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05-30孙焱

当代体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动作技能

孙焱

1 从自身做起,学习新课标,树立体育学科教学新理念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身感责任重大,想要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理论学习:(1)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有自己的思想理念,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设计,体现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想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就要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适当增加学生的肌肉力量练习,注重学生的各项运动技术的学习需求,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3)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量化,评价性强,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4)教学方法要更新: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优良的体育品格。(5)抓好课堂教学,更新了教学理念之后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我在教学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抓好课堂教学,因为高中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只有通过每周两节体育课时间进行锻炼,因此应抓好课堂教学,利用好课堂时间,让学生得到有效锻炼,才能有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2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1 实行班内选项教学,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高中学生都已经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体现在教学当中的学习态度和体育学习兴趣,想要培养体育情感首先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班级内进行选项教学就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需求。但班内选项会面临着一个老师如何同时教授几个项目的问题,于是,我首先制定了一套选项方案,方案采用套餐的形式,每学期一个套餐,每个套餐3个项目,学生可以在这3个项目中进行选择,确定项目之后,就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根据项目分组后,一个老师不能同时进行三个项目的教学,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各组根据学生的基础选出特长生作为小组长,在分组练习时先由小组长带领学习,因为高中学生都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时老师只要进行分组教学指导、教授练习方法即可。同时还要在每学期的开始就制定好学生所选项目的考核标准,学期结束考核通过的同学在下学期可以选择别的项目进行学习,考核不能通过的同学则继续学习原来的项目,直到掌握技能通过考核。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目标去学习,学习兴趣更高,练习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如:高一年级上学期的套餐是健美操、篮球、足球,这个套餐得到了大部分女生和男生的喜爱,练习时先由基础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带领学习,随后老师再进行点评指导,特别是篮球和足球项目,男生选的人最多并且都有一定的运动基础,有部分同学还参加过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在这些同学的帮助下,课内选项教学很是轻松,设计时把练习内容与比赛相结合,这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是高涨,有练习时的讨论和相互帮助,也有比赛时的加油呐喊。相对男生的选项女生则更喜欢健美操项目,但健美操动作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不如球类项目能享受到比赛的乐趣,这时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保持兴趣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给她们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学习4个8拍组合动作时,我会给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小目标,让每个小组只要完成一个8拍的动作,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这样就有学生当起了老师,练习的热情就会重新燃起。除此之外,课的最后还要设计展示时间,内容是本节课所学的动作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这个环节就是课堂的最高潮了,为了更好的展示,小组同学之间会相互帮助,这就彰显了团队的力量和荣誉感。这时的课堂就是学生们的课堂,接下来的表演更会让我们一饱眼福,有的组合中出现了拉丁舞动作、街舞动作和爵士舞动作、有的表演结束后还增加了漂亮的造型,同学们都充分发挥了她们的特长,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学会了遵守规则,还能体会到与同伴的配合、与对手的竞争等,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品德。

2.2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以前的体育课教学都是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种学习学生很是被动,盲目的跟练,反复练习单个技术动作虽然学生能掌握动作技术,但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及创新等能力,也就不能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要改变教学方式,不能只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要积极运用媒体设备和动作挂图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讨论、取长补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学习,还能享受与同学一起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能建立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教授高一年级健美操选项的课程中,就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的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初始阶段,学生没有基础,这时应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带领练习,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健美操基础,就可以采用自己学、小组合作学、分组探究的方式进行练习,在班内选项教学中教授健美操基本动作拓展这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動作和创编知识,就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相互探究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时只要观察,适当的点拨、鼓励与启发,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思考;时而面带微笑,好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而哈哈大笑,此刻正在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动作技能,提高了运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思考与交往的能力。因此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3 教材内容由单一技术向组合技术的转变是教学方式改进的策略

“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序列性和整体性。在运动项目教学中,通过多种动作技术的学练,加大组合动作的练习,参加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提升学生对运动项目整体的掌握水平。”每个运动项目都是由相互关联的技能和知识组成的,每个单一型的运动技术的孤立学习和掌握是不可能学成一项运动的,要想学好一项运动技能,就需要有多种技术动作的组合学练和在实践中的整体运用。因此,体育课堂教学一定不要进行单个技术和知识点的教学,应将学习内容由单一的技术动作向组合型的技术动作转变,应该早点让学生体验一项运动的完整动作。例如:在高二第一学期田径模块教学教授蹲踞式跳远这一技术时,第一课时我是先教助跑与起跳组合,经过反复练习后第二课时就要与腾空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了,但是要重点强调助跑与起跳,落地技术应与腾空后的蹲踞式技术紧密相连,并在完整动作练习时强调落地技术,单个动作进行组合后,练习时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重点的去指导,让学生在完整技术的学练中逐步提高多个动作技术的组合,这种教学方式在保证主题教学内容学练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系统性动作技术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2.4 教学方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因材施教,关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性别、体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学生在技能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和特征,合理制定学习内容和标准,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衡量学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能力所及承受范围内更好的发展。如:在篮球的行进间投篮的练习中,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练习技巧,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表现出有些困难,这时应当区别对待,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练习,把运动能力较好的分为一组,要求三步动作规范、连贯、协调,做到一大二小三高跳,并能投篮命中。把动作掌握较慢的分为一组,可采用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帮助同学们更快的掌握动作,对于三步的位置不清楚的,可在地上标出脚步的位置,让学生清晰明了,等学生掌握了步伐再要求动作规范、协调、连贯、命中率高等,这样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不断增加难度,既能让技能较强的学生继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保证了技能练习较差的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均衡、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更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创设一定的情景,增加游戏和比赛练习

“在教学中要创设复杂的运动情景,因为复杂的运动情景更接近真实的情景,更有助于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如:在进行篮球传接球教学时,应先让学生体验原地传接球的基础上,设置一个传接球的游戏:几个同学之间进行传接球,增加一个防守队员进行防守,要求相互传球的同学之间可以使用多种传球方法,让防守队员学会防守,之后再进行三对三的教学比赛,要求传球超过三次才能投篮,重点练习学生的传接球技能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对基础不好、运动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在采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时,可适当的改变规则,如:初学篮球的女生投篮命中率较低,在练习运球和传接球的内容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练习,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传接球能力,设置简易篮筐的游戏:每组两名学生手拉手打开,做简易篮筐,其他同学则在场内进行运、传、投的比赛,这样既降低了投篮的难度,又增加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巩固了运动技能,提高了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遵守规则、团结进取等体育品德。

3 注重课堂效率,保证每节课的运动量

3.1 精讲多练,保证一定的运动量才能提升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乐,使学生在大量的学练中深刻体验运动的价值和乐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运动。”要使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首先在课堂中要做到精讲多练,无论是运动能力的提高,还是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形成都不是靠教师说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课堂中应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和密度,保障学生持续的运动达到每节课30分钟左右。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多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高一年级开始就抓好课堂纪律,好的课堂纪律能为以后的高效练习打下基础,因为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还存在初中时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认为体育课无所谓,放羊习惯了。刚开始应将学生的这种思想消失在萌芽状态,课上要约法三章,制定课堂纪律让全班同学监督,对各班体育委员重点培养,他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2)采用分配任务单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高了练习密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会更强烈,练习的效率和持久性会大大提高,减少了老师讲解的时间。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把要学习的动作做成一个任务单的形式,里面有技术动作、方法、要领、图片的动作展示,学生按要求练习,教师只要监督、重点提示、个别指导,这样就减少了讲解的时间,保证了练习效率。总之,可不讲的,一定不讲,能少讲的,就不要多讲,尽可能的少讲多练,真正把体育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 每节体育课要有体能练习

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每堂体育课要进行一定的体能练习,这一要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同时对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能是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应注重体能的发展。为了有效的发展体能,我在每學期的开始阶段都会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来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开学时要先进行一次测试,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这样就可以看到学生体能的变化。达标测试结束后在课堂教学中发展体能时可以把一般性的体能练习和具体运动项目的体能练习相结合,还要与体育课的教学顺序结合起来,一般把提高运动项目的体能练习放在准备活动之后,可以与学习的内容相关联,这样的体能练习可以作为内容教学的辅助性练习和诱导性练习。例如:健美操项目的学习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进行开合跳结合手臂不同方位的专门性练习,篮球学习可以安排三步起跳触摸篮板的弹跳练习和防守步伐的反应速度练习,这样就能使这些体能练习为运动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学生素质的体能练习,像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可以安排在课堂内容教学之后放松部分之前。像健美操课后就可以安排开合跳、吸腿跳等高冲击性的动作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篮球课后可以安排折线往返跑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体能。在发展这些体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注重上下肢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体能也可以增加课堂的练习强度,是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的重要手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强度的体能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学生的体能增强了,运动技能的学习更会轻而易举,在这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发展了体能。体能的提升不仅能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核心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泗县一中)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动作技能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