的面貌,《新生》系列、《鸟鸣涧》系列、《春天里》系列和《冬日》系列是如此精彩,足以给当代工笔画艺术以巨大震憾。

以“新生”为主题,覆盖其他三个系列的创作,让景丽莉的生命丰盈且豁然开朗起来,真正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白鹤妈妈喂养白鹤宝宝的母爱,是天地间最温馨的图景,冬日光秃秃的树枝所托起的鸟巢,春天里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鸟巢,鸟鸣涧密密麻麻的灌木丛、鸟窝和树枝上三五成群毛茸茸的翠鸟,站在太湖石上的雏鹰,狗尾巴草上的红蜻蜓……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崭新生命,像秋叶托不住的金苹果呱呱坠地。

花开是无声的,无论是绽放还是凋谢。但景丽莉的画是有声的,不是因为枝上有鸟啼,花间有虫鸣,而是画面的情绪。这情绪热烈欢喜,画家先在心里有感动有母爱,似有一只手在心底拨动了琴弦,旋律如水从心泉汩汩流泻。于是,她的画笔就像弓弦,按着那旋律的高低起伏和节奏的快慢疾徐,欢快愉悦地在画纸上弹奏开来。于是,我们就仿佛听到有南风从鸟鸣涧穿过,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生生不息,那些浓妆淡抹的花和鸟,随花而舞,无数的浅吟低唱,汇合成宇宙间的天籁和声。

中华民族本来是一个与自然的关系相对亲和的民族。从上古的《击壤歌》《南风歌》,到《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不管人的劳动如何异化,但自然意识的存在一直是中国文化抒情传统形成的基础。矫首云天,俯览川原,时而星垂野阔;月涌江流,鬼啸猿啼,时而鱼出燕斜。中国文人画家既可“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把人间托给自然,也可“两山排闼送青来”,把自然邀向人间,显示着一种与自然极为和谐的关系。画家景丽莉屹立在时间的风中,以内心的温柔,直面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高楼大厦代替高山大河,大街小巷代替阡陌小路,电灯泡代替萤火虫,客观自然在中华文化中逐渐撤退。几千年历史积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几十年间被大工业经济冲击得支离破碎,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文化心理失范。想一想,画家景丽莉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深圳这个完完全全“新生”的城市,创造如此伟大的“新生”系列。这是一个优秀的画家与一个伟大的城市的同频共振!

只有“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只有“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猜你喜欢

工笔画牡丹画家
工笔画作品
“三不够”牡丹节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牡丹的整形修剪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