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歌多面”

2023-05-30杨高友汗张天彤

音乐生活 2023年2期
关键词:乐段乐句民歌

杨高友汗 张天彤

《天上的风》是一首广泛流传的蒙古族民歌,并由著名歌手呼斯楞、德德玛等人演唱过,因而该民歌的旋律及歌词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而在笔者的一次田野中所听到的《天上的风》是另一种版本,与普遍性流传的这首民歌有所不同,从音乐形态上大致相同,但从题材分类、功能、演唱韵味及一些旋律的走向上是有所差异性的。(其说明,文章中所记录的蒙古语唱词、字主要以汉语拼音标注。)

一、多种版本的《天上的风》

在当前学者们的体裁分类及人们普遍的认知中,《天上的风》属于短调民歌,从旋律、歌词、乐曲结构上与短调体裁符合,但有趣的是,在一次田野调查中,也是在笔者的老家——扎赉特旗中,当地的艺人们将它归为长调,并且是长调中的短调。值得一提的是扎赉特民歌,特别是在长调民歌中具有典型的一个音乐特点——“长短调”相结合,而形成这种特殊的音乐形态是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环境及历史变迁都必不可分的,因而导致该地区的一个音乐风格特点。

(一)“标准”版的《天上的风》

“标准”通常是多种版本中筛选出、大众共同认为的结果,而为何形成这种所谓“标准”的定义,是在于某一时间被某一个人所演唱,再被记录,因而开始被无数人广泛演唱并展现在大众面前,形成所谓的“标准”,因此《天上的风》也不例外。该歌曲由“Tengr”(天)“0rqileng”(宇宙)“Nare”(太阳)和“Toli”(镜子)四个乐段形成,表演场地通常在宴会中进行演唱,相对没有特定的场合及特殊含义。

(二)“民间”版的《天上的风》

“民间”一词,可以自然而然地使我们想起民歌及民歌的丰富性。为何民间音乐没有所谓的“标准”这个概念,是因为口传性。在杨玉成的一次演讲当中提到,音乐的表演研究有两种取向:1.音乐表演民族志(描述性)2.口传音乐形式的表演研究,并提出口传性的表演与舞台上的表演是有所不同的,表演本身就是多样性的。再如,乌兰杰先生认为民歌为何如此丰富,是因为百姓创作了民歌。从而可以得出,民间音乐为何不能以“标准”一词来衡量,是在于“人”,因不同人的演唱导致民间音乐形成多样性以及各种音乐形态。

(三)“扎赉特”版的《天上的风》

“扎赉特”版中的整体音乐曲调大致相同,但在乐段、调式及歌词上存在一些差异。如,乐段中除了“Tnger”(天)“0rqileng”(宇宙)“Nare”(太阳)和“Toli”(镜子)四个乐段以外,还带有“Hudeg”(井)和“Burhen”两个乐段,而这两段也只有在扎赉特当地进行演唱。再从调式中,“标准”版是宫调式,而“民间”版和“扎赉特”版的落在徵调式上。显而易见,一首民歌中体现出了一歌多面的现象。

二、田野当中不同的“声音”——《天上的风》

当我们走进田野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指被采访者们的观点及说法),而在田野当中面对很多声音时,我们不能从分辨真假的角度去分析,而是从不同的声音当中去比较、筛选其中的“声音”要有思辨能力。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听到了对《天上的风》这首民歌的不同的声音,而在多種声音当中得出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种,目前普遍性流传的《天上的风》,听众多数是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同胞。第二种,民间中流传的,听众更多的是局内人——蒙古族。第三种,只有在扎赉特旗当地流传及传唱。而在三种现象当中既存在着“共性”又有“个性”的两面。如以下表格分析:

(一)表格分析

据表格分析,《天上的风》存在着不同版本,从旋律、歌词、功能及体裁分类当中都存在着差异。首先,“标准”版指的是当前普遍性流传的,每个人都熟知的版本,譬如“乃热乐队”也演唱过,从旋律、唱词等方面大致相同。从“民间”版的旋律当中可以发现,它与“标准”版是有所差异的,如【do】变【mi】。而再从“扎赉特”版中的旋律、乐段及题材上的分布中可以看出,它与前两者又有所不同。

1“.标准版”——经过人的记录、由数人进行演唱形成固定的音乐风格。

2“.民间版”——主要传唱在民间,虽然民间中有不同的演唱形式,但整体的旋律都没有改编,保留了民间音乐风格。

3“.扎赉特版”与“民间”版两者存在着“共性”——在于民间、旋律相同,而在“个性”上,“扎赉特”版的乐段及音乐分类有所不同。

(二)田野回顾——“白亮花”版的《天上的风》

白亮花是扎赉特长调民歌传承人,出生在长调民歌家族——“常玛家族”。在一次田野调查当中有幸遇到了白亮花。当天笔者与扎赉特当地的传承人及艺人们参加了一个活动,在活动当中多数的艺人们都演唱过《天上的风》,有独唱、齐唱、对唱,虽然演唱的方式不同,但唱出来的音乐风格基本一样。而白亮花的《天上的风》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她的演唱当中具有独特的韵味,是笔者从未听到过的一种新的版本,与此同时笔者对白亮花进行了单独的采访。

三、《天上的风》音乐形态分析

首先,音乐形态部分中笔者主要以“标准”版与“民间”版的《天上的风》为主,对两种版本进行比较,因“民间”版与“扎赉特”版的音乐本体相同不再分开进行分析。其次,歌词部分中加入了“扎赉特”版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比较及参考。

(一)“标准”版的《天上的风》

谱例1

首先,从一般的分析法来讲,这首歌是具备了五个音也就是可以认为五声音阶。而从赵宋光先生的分析法来讲,该曲是典型的五声调式,是由完整的五度链条所形成的五声音阶,并且具备着大三度五声音阶的特有的音程,所以这首民歌是完整的五声音阶C宫系统下的宫调式。拍子为3/4,由四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乐句属于4+4+4+4的形式。第一乐句落在徵音、第二乐句落在商音,两个乐句尾音形成纯五度关系,第三乐句落在徵音上,最后一个乐句落在宫音上,与此同时,乐句具有鱼咬尾特征,每个乐句的结尾音与下一个乐句的开头音相同。整曲的旋律走向较稳定,节奏型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附点为主,在第一乐句中的第二小乐节的【dou】和第四樂句中的大附点【mi—sou】是该歌曲“标准”版中典型的音乐特点,其与“民间”版的稍有差异。其次,该歌曲共有四段1.Tenger2.Toli3.Nare4.Orqleng,并且歌词规律采用了“AABB”双韵特征,以第一乐段为例,前两行的头韵相同为“T”,后两行为“M”形式,同时“标准”版的唱词与“民间”版的也有所不同。

如表格浅析:

据以上表格浅析,第一种版本是在文本中所记录的,第二种版本,更多是在民间流传的,第三种版本是特定的地域——扎赉特当地的民众所演唱的版本,而扎赉特版的“Andun”一词与汉语中的“安顿”词义相同,之所以形成这种汉语歌词的现象,是与当地的生活环境、语言、习俗密不可分的,同时这种现象是整个科尔沁民歌当中的共性问题,所以文中不再详细阐述。

(二)“民间”版的《天上的风》

谱例2

该曲是典型的五声调式,是由完整的五度链条所形成的五声音阶,并且具备着大三度五声音阶的特有的音程,所以“民间”版的这首民歌是完整的五声音阶A宫系统下的G徵调式,拍子为3/4,由四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乐句结构与“标准”版的相同,属于4+4+4+4的形式。第一乐句落在商音、第二乐句落在徵音,两个乐句形成下行纯五度关系,第三乐句落在商音上,最后一个乐句落在徵音上,其乐句之间形成鱼咬尾特征,每个乐句的结尾音与下一个乐句的开头音相同。

整曲的旋律、节奏上都与“标准”版的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差异。假设从同一个调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标准”版中的第一乐句中的第二小乐节的【dou】与“民间”版中的【mi】出现了音的不同,因而形成同一首歌的另一种音乐风格。与此同时,“民间”版中的同一个乐句乐节处的【mi】也对整体音乐旋律的走向起到了主导性作用,歌词规律采用了“AABB”双韵,与“标准”版相同。

综上所述,从两种版本的音乐形态分析中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及个性问题。首先,从共性方面,谱例中可以看出,当前“民间”版中的第一乐句旋律是“标准”版中的第二乐句的旋律,并一直延续发展传唱着,显而易见从整体音乐的走向可以看出《天上的风》“民间”版的乐曲是与“标准”版的音乐隶属于同一个乐曲发展出来的。其次,从“个性”中为何同一首民歌会出现各种版本?是因为“人”、演唱者的不同、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等各种因素而形成不同版本,也就是在于口传性的表演。为何民歌会有如此独特的韵味,必然是源于生活、语言、方言的不同,从而一首民歌不是死板、固定化的产物,而是千姿百态、多样性、具有生命力的产物,往往一首民歌的背后承载着很多复杂性的因素,所以一首民歌不仅仅是单一的作品,它更多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这一点也正是形成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丰富性及多样性的原因。

(责任编辑 高月)

猜你喜欢

乐段乐句民歌
一生为客恨情多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