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烽火邂逅(连载)

2023-05-30章熙建

铁军·国防 2023年1期
关键词:交通员山寺鬼子

章熙建

歹徒见势不妙仓皇逃窜。这场意外闹剧虽然有惊无险,但王家茅屋显然已失去隐蔽性。陈冰毫不犹豫地连夜冒雨赶到青莲寺,向吴志勤述说刚刚发生的一切,商量下一步的对策。吴志勤不忍心再让陈冰担更大的风险,当即劝她先撤离险境,自己则与李小根一道进山躲藏,待伤势一有好转就去找部队。

陈冰听了这话,脸色骤变,眼睛直盯着吴志勤好半晌,目光中先是流露出异常的愤怒,渐渐地又转成沉沉的忧虑和怜惜,她斩钉截铁地说:“照顾伤员是我的任务,我的阵地就在这里,抛下伤员就是临阵脱逃!”

这一夜,陈冰就靠在寺庙佛堂的香案上打了个盹。毕竟,英雄战士尽管意志坚定,但面对眼前的厄境却一时也难有万全之策。黎明时分,两个匆匆赶来的年轻小伙敲开了寺庙的山门,他们径直找到吴志勤和陈冰,说是组织上派来营救伤员转移的。恰在危难之际,竟有援兵来救,陈冰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经与他们细细对接,这才确信来人果真是地下交通员蔡天生与蔡伯琴。

情势危急,必须当机立断。趁着晨霭弥漫,两个地下交通员当即将吴志勤驮在背上,两人轮换着赶往河汊码头,那里停泊着一条事先备好的舢板。晌午时分,吴志勤终于被秘密转移到了鸿山铁山寺。第二天夜晚,两个交通员又赶到陈冰指点的村落,趁夜把李小根接到铁山寺。于此,吴志勤仍然以僧人的身份作掩护,李小根扮作香客,而陈冰则隐身于山腰一间弃用的空屋里。

然而,处在日伪军疯狂的搜捕之下,蛰伏隐蔽的安全总是暂时的,仅仅平静了几天,鬼子就侦探到有陌生人藏身于寺庙中,并迅速对这一带的寺庙逐个展开严密搜查。这天清晨,陈冰正在给吴志勤换药,铁山寺的米法师父急匆匆地赶来报讯:一小队日军正气势汹汹地向铁山寺扑来。情况危急,陈冰不等交通员们赶到,立刻独自带领两个伤员火速转移。

真正是命悬一线间,3人刚攀上岭头,就远远看见鬼子冲锋一般地扑向铁山寺。那一刻,陈冰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与死神擦身而过,其实就是几丛灌木间隔着追兵,吴志勤的腿伤尚未完全好利落,陈冰用胳膊架着他小步挪走,李小根则先行一步探路。没想到刚走出一片林子,茂密芒草丛中突然冲出数个鬼子兵,李小根迅即掉头奔跑呼喊,紧随一阵密集的枪响,英雄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小根舍身示警的呼喊声,犹如壮烈的生命绝唱在峰峦间回响,陈冰仿佛跌入冰窖般周身彻寒,一缕肝肠寸斷的痛楚险些将她击倒。蓦地,山风呼啸,豆大的雨点噼啪而下,视线和声响霎时都被雨幕隔断,不能再有丝毫的犹柔踟蹰,她迅速拉起吴志勤朝着反向的山下疾奔而去。

也不知奔跑了多久,翻过多少道山冈,陈冰直觉已是远离追兵,这才让吴志勤靠在一棵大树下歇脚喘口气。俩人疲惫的双目对视了一眼,不禁一缕酸楚与悲愤涌上心头,浑身透湿,泥浆裹面,更有前路茫茫,险难重重。陈冰沉思片刻,对吴志勤说,前面就是湖浜水网地带,咱们装扮成一对逃难的小夫妻,那里的乡亲们定会相帮我们,而且还可借芦苇荡里的水路穿过鬼子的封锁线。

陈冰的判断没错,他们很快就遇上了一对渔民夫妇,善良的周阿菊大姐得知他们是新四军,立刻拉着他们躲进船舱,端上刚做好的饭菜让俩人果腹充饥。之后数日的白天或夜晚,周阿菊夫妇按照陈冰的谋划,驾着小船穿过一道道水网,寻找冲出封锁线的路径,但每次尝试都险些与日夜巡逻的日寇冲锋艇相遇,并发现鬼子还在湖中很多土墩上埋伏有暗哨,可谓每行一步都是险象环生。

水路既堵,陈冰和吴志勤只好辞别周阿菊夫妇,上岸另寻脱险之路。他们白天藏身田野芦苇中养足精神,夜晚才出来找老乡探问情况,稍稍吃点粗粮剩饭就急急跋涉赶路。当是苍天有眼,到第六天的夜晚,他们竟然在洪斗村与地下交通员陈耀明不期而遇,得知两位新四军战友身陷困境,陈耀明立即着手实施解救行动,他先设法弄到两张与陈冰和吴志勤年龄相仿的“良民证”,又请茅家弄小学的教师帮忙给俩人拍了照,再找錾刻工匠制作了假钢印,如此这番两天的紧张操作,两张以假乱真的“良民证”终于递到陈冰二人手中。

毋庸置疑,战争尽管残暴残酷,但放置于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也只不过如一簇转瞬即逝的浊浪,和平方是世间永恒,岁月始终踏着固有的旋律悠然前行,即便是在疾风骤雨摧残的时刻,也常有春光如惊鸿一般地倏然闪现。

万事俱备后的第二天,初秋的清晨,苏南的晨光依旧如和平时期的景色一样优雅怡人,薄纱般的晨霭中弥漫着浓郁的稻花清香。在刘潭桥码头,稀落的人群中闪出两个手臂相挽的年轻人,女子装着一身蓝印碎花褂子,头裹着浅紫色纱巾,男子身着靛青长衫,手提一只栗色荆条箱,俨然如一双回门省亲的新婚璧人。

陈冰冰清玉洁的气质,吴志勤气定神闲的神态,让人不能不相信他们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加上那两张以假乱真的“良民证”,两人顺利通过日军关卡的重重盘查登上了轮船。在洪斗村与陈耀明谋划撤离方案时,陈冰即已将手枪交给陈耀明藏匿保管,并商定到达苏州后,陈冰将乘火车去上海寻找党组织,吴志勤则返回无锡溪南村的老家继续养伤,并分头联系寻找各自的队伍。

又是一个晌午,天低云晦,远山如幻,天幕衬托着绵延不断、高低起伏的山丘轮廓。陈冰与吴志勤对望良久,分别在即,毋须有太多的言语交流,那些盈满眼神中的感慨和牵挂即已道白了一切。从部队北撤、就地隐蔽,到辗转避险、苏州分别,生死战友并肩战斗了66个日夜,那是与凶残魔鬼殊死搏击的艰难跋涉,分散到茅塘桥一带隐蔽的4个重伤员中有3人英勇牺牲,而小战士周宝根则是在化装成乞丐侦察情报时被鬼子抓住,任凭拷打审讯坚贞不屈而惨遭杀害。

吴志勤能够绝处逢生,无疑正是几位战友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而其中陈冰发挥的作用当属首屈其指。经历过这趟生死邂逅,对于与几位战友尤其是陈冰缔结的烽火情缘,吴志勤终将烙印心头铭记一生,而陈冰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淬炼,曾经柔弱似水的姑娘从此便有了铁铸一般的刚强。

吴志勤,原名吴凤耕,电影《沙家浜》中“18棵青松”的原型之一,江苏无锡人,1923年10月生,1939年2月参加新四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后勤部政委等职,曾参加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屡立战功,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6年转业原籍任无锡县政协副主席。

苏州分别后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年代,吴志勤总在抓住一切机会打探陈冰的讯息。直到2016年以94岁高龄辞世,英雄战士再也没有得到陈冰的任何消息,更没有盼来日夜渴望的战友重逢,但他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陈冰是一位剑胆琴心的巾帼英雄,她必定仍然在勇敢而不懈地战斗。因为英雄不会死去,只会在璀璨花丛中慢慢地凋谢!

烽火记忆铸成一缕刻骨怀念,而怀念的滋味最是甘甜。经历过战火硝烟的英雄军人,心中永远燃烧着这份远超人间烟火的纯真感情,至死不熄!

(编辑:尹礼顺)

猜你喜欢

交通员山寺鬼子
一个人的抗战
情牵铁山寺 养心新圣地
替演
万国造枪打鬼子
在山顶
牛山魁打鬼子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艰难的行走(随笔)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书法
我的中共地下交通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