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贻汾《秋江罢钓图》及其相关的诗词

2023-05-31余林霞

今古文创 2023年4期
关键词:渔翁桃花源画作

【摘要】 汤贻汾笔下的山水画《秋江罢钓图》及相关诗词的审美对象都指向渔翁这一形象。渔翁这一形象是融合文化、时代和个体意识的载体,同时渔翁生活也是对桃花源母题的再发展。

【关键词】渔翁;画作;诗词;桃花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3)04-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4.011

汤贻汾,字雨生,是清代画家、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山水画,其早期画作《秋江罢钓图》对展现汤贻汾的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山水画《秋江罢钓图》及相关诗词的审美对象都指向渔翁这一形象,同时渔隐生活是汤贻汾心目中的桃花源。汤贻汾一生没有真正意义的归隐,即使是晚年因病离职,仍一心牵挂王朝命运,所以他对渔隐的追求显得沉重而深刻,因此从《秋江罢钓图》及其相关的诗词去探究他的隐逸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一、独喜渔翁的原因

(一)渔翁溯源

渔翁这一形象,在文学当中出现的比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较为熟知的如《庄子·渔父》《楚辞·渔父》,这两者的形象虽有一定出入,但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两者在与渔翁的一问一答中展现渔翁精神。在后来的文学当中,大多也继承了先秦文学中渔翁远离尘世、超脱物外的内核精神。渔父也成为古代文人追求圣贤之外的另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后在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当中,以“武陵渔人”为切口,无意中寻访到桃花源所在之地。

汤贻汾正是在此基础上,刻画内心的渔翁形象。他笔下的渔翁,是画、诗、词的主体,同时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渔翁,借渔翁的行为无声地表露自己的意志。

(二)其他原因

1.现实因素

嘉庆八年,汤贻汾任三江营守备,政绩突出。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交接时对尚在维修中的缉私巡船未详加过问,被人“忽以船破”加以诬告,遭提讯罢官。后为按察使百龄重审平反,但这次遭遇对他的从政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

自三江营被罢官之后,他创作了《秋江罢钓图》,除了在画作上题诗。后又创作《玲珑四犯》词,重题《秋江罢钓图》,发泄对罢官的不满。汤贻汾在解职期间,心情非常低落,为了排解这种悲愤失望的心情,他向自己的好友倾诉这件事,如《落职后寄峻卿弟》中说:“宦情半世鱼缘木,愁绪今朝剑斩丝。蒻笠青蓑都好在,渔兄也计白鸥知。”①依旧出现渔翁的形象,诗中流露出他遭受不白之冤的不平,为官才几载,如今只想挥剑斩断为官的烦愁,好在蒻笠青蓑都在,可以捕鱼为业,不再遭受为官的烦恼。

在相关诗集中记载,在这段时期此事对汤贻汾的生活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失去经济来源,生活窘迫,汤贻汾卖画补贴生活。即便如此,他依旧向往渔翁一般的生活。

2.个人思想的矛盾

乾嘉时期,盛世开始落下帷幕,逐渐显露衰败之象,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整个社会潜伏着巨大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早年他虽然承袭官职,但是心中向往隐居。但在隐与仕的矛盾当中,隐并不占据上风,只是偶有流露。如汤贻汾读完《鹖冠子》之后,发出“孔子诺虎心岂然,圣贤有时亦可怜”的感叹,认为孔子即便是圣贤,同样也逃脱不了在乱世中的恐惧,连圣人都这样,更何况普通人。再如《摄山》,诗人在赏玩摄山,山中的一林、一径、一石、一兽、一花、一厓、一瀑、一洞、一峰、一塔、一园、一亭等,都是诗人身心宁静,自得其乐,山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使诗人深刻感受到自己“如鲵处尺泽,似鹤羁笼樊”,自己被束缚在尘俗当中,身不由己不得自由。

3.朋友缘故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汤贻汾广交天下好友,他们以画诗词相互倾诉衷肠,也相互以诗词唱和,他们的志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汤贻汾的朋友中也不乏喜欢渔翁的,如陶文毅自称桃花渔者、曾燠晚号西溪渔隐、王千波自号沧浪渔父。在《题陆湘皋表弟持竿小照》中“渔兄两鬓已萧然,羡尔珊瑚拂钓竿”,诗人好友陆湘皋有一副持竿小照,通过绘画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形象,流传给后人的画像一定是经过细心斟酌之后的选择,而他之所以会选择垂钓这一动作,是想让这幅画传达出他的精神志趣。此外还有诗作《哭保绪,自题双笠孤笠图》,周济和汤贻汾交作双笠图,今斯人已逝,汤贻汾只得借画怀人,怀念以前在江流边,两人共赏山水,共同垂钓的日子,以表对故人的思恋。

4.地理因素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②率先提出自然风光对诗人的影响,自然往往能触发诗人的内心中的情感。

汤贻汾出生于江苏常州,但他历官南北,一生辗转于不同地方。因南北自然景物差异大,汤贻汾诗词当中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同时也有飞沙走石的边塞,但所任官职的地方主要集中于南方,在他的诗词当中不乏赞美南方秀美风光。这些地理因素为汤贻汾渔翁词的写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自然之景来自日常生活当中寻常可见的溪水,如《南溪》中溪水随着月亮潮起,又随着夕阳潮去,潮起潮落,缓缓平静流淌。二是来自诗人游山玩水时所遇到的秀丽风光,如《圌山》描绘出山峰高松笔直,山雾环绕,山色变化万千。更有数不尽的桃花树围绕着河岸,大片大片簇拥着绽放,掩映在河岸周围。三是诗人长期羁旅在外时的山水,如《舟夜》记载诗人长期处于旅泊当中,所以才会发出“一卷应成风土记,三年总在蜃鱼乡”的感慨。

二、《秋江垂钓图》及相关诗词

(一)《秋江垂钓图》

这幅图笔墨精炼、敷色淡雅。右边以山石、树木为主,苍郁葱茏的树木富有生命的活力;左边以水为主,水面平缓,水面空无一物。整体观之,渺渺水面和苍翠远山相互辉映,画面中保留大量留白,画面宽广,空间辽阔,给人空灵寂静之感,颇具飘逸、清幽、旷远之致。

画作上自题有《秋江罢钓》七绝诗一首,诗人还在小序中交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虽然罢官之事已得平反,但是汤贻汾并没有真正放下这件事,所以“此图之作,亦以志雪鸿之意云尔”。其正文“钓翁不省卖鱼钱,独钓空江四五年。剩有一竿闲在手,漫劳重换祖生鞭”,诗人将自己比作临江持竿的渔翁,在秋江之上垂钓已四五年。实际上却是诗人在三江营兢兢业业为官四五年,本一心为民,却突遭诬告罢官,否认从前功绩,所以诗人调侃自己“独钓空江四五年”。这样的官场使诗人不得本心,使他产生怀疑,现如今诗人手中只剩以钓竿,不会将手中的钓竿换成建功立业的祖先之鞭,表明诗人对罢官的不满。

自《秋江罢钓图》创作完成后,汤贻汾对《秋江罢钓图》十分重视,邀请当时名家围绕《秋江罢钓图》再次创作。如在嘉庆十五年请华庆冠再绘《秋江罢钓图》,嘉庆十九年请袁铁生重画《秋江罢钓图》,道光二年请张道渥续画《秋江罢钓图》等等。除了作画以外,汤贻汾为《秋江罢钓图》亲自题诗、题词,遍邀海内名士题咏,其中不乏洪亮吉、曾燠等人,在汤贻汾自画自题的《秋江罢钓图》画册,总计53人题咏,如宋翔凤所说“每逢海内工诗客,辄咏《秋江罢钓图》” ③,可见《秋江罢钓图》对汤贻汾的重要程度。

(二)相关诗词的书写

1.精神风貌:超脱物外的渔翁

(1)以渔为乐,飘逸洒脱

渔翁们生活在江面上,他们随心而欲,无所拘束,飘逸洒脱。如《湘江渔父辞》中湘江渔父在洞庭中垂钓的日常生活,刻画出不受拘泥、飘逸潇洒的渔翁形象。渔父专注于垂钓,直至皓月当空,才停止垂钓。再如《读唐人吕从义丰溪遗草》“诗人老作鱼蛮子,物色无人到烟水。桃源岁月桐江迹,安乐不容南面易”,唐代诗人吕从义在唐广明中避地至歙,迁旌德,隐居于丰溪。在这里与鱼虾为伴,享受着岁月的安乐,即使予他“南面”,也不用安乐的日子进行交换,可见其不为外物所累,飘逸洒脱。

汤贻汾诗词中的渔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以打鱼为生的渔夫,是带有文人雅志、脱离现实的形象。他隐于自然山水之间,心无旁骛的临江垂钓于烟波之上。渔父的垂钓,其意并不在于能够获取鱼儿,而在于体会垂钓的过程,在寂静中坚守自己的立场,保持人格独立,追求精神自由,在急功近利的世俗社会中,能够守住自我,保持本心,到达一种逍遥超脱的境界。

(2)风雨同行,泰然自若

汤贻汾对渔父日常生活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描写,所以渔父在诗人笔下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矶头》“渔翁禁惯斜风雨,自有蓑衣懒得穿”,在乍暖乍寒的长潮天中,面对风雨的袭扰,渔翁对这风雨习以为常,甚至连蓑衣也懒得穿,与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④有着异曲同工共之妙。又如《碧浪湖渔者》“老渔清入画,何事暮寒天。骤雨积船重,浓云压笠偏。钓馀寻树泊,饭罢立篱眠”,阴沉压抑、乌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将要下一场暴雨,渔父镇定地寻找能够停泊的地方,再吃饭继而再睡一个觉,丝毫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

汤贻汾诗词中的渔翁形象是诗人反抗世俗的写照,他不愿阿谀奉承,也不甘沉沦于官僚底层,在这种思想的矛盾当中,他写出了“不畏风雨”的渔翁。风雨的吹打并没有使渔翁屈服,诗人实际想要表达的是:“斜风细雨”是社会外界对诗人的打击,他依旧在风雨中坚守自己的道路,保持从容、镇定。在困境当中,他犹如渔翁一般泰然处之。

(3)不滞于物,不殆于心

《湘江渔父无名氏》也有一段小序:余浮湘见一老渔,与一女收网,飘然不俗。就买鱼曰:“无试叩其姓名?”曰:“渔亦何名之有。”即歌而去,呼之不闻矣。诗人想找渔翁购鱼,就打听渔翁姓名,渔翁认为渔翁何名有之。诗人着重强调“渔翁无名”,从社会阶层来讲,他们来自下层,所以无名;但另一角度来看,姓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基本标识。姓,往往是家族共同使用,带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是个人和家庭之间的纽带;名,一般是社会交往中对个人的称谓,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渔翁忘却姓名,实际上是抛弃外在的束缚,是真正的归隐者。

《湘江渔父辞》“相逢呼与醉深厄,多恐无鱼但有诗”和《湘江渔父无名氏》“杜兰香畔醉醒时,答我无鱼但有诗”,都运用同一个典故,即《夷坚志》里记载卓彦恭过洞庭,月下有渔舟过其旁,卓彦恭呼问:“有鱼否?”渔翁应曰:“无鱼有诗。”无鱼,可见渔翁垂釣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鱼;有诗,此乃渔翁真正的垂钓目的,在垂钓过程中,渔翁精神得到涵养;其所写的诗也能体现出渔翁感叹世事变化无穷,福祸变化万千,但渔翁依旧维持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渔翁在山水自然当中,过滤生活的杂质,洗涤不安的灵魂,悟得立身安命之道。

2.世外桃源:景美人好的仙境

(1)自然环境:恬静美好的山水

汤贻汾笔下所描绘的渔翁生活大多时候只是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并非真正的渔翁生活,是经过诗人有意识提炼过后的美好的渔翁生活,在无拘无束的山水中需求逍遥,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

《一枝亭歌》“十里桃花一江水,朝朝烟艇随闲渔”,诗中描绘了一幅明丽的春江图,江面烟波浩渺,江岸十里桃花。春日迟迟,桃红水绿,几处渔舟,寥寥数字便刻画出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江面,同时给人宁静祥和之感。类似的场景一再被描写。《一萼红·过湖口县》“又三五、菱村藕市,有瓜皮、艇子下渔竿。无限湖光,汀花的的,水鸟关关”⑤,湖光潋滟、朵朵汀花、关关水鸟、各式舟船,山色湖光无限好,渔村景物简单而无多余,一静一动之间,自有一片谐趣。

在汤贻汾笔下,渔翁所在的地方往往是风光秀丽,无论是烟波渺渺的江面,还是鸟飞鱼跃的江面,抑或花团锦簇的江面,自然景物虽有一定变化,但都带有明显的渔村水乡的特征,且这种水乡是远离尘世的,不受尘世的打扰,保留着自然的底色。面对山色的美好,诗人毫不保留地赞美歌颂自然山色。诗人在山色中不仅获取生活所需,同时在精神上也得到蕴养,沉浸于山色当中,山色也不再是简单纯粹的山色,它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失意的诗人,人与山色不分彼此、和谐共生,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⑥。

(2)社会环境:风俗醇厚的渔村

《渔家娶妇词》这首词描写渔家娶新妇的场面,嫁娶过程十分热闹和谐。“牧笛津榔当箫鼓”,渔家虽然没有丝竹,何妨将牧笛津榔声视为箫鼓;“灯火攒红照荻滩”,平静的渔家生活在此时热闹起来,灯火倒映在水面上,映红江面;“渔家礼数疏须恕”,渔家虽然朴素,也讲究礼数,这是对新妇的尊敬,也是对新婚夫妇最好的祝福;“瓦盆翻倒醉呼”,在这场婚宴中,大家尽享其乐,开怀痛饮,共庆良缘。此外还有一首纪实的,汤贻汾在江面上突遇暴风,来不及上岸,舟船将坏。围观的人虽然惊呼,但无人出手相助,诗人性命危在旦夕。“忽然得彼岸,老渔援手力”,此时渔翁及时出现,救汤贻汾于危机之中,故写诗以记之,也能看出渔翁的善良、乐于助人。

陶渊明笔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汤贻汾笔下的渔翁生活有着相似之处,渔翁所生活的地方纯净,其渔村里面的风俗淳厚质朴,在动人的山色中,垂钓于烟波之上,不问世事,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里没有追名逐利的功利之心,渔民之间的生活是朴素热闹的,他们保持着自己内心的纯净,是汤贻汾笔下的桃花源。

與“桃源仙境”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官宦生活,《迈陂塘》“今番便,金印归来挂肘,也难偿我消瘦”,官宦生活是对个人的压抑,所以汤贻汾反复利用渔翁表达自己归隐的心愿、对渔翁生活的向往。如《夏日遣兴,时初还常山,辘轳韵》“最忆江亭消夏乐,碧荷深处下鱼竿”,《自题山水画册》“此身只合烟波老,还我江湖旧钓竿”,可见他对渔翁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他对追名逐利生活的厌弃、对尔虞我诈官场的反感。

三、结语

汤贻汾对渔翁形象的创造并不是偶然的、一时兴起之作,他在画、诗、词当中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塑造超然于世外的渔翁形象,通过这些渔翁来表达自己想要远离尘世,追求闲适的生活。

汤贻汾的画、诗、词,如方熏所言“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⑦,是三位一体,画境、诗境交相辉映。同时渔隐生活是一个融合文化、时代和个体意识的复杂矛盾体,是对桃花源母体的丰富与发展:第一,继承了桃花源故事的“桃花”“渔翁”等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内涵;第二,其笔下的渔翁寄托了汤贻汾的精神情感,同时渔翁生活场所是对桃花源空间的延展。

注释:

①赵睿:《〈琴隐园诗集〉注释》,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学位论文。

②(南朝梁)刘勰著、(清)黄叔琳注、(清)纪昀评、戚良德辑校、李详补注、刘咸炘阐说:《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21页。

③(清)宋翔凤:《忆山堂诗录》,收录于《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④(宋)苏轼著、傅幹注、刘尚荣校证:《苏轼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149页。

⑤汤贻汾:《琴隐园词集》,收录于《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⑥孙通海:庄子(升级版),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37页。

⑦方熏:《山静居画论》,收录于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第241页。

作者简介:

余林霞,女,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渔翁桃花源画作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学生画作欣赏
隐匿的桃花源
渔翁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神秘的“渔翁”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