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滠水河

2023-05-30罗明军

资源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前川长流黄陂

罗明军

故乡的滠水河发源于湖北大悟县三角山,蜿蜒百里,悠悠荡荡,长流不息……

在波光潋滟中,我走近滠水河。春风唤醒了河水两岸,一年一变,旧貌换了新颜。春风和煦,杨柳拂堤,梅樱次第,桃红李白。滠水河河畔的格桑花,夭夭灼灼,芬芳烂漫,如同色彩斑斓的油画。鱼翔浅底,渔舟唱晚,红霞满天,勾勒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烟火气息。河滨的沙洲,水草丰美,孤鹜游弋,白鹭振翅,时而低飞盘旋,时而凌空而上。看惯了钢筋水泥的包圍,听烦了车水马龙的喧嚣,乘舟偷得半日水天一色,鄂北后花园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诗词歌赋中,我轻吟滠水河。清清河水白鹭飞,秋到家乡鱼正肥。白墙红瓦村舍远,俚语乡音唤我归,悠扬的歌声吟唱出少小离家之乡愁。滠水清清,濯我乡音,这赋中有我隐隐之痛。不知道,是否每个在滠水河边长大的游子对故乡都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

滠水河边黄陂流传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传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似乎看见窗前一个纤纤女子身上承载着家国民族情怀和巾帼英雄的浩然气概。当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四面遥望,林木历历,云水茫茫,烟波浩渺,不见故乡,不免愁上心来,于是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任黄州刺史的杜牧曾游历木兰山,触景怀古欣然题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感叹深蕴其中,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程颢《春日偶成》写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我不知道黄陂的前川街是不是得益于此,但我读出的是一种风和日丽,感受到的是诗意盎然。历史滚滚而来,经过沧桑的洗礼、厚重文化的冲刷,滠水河变得更加丰盈而充沛。

在舌尖跳动中,我回味滠水河。当《舌尖上的中国》路过黄陂,滠水河边的黄陂三鲜已是家喻户晓。黄陂三鲜,为鱼丸、肉丸、肉糕三样合而为一的统称。由于三道菜中有鱼、丸、糕三字,“鱼”与“余”谐音,“龙”的方音为“圆”,“糕”与“高”同音,人们便赋三合以年年有余、家家团圆、步步高升之意。用滠水河浸润的黄陂手工糍粑,也是当地过年时的必备美食。黄陂糍粑以糯米为主料,可煎、可煮、可烤,膨胀松软后即可食用,红糖过之,口感更佳。黄陂糖蒸肉又称“东坡糖蒸肉”,是传统美食之一,苏东坡称之“咸闲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称鲜”。另据史籍记载,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代,蕻菜薹已久负盛名,是湖北地区衙门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曾被封为“金殿玉菜”,与湖北的另一特产武昌鱼齐名。

弯弯曲曲的滠水河,悠悠荡荡长流不息,河水像一条洁白的玉带飘然向前,在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古城依傍着河流,人们依水而居,生生不息。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再到汉代、六朝……人类文明就这样吸吮着母亲河水,生根、发芽、开花、结

果。滠水河从远古奔袭而来,融入了诗风词韵,沉淀出历史的厚重,跳动着舌尖上的美妙,成为荆楚文化重要的一环。(作者单位: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前川长流黄陂
在黄陂乡下 三首
『粉红』瀑布挂前川
我的爱就是长流的水
城市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探索——以武汉市黄陂河道治理工程为例
采莲女
一部城乡文化交融发展的乐章
法治,让赤水河碧水长流
传说的语言结构分析——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
愿岁月简单爱长流
细水长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