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23新政后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留洋特征研究

2023-05-30葛美超

当代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留洋德甲新政

葛美超

引言: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法法、逻辑分析法等,对U23新政后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的留洋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U23新政后中国加盟欧洲顶级联赛人数与日韩相比处于落后形势;从留洋的年龄段来看,中国留洋球员年龄在U18到U23之间,日本和韩国留洋球员年龄普遍大于U23;从留洋球员场上位置来看,日韩球员场上的位置主要为前锋;中国留洋球员场上位置为后卫。建议:球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努力克服语言障碍,足协与俱乐部转变留洋政策,为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鼓励超龄球员留洋。

足球运动员留洋成为足球职业化对外交流和职业联赛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足球运动员在留洋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存在诸多不足与教训。中国足协为了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U23政策解决方案。中国足协发布了《2017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规程》,要求一場比赛的18人上场名单中,至少要存在2个或2个以上U23中国籍球员;在比赛首发的名单中,必须要有1人及以上的U23球员;各俱乐部赛季首次报名中至少存在4个U23中国籍球员。由于该政策对U23球员的出场时间没有进行要求,使该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俱乐部选择开赛不久就把U23球员换下,导致政策的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于2017年中超联赛中U23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足协在《2017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规程》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和调整,在《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在2018年的中超联赛中,各个足球俱乐部在某一场比赛中使用U23球员数量必须与场上外援数量相等。U23新政策的出台让各个中超俱乐部都有点措手不及,究其原因,中国足协制定政策时并未与各俱乐部进行充分沟通。新政的出台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宗旨背道而驰。同时U23新政策的出台大大压缩了超龄球员的出场时间,引发留洋球员的回流,U23新政对上场外援人数的限制,使得各队在挑选外援时更关注能力强大的大牌外援,相应的引援投入也会大幅增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U23新政后中国足球职业运动员留洋特征与日韩足球职业运动员留洋特征对比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目的,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学术期刊,以“中日韩足球留洋特征”为关键字进全文检索,充分了解到当前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高度,从而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比较分析法

通过所得数据对对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留洋进行比较,对球员的留洋情况、年龄特征、场上位置进行对比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然后Exesl进行处理、分析、整理,制作成图表,并对数据进行描述行分析,为本论文的分析提供数据保障。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认真整理和仔细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得出本论文最后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U23新政后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留洋现状分析

2.1.1 U23新政后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留洋的基本情况

足球职业运动员是指从事足球运动和足球赛为职业运动的人员。耶鲁大学奥德弗提出的“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简称。该理论认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越为人们所渴望。几乎所有职业球员都有加盟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梦想,为了更高的舞台展示自己。尤其是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五大联赛,甚至欧洲的荷甲、葡超也是很多球员的选择。从表1可以看出,在加盟欧洲职业足球顶级联赛的人次上,日本最多,韩国次之,中国最少。从U23新政的角度看,政策出发点是保证年轻球员有上场机会,导致年轻球员没有留洋的动力。中国加盟顶级联赛有武磊和李嗣榕;日本加盟顶级联赛中,英超有吉田麻也、冈崎慎司;西甲有清武弘嗣、乾贵士;意甲有本田奎佑、长友佑都;德甲有长谷部诚、酒井高德、香川真司、原口元气、大迫勇也、武藤嘉纪、内田笃人;法甲有川岛永嗣、酒井宏树;荷甲有太田宏介、小林祐希、麦克·哈夫纳;葡超有权田修一。韩国加盟顶级联赛中,法甲有黄义助、尹日禄;德甲有池东沅、权永勋、黄仁范;西甲有李刚仁;意甲有李升佑。

2.1.2 19年亚洲杯比赛中日韩国家队员海外效力情况

一支国字号足球队的留洋球员人数,往往可以间接代表这支球队的整体实力,因为一般能够留洋的球员自然是具备了超出本土其他球员的能力,另外选择留洋之后依然可以入选国家队,这也能表明留洋的质量符合预期。从表2可以看出参与19年亚洲杯且海外留洋情况,中国无海外留洋人员,日本有六人,分别是吉田麻也(英超)、原口元气(德甲)、柴崎岳(西甲)、大迫勇也(德甲)、酒井宏树(法甲)、权野拓磨(德甲);韩国有六人,寄诚庸(英超)、孙兴憨(英超)、具滋哲(德甲)、孙兴憨(英超)、黄喜灿(德甲)、池东沅(德甲)。日韩留洋人数多,中国留洋人数仅有五人,考虑到球员在国外俱乐部的处境,为了保证训练和比赛计划有序,中国足协不会召回海外球员。

2.2 U23新政后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留洋特征对比分析

2.2.1 U23新政后中日韩留洋足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五名中国留洋的足球运动员中两名在二十三岁之前开启了自己的留洋之路。这与中国足协制订的留洋交流项目以及国内俱乐部对年轻球员留洋的推进是密切相关的。日韩有成功留洋的经历,得到所效力俱乐部认可的球员,例如吉田麻也、原口元气、孙兴憨、寄诚庸都是在U18-U23年龄段。在他们开始留洋之前已经在国内俱乐部占主力位置,有着优异的表现,具有丰富的职业比赛经验,而且也都入选过过国家队,国际比赛经验也较为丰富。在他们留洋到欧洲俱乐部时候,从身体成长、技术稳定性、思想意志等方面来说都是足够成熟的。因此他们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欧洲俱乐部取得成功是必然的。他们的成功经历是值得借鉴的。

2.2.2 U23新政后中日韩留洋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中日韩足球运动员留洋的特征,通过对留洋运动员场上位置的数据整理分析,观察中、日、韩球员场上位置,根据司职位置分为后卫、前锋、守门员、中场。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留洋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主要为后卫、前锋,无守门员。留洋过程中孙怡朋是中场的代表,2019年5月在西乙联赛首次亮相,他是第一位出现在西乙赛场上的中国球员。在西甲联赛开启辉煌留洋生涯武磊33次先发16次替补出场打入七球,是留洋中最杰出的前锋代表。日本大部分为前锋位置,后卫与中场持平,有一名守门员。韩国无后卫与守门员位置,主要集中在前锋位置。

2.3 U23新政后中国足球职业球员留洋影响因素

2.3.1 U23新政的不足

U23新政要必须求每场比赛必须派上跟外援数量相等的U23球员。新政策让转会市场上的年轻人身价上涨。由于国内俱乐部看重自己培养的球员不愿有过多的转会交易,所以不少俱乐部把目标转向国外,毕竟在葡萄牙、西班牙德国等留洋的球员,基本上符合U23政策。符合U23政策的球员,不少回国踢上主力,部分能力达不上主力的球员,也依靠政策可以在联赛中获得一定的出场时间。政策给了年轻球员一个优待身份,从某种程度加速了这些球员回归的进程,例如胡睿宝、杨立瑜、韦世豪、刘军帅、张凌峰、张宏疆、魏敬宗等都从海外回到国内。国内给出具有竞争力的合同,以及熟悉的生活环境必定会促使球员回国,也会让一部分球员放弃追逐一个可能性不大的上限,这个上限就是往更高水平联赛发展,从目前实力来看很难达到。为了能更好的获得海外年轻球员,国内俱乐部提供的条件也非常丰厚,这些年轻球员如果具有国字号背景,就可以拿到队里的中等水平工资。

2.3.2 参与留洋运动员实力的缺乏与语言能力差

当今中国足球运动员留洋年龄出现青年化的趋势,年龄高低既有有时也有劣势,20岁以下的球员在国内没有足够的比赛经验,在国外俱乐部中竞争又非常激烈,比赛上场时间难以保证。例如17年德甲不莱梅与狼队下半场的对阵中,作为首秀的张玉宁替补登场21分钟因没有出色表现而被换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比赛经验,球员才能更好的运用技术、理解战术,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水平高也会在比赛中犯低级错误。假如在比赛中失误,很难会在获得上场机会,如此循环下去很难会有进步。在留洋过程中,大部分运动员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和特点,报的期望太高。非强队的情况下,不会给考虑机会和位置问题。接着是语言问题,语言作为一种载体,是两个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对想要去国外留洋的中国球员而言,这是一道很难跨的门槛。大多数职业球员从小生活在体校、俱乐部和足球学校等,同时进行质量很差的文化课学习,这样就造成了球员的文化水平的不高。文化素质不高影响球员的自身发展,影响足球整体水平的发展。因为文化素质不高,引起球员无法理解教练的战术思想和意图,特别是面对外籍教练时,对英语的掌握不是很好,几乎是空白。更别说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曾加盟德甲的张稀哲在半个赛季未获得一次正式德甲比赛的出场机会,语言不通迟迟难以融入球队。足球运动队文化教育不是降低学习程度、标准或着眼于补基础知识,向普通学校看齐,而是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利用足球运动员认识优势和教学条件,创新符合足球青少年运动员特点的教学模式。

2.3.3 对比赛理解的偏差

2005年,中国足球跟英超、苏超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超级联赛。同样是超级联赛,但两者却有着天壤之别。两个联赛的竞赛水平相差甚远,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两个国家的足球发展水平高,必然造成了联赛水平的落差。但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是,一个国家的联赛是用来提高这个国家整体足球水平的,偏偏中超,有着气派华丽的名字,却没有实质的内容,并没有起到一个联赛的作用。探究一番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除一些不可排除的客观因素,譬如联赛的历史和经验等,主要还是中超管理制度体系的混乱和足球整体腐败,造成组织工作效率低下,职业联赛比赛过程中假球,黑哨丑闻倍出,联赛文化制度建设薄弱等。这种足球文化价值取向急功近利的一面,造成不能沉下心来办联赛。如果注重联赛质量就会成为受人关注的联赛。而西方足球强国如英超有其规范的操作方法,有办事得力的组织机构,造就它是毫无争议的在世界范围内收入和盈利远远处于领先地位的职业足球联赛。

2.4 U23新政后中国足球职业化球员留洋对策

2.4.1 加强运动员自身实力与外界适应能力

U23政策的目的是解决职业足球联赛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年轻球员的培养问题。每一名中国足球留洋运动员而言,最重要的是实力。在国内的比赛过程中表现得优秀,留洋到国外俱乐部有可能会从替补开始。通过一次次比赛加强自身实力,这样上升的空间也大。国外陌生坏境是球员第一个要跨的门槛。想要踢好一场足球比赛,需要十一个球员的共同奋斗,相互交流。国外的联赛竞争激烈且水平高,想要站稳脚跟要恐下一番功夫。在联赛过程中球员表现优异,容易引起国外俱乐部的注目,这对球员留洋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2.4.2 足协与俱乐部转变留洋政策

为了防止俱乐部恶意抬高球员的身价,阻挠球员留洋,留洋政策应该根据最新劳动合同法和国际逐渐接轨,国内俱乐部要与国外俱乐部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对转会球员的身价要公开公平公正,保证转会球员身价的合理,确定市场运营有序进行。越是市场化运作好的足球联赛越能引起球迷的关注。对于超龄的球员要鼓励留洋。

2.4.3 举办高质量国内足球联赛

一个国家足球水平在联赛中表现的高低,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在联赛过程中球员表现优异,容易引起国外俱乐部的注目,这对球员留洋过程中具有有较大的优势。越是市场化运作好的足球联赛越能引起球迷的关注。

3 结语

通过对比U23新政以来中日韩足球职业球员留洋特征可以看出,日韩足球形成良性发展,我国足球已全面落后。日韩足球取得的成功与本国足球联赛发展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培养有关,中国足球基础需要夯实,我们要抓紧青少年足球培养,加强足球队伍的建设,给留洋国外球员一个好的发展空间,把握好留洋的机会,鼓励球员留洋国外,做好优秀球员的留洋准备在国内的联赛中,多多给予留洋球员机会,保证他们在国际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使国外俱乐部对我国球员產生一种吸引力,更好的促进球员留洋。同时全民应该支持留洋,调动留洋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留洋德甲新政
中国足球留洋路艰辛曲折
“新政”爆款第一车?
新政不是“半夜鸡叫”
新政
关于新政的思考
聚焦中国公路自行车车手留洋之路
Research survey and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on the uric acid metabolism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留洋现状调查
德迷福音
信虫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