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九三九:流浪地球

2023-05-30飞氘

科幻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星体画报科幻电影

飞氘

《科学画报》所载《世界末日当如是》一文配图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笔者发表了《一九三九: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一文,以1939年上映的两部国产科幻影片《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为线索,简要介绍了民国时期外国科幻电影的放映情况以及中国电影人在制作科幻影片方面的早期探索。近来,笔者又发现了一篇趣文,同样出现在1939年,堪称《流浪地球》的先驱。

文章标题为《世界末日当如是》,發表在上海的《科学画报》第6卷第3期上(9月1日),开头说明地球因潮汐作用渐渐远离太阳,数百万年之后将不能维系生命。接着,假想1941年的人们发现了一个未知天体闯入太阳系。1943年5月,该星体变得肉眼可见,至1951年11月已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到1953年8月,其视直径已十倍于月球,造成地球的潮汐巨变,海啸席卷了各大沿海城市,大批美国人向西部逃亡,潮水在身后奔袭,漫延至内地。每天,可怕的潮水要冲刷大陆两次,幸存者躲在高山和高原之上。在星体引力牵引下,地球与太阳渐行渐远。到1954年,太阳看起来已缩小一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降至零下256℃,海水湖泊全部结冰,只有液态空气凝聚成的小池塘,人类必须借助御寒服和氧气面罩才能在户外活动。天空永是黑夜,繁星遍布其间。到1957年,太阳缩小成一颗亮星。1965年,地球脱离了太阳系。文章的末尾,地球前途未卜:

我们反顾太阳时,只见它是一个极小的光点。我们和它是永别了,而地球则像一个流浪者,在恒星和星团间进行着一种新的冒险事业。也许再经数百万年后,牵制地球的这个星把它带入另一个太阳的引力范围内,给它光和热,使地面上的生命又得滋长发荣。

到了那时候人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憩么?不为宇宙威胁的人类能够寻出方法,靠地球本体蕴藏的无限“能”而继续存留么?或者在地球脱离它永久的老家时,生命也永远脱离地球而加入别的星体么?

文章篇首介绍了原文的发表信息:“D.B.Harris著,原文载美国芝加哥《冠冕》报Coronet。”译者署名“夷微”。据此,笔者托人查到了1937年9月Donald B. Harris刊发于Coronet杂志上的World by a Thread一文。原文共七页,有一幅配图,中文版节译了部分内容,有四幅配图,与英文配图不同,来源有待确认。

《科学画报》是一份历史悠久的科普期刊,由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学术组织“中国科学社”创办于1933年,至今仍在出版。上海沦陷后,编辑部虽遭遇多方面困难,仍坚持工作。关于这位“夷微”,笔者有一些猜测,但尚无确凿证据,这里暂且不提。令人好奇的是,在山河倾覆的时代,编辑们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决定在《科学与战争》《军用飞机的种类和性能》《植物叶子的奇妙排列》《电子显微镜》等众多现实感鲜明的文章中,放进这么一幅末日画卷呢?要是他们知道,八十年后的中国人,可以在电影院里安闲地观赏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国产科幻电影,大概会很欣慰吧。

此文似乎没有引起什么关注和评论。这也不奇怪,毕竟战时交通不便,期刊传播范围有限,而且人们有许多更值得操心的现实问题。不过,有关世界末日的话题,仍在报刊中不时出现。1948年3月24日,《复兴报》登载了名为《世界末日,如是我猜》的短文,概述了美国杂志上一篇文章想象的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太阳突然膨胀至三倍大小,地球温度骤增,生物灭绝;闯入太阳系的星体把地球上移动的人和物都吸走,并使整个太阳系崩解;太阳突然发出极热的气流,冲击地球,大地一片火海,万物化为乌有。

这两篇文章描绘的诸多场景如果拼接起来,简直与《流浪地球》几无二致,所缺的只有行星发动机。当然,也正是行星发动机的有无,成为关键的差别。那千万簇的微小火焰,寄托了“人类能够寻出方法,靠地球本体蕴藏的无限‘能而继续存留”的信念,照亮了这个物种的尊严。

【责任编辑:阿 吾】

猜你喜欢

星体画报科幻电影
星体的Bonnesen-型不等式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凸体与星体混合的等周不等式
第十四章 拯救地球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陕西画报航拍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对2015年安徽高考物理压轴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