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陵区: 院士工作站引发“聚变”

2023-05-30王瑾

四川党的建设 2023年3期
关键词:嘉陵区龙场工作站

王瑾

小地方引进院士绝不是偶然,背后反映的是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1月16日,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三龙场村,放眼望去,一排排的桑树漫山遍野。继续走,一座看似普通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走进大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科研基地”“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十余块招牌凸显不凡。

“这里可是我们嘉陵区的‘宝地。”三龙场村党支部书记罗林彬介绍,正是靠着这个“宝地”,三龙场村实现了脱贫致富。

2021年以来,嘉陵区在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过程中,创新推进“嘉菁”英才集聚计划,立足本地主导产业,以政策先行、产研先行、平台先行、协同先行、服务先行为抓手做好引才聚才、服务保障等工作,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动能。

产业没落怎么办

嘉山嘉水出嘉桑。

千百年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嘉陵人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蚕茧收入曾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在嘉陵区发展蚕桑的黄金时期,村民们在田边、地边、溪河边、道路边都自发建起小桑园,靠着种桑养蚕增收致富。

但随着国际市场蚕茧回收价格的连年走低,曾经辉煌的蚕桑产业开始走下坡路。“种桑树、养蚕、收蚕茧,辛辛苦苦一整年,回收蚕茧的价格竟然都不够这一年付出的成本!”眼看着村民挖桑毁树,陆陆续续外出打工,罗林彬焦急又无奈。

栽一棵桑、养一条蚕、织一根丝的传统蚕桑产业不适宜现代发展了!

“蚕桑产业要怎么发展?”“蚕桑资源能不能衍生新的产业?”带着这些问题,嘉陵区委遍寻方案,最终决定发展茶桑产业。

“茶桑其实就是我们传统观念里的桑树,但是茶桑的叶子不是用来喂蚕,而是用来泡水喝。”嘉陵区人才办主任蒲鹏介绍。2016年左右,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联合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簡称“尚好茶业”)开始探索最适宜作为桑茶的品种,但由于经验不足,开局并不顺利。

关键时刻,嘉陵区人才办多方对接并联系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向院士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要把桑茶基地建起来,否则很难保证桑茶品质稳定。”

打造产才融合新引擎

“仅仅10天就确定了基地的地址。”蒲鹏介绍,围绕桑茶基地的建设要求,人才工作处第一时间就组织召开多部门联合会议,由嘉陵区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项目选址,最终确定基地落址双桂镇。

为了让向仲怀院士进一步为桑茶产业出谋划策,嘉陵区诚意满满:配套2100平方米科研用房、350万元建站包干资金、遴选6名农业领域高级职称专家人才担任科研助理……2018年5月,嘉陵区与向仲怀院士签订协议,建立院士工作站。

“小地方引进院士绝不是偶然,背后反映的是嘉陵区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蒲鹏介绍,从“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向各领域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到创造机会、建立工作站,再到选聘人才服务专员开展全面服务,嘉陵区的人才政策不断迭代升级。

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影响带动下,大批桑茶产业的科研机构落地嘉陵区,专家们协作发力,从1000多种桑茶苗中选育出了最适合的桑茶苗。2020年,嘉陵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桑茶基地,为桑茶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仅依靠‘替抗饲料就接到了大量订单。”据尚好茶业副总经理赵庆华介绍,为适应“高密度养殖使用的饲料不能添加抗生素”的最新规定,专家团队历经三年研发出了“替抗”饲料,产品一上市就大受欢迎。

人才的集聚,带来技术的突破,引发产业的“蝶变”升级。将桑树应用尽用制成饲料粉后实现机械化养蚕;利用废弃桑枝发展菌菇产业……将桑茶资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嘉陵区不断拓展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收获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在人才的助力下,嘉陵区成功创建中国桑茶之乡、国家桑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院士“才富”变发展“财富”

“桑豆套种要注意距离哟!”三龙场村村民卢宗宏一边介绍,一边示范。

从原来的省级贫困户,到现在每年实现30多万元的收入,卢宗宏说:“这都要感谢刘刚等专家的帮助。”

卢宗宏口中的刘刚是院士工作站的专家之一。院士工作站建立后,会定期安排专家来桑茶基地指导。一方细致教,一方认真学,卢宗宏很快成长为桑茶产业园的管理人员。

每月开展一次讲座、分批选派75名本土人才跟班学习、3名院士团队成员蹲点指导、推荐35名本土人才参与院士团队领衔的12个科研项目……依托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的人才资源优势,嘉陵区桑茶产业的人才梯次队伍不断集聚起来。

“产业的发展,最大受益者是村民!”罗林彬介绍道,自从建起了桑茶产业园,三龙场村通过入股分红、入园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目前我们村已有7家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等1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21年,依靠桑茶,三龙场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院士“才富”变成了地方发展的“财富”,三龙场村只是一个缩影。在人才的带动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嘉陵区西河流域桑茶基地扩建8.5万亩,培育桑茶大户56户,惠及群众3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1.7万元。(责编/黄薇)

猜你喜欢

嘉陵区龙场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嘉陵区:用心编织服务网 真情保障担使命
嘉陵区:为农民工逐梦提供服务和保障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贵州水城龙场锐钛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
德钧关爱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