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楚风格钢琴室内乐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3-05-30田园曹灿

百花 2023年1期
关键词:幻想曲教学研究

田园 曹灿

摘 要:荆楚音乐是我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及富有个性的地域特色。荆楚音乐文化是武汉音乐学院各个院系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笔者在多年的钢琴教学中,尤为重视荆楚风格钢琴室内乐的教学与研究。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钢琴室内乐作品《幻想曲》为例,整理了针对荆楚音乐风格钢琴室内乐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此进行分享。

关键词:荆楚音乐;钢琴室内乐;《幻想曲》;教学研究

钢琴室内乐最早出现在西方,在国外艺术院校的课程当中,室内乐是十分重要的。如今钢琴室内乐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选择钢琴室内乐作品时,大部分学生仍然以国外作品为主,这是因为中国钢琴室内乐作品创作起步较晚,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室内乐作品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曲家开始关注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接轨与融合,大胆尝试西方室内乐常规乐器组合方式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音乐。这些作品,能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音乐,关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对推动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长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之一,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荆楚文化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分支,从古至今铸就了无数历史遗产与优秀文化作品。荆楚文化是形成于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由楚文化发展并成熟起来。它不仅指古代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湖北地区所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有着楚地独特音调的荆楚音乐属于荆楚文化的一部分,其特质主要表现在开放包容、刚劲直爽、积极向上、敢于革新等方面。

近年来,身处长江流域的作曲家们受到荆楚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入荆楚大地采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作品,如钟信明的交响组曲《长江画页》、彭志敏的钢琴三重奏《山民印象》、赵曦的协奏曲《南国》、罗毅的中提琴与钢琴《幻想曲》等。

笔者希望能将这些蕴含着荆楚文化的优秀室内乐作品在教学中推广、传播,使学生能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与音乐作品的魅力,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荆楚风格室内乐作品中提琴与钢琴二重奏《幻想曲》为例,从教学的角度,分享荆楚风格钢琴室内乐的教学实践经验。

一、探寻作品蕴含的荆楚元素

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风格与创作背景,走进作品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作品。目前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大多为00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关注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作品所蕴含的荆楚音乐文化特征,正确地把握作品音乐风格。

曲作者罗毅老师出生于湖南,定居湖北,自幼受到荆楚音乐文化的浸染与熏陶。这首作品蕴含着传统楚音乐的气息,刻画了荆楚人民淳朴善良、勤劳热情的性格,和谐壮美的自然山水元素,诠释了楚文化自由、神秘、粗犷、热情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表现力,体现了作曲家对荆楚文化的理解与热爱。罗毅老师之所以选择中提琴进行创作,正是由于中提琴朴实而温暖的音色特性,能够表达出神秘、质朴、浪漫的荆楚色彩,作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促成了东方与西方的碰撞。

楚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多表现在乐歌、舞蹈、器乐演奏这几种表演形式上,包括“徒歌”“和歌”以及“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演出形式,其音调最大的特点是轻盈和飘逸。作品以重要的荆楚音乐元素“兴山三音歌”作为主导动机。兴山三音歌是湖北省西北部的一种山歌,主要功能是配合农民在田间工作,也有一部分的叙事功能。它的音程结构特殊,有别于传统的五声音阶,在它的三个音中,有一个音是“不准的”,既不是降低了半个音,也不是升高了半个音,而是在这之间的音程关系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难以用传统的谱法记录,更加无法在十二平均律的钢琴上弹奏出来。20世纪60年代,人们曾把这三个音记为C、E、G,在80年代又将它改为#C、E、G或者A、C、E,这样的一个特性三度就是兴山三音最典型的特征。作者在创作中,把兴山三音融入作品中,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音响效果。

本曲以一个减三分解和弦(bA-F-D)作为主导动机进行发展,看似普通的减三和弦却来自兴山三音歌。这三个音由中提琴演奏,被处理成听上去“不太准”的感觉,营造一种神秘又浪漫,并略带惆怅忧伤的氛围。这三个音的主导动机以各种变形的方式反复出现,贯穿整首作品。

二、分析作品拱形对称曲式结构

在学生学习演奏新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尤其是段落较多、篇幅較大的作品;如果学生没有从宏观上理顺作品的脉络、从微观上分析乐段间的关系,就无法正确把握作品的内在关联,导致音乐演奏散乱无章法。

这首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创作技法摆脱了西方传统曲式的束缚,采用了20世纪的作曲技法——拱形对称结构。作品每个段落不只是单纯地依次呈现主题,而且根据主导动机进行变形重复,使得这首作品不同于典型的拱形对称结构。作曲家将荆楚民族音乐元素融入每个段落中,作为主要动机,并不断地强化动机,用其串联起整部作品。

学生在演奏时要准确把握段落间的内在联系。作品整体借鉴中国传统古琴曲“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结构特点,其“引子”部分对应节奏相对自由的“散起”;主要动机在主要部ABC中不断重复变化、循环,类似于古琴曲中的“入调”,学生应充分关注主要动机的诠释,在基调统一的基础上,发掘每段的个性变化,当出现明显的调性、节奏对比时,进入“入慢”转折D段落,演奏者应把握节奏、情绪的变化,将作品推向高潮;高潮后再现C,称为“复起”;迂回波折,最终进入“尾声”。把握这样的脉络线,使音乐表达具有整体感且更加紧凑。

三、把握作品中复杂的节拍节奏

(一)紧打慢唱

这首作品唯一的急板段落,运用了中国戏曲中“紧打慢唱”的节奏韵律。“紧打慢唱”是中国戏曲音乐中唱腔与伴奏之间对比、衬托与互补的一种关系,广泛出现在应用板腔体结构的剧种中,在京剧中被称为摇板。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散板的唱腔与流水板的鼓、板纵向结合,通过散板与规整节奏之间的反差形成强烈对比。

在这一段中,中提琴声部作为“慢唱”,旋律绵延悠长,极具歌唱性;钢琴作为“紧打”,使用连续规整的八分音符跳奏,模仿戏曲当中的打击乐伴奏。两个声部以“紧打慢唱”的方式奏出,产生强烈的音响及情绪对比,呈现戏剧性效果。两个声部进行配合时,首先要确定乐曲分句及旋律走向,起句呼吸要一致;其次,演奏者要在心中共同歌唱旋律,感受旋律起伏变化,以此判断出正确的分句和旋律走向。钢琴声部的伴奏要注意演奏均匀平稳,同时注意力度应弱于中提琴声部,并随着中提琴声部起伏,时强时弱,忽明忽暗。

(二)自由节奏

楚人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崇巫”的风气,楚国的民间乐舞多与巫风结缘,楚文化因巫风的盛行形成了充满浪漫激情、神秘诡异的艺术特征。《幻想曲》是一首融入了巫风的二重奏作品,要表现这首作品的幻想浪漫、神秘诡谲,演奏时要给演奏者适当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再游刃有余地处理作品的弹性节奏,以便更好地诠释作品所蕴含的楚风楚韵,营造作品的意境氛围。尤其在作品的中提琴或钢琴的独奏部分,对自由节奏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复合节奏

在作品中,多次出现两个声部同时奏出相互对比的节奏音型以及纵向出现的强拍重叠、强拍交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节奏的形态。

在一些乐段中,中提琴首先正拍进,采用规整的十六分音符进行;钢琴声部的乐句从小节的最后半拍进入,采用八分音符的节奏型,每组第一个音为重音。由于中提琴与钢琴声部的乐句开端不同,当两个声部纵向叠置时,强拍交叉错位的,会产生声部之间冲突的听觉效果,形成奇妙的“交错步态”。但同时展开后,两个声部又能在句尾重新融合在一起,达到平衡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这一部分不论是乐器各自的演奏技巧还是合作,都有一定难度。中提琴或者钢琴的节奏律动极易被对方重音干扰,出现节奏混乱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演奏双方需分别解决各自技术难点,认真聆听合作者的演奏,并熟知其旋律和重音规律,再一起由慢到快地合作练习。

(四)三连音节奏

作品的主导动机中使用了三连音节奏型,而在乐曲后续的发展中,作曲家频繁使用主导动机中的三连音节奏型素材来强化主题。但根据乐段音乐内涵的不同,形态上加以变化,包括使用了扩大时值的两拍三连音、缩小时值的半拍三连音以及变节奏的加附点三连音。

“兴山三音”被用一拍三连音的节奏型作为主导动机首次呈现。钢琴低声部持续仿若叹息的节奏型进行烘托,使音乐气氛浪漫且悠远缠绵。

在作品第22、37小节的中提琴声部和第65小节的钢琴声部,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三连音形态的运用,不断强化着作品荆楚风格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贯穿全曲的三连音元素,体会三连音在作品当中的共性,并把握每次出现时变化的个性。

要做到完美地演奏、诠释作品《幻想曲》,中提琴与钢琴的演奏者不仅要注意各自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更要注重双方的协作與配合。作品的演奏,不能仅仅局限于谱面,更多的是对作品风格、音乐气氛的把握,要把那些融合了民族元素的结构和戏剧性的变化表现出来。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分析了这首富有浓厚荆楚音乐风格的中提琴与钢琴二重奏作品,挖掘了该作品学习演奏时的重点,引导演奏者在诠释作品时,将表达、传承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特色的音乐语言置于首位,以期给更多的演奏者和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李皓,李思韬.新时代湖北职业教育中荆楚文化的传承:以江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4):136-138.

[2] 田园.荆楚钢琴室内乐作品教学与传承研究[J].艺术大观,2022(21):130-132.

[3] 南晓薇.荆楚之声 江汉之情:董焰《江汉风》民歌钢琴曲十首的分析与演奏[J].当代音乐,2017(6):85-86,90.

猜你喜欢

幻想曲教学研究
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
桑科草原幻想曲
快乐幻想曲
论筝乐《幻想曲》创作技法中的民族元素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长发幻想曲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