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教育主题分析

2023-05-30胡悦

今古文创 2023年17期

胡悦

【摘要】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部经典的成長小说,小说向读者展现了母亲教育缺失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和父亲阿迪克斯教育孩子时的智慧。父亲阿迪克斯·芬奇在孩子面前是平等的身份,他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教授给他们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小说所传达的教育主题为现代父母教育孩子提供了正确指导,引领读者思考处世之道。

【关键词】 《杀死一只知更鸟》;教育主题;父亲教育;母亲教育缺失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7-002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7.006

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它在教育领域的意义使其突破国界,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长小说之一,1961年该书获当年度普利策奖。

小说从儿童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斯库特六岁时对家人和邻居生活的观察,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儿童教育问题、种族问题、司法公正问题等社会问题。斯库特成长于单亲家庭,父亲阿迪克斯在小说中是正直律师的典范。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知更鸟象征意义、种族歧视问题、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儿童叙事策略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教育主题,展现了父亲阿迪克斯的教育智慧和单亲家庭母亲教育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从中收获如何为人的精神指导。

一、斯库特的家庭成长背景

斯库特出生于梅科姆县的一个传统的上层家庭。由于母亲在她两岁时就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了,所以她从来没有痛失母爱的感觉。父亲阿迪克斯人到中年才结婚生子,他会陪孩子们玩,给他们读书,公正和蔼的对待他们。因为自幼丧母,所以斯库特从小属于放羊式的长大,父亲只在大的方面约束她,从不在细枝末节上严格要求她做个淑女。于是,丧母和父亲的开明,让斯库特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天性享受着自己该有的人生。

二、《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父亲教育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教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教育,还有对其人格的塑造、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事实表明,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精心培养对孩子是否能身心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父亲,阿迪克斯·芬奇有一双未成年的孩子。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他还得承担起教养一双儿女的责任。孩子们喜欢、信任、尊重阿迪克斯不仅仅因为他在空闲时间陪他们玩耍、读书,更因为他在对待一双子女时公平、尊重、理解和包容。

斯库特从小就爱穿背带裤而不是裙子和紧身衣,比起当一名淑女,她更爱无拘无束自由的生活,她脾气暴躁,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和挑衅她常常爱用拳头解决问题。每当这种时候阿迪克斯都会耐心的询问斯库特缘由,给她机会把事情说清楚,然后以女儿可以理解的方式为她指点迷津。

(一)尊重别人,换位思考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阿迪克斯对孩子的尊重也赢得了孩子们对他的尊重,但是面对其他人时,孩子们则常常会失去辨别力,继而产生不尊重的言行。

芬奇一家人住在镇居民区的主街上,斯库特和哥哥杰姆的交际活动范围除了学校便是自家附近的邻里间。向南数三户到达拉德利家,拉德利家的小儿子阿瑟由于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被父亲关在家里,十五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他在小镇居民眼里是个十足的“怪人”,当杰姆忍不住向阿迪克斯打探拉德利家的情况时,父亲唯一的回答便是让他管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尊重拉德利家人自己的决定。

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伙伴迪尔不断地激将法使得三位少年一次次向拉德利宅院发起冒险,直到杰姆险些被内森·拉德利先生枪击。阿迪克斯告诫儿女们别再去折磨阿瑟先生,远离那栋房子,也不许取笑任何人,他让孩子们换位思考想一想阿瑟先生的处境。阿迪克斯对孩子们打扰拉德利一家的行为的处理体现了其对阿瑟的同情和对拉德利一家生活方式的尊重。虽然当下女儿对父亲的话理解甚微,但是当斯库特升入三年级后,再次想起曾经做下的闹剧,她深感愧疚,这表明父亲的话对女儿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

坎宁安家是农民,沃尔特·坎宁安的父亲是阿迪克斯的客户。1929年黑色星期四股市崩盘对农民的打击最大,于是他们迫不得已用自家农产品代替律师费。当卡罗琳小姐想借给沃尔特·坎宁安二十五美分吃午饭时,斯库特主动告诉老师沃尔特家里拿不出二十五美分,以此委婉的谢绝卡罗琳小姐的好意。虽然那时的斯库特还无法向老师解释清楚坎宁安家窘迫的经济情况,但是她仗义执言的行为表明她尊重坎宁安家族生活的方式。

学校在一年级采用了新教学法,为此卡罗琳小姐不让斯库特和父亲一起读书看报,斯库特为此十分苦恼并产生了厌学情绪,当她向父亲表明不想去上学的意愿时,阿迪克斯告诉她“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时的斯库特还无法理解何为换位思考。但在故事结尾时斯库特挽着阿瑟先生的手护送他回家,当她独自站在拉德利家的前廊,她终于理解了阿瑟先生的处境和他的本性。小镇上的流言蜚语让阿瑟失去了活在阳光下的机会,他一生也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即使活于炼狱,阿瑟仍以善面世,他会在火灾中默默为斯库特披上毯子,也会在生死攸关时,冲出家门护他们无虞。

(二)勇敢,是人生最宝贵的品质

力克·胡哲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去做。”勇敢不是面对困难时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而是明知前路荆棘丛生,胜率渺茫,但依然能坚持内心的善良和准则,纵使步履维艰也要掷地有声地走好自己的路。

向北第三户是杜博斯太太家,在街坊邻里眼中,她是最恶毒的老太太。杰姆因为恼怒杜博斯太太谩骂父亲为黑人打官司毁了她一园子的山茶花。阿迪克斯得知后要求杰姆独自去与杜博斯太太谈一谈,因为他希望孩子们在面对糟糕情况时仍能保持理智和冷静,他在教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用暴力手段去发泄。

一番交谈后,杜博斯太太想让杰姆连着一个月去给她读书,斯库特也跟着哥哥一起去了。每天的念书时间是以杜博斯太太的闹钟为号结束的,直到闹钟不再响铃,而变为杜博斯太太口头决定结束时间。念书结束一个多月后杜博斯太太去世了。阿迪克斯告诉儿女们杜博斯太太让杰姆给她念书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以戒掉吗啡成瘾,因为她时日无多了,她想清清白白地离开人间,她也确实做到了,她是一位勇敢的人。阿迪克斯告诉儿女们“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这是阿迪克斯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也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品质。阿迪克斯接下为黑人汤姆·鲁宾逊辩护的案子就是以身作则地教孩子们勇敢。一开始,父亲就知道这是一场必输的官司,但是他仍然尽心尽力,坚持与错误的传统观念抗争。他站在了世俗的对立面,他遭受了周围人的谩骂,孩子也因此受到了冷嘲热讽,甚至受到了生命威胁,但他仍然选择了伸张正义。父亲希望孩子们未来面对困难时能勇敢地战胜内心的胆怯、战胜世俗的偏见,坚守做人的底线。

后来,当坎宁安一行人想动用私刑处死汤姆的时候,阿迪克斯因为想保护汤姆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胁,关键时刻,杰姆和斯库特挺身而出,杰姆清楚地意识到父亲此刻正处于危险之中,而斯库特虽然没有觉察出他们的目的,但她和坎宁安的一番交谈化解了一场正面冲突的危机。斯库特和杰姆面对这次危机心理上是害怕的,斯库特在回家后后知后觉地哭了,但他们保护父亲的本能使他们勇敢,他们在面对一行凶神恶煞来意不善的成年人时果敢坚毅,勇往直前与父亲站在同一战线的行为是勇敢最好的诠释。

(三)守护我们心中的“知更鸟”——善良

“知更鸟只是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家院子里种的花果蔬菜,也不在谷仓里筑巢做窝,只是为我们尽情地唱歌。所以说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犯罪。”从莫迪小姐对知更鸟的描述中,可见知更鸟是天真、善良和美好的化身,所以当你杀死一只知更鸟,你就是在扼杀善意和美好。

小镇的居民都称之为“怪人”的阿瑟先生就是一只被囚于笼中,失去自由的知更鸟。阿瑟因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上了法庭,从那之后他就失去了自由,被关在家里十几年。镇上一直流传着关于阿瑟的流言,他被认为是只在夜间出没的“幽灵”。尤其是发生夜间犯罪时,尽管人们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也仍然怀疑是阿瑟犯罪。

然而,杰姆因闯入拉德利家险些被内森·拉德利先生射杀,但他一意孤行想去取回慌乱逃窜中缠在铁丝篱笆上的裤子。当他返回时却发现裤子已经被缝好放在篱笆下,好像在等着他取回一样。阿瑟不善女红,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裤子缝好,因为他知道这对杰姆很重要。在街边的树洞里,阿瑟送给斯库特和杰姆香皂刻的娃娃、口香糖、怀表和吉祥币。莫迪小姐家发生火灾,深夜众人忙着救火时,阿瑟神不知鬼不觉地斯库特盖上了一条毯子。阿瑟先生自被关在家中后第一次露面是为了救差点被尤厄尔杀害的斯库特和杰姆,这也是斯库特第一次见传言中的“怪人”拉德利。种种行为都表明阿瑟心中的善良和爱心。虽然过着与日隔绝的生活,但这并没有泯灭他心中的纯真和善良,反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人。

流言蜚语足以毁掉一个人,是阿瑟不想在白天出门吗?是小镇的人从来不愿意给他一个机会,他们心里对曾经犯过错的阿瑟的偏见使得他们不相信这样一个上过法庭的人会改变。他们时刻提防着阿瑟,孩子们上学都因为心中的惧怕绕开他们家。而阿迪克斯却告诉孩子“斯库特,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等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现。”所以当斯库特送阿瑟回家后,她站在拉德利家前廊时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以及自己曾经对阿瑟的打扰,她才认识到阿瑟先生是多么的宽容和善良,他在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和打扰时没有生气发怒,而是默默地关心他们,给他们送礼物。虽然阿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和数不尽的议论,他仍以爱相待,以善良对抗浑浊的社会。

阿迪克斯说“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他希望孩子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守护自己的良心,守护心底的善良,今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在原则上让步,坚守初心,心存正义,保持善良地面对一切。

三、《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母亲教育的缺失

(一)母亲教育缺失对斯库特性格的影响

斯库特缺乏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同感,她的性别意识是模糊的。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由父亲、母亲、子女的三角关系变为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这种家庭关系就失去了平衡,父亲或母亲无法完全承担起另一方的角色,儿童会出现“男孩女性化”或者“女孩男性化”的情况。由于缺乏母亲教育,斯库特无论是穿着还是性格上都有些男生气,相较于穿上裙子做个淑女,她更爱舒适自由的背带裤和马裤。斯库特性别意识模糊,甚至讨厌自己女性的身份。她讨厌扮演剧本中的女性角色,也会在杰姆和迪尔叫自己女孩时感到烦恼,可见她不认同自己女性的身份,这也解释了为何斯库特没有同龄的女性朋友。哥哥杰姆也告诉她“如果我的一举一动开始像个女孩子一样,就干脆走開,找几个女孩子玩去吧。”当她因为女性身份受排挤时,没有人引导她正确看待自己的性别,自然而然地,斯库特认为女性身份代表懦弱、麻烦、胆小,她下意识地逃避这个身份以获得哥哥和伙伴的认可。

斯库特天真善良,聪明好学,但是她脾气暴躁,遇事爱用拳头解决问题,共情能力弱。这与她幼年丧母,缺乏母亲教育息息相关。虽然保姆卡波妮悉心照料兄妹俩的生活,但斯库特和卡波妮并不亲近,她认为卡波妮太过严厉,有时甚至会对自己动粗,所以她无法理解卡波妮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沃尔特·坎宁安来家里做客时往蔬菜和肉上浇了很多糖浆,斯库特为此很纳闷,她在餐桌上给了沃尔特难堪,卡波妮为此叫她去厨房沟通。这一幕恰恰表明斯库特共情能力弱,她无法体谅大庭广众指责他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在卡波妮教育了斯库特一番后,斯库特并不服气还心生怨怼,她要求父亲辞退卡波妮,这也侧面表明斯库特没有把卡波妮当成一位长辈尊重,卡波妮自然无法给她提供良好的母亲教育。

(二)母亲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母亲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生理上的连接也注定母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母子感情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情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就会模仿母亲的言行举止。小说里斯库特前期不懂爱,她对别人的关心反应迟钝,甚至认为那是不合理的。卡波妮教她写字,她却认为这是导致自己被老师责骂的原因,卡波妮对她严厉是出于关心和爱护,但在斯库特眼里卡波妮喜欢杰姆超过自己。正是因为缺乏母亲教育导致斯库特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缓慢而曲折,使得她在社会交往中对爱的感知力薄弱,但后期在和莫迪小姐,卡波妮,亚历山德拉姑姑的深入接触和交往后,她逐渐意识到女性的价值,接受了自己作为女性的身份。由此可见,0-3岁母亲教育的缺失对儿童性格、习惯、道德、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在小说中,父亲阿迪克斯对孩子成长中的小事从不苛责,穿着打扮在父亲看来无足轻重,但在传统的亚历山德拉姑姑眼中,斯库特应该做一名“窈窕淑女”。在斯库特眼里,姑姑教条冰冷的教育方式是无法接受的。在斯库特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位权威的女性能承担起教育她的角色,因为她从心理上抵触这些女性角色,唯一让斯库特尊敬信任的女性角色是莫迪小姐,因为莫迪明事理,有信仰,是成长过程中斯库特为数不多可以谈心的长辈。但莫迪小姐作为外人,也承担不起教养斯库特的责任,因为她虽有母亲的慈爱,但没有母亲的责任感和约束力。可见母亲的角色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尤其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女性对自己的性别的不认同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无知。

四、结语

半个多世纪过去,《杀死一只知更鸟》仍被奉为教育经典之作,不仅仅因为让人入迷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从故事中一个个人物的成长过程也是现实的缩影。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父母就是修行路上的一盏明灯,他们为我们指点迷津,做我们坚韧的后盾。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虽然斯库特因缺乏母亲教育对自己的女性身份缺乏认同感,对他人命运缺乏同理心,但父亲阿迪克斯爱的教育让她和杰姆学会坚毅勇敢的直面人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守护自己的良知和底线,做一个公平正直,善良宽容的人。

参考文献:

[1]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M].李育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2]张学敏.《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象征艺术手法运用[J].语文建设,2016,(35):67-68.

[3]陈凤兰.论《杀死一只反舌鸟》中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成长[J].教育评论,2016,(07):122-126.

[4]韩羚.情态系统视角下浅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父亲阿蒂克斯形象[J].今古文创,2020,(34):10-11.

[5]云得煜.《殺死一只知更鸟》中斯各特的成长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60-62.

[6]林磊,董奇,陶沙,曾琦.母亲教育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04):56-60.

[7]周兆安.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与性别意识教育——一个社会学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