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它叫汉宝,很像“汉堡”

2023-05-30郑俐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2023年3期
关键词:迁地江豚贝贝

郑俐

代号“YYc”的江豚男宝宝出生在武汉,是我国在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并存活的第二代长江江豚。爸爸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出生的第一头江豚——“淘淘”,妈妈“洋洋”2009年从鄱阳湖迁入白鱀豚馆。胖嘟嘟的身材,总是微笑的嘴巴,还有那分外调皮活泼的性格,让“YYc”成为江豚家族中人气超高的小明星。

瞧!当白鱀豚馆在网上为“YYc”征集名字时,网友们合力提供了1211个名字(不包括重复的),最终“汉宝”脱颖而出,成为“YYc”的新名字。对“YYc”来说,“汉宝”这个名字真是太贴切了——因为它诞生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宝”隐含了“武汉宝藏”的意思。同时,“汉宝”又是汉堡的谐音,因为它那胖嘟嘟的身材确实像极了一个大汉堡。

关于汉宝家,你最想知道的在这里

汉宝家平常吃什么?

长江江豚主要以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虾、乌贼作为食物。它们超喜欢把好吃的东西一股脑装进肚子里——现在你知道汉宝的身材为何那么胖嘟嘟了吧?

还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长江江豚的眼睛特别小,视力较弱(难道眼睛的大小和视力还有关系?这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当它们在水中捕食时,会用长喙探测泥底,发出高频脉冲回声定位信号,探测鱼类的位置,便于准确下嘴。

汉宝是哺乳动物吗?它和海豚有什么区别?

长江江豚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以汉宝为例,它的性格活泼好动,最喜欢在水中快速游动,做出突然转弯、喷水、跳跃、点头的动作。当体力充沛时,它会连续跃出水面,增加呼吸频率,获取足够的氧气。

江豚和海豚外形最大的区别是:江豚没有背鳍,脊背上有疣粒。另外,长江江豚个头较小,成年江豚体长约1.3至1.7米,体重约50至70公斤。

天生一张笑脸的汉宝,真的那么开心吗?

无论你有多么大的烦恼,只要看到汉宝那张笑脸,都会立即治愈!难道汉宝从来没有烦恼吗?

当然不是。妈妈洋洋曾经告诉汉宝——江豚的微笑并不是表情。因为江豚的唇线就是微笑的弧线,这个弧线有利于把嘴巴张得更大,从而更方便捕鱼、吃鱼。“人类喜欢看到我们的笑脸,所以,给我们起了‘微笑天使‘长江精灵这样动人的名字。”

“可是,妈妈,我有一个大大的烦恼想告诉你呢!”

汉宝的大烦恼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走进了白鱀豚馆。

汉宝好奇地贴近,想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一位同样戴着红领巾的老师告诉队员们——长江江豚,是中国特有、长江里唯一的淡水鲸类动物,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位堪称“水中大熊猫”。作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也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的“晴雨表”。

“可是,”老师话锋一转,“由于捕鱼、排污、采沙、船舶交通、大坝建设等人类活动,江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的数量已经锐减到1012头,状况极度濒危。”

哦,汉宝想起来了,前不久来探望它的科学家伯伯也说过同样的话——

在浑浊的江水中,江豚不能像以前那样看到远处,它们只能依靠高度发达的声呐系统来避开障碍物、寻找食物。但是长江中的货运、客运船只越来越多,声呐系统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江豚觅食困难,只能忍饥挨饿。更可怕的是,它们还经常被船只剐蹭受伤甚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成年江豚都在艰难求生,江豚宝宝更是不少未成年便夭折了。

科学家伯伯预测,如果没有人为开展保护,到2054年野生长江江豚可能会从地球上消失,彻底灭绝。

“老师,您瞧,汉宝好像流泪了!”一个眼尖的少先队员指着和他四目相对的汉宝喊。

“江豚怎么可能哭呢?那是汉宝从水里带出的水珠呀!”老师纠正道。

“爸爸妈妈,今天我终于知道,”汉宝沮丧地想,“眼泪的味道确实有点咸!”

贝贝与汉宝的聊天记录

爸爸淘淘带来的消息安慰了汉宝。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保护策略陆续启动。其中,迁地保护——选择一些生态环境和长江相似的水域建立迁地保护区,是当前保护长江江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截至目前,长江流域已建立保护长江江豚相关的自然保护区13处,覆盖了40%长江江豚的分布水域。

爸爸还给汉宝介绍了一个小网友呢!它叫贝贝,和汉宝同样生活在湖北省。贝贝那长长的个性签名,让汉宝觉得又帅气又难忘——我叫贝贝,2016年5月22日出生,世界上第一头人工网箱饲养繁殖的江豚。

比起爱运动的汉宝,比汉宝大几岁的贝贝是个特别爱聊天的姐姐,话题经常从一张张照片发散开去,滔滔不绝。比如今天,它发了一张藏在水里、对着镜头微笑的大头照给汉宝,得意地问:“你知道我是在哪里拍的吗?”

汉宝把眼睛尽量睁大睁大再睁大,却瞧不出一点蛛丝马迹。

“说你是‘江底之豚,你别不服气!记住了哈,这张照片拍于2020年7月6日,那时的我,在经过超高仿真度的‘野化训练后,被放归天鹅洲故道中。出发之前,科学家们在我身上植入了被动识别标签(PIT),希望搜集我的‘野外生存记录,了解人工饲养长大的江豚能否适应野外环境并参与种群繁殖。”

“呃,提一个小问题,什么叫‘种群繁殖呢?”

一向大大咧咧的贝贝发来一串害羞的表情:“说你是小孩你还不承认!就是等我长大了,在长江里生下更多的小贝贝呀!”

小贴士

成立于1992年10月的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國首个长江豚类迁地保护区。保护区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长江“十年禁渔”的实行,让母亲河得以休养生息,也为人工饲养繁殖的江豚回归自然,提供了健康、美好的未来。期待更多的贝贝和汉宝,回归它们在长江里的家。

猜你喜欢

迁地江豚贝贝
30多头野生江豚出现在长江
长江江豚科考日记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你在哪里?
江豚“归来”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杭州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推广应用
贝贝失踪了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研究
冬天来了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2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