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洗钱风险管理研究

2023-05-30张竣

海南金融 2023年2期
关键词:运用研究区块链

张竣

摘   要:推动区块链运用发展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综合产业初具规模,实力迈入世界前列。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监管体制已成为国家综合治理的重要部分,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创新技术运用,可解决金融行业很多痛点,如何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并应用于反洗钱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本文分析洗钱风险管理存在的困境,研究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洗钱风险管理领域构思设计,解决不同机构间的数据孤岛问题,降低KYC成本,增强资金监测有效性,提高打击洗钱违法犯罪成效。

关键词:区块链;洗钱风险;运用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3.02.005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3)02-0057-10

区块链技术通过密码学和共识算法使数据不可删除篡改,去中心化、去信任等特点使信息记录更加真实可靠,为无法实现的交流合作提供信任通道,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在金融体系领域,金融机构可使用区块链技术改造传统体系,降低数据维护成本。

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洗钱风险管理领域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夯实信息安全性。区块链条由多个串联子区块组成,可实现记录从头到尾的完整交易,用于数据追本溯源及定位,便于反洗钱调查取证。二是构建联盟链,打破信息壁垒。通过联盟链解决信息不畅通问题,实现链上成员间信息共享,有利于搜集跨机构违法犯罪线索。三是建立数字身份,强化识别精度。建立统一客户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覆盖公安、市场监督、税务、民政、海关等行政部门信息联盟链,建立精准的数字身份有效判别客户真实身份,提高识别精度。四是有效监测,降低合规成本。通过区块链加载所有的客户信息,有效对客户的身份、交易行为及偏好开展监测,强化对客户的事前、事中洗钱风险预警和研判,减少机构重复性工作和可能存在的误报率。

一、文献综述

关于区块链概念,经济学家朱嘉明(2019)描述区块链是一个概念与理解的集合,是一种分布式组织,是一种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模式。林晓轩(2016)表示区块链是建立数学算法信任共识机制的机器。尹冠乔(2017)指出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记录交易的技术。

关于区块链应用,马特·汉考克(2016)表示区块链技术能为政府提供公开验证信息,监控资金流动及资金支付。林晓轩(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发端于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数字货币市场,可运用于国家数字货币发行。张苑(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清算、结算、登记等金融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鲜京宸(2017)指出区块链将颠覆传统金融的信用验证、资金流转、交易效率、风险管理等环节。孙立林、李伟(2018)表示区块链可运用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和确权方面。李小加(2019)表示区块链技术可解决数据存证、信用和溯源。Benjamin Lawsky(2018)认为区块链技术运用具有驱动僵化支付系统潜力。萨波拉曼尼亚·艾耶(2018)认为区块链可以容纳包含完整合同的大量数据,特定条件下可以触发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关于区块链监管,任安军(2016)研究发现将区块链应用于票据市场,有利于政府监管与风险管控。钟玮、贾英姿(2016)研究发现区块链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升价值计量的客观公正性。陈旭、冀程浩(2017)研究表明区块链能实现更好监控作用的事中、动态与远程审计。王鹏、丁艺(2017)指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智能化创新治理模式。王景武(2019)提出借鉴推进“监管沙盒”模式运用于区块链监管。邓建鹏(2019)表示应明确国内法律和监管政策界定,加大力度打击利用区块链开展非法跨境资金交易行为。范小云(2019)认为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于风险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块链技术的国际运用

(一)中国

政策制定方面,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积极响应区块链扶持和鼓励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专项区块链发展政策,如江苏运用区块链开展城市治理;北京运用区块链于创新产业,落地到140个具体政务服务场景,让不少场景实现“最多跑一次”;上海侧重打造国际化区块链体系;深圳运用区块链整合电子证照应用平台里的各类常见电子证照和各项政务资料。企业运用方面,阿里巴巴使用区块链进行商品溯源,联合天猫国际和菜鸟记录奶粉、酒类、保健品、化妆品、蜂蜜等进口货物商品信息,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婴配奶粉追溯平台等多个机构建立数据互通,助力解决50多个信任场景问题,规避假冒伪劣产品。百度与法院开展区块链固定违法犯罪证据合作。京东集团上线区块链防伪追溯体系,通过集群和存储环境自享数据,确保数据安全。迅雷科技自主研发区块链应用开放项目,通过智能合约上链产品和服务。外汇局利用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应收账款等融资服务。区块链在防伪溯源、数字身份、司法存证、供应链管理、政务数据等多个应用场景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英国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创新实施“监管沙箱”计划,鼓励区块链技术公司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在不损害消费者权益前提下允许部分机构先行先试,按特定简化程序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范围客户提供新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FCA负责全程监督并评估运用情况,目前已形成9个区块链技术开发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声明艺术品所有权、发行编号应用于艺术品领域,一定程度打击利用艺术品从事洗钱犯罪活动,英国尝试區块链应用于保险业务、公司治理流程。

(三)德国

德国作为承认数字货币合法的第一个国家,明确开展金融、行政服务、知识普及等领域区块链技术运用行动计划。德国央行使用区块链用于清算领域,制定区块链支付结算模型,实现证券所有权转让与支付结算同步进行;推出区块链银行账户支付服务,引入存款保险公司提供风险赔付保障,向客户提供支付综合钱包,支持银行转账和信用卡透支功能,同时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业务场景采取差异化监管举措。

(四)美国

美国应用区块链技术于证券所交易、网络安全领域。美国NASDAQ交易所研发区块链LINQ股权交易系统开展私募债发行,提高发行效率。纳斯达克-OMX集团积极应用清算结算系统区块链,每年为美国节省20亿、为全球资本市场节省60亿美元。美国制药巨头联合开发区块链系统,涵盖药品制造、分销、零售和配送环节,追踪处方药供应链,更好防止假药流通。美国IT学校使用区块链储存学生学历证书,避免學历文凭资料造假。

三、现阶段洗钱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收集途径有限,无法保证质量

客户信息采集来源于开户、定期维护及尽职调查环节,获取途径单一,居住地址、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等重点信息的真实性确认难度大。工商、税务、司法、海关等数据分散于不同有权机关且不公开,金融机构尽调时难以做到全覆盖,易造成客户风险画像瑕疵,影响异常交易分析和判断,削弱可疑交易报告的情报价值。

(二)客户信息有效共享效率低下

各个金融机构因无法共享客户信息,造成数据重复采集录入,且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等情形,耗费不同机构大量人物财力和时间成本,增加客户在不同机构更新个人信息负担。开展资金监测时,单个机构无法获取可疑主体在其他机构的账户情况,更无法追溯可疑主体的交易对手,影响异常资金全面监测有效开展。开展行政协查时,各个机构提交的可疑交易报告分析关联交易对手时,通过发起行政调查程序,流程普遍比较繁琐、反馈时间较长、时效性不高,难以破解犯罪分子利用创新支付手段嵌入多层快速交易规避资金监测堵截的难题。

(三)海量交易对资料记录保存要求较高

反洗钱制度规定客户交易记录资料保存至少5年以上。实际工作开展中,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保存环节存在黑客攻击、数据丢失、泄密等各种问题。系统保存方面,数据资料分散于金融机构不同业务系统中,不利于统一管理及数据治理,复杂流程设置不便于快速查询相关数据资料,查询耗费时间成本高。

(四)线索挖掘不深入,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低

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系统+人工”模式开展异常分析筛查,分析质量取决于预警模型精准及人员分析专业能力,线索挖掘不深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严重,难以实现数据高效整合,实践中因规避检查处罚采取报送防御性报告方式,造成资源浪费。

(五)涉及特定行业,协作机制不完善

反洗钱管理对象涉及房地产开发及中介、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贵金属和珠宝等众多特定行业,不同行业的洗钱特性、风险管理模式、标准不同,而洗钱行为跨行业操作居多,对于跨多行业的异常交易,协作机制不畅通严重影响洗钱风险管理质效。

(六)尽职调查手段窄、质量差

金融机构电话微信回访、实地拜访、互联网查询、第三方机构或平台调查等传统尽调核实手段存在局限性,特别是非面对面核查完全取决于客户回答,无法辨别信息真伪,存在客户不配合等情形;金融机构有限时间内实地查访客户办公场地、了解经营情况难以做到全覆盖;第三方机构或平台往往简化尽调流程,资料真实性与可靠性有待验证;税务、司法、海关等行政管理部门未开通绿色查询通道、未公开披露信息,市场监督部门披露信息有限,无法准确验证受益所有人。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洗钱风险管理运用

(一)客户身份识别应用

构建小型联盟链(见图1)。一是组建共享信息联盟。指导条件成熟的金融机构先行先试组建联盟链,由点及面加以推广。各成员各自部署区块链节点,上传统一标准数据,通过使用同态加密技术及安全多方计算技术加密存储形成共享平台,联盟成员访问数据需通过联盟监管员授权。二是部署客户身份信息链。联盟成员通过系统接口将标准格式的客户身份信息传输至联盟应用层,当同一个客户与多个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时机构可共享身份信息,未与客户建立业务往来的机构无法访问,通过控制访问逻辑权限,确保信息保密。

建立权威节点认证(见图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一是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推进各行政机关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加强金融、市场、公安、税务、海关等部门协作,建立共享合作机制。二是探索数据库链上合作。建立由金融机构普通节点与有权机关权威节点共同组成联盟链网络的认证机制,采取如下方式:被动认证权威节点,金融机构负责客户身份信息上链,有权机关负责匹配自有数据库来验证金融机构信息准确性;主动认证权威节点,主动生成有权机关权威节点区块信息链数据库,不需金融机构再次上传重复数据;内置查询认证权威节点,在区块存储节点设置关键字辅助索引查询功能,如金融机构查询客户股权结构,输入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即可。

建立激励共识机制(见图3)。一是建立共识机制,采用权威节点参与认证,无需链上其他节点参与记账,自动生成有效数据。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引入积分激励机制,联盟链成员上传客户信息作为验证数据获得积分,当需要某个客户信息真实性时,通过积分支付获取联盟验证。

制定金融数据标准。一是推动制定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访问等标准化建设。二是制定区块链客户身份识别流程规范。三是提高科技配置能力,号召金融科技机构参与联盟链客户身份识别研发需求,丰富联盟链系统功能,更好解决洗钱风险痛点、堵点。

客户信息数据库管理及身份识别验证(见图4)。一是运用联盟链管理客户信息数据库,各机构定时将各自客户身份信息、风险事件加密传输至数据库,公安、国安等有权机关将居民证件、护照、反恐名单共享信息数据库,做到实时有效开展名单回溯。客户变更身份证件信息时,不用再分别到各金融机构开展更新,减少人工审核重复劳动,提高运营质效。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各机构在信息数据库查询、核对客户信息和风险情况后,登记完善客户信息,充分了解客户,准确为客户匹配金融产品服务。二是引入区块链电子加密与生物识别双因子技术,开展客户身份保障真实验证。在初次识别时将认证通过的指纹、面部等客户唯一生物特征信息打包成区块增加到联盟链中,在客户身份重新识别、持续识别环节,及时运用信息数据库开展识别。

(二)可疑交易监测应用

步骤一:联盟链内任一机构成员发出异常交易预警信号时,系统触发自动判别后向联盟链内其他机构发出确认申请,机构成员同意后可共享客户基本账户信息、交易信息、类罪特征。

步骤二:一是联盟向相关成员发出预警关联信息及协查需求、反馈时限、协助机构的请求。二是联盟机构成员收到请求后,根据监测分析研判情况,形成包含账户、异常特征、涉罪类型判定等反馈至联盟。联盟成员查阅其他机构信息或需协助时,可向系统超级管理员申请。三是根据联盟成員反馈的协查整体情况,联盟制定定量定性系统判定规则,就可疑主体、交易对手、团伙特征、资金链条等开展分析,若至少一半以上参与联合调查的机构反馈该客户异常时,联盟通过调取客户全量交易信息进阶运算,推断分析异常主体资金链条、涉罪类型、研判结果,生成可疑交易监测联合报告报送至反洗钱监管部门。

步骤三:一是结合系统可疑交易监测联合报告、相关联盟机构报送情况,深入开展综合调查研判形成一致意见,系统同步反馈给参与机构,反洗钱部门可通知属地公安等机关,提高线索成案价值。二是相关机构收到系统反馈后,根据实际情况对交易主体采取后续管控措施及定期排查关注类似犯罪活动,及时将管控措施报送系统平台,同时各联盟机构成员严格遵落实反洗钱保密规定。

延伸功能开发:一是对于公安、市场、海关、税务等有权机关发现的可疑线索情报,反洗钱管理部门收到有权机关协助要求后,可向相关机构成员发起协查并对联盟综合客户身份及全量交易信息等反馈资料开展全面分析。二是考虑到后期存在跨行业的不同机构参与联盟链建设,各机构应预留现有数据库、服务器功能并升级,以满足后期建设最新要求,对于联盟链系统日常运维管理,联盟成员可按机构规模分类缴纳相应会费满足日常运作。三是反洗钱监管部门可根据联盟链成员反馈情况,定期开展评估评级考核,确保联盟机构成员高质高效开展研判反馈工作。

(三)其他洗钱风险管理应用

一是区块链技术可运用于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成为打击网络诈骗洗钱的重要工具。金融机构可清晰审查客户所有交易记录并开展回溯排查,及时提示客户风险,降低客户资金被欺诈可能。二是区块链技术可运用于现金风险管理。推进人民币冠字号码后,兑付假币现象大为好转,若冠字号码与交易流水绑定,清晰再现现金的活动轨迹,溯源实际资金来源及去向,对打击利用现金的涉腐、涉毒、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所裨益。三是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反洗钱审计。区块链能通过防篡改储存交易历史记录,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留存机构勤勉尽责、有效履职工作记录有利于开展好反洗钱合规审计,机构合规经营有利于推进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三反”国家监管体制建设,缓释三者出现的风险交叉传染。

五、对策建议

(一)强化反洗钱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结合实践情况,吸收美、英、德等国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块链技术法律法规,从政策层面为区块链合法合规运用在反洗钱领域提供顶层设计依据,明确信息共享、信息保密规范,完善支付结算法律规定,消除新型犯罪、高科技犯罪方面的法律真空和监管空白。

(二)构建规则标准,积极开展试点

明确区块链技术应用反洗钱基本管理规则,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及国际标准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立区块链技术洗钱风险管理体系,满足区块链技术管理需求与法律适用性。加大科技赋能支撑,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上海、南京、北京、深圳等区块链技术发展较好的城市作为试点,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洗钱风险穿透式管理工作。

(三)分析潜在影响,强化行业管理

研究通过区块链匿名性开展洗钱、偷漏税、跨境资本流动等可能的新方式和新渠道,银行机构优化开户流程,第三方机构完善客户在线注册和身份认证流程,引入指纹、人脸验证生成客户唯一ID,追踪和记录客户的交易记录,从交易金额、笔数限额、用途限制等方面合理科学评估产品及业务洗钱风险,堵塞支付产品洗钱漏洞。

(四)提高数据治理质量,防范信息安全

积极开展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交易信息补正、异常交易监测工作,推进公安、市场监督、银联网联信息充分授权共享,推动征信、联网核查、支付清算等系统与反洗钱系统共通,加强公安、工商、税收、民政等信息共享,助力信息采集准确、完整、高效。加大基础设施和存储投入,设置独立的客户信息系统,提升信息管理应用能力,有效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五)加强跨境合作,充分参与国际反洗钱治理

推动各国建立更公平包容的反洗钱治理国际体系,实现鼓励创新和风险防控平衡,修订完善FATF40项建议。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和交易规则。充分发挥国内科研单位特长,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运用反洗钱领域研究,储备国际专业人才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合作,与相关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预防和打击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虚拟资产的洗钱和资本外逃等非法行为。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区块链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6(17):39-40.

[2]任安军.运用区块链改造我国票据市场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6(3):39-42.

[3]张苑.区块链技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2016(5):41-45.

[4]林晓轩.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中国金融,2016(8):17-18.

[5]鲜京宸.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前景展望[J].财会月刊,2017(14):79-83.

[6]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EB/OL].[2017-12-11].http://ec.whu.edu.cn/a/37.html.

[7]欧阳弘,詹振峰.探析大数据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在反洗钱资金监测领域的应用[J].中国反洗钱实务,2018(11):30-36.

[8]刘丽丽.银行业反洗钱数据标准的建立[J].中国金融,2019(10):45-46.

[9]李朋林,董一一.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8(21):46-52.

[10]李伟,许志骋,张彩芳.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发展[J].金融科技时代,2020(2):15-27.

[11]徐尧东.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和展望[J].金融科技时代,2020(2):28-32.

[12]覃盈盈.我国反洗钱领域监管科技应用研究[J].金融经济,2021(2):47-54.

[13]张丽.着力构建反洗钱协调机制新格局 切实推动反洗钱工作高质量发展.北方金融,2022(9):90-93.

猜你喜欢

运用研究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