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公平和个性化的特殊教育

2023-05-30课题组

基础教育参考 2023年1期
关键词:法国

课题组

摘   要:法国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基于公平和个性化的基本教育理念,对天才儿童的特殊培养源于帮助智力早熟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这样的教育理念避免其过度功利化,同时为选拔优质人才提供坚实基础。法国对天才儿童的选拔和培养均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从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个性多维度考察,采取融合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分组教学以及加速制教学等教学方式培养天才儿童,同时以立法、教师培训、财政支持以及鼓励设立相应研究机构等形式保障天才儿童培养的科学有效推进。法国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对其国家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法国;天才儿童;天才儿童教育;智力早熟;公平与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3.01.005

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人民格外强调自由平等,其教育体系也主张平等主义。法国教育者认为,主张人人平等的国家在支持天才教育时,不应强调天才儿童比普通儿童更“聪慧”,而是需要将其天赋当做一种特殊需要。从某种角度而言,天才儿童与残疾儿童类似,他们会因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赋或多方面的超常表现而无法适应学校生活,需要根据其实际需求开展专门教学。将天赋教育概念化为特殊教育,是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实现教育公平的努力。所以,天才教育在法国被明确视为一种特殊需要教育[1]。

一、法国天才儿童教育概述

(一)天才儿童的界定

法语中对天赋高于一般同龄人的儿童有多种称呼,包括“天才儿童”(Enfant doué)“超天才儿童”(Enfant surdoué)“高潜力儿童”(Enfant à haut Potentiel)“超常儿童”(Enfant hors norme)“小神童”(Zèbre①)以及“智力早熟儿童”(Enfant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EIP)等,其中“智力早熟儿童”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称呼[1]。名称虽不相同,但所指人群高度重叠,即具有超出一般水平的认知功能并使其在学习、理解以及注意力上有显著优势[2]。智力早熟儿童并不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优异,有的甚至面临学业失败的风险,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法国对天才儿童的界定经历了从智力测试的单一维度到特殊认知能力的多维才能的发展过程。法国国民教育部将智力测验作为鉴别高智商儿童的工具,普遍接受把高于130分的儿童视为高智商者,其人数占基础教育总就学人数的2%~3%。因此,在法国6至16岁的学龄儿童中约有20万高智商者,每班有1至2名,男女生比例接近,社会文化和家庭出身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现实需要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单一智力测试界定天才儿童的方式已不能覆盖所有特殊儿童,因此扩大概念范围、区分不同形式潜力的鉴别方式为更多人所接受。教育部(2009年)的官方公报No. 45指出“有天赋的学生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没有得到适当解决,具有高智力潜力的学生可能会在学校中出现糟糕的表现”。各地的学校也制定了自己的定义,除了考量智力测验外,将艺术、体育等某一方面有特殊表现的学生也视为有天赋的学生[1]。

(二)法国天才儿童教育的目标

法国在培养智力早熟儿童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即兼顾公平和个性化的基本教育理念。认为一些儿童智力早熟,但在心理发育、同辈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却可能落后,因此需要从特殊教育的视角理解天才儿童的教育问题[1]。这一教育理念,让法国的天才教育显得不那么特殊,从而让更多真正有天赋的儿童被发现,也让法国在追求卓越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身特征以及发展困难,更好地顺应儿童的成长过程,全方位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2009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发布《智力早熟儿童培养模式设计指南》(Guide d'aide à la conception de modules de formation pour une prise en compte desélèves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s)(以下简称《指南》),为与智力早熟儿童教育相关的各级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提供了行动方针。《指南》重申,智力早熟儿童教育应坚持四大目标:全社会都了解智力早熟儿童,培养民众对他们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提升对智力早熟儿童困难的识别和理解;促进从班级教师到学校校长再到教育部门的网络体系形成,满足智力早熟儿童的就读需求;帮助教师与智力早熟儿童家长形成良好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1]。

法国培养天才儿童的着眼点是儿童长远的健康发展,强调为天才儿童解决学业困难,顺应自然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现并培养其更純粹、更有后期竞争力的天赋,为其精英教育提供基石。

(三)法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历史

法国将智力早熟儿童视为同残障儿童一样需要特殊关注与帮助,起缘于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关注。20世纪初,法国政府便准备从政府层面帮助智力落后儿童。1904年,法国国民教育部授权著名实验心理学家比奈·阿尔弗雷德(Binet Alfred)研究巴黎学校智力落后儿童,并提出教育改进方法。1909年,法国为学业落后生设立改进班(Classes dites de perfectionnement)。1911年,比奈及其团队开发出“比奈-西蒙智力量表”(Test dintelligence Binet-Simon),该量表为全球鉴别正常与异常儿童的智力水平提供了重要方法,也使法国成为首个开发智力测验的国家[1]。

随着测试的广泛使用,一些法国心理学家,如阿胥瑞雅盖拉(Julian de Ajuriaguerra)、舒万(Remy Chauvin)等人发现,学校里不仅存在智力落后儿童,还存在智力早熟儿童,这个群体中2/3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学业困难,其中1/3的学生出现留级,20%的学生没有拿到高中会考文凭。法国教育部门意识到让智力早熟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解决学业困难迫在眉睫。法国心理学家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ewis Terman)修订完善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引入法国,有关智力早熟儿童的科学研究也从此逐渐丰富起来。

1971年,法国儿童心理学和病理学专家让·提拉斯耶(Jean Charles Terrassier)创建全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Association Nationale Pour les Enfants Surdoués,ANPEIP)。1981年,他从智力“不同步性”(Dyssynchronie)角度提出“智力早熟儿童”一词[3],认为某些智力早熟儿童具备特有的异质性发展,即虽然这些儿童在智力层面上是早熟的,但在情感、心理运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层面上并不一定早熟。内部不同步有两个主要方面:智力-心理运动能力方面,心理运动能力低于或等于他们的生理年龄,往往明显落后于他们的智力;智力-情感方面,情感成熟更多地与一个人的实际年龄有关,而与智力无关。人际关系不同步可能导致与同伴关系困难,例如早熟的孩子更喜欢寻找年龄较大的朋友,也寻求与成年人的对话。

20世纪80年代,秉持着“给匮者更多”的发展理念,法国选择了一些贫困地区,依据父母是否蓝领阶级、是否失业劳工、高中辍学率、家庭不完全率、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一人是非欧洲移民、母语是否本国语言、全国量评中三年级考试成绩等多重划分指标[4]开始正式实施“教育优先区”政策。“教育优先区”使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被鉴别出来,并享受公平个性化的教育。

2002年,法国国民教育部首次正式承认天才儿童的独特需求,委托教育总督学让-皮埃尔·得劳彼耶(Jean-Pierre Delaubied)对智力早熟儿童情况进行调查,并出台第一份与智力早熟儿童教育相关的官方报告,将有天赋的学生归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倡在课堂上开展融合和差异化教育[5]。让-皮埃尔·得劳彼耶建议促进学校与学生及其家庭的关系;学校解决小学阶段遇到的困难,在出现不足或困难的领域提供支持和补偿,开设辅导组、技能组;根据个人需要调整学习速度,采用加速课程、个性化时间表、多课程班级教育、学习专门学科的方式优化学习。

2005年颁布的《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和计划法》(La loid'orientation et de programme pour l'avenir de l'écolerappellecettenécessité)提出,应为天赋异禀或表现出特殊技能的学生制定“适当的规定”,以“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潜力”[6]。该法唯一规定的是“加速教育”,其他则由当地学校决定。国民教育部随后发布了非规定性的一般指导方针,以帮助教师、校长和学校心理学家更有效地与有天赋的学生合作[7]。该法的颁布,标志着智力早熟儿童的教育纳入法国基础教育。

二、天才儿童的选拔与培养

(一)测评与选拔

1.选拔标准

如上文所述,法国国民教育部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开始关注智力早熟儿童,始于其因与普通儿童的不同步而在学校生活中面临的诸多困难。這一根本性的差异使得法国的天才儿童教育从选拔到培养的侧重点都与他国有所区别。

法国教育部门意识到天才儿童有不同类型,并参考了乔治·贝特(George Betts)等人1988年对天才学生类型的划分,将天才儿童划分为六种类型:一是成绩好的天才学生,因循守旧,不会在学校生活遇到困难;二是大胆而发散的天才学生,极具创造力,质疑规则,捍卫自己的信念,常与家长教师产生冲突;三是故意表现平庸的天才儿童,因为想被别人接受而拒绝承认自己的才能。这些儿童往往是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的女孩,希望被同龄人接受、抗拒挑战、缺乏自信、沮丧,而且往往自尊心很低;四是辍学的天才学生,可能是打扰和压迫他人的学生,不做课业,似乎能力一般或较低;五是有双重标签的天才学生,有学习障碍或情感障碍;六是独立天才学生,他们是独立的,往往自学成才,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并能够很好地利用学校系统为自己创造新的机会。

法国国民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指南》解释说,在识别“智力早熟儿童”时,除传统的智力因素外,还应考虑那些与创造力、动机和环境有关的因素。2013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发布题为《让智力早熟儿童就学》(Scolariser les élèves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s)的报告,并从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个性三方面为智力早熟儿童的日常辨别工作提供了参考框架(见表1)[1]。

2.测评方式

法国国民教育部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学生智力早熟特征不一样,即使相同年龄的儿童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早熟特征,不同的天赋,面临不同的困难。那么采用什么方式、什么工具和谁负责测评便尤为重要。因此,法国国民教育部向239名专家征求意见,最终依照方法的有效性排名,确定了个别智力测试、儿童的日常学习成绩、教师评价、心理学专家意见、创造力测量、学习水平测验、集体智力测验7种获专家一致认可的方式[1]。

3.鉴别程序

《指南》提出,智力早熟儿童的教育应由学区主导,建立、协调和评估中小学智力早熟儿童的培养策略,并形成完整框架;由学区长指定责任人落实各项建议;由一名身份明确且受广大行动者认可的学区级代表,专门负责智力早熟儿童事宜,加强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对话联络[1]。鉴别和采取措施分以下四步:第一步,由教师和家长发现或观察,用表格记录学生表现,小学生的记录表格包含能力和技能、好奇心和知识、创造力和非学习技能、与人的相互关系四个部分,每部分包含具体条目,教师在每个条目上根据行为出现频率进行4点评分;第二步,心理学测试评估,由学校心理学人员完成,对其行为的优缺点、可变性进行评估;第三步,采取帮助行动,教师调整学习节奏,发扬学生优点,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提供与所查明的困难相适应的援助;第四步,成效检查,若依然存在学业困难,则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评估、健康和发展检查以及相关病症检查。

(二)培养模式

1.国家层面

法国国民教育部基于公平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培养智力早熟儿童时要先关注并保证他们掌握同龄人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通过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解决“不同步”问题。为了解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法国政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手册(Livret personnel),对他们进行个性化追踪[8]。允许各年龄阶段学校采用融合、加速、分组的教学方式,对于已在文体、艺术等领域表现出过人天赋的初高中学生,根据领域能力和表现给予相应支持,允许学校采用开设英才班(Classes d'élite)等特殊教学方式,充分满足智力早熟儿童的特殊发展需求。同时,政府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各种全国学科知识、才艺类竞赛(活动),如1991年开始正式举办的小袋鼠全国数学竞赛(Le Kangourou des mathématiques),是全球极具规模的青少年数学思维挑战,针对1到12年级的学生,每年举办一次;还有音乐教育总竞赛(Concoursgénéraldéducation musicale)、体育运动周等。这类竞赛一方面为智力早熟儿童展现自己的天赋与才能提供了舞台,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另一方面构建专门网站,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1]。

2.学区和学校层面

一是融合教学,即将鉴别出的智力早熟儿童融入一般课堂,与普通学生在相同环境中培养。融合培养并非一刀切,而是让智力早熟儿童在接受正常教学外,再为其量身定制适宜的其他学习计划。可以采用丰富课程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也可以与加速学习结合,学生可以留在课堂上学习,节省下来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整个学年从基于其兴趣的活动中受益。丰富课程的方法有三类:第一类旨在通过唤醒和探索活动丰富学生的技能,使他们接触不同的内容和知识领域;第二类在小团体中开展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活动,通过书面、口头和视觉制作发展学习能力;第三类把学生放在研究者的位置上,提出具体问题,让他们面对一个自主性的实践类工作。

二是分组教学,即根据智力早熟儿童的兴趣特点和学习能力分组,组成专门的班级,集中教学。如为智力早熟儿童专设各类英才班,或允许学生参加某学科领域的高年级班,从而加速其学业历程的分化。专业化教学组织的建立,不仅使学校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计划/需求,为学生提供“集成化”的教学,而且能为学生提供统一的补充教学活动;还使学校能够为全校智力早熟儿童制定全面的学习计划,在达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天赋的同时[1],也体现了公平与个性化的教育理念。

三是加速教学,是指使智力早熟儿童能够在比其他学生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学校课程的安排。加速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跳级或压缩学习年限。跳级可以在整个学校跳1-2个年级,并且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跳级。可以压缩1-3年学习年限,学生进入两个年级学习,灵活性高,学习内容丰富。例如,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时间表,从而参加四年级课程(学校和家庭之间签署协议,并得到DASEN的批准)。在学年结束时,学生可以由班级委员会和校长批准升学,可以跨年级参加全国考试。加速教学由教学小组负责,小组成员包括家长、教师、高潜力儿童顾问、学校管理人员、心理学家、国家教育医生、护理和保健专业人员等。教学小组只能决定有限次数的跳级和学制的压缩。

一般情况下,智力早熟儿童占比较小的学校,主要开展融合教学,即让智力早熟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上课,但教师会适时为智力早熟儿童量身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料,进行个别辅导,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专门接收智力早熟儿童的中小学需向学区报备,再由学区通过官网发布学校信息[9]。

三、天才儿童教育管理体系

(一)管理体制

法国的教育是集中管理体制,教育行政机构包括中央、大学区(相当于国内省教育厅)和省(相当于国内的各市教育局)三级。法国的教育行政系统不受同级地方政府指挥,属于独立型的管理体制。中央下设国民教育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事务统一由国民教育部管理。國民教育部根据地区行政区再分设各个大学区,大学区负责上令下传、下情上达,将国民教育部的行政命令传达到省一级的教育管理机构,再推而广之落实到各个教育机构和每一名学生。法国教育系统的集中程度非常高,学校建制有统一的模板[10]。在集中教育的框架下,法国智力早熟儿童教育形成了由中央法律引导、地方制度推动,集政府、学校和社会于一体的外部环境支持与内部专业保障系统。

(二)法律法规保障

法国的天才儿童教育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制度,获得了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例如,《教育法》中提出了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目标,“应为智力早熟或表现出特殊能力的学生提供适当的便利,使他们能够充分发展其潜力”“智力早熟学生的教育是‘确保所有学生不加区别地融入学校,并允许更好地考虑到每个人的潜力”。2005年,《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和计划法》明确指出,“对智力早熟学生或在学习活动中有特殊资质的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以充分开发其潜力。可根据其学习节奏提前就学”。

2007年第2007-158号通告,进一步补充了《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和计划法》[11][12],明确了智力早熟或表现出特殊能力的学生在学校或大学的教育途径。提出从对智力早熟儿童的检测、加强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儿童智力早熟及其具体表征的认识、完善省和学区层面信息系统的组织三方面措施着手,关注中小学阶段的智力早熟儿童教育。学区长、学区督学和国民教育的省级行政主任将动员中小学督导队伍参与确定地方措施的实施战略,并借助教师培训学院和受培训教师,以及各协会的专家代表等资源共同保障智力早熟儿童顺利完成学业[1]。

在管理方面,相关法规也进行了明确说明。《指南》的发布体现了中央政府将智力早熟儿童的具体工作下放至学区及其以下层级,从而促使地方教育积极发挥能动作用[1]。2012年第2012-056号通告要求,在每所学校,一名智力早熟学生的推荐人是家长和教育界的特殊授权者。2013年第2013-60号通函除提及帮助智力早熟儿童正常入学外,还提出从2013年新学期起,接收智力早熟儿童的每位教师须要参照国民教育部专业门户网站(?duscol)所提出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出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识别特殊学生面临困难的能力。此外,一系列支持计划顺利开展,为智力早熟儿童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恰当规划。

(三)教师及辅助人员能力培训

在法国,普通教师是教育智力早熟儿童的主力。政府要求教师具备相关教育能力,并为其提供相关培训。2007年,国民教育部关于“智力早熟儿童学业历程”的通函要求:学校或家庭应及早发现儿童在学习上的问题或者行为上的不当;法国教师培训学院要在教师的初级培训阶段培养教师“辨别学生多样性”的能力,且在继续教育阶段为家长提供相关方面的培训内容,以此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知识与技术上的支持;要求省和学区对教师与家长提出的鉴定请求迅速作出回应,以保证智力早熟儿童尽早得到相关帮助。

2013年,师资与教育高等学校(?colessupérieures du professorat et de l'éducation,ESPE)成为法国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教师初级和继续培训,是法国教师硕士化培养的“摇篮”,以学区为单位设立在综合的大学中,主要接受政府的拨款和资助[1]。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Association Fran?aise pour les Enfants Précoces,AFEP)与ESPE合作开展智力早熟儿童教师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校心理学专家、心理辅导员、校医、督导人员等,具体培训方案见表2[1]。其中,模块1、2由AFEP委派心理学专家主持,模块3由拥有相关丰富经验的校长主持。实施模块3前要对学校参与智力早熟儿童教育实践的教学团队成员进行培训需求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将提前对学校做实地考察,AFEP依据学校所需对培训方案的组织与运行进行督检。

(四)相应配套保障

一是成人辅导。当智力早熟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方法上的困难时,在学生及其家长接受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包括恢复学生的信心,帮助解决与学校某些教师、学生之间的问题;引导行为和管理与学校有关的事件所产生的情绪等。二是专用空间的实施。在学校为智力早熟儿童设立一个专门的空间(如教室、资源中心等)。这是一个特殊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与成年人交谈、解决冲突、学习调节情绪和与同龄人相处策略的平台,还可以提供具体的教育活动。三是各类文化机构。如展馆、剧院、乐团等文体艺术中心为学校或各类英才班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活动场所,增加了智力早熟儿童学习的趣味性和可选择性。

(五)经费保障

法国教育财政支出及政策评价均以确保教育公平而进行。尽管法国是一个典型的集权制国家,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西方国家纷纷进行地方分权的政府改革运动。20世纪80年代,法国开始地方分权改革,使地方的行政和财政权限扩大,使公众对教育的多层次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高。随着分权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管理的分散化和碎片化问题逐渐显现,人们对教育领域的公平理念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财政的整体治理理念应运而生。2001年,法国颁布的《财政组织法》充分体现出整体治理的理念,加强了中央财政对于教育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作用,公共教育支出的碎片化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从2006年起,法国根据新的《财政组织法》将预算项目进行整合,使用“任务-项目-行动”三级预算结构,增强了部门间的协同性;预算的“项目”和“任务”需要以《绩效草案》的形式向议会进行报送,以便确定财政支出是否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具有完善的支出监管体系,确保了财政支出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13]。

当前,对智力早熟儿童教育的公共资金是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总体资金的一部分,其额外支持和倡导由私人组织提供,包括全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Association Nationale pour les Enfants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s,ANPEIP)和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AFEP)。

四、天才儿童相关协会组织

经国民教育部批准或与国民教育部签署协议的协会有权进入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尊重学校和机构的项目基础上,对教育活动进行补充。学校和机构在确定有一名或多名学生的特殊需要时,可以向他们求助。学校和学术服务部门也有可能与协会缔结伙伴关系协定,帮助智力早熟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协会的帮助不能取代学校提供的教学。这些帮助措施是协会与智力早熟学生之间定期活动的一部分。法国具有权威的天才儿童相关协会组织包括全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法国智力早熟协会、欧洲高智能研究协会等。

全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于1971年在尼斯创建,1978年组织了第一届“全国资优儿童大会”,通过媒体报道提高了大众对智力早熟儿童特殊性的认识。1987年,协会参与了尼斯一所公立小学为智力早熟的学生开设的4年制学校课程。截至2022年,协会汇集了21个区域协会,有200多名志愿者负责电话接待,组织会议、讨论小组、儿童讲习班等工作,指导在教育中遇到困难的父母。通过与国家教育部门合作,该协会能够获得对这些学生的特殊性和需求的认可,从而能够有效为学校建言献策。协会成員包括教师、医生、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家、儿童精神科医生、言语治疗师、图形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精神运动治疗师。协会工作包括:组织成员交流和分享经验;参与教育学、心理学、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与专家、科学家和学者合作;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一起开展具体行动;发表由公认的法国专家、从业者、学者和研究人员撰写的文章。

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于1995年由索菲·高特(Sophie C?te)创立。该协会由专业人士和家长组成,于2003年8月5日获得国民教育部的第一次批准,每5年更新一次。协会致力于以有利于天才儿童的方式改善法国学校体系,同时为教师提供特殊培训,为天才儿童的父母提供咨询,并组织各种会议,让科学家、教师、家长们会面,讨论支持和培养有天赋和有才华的儿童的建议和措施。自成立以来,AFEP每年为其志愿者、培训师和心理学家组织一次网络讲习班。

欧洲高智能研究协会(European Council for High Ability,ECHA)是随着欧洲天才儿童研究的蓬勃开展,于1987年成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ECHA的工作内容包括:沟通信息,提供图书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使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与学校、家长联系起来;不定期出版《ECHA新闻》杂志,报道欧洲各国天才儿童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最新出版的天才儿童方面的书刊。1989年,ECHA正式出版期刊《欧洲高智能研究》。

目前,法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中,被视为智力早熟的大约有20万人,其中17%的学生学业成绩不及格。而加速制教育以积极的方式影响高能力学生的学业成就,并且这些学生在其他领域的表现优于同龄人,包括标准化考试成绩、大学成绩、他们就读的大学状况和他们后来的职业道路等,与未加速的智力早熟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社交和自尊方面也表现出改善[14],具有更高的学术自我概念和更积极的整体自我概念[15]。总体来说,法国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关注了天赋异禀的特殊儿童群体的需求,也为其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梦琦.法国智力早熟儿童教育研究及启示: 理念、政策与实践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 2016(12): 81-94.

[2]Delaubier J P. La scolarisation des élèves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s[R]. Paris: 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 et de la jeunesse,2002.

[3]Lignier W. Comment la question des enfants surdoués est-elle devenue scientifiquement sérieuse en France (1971-2007)?[J].Quadern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ouvoir, 2009, (68): 87-90.

[4]卢丽珠.法国“教育优先区”政策改革新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 2019(9): 90-97.

[5]Delaubier J P. La scolarisation des élèves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s[R]. Paris: 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 et de la jeunesse,2002.

[6]Article L321-4, La loi d'orientation et de programme pour l'avenir de l'école[EB/OL].[2005-04-24](2022-12-21).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affichCodeArticle.do;jsessionid=F16FB7EF996382CA94DF41D26E 40D7D5.tpdila14v_1?cidTexte=LEGITEXT000006071191&idArticle=LEGIARTI000006524797&date Texte=20160512&categorieLien=id# LEGIARTI000006524797.

[7]Frantz R S, McClarty K L. Gifted education's reflection of country-specific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eatures[J]. Gifted and Talented International, 2016, 31(1): 46-58.

[8]Jacques-Henri G. MANUEL DU Q.A.D.A.P.S Questionnaire dAide à la Décision dAjustement du Parcours Scolaire[EB/OL].(2021-04-06)[2022-12-21]. https://gex-sud.circo.ac-lyon.fr/spip/IMG/pdf/qadaps_manuel_vf.pdf.

[9]秦琳, 张永军, 康建朝.让高天赋学生获得适宜的教育——国际天才教育前沿研究、政策与实践启示[J].人民教育, 2022(10): 61-65.

[10]赵晶.法国业士考试的现代化转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8.

[11]凌琳.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20.

[12]Guide d'aide à la conception de modules de formation pour une prise en comptedes élèves intellectuellement précoces[EB/OL].(2007-10-25)[2022-12-21]. https://www.education.gouv.fr/bo/2007/38/MENE0701646C.htm.

[13]王利國.开展教育发展和绩效评估的国际借鉴[C].财金观察.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议论文集,2020: 134-144.

[14]Courtinat-Camps A, Massé L, de Léonardis M, Capdevielle-Mougnibas V. The heterogeneity of self-portraits of gifted students in France[J]. Roeper Review, 2017, 39(1): 24-36.

[15]Lee S Y, Olszewski-Kubilius P, Thomson D T. Academically gifted studentsperceived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peer relationships[J].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012, 56(2): 90-104.

Pursuing Fair and Individualized Special Education:

Educ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 in France

HAN Yang1,3,4   XIE Yanfeng1,3,4   FENG Mengmeng1,3,4   CHENG Gonglu1,3,4   BAI Xuejun1,3,4   ZHANG Xingli2,5   WANG Yongli6

(1.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CAS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3.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4.Tianjin Social Science Laboratory of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ianjin 300387;

5.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6.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in France is based on the basic educational concept of fairness and individuality, while the special training of gifted children comes from helping precocious children with better adapt to school life. Such educational concept avoids excessive utilitarianism and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elec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in France are based on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social emotion and behavioral personality, it adopt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ntegrated teaching, group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accelerated teaching. Meanwhile, it guarantees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by means of legislation, teacher train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French education system for gifted children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talent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Keywords: France; Gifted children; Gifted children education; Precocious; Fairness and individuation

(責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作者简介:韩洋、谢岩枫、冯萌萌、程塨渌、白学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天津市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300387);张兴利(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王永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处(北京,100816)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比较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编号:MOE-CIEM-2022019)

猜你喜欢

法国
法国(三)
法国(二)
法国(一)
莫奈《睡莲》[法国]
没有高层建筑的法国首都
敬隐渔著译在法国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法国浪漫之旅(二)
在法国“随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