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办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育人实践

2023-05-31唐克文崔万能黄兆友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寄宿制公办

唐克文 崔万能 黄兆友

摘要:生活管理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是寄宿制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建立以“育人”为核心的学生生活管理的运行机制,优化寝室场域氛围,建设向善向美的寝室文化。要开发出生活指导课程,以校本课程的确定性推动生活教育的常态化,把“生活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让寄宿生活处处闪耀着教育的光芒,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公办 寄宿制 生活管理育人

公办寄宿制学校起源于上学路途较远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面向更广区域招生的城市高中学校。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兴办了不少寄宿制学校,为更多的有寄宿需求的家庭提供便利。与民办寄宿制学校相比较而言,公办寄宿制学校具有全免费、师资队伍稳定、能有效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用人机制僵化、经费保障不力、宿舍管理松散、学生生活管理忽视育人功能等弊端。

公办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管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尚未成立对应管理的专门机构,缺乏专门的管理文件,公办寄宿制学校各自为政,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觉得有必要探索出科学而有效的寄宿制的生活管理育人模式,把“五大行动”延伸到学生寄宿生活管理中,体现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里,把“生活管理”与“育人”紧密结合,让寄宿生活处处闪耀着教育的光芒,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

一、生活管理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也是寄宿制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公办寄宿制学校是针对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家庭教育不到位、学生上学路途远或留守儿童,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学生学习和生活均在学校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学生二十四小时在校,本来由家庭承担的学生生活管理和家庭教育的功能,甚至一部分社会娱乐功能,已部分转移到学校身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要求,也因寄宿制的特點,同样适合了这种类型的基础教育学校。全方位育人要求学生的生活管理体现出育人功能。

寄宿制学校除对教学区以外的空间与课堂以外的在校时间实施管理,还要对学生的吃、住、行担负起管理的责任。要把生活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内驱力的唤醒、意志力的锻炼、积极心理的哺育、价值观形成等教育因素融入学生生活管理中,并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种通过寄宿生生活管理来实现育人目标就是生活管理育人的内涵。

生活管理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宿舍是学生“第二个家”,室友关系是学会相处的“训练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受宿舍文化氛围的影响。食堂不仅提供一日三餐,还担负教育学生科学就餐、文明就餐、节约就餐的重任。课余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教育意义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不仅让校园生活充满魅力和吸引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寄宿制学校的高质量办学依赖于高质量的生活管理。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东实验中学是肥东县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公办初中,办学不到三年,克服公办寄宿制学校的弱项,让生活管理成为高质量办学的“加分项”。学校对寄宿制宿舍、食堂、校车、寝室文化的管理进行了设计,形成了以双班主任制、生活陪伴制、社会化基础服务、寝室文化建设为实施路径和策略的学生生活管理的运行机制,围绕“生活管理育人”这个方向,梳理出人格教育在学生生活中可培养的要素,并纳入寝室文化建设中,从而塑造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

二、生活管理育人的前提是建立以“育人”为核心的学生生活管理的运行机制。

如果说非寄宿制学校的承担的是“正式的”教育功能,那么寄宿制学校还承担了家庭、社会应承担的“非正式”的教育功能,两个教育功能的叠加,突出体现在学生的生活管理上。管理的目的是育人,育人的载体是管理,尤其面对初中阶段的未成年人,建立一套有效的生活管理运行机制才能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这个运行机制概括为“政教处+双班主任+生活陪伴+第三方服务”。

第一,政教处牵头宿舍管理,是以“育人”为核心的突出体现。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管理有三类形式:单独成立“生活管理中心”,不仅管宿舍,还管饮食;由总务处对学生生活全方位管理,或者由承担养成教育职责的政教处管理。相比较而言,政教处能直接对接班主任,对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与不良行为,能有效调动包括家庭在内的教育资源,及时干预、引导和矫正,能走到“现象的背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其他两种形式,突出了“服务”,弱化了“育人”。

第二,实行“双班主任”制,是以“育人”为核心的力量保证。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导致班主任工作无人敢“接手”。给每个班级配备一位助理班主任,既分担班主任的任务,又充实了教育的力量,同时又培养了班主任的“后备军”。学校制定了《助理班主任工作职责》,规定助理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学生生活、文娱活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事务,例如每月召开一次寝室长会议,解决宿舍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至少两次走进学生宿舍,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楼层宿管员对接,建立常态的联系制度;与优秀家长代表共同成为寝室文化辅导员,以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第三,建立教师生活陪伴制度,是以“育人”为核心的全员育人的具体行动。为了弥补第三方宿管人员教育经验的不足,学校安排每位教师进行巡寝。每天由一名校级领导和两至三名行政人员组成行政值班团队,同时根据教师所带的班级、性别等因素,每个楼层安排一名教师深入寝室巡视,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值班人员当晚在公寓就寝,并组成“应急分队”,遇有突发情况,及时有效处理。这些值班人员还有维持课外活动秩序、一日三次“陪餐”、组织早操等责任,保证学生在哪管理就延伸到哪。

第四,提升第三方宿管人员素质,是以“育人”为核心的重要支撑。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寝室的基本服务落实给“第三方”。第三方宿管人员的基本素质尤为重要,影响着“生活管理育人”的目标实现。学校参与第三方公司对人员的招聘、审核、培训,以确保每位新员工能尽快熟悉学校的管理制度,适应学校的管理模式。公司配备一名主管经理,全面负责学生的宿管工作;配备一名值班人员,负责宿舍的开门、锁门以及控制学生的作息时间;每栋学生公寓配备三名宿管人员,每人负责两个楼层的宿舍管理,每栋楼从三名宿管人员中产生一名楼长,对整栋楼管理负责。公司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宿舍管理进行检查,以保证每人工作落实到位。每天宿管人员召开晨会,对前一晚宿舍发现的问题、出现的现象进行上报汇总,专人记录,及时上报政教处。政教处视问题的性质情况,转交班主任处理或学校层面直接介入,从而保证“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结果”。

三、生活管理育人的灵魂是优化寝室场域氛围,建设向善向美的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子文化,包括寝室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寝室文化对寝室伙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趋同,因此,建设向善向美的寝室文化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一,新生入学教育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必修课。学生刚寄宿,第一次离家,需要培养适应寄宿生活的能力。每年九月份要扎实开展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学校制度教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快速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居家到住校的转变。训练的内容包括就餐礼仪、内务整理、卫生养成、时间管理、学校制度教育等等,使每位新生能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

第二,配备寝室辅导员指导寝室文化建设。助理班主任为第一辅导员,楼层宿管为第二辅导员,还从宿舍学生家长中挑选一位热心负责、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家庭教育影响力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他们共同引领学生制定寝室目标、寝室公约,并为寝室取名,帮助学生环境布置、生活自理、同伴相处、行为自律。

第三,以健全的寝室管理制度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保障。编辑印制《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其中包含《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住宿舍守则》《学生宿舍内务标准》。每月根据宿管量化检查结果评出文明寝室,发放流动红旗;每学期期末,根据一学期各个寝室的综合表现评出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定期召开寝室长会议,传达学校对宿舍的相关要求,对寝室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通报。学生在寝室卧谈的内容往往容易被忽视,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健康话题,通过班主任会议、全体学生广播会、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讲座、寝室长会议、个别谈话等多种途径,多管齐下,教育引导。

第四,以经常性的寝室活动营造“温馨之家”。以寝室为单位,利用纪念日、节日、学生生日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心灵、学生兴趣的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宿舍文化节”活动,内容包括宿舍美化评比、趣味体育、宿舍歌王、知识擂台、室友帮扶、寝室秀等等,在小、精、美的活动中,涵养寝室文化,培养团队精神,营造“温馨之家”。

以寝室为单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老师、宿管人员的引导作用,寝室长的领头雁作用,家长的辅助作用,建设一个“安全、规范、温暖”的家,让学生在与同伴相处中,学会沟通,学会交往,团结互助,包容理解,在温馨的氛围中,寻找成长的快乐与尊严,培养健全和谐的人格。

四、生活管理育人的深度表现在开发出生活指导课程,以校本课程的确定性推动生活教育的常态化。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实际上,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伴相生,与教育活动共生共长。陶行知进一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育人的意义。我们认为:生活管理育人的深度表现即是开发出生活指导课程,其理念精髓就是挖掘生活价值,赋能生命成长。

寄宿制学校开发生活指导课程是时代诉求也是政策指向。对寄宿制学生而言,由于其主要活动的场所是在校园内,家庭教育责任或多或少地转移到了寄宿制学校。因此,寄宿制学校应该在学生的生活指导上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

作为寄宿制学校,我校非常重视生活指导课程的开发,以校本课程的确定性来推动生活教育的常态化。事实上,寄宿生活能够直接培养学生目前最缺乏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而且中学阶段是培养关键期。在生活指导课程方面,我们开设了生活礼仪、生活技能、 生活安全、 生活交往、生活创造等方面的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教师的专业特长,设置固定教室,安排专业教师,精心开设课程,通过选课软件,让学生人人选课,走班上课。

这些生活指导课程,培养了学生有规律、友好地进行集体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仁爱情怀和适应未来生活本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管理育人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住管理育人的关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种思考、研究和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行动,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价值追求,对构建高质量的全面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育主体的实际出发,结合公办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特点,将课堂、食堂、宿舍等不同空间结合起来,把育人作为生活管理的核心,围绕“育人”组合教育资源,构建寄宿生活管理的管理机制,多维度、多层面培养学生,这种培养既有发展目标上的公平与质量,还有各种教育力量的综合。在育人中进行管理,在实践中发挥管理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内化和反映育人理念,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夫俭.成长的沃土 生活的乐园——食宿管理提高育人功能实践与探析[J].科技教育,2007(11):18.

[2]邓少奎.学校育人的一快重要阵地——谈加强对学生寝室生活的管理[J].湖北教育,2005(3):14 .

[3]王绪池.寄宿制学校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3):5-213.

[4]戴向平.城市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涵养课程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

[5]任东升.坚持服务育人 抓好生活管理[J].生活教育,2014(22):106-108.

[6]董世華.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7]杨清溪.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寄宿制公办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 破解学生辍学难题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神数据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