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戏》中的浪漫主义意蕴

2023-05-30黄奕丹

雨露风 2023年1期
关键词:风致社戏意味

《社戏》中,鲁迅对于少时看戏的追忆,是建立在当下并不愉快的看戏体验后,继而触发其回首过往美好生活。当下现实的“灰暗”作为导火索,引发了鲁迅对于“过去”的怀恋,这样一场试图跨越时空的追思之旅,促使鲁迅在这种维度上感受“人”的生命与存在,这正是浪漫主义精神的内核。重点对比《社戏》中的两种生命状态,有助于深入理解鲁迅创作的思想轨迹,有助于厘清对于鲁迅生存哲学的认知。

浪漫主义并非一味反对理性,也并非一味反对现实主义。真正的浪漫主义并非单纯强调感性,而只是强调情感的重要意义,强调人性的自由和完善。浪漫主义中包含了一个重要主题——回乡,浪漫主义者批判工业文明、寻求人类未被工业污染的牧歌时代,是对于人之性灵的追寻。在浪漫主义者看来,诗性的世界消失了,唯有回归到“诗意的故乡”方能获得人类的救赎和希望。无独有偶,“故乡”这个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那里也有着诗化生存的意味,鲁迅的启蒙思想是建立在人的诗性生存基础之上的,他强调人性的自由, 人性的完善。而在《社戏》中,便包含了鲁迅诗化生存的哲学思索。

一、现实之“灰暗”

《社戏》的前半部分,是鲁迅对近十年来观戏体验的现实性描写,属于“现实”的部分,写作视角为成年的“我”;而《社戏》的后半部分是鲁迅对于曾有观戏体验的回忆,属于“理想”的部分,写作视角为童年的“我”。其“理想”部分都是美好的,而“现实部分”则是“灰暗的”,正是由于并不美好的眼前现实,促使鲁迅做出了回首过往的追述。《社戏》以童年的“我”为主要写作视角,在成年与童年、当下与过去的对比之中,鲁迅对于故乡社戏的追忆更为深沉。

鲁迅在《社戏》的开头写道,“我想,看戏是有味的。”[1]587这是独属于鲁迅的少年经历体悟。鲁迅初到北京,听到朋友的看戏提议时,“看戏是有味的”是他的第一反应。细细想来,在鲁迅的潜意识中,“有味”指向的对象是“看戏”这一行为,而非“戏”本身,故而便可说“看戏”所带有的回忆是有味的。

但显然,在北京的两次看戏体验并不愉快。第一次看戏是“我”初到北京之时,在朋友的建议下欣赏历史悠久的北京戏,一开始本是兴致勃勃地进去“见见世面”,结果却是戏还没有结束,鲁迅便“毛骨悚然地走出了”。[1]587对于这场戏的描写,鲁迅带有明显的讽刺色彩,甚至把长凳比喻成“私刑拷打的工具”,可见其内心的不快。随后,鲁迅写道:“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1]588

第二次看戏是“我”参与募捐得到了戏票去看戏,结果又是人满为患甚至无处立足,只听得一阵“冬冬喤喤”的嘈杂声,“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11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1]588,一直在忍耐着等待名角的登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我”的厌倦与不耐烦。对于第二次看戏经历,鲁迅则描述为“忽而是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1]589怀疑“不适于生存了”的潜台词是:发生了变化以及谁变了的问题?鲁迅在文章的前一部分,看似在批判近年来两次看戏的不佳体验,但其在思维深处已经转变为围绕“变”进行思考。

鲁迅在这两次的看戏体验之前,对看戏的认知是:“我想,看戏是有味的”。[1]587过往与当下的看戏体验之间存在了明显的不一致,进而引申出这一问题:“戏”本身未变,在北京看的自然也更加专业,但为何近年来的两次看戏体验反而如此糟糕?是什么变了?《社戏》中的“变”是值得思索的重要问题。鲁迅深切地感受到了“变”,只有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中,才会敏锐感受到“变”,正是这种“变”引发了鲁迅的思考,加之近年来鲁迅并不顺心的生活及现实境况,促使鲁迅加重了对于过往的思念,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突破性意味的生命体验。

《社戏》的时间思维状态是立于当下,回望过去的美好,其中弥漫着一种迷惘与唏嘘。暗含着对当下状态的不满,充溢着对美与自由的向往与追忆。无论是向往还是追憶,都是愿得而不可得的。有限性始终伴随着人类,人类在有限的节制中感受到尊严感,节制成就了人,但同时又限制了人。写下《社戏》的鲁迅清醒地感受到有限性,选择在思想空间这一维度上探索“人”的内核,用此种方式感受人的存在,体会“人”生存的灵性韵味。对于鲁迅而言,诗性的世界消失了,他身处现实人生的黑暗时刻,回归“诗意的故乡”是其救赎的希望所在。因而他在《社戏》中便开始歌颂记忆中的“故乡”,描绘童年时期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美妙感受,肯定未被功利束缚的儿童天性,赞美牧歌时代乡村的淳朴。

二、过去之“理想”

与现实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好清新的童年岁月。在平桥村的时光美好而纯粹,鲁迅接触的村民们热情好客,一同玩耍的小伙伴同样淳朴善良,身处的平桥村自然环境优美而宁静,追忆童年过往时的鲁迅内心安宁而惬意。鲁迅的《社戏》是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和韵味的。思维回溯到过去的鲁迅是浪漫的,或言之“回乡”状态中的鲁迅,当其将自己的思维暂时从当下境况出离时,鲁迅自由浪漫的天性得到释放。

《社戏》的阅读质感,好似一个历经世事沧桑后的中年人在夜晚反复咀嚼着最后一颗糖的感觉,其中滋味自然复杂。而这颗糖作为仅有的一颗,促使人常常在暗夜中反复咀嚼,如同鲁迅所言“思乡的蛊惑”“也许要哄骗了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2]236并从中获得种种感触。在这一过程中,这颗糖所带来的整体感受已远远超过其本身的甜度,触发出更为多样的情愫。体察这一过程,想象与浪漫的意味便蕴涵在其中。

《社戏》中写到儿时看社戏时,弥漫着野外的清香,充盈着沁人心脾的舒畅感,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充盈着鲁迅的回忆与过往。《社戏》的后半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学的迷人风致,那是来自传统乡土带给人的舒畅感,亦可以称其为整个人类的童年风致。这种风致无疑使鲁迅着迷。《社戏》带有浓厚的自然风情,扑面而来的清丽之感,朦胧而又含蓄,充溢着古蕴之味,传统的中国审美质素,人的天性在自然中得以舒展,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鲁迅通过回望过去,追忆过往时光,获得了内心的安宁。过往越是美妙,越是不可得,便愈加引人向往,与此同时,“现在”与“过去”在无形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立的关系。

创作《社戏》时,魯迅已是中年,半生漂泊浮沉。鲁迅回忆少时看戏时写道:“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1]590他曾只是个一心盼望看戏的天真孩童,其回忆起这段过往时大概既怀念又唏嘘。中国文化的重要要义之一在于自我救赎,鲁迅回望过去的姿态便带有此种意味。鲁迅通过往回望的姿态,振起灵魂,获得清明,但浪漫之后的清明中,又有着抹不去的哀愁与嗟叹。在那段描述夜景及心情的段落,极具自由的跨越时空之感。这是中年鲁迅迸发出的少年气,这是浪漫。或言之,鲁迅内心深处始终保有少时感动。

三、浪漫主义的诗化存在

历来有太多大家学者试图为浪漫主义下定义。有学者认为,浪漫主义的本质就是艺术君临一切。有学者言,浪漫主义是一个危险和混乱的领域。关于浪漫主义,我更赞同这样的思路:倾向于关注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发生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事件,此种方式可能比一味探求浪漫主义的概念更妥帖。思潮不会凭空产生,浪漫主义也不例外。一刀断定某位作家是否为浪漫主义作家是不尽合理的,这样可能会陷入单一化及片面化的陷阱中。浪漫主义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想象力及情感敏锐度。而鲁迅可贵之处在于——他未因不理想的现实而麻木,他热烈地怀有对生活及生命的最高尊重感,构筑起个人色彩鲜明又极富有风致的精神空间,在这空间中,鲁迅便能够放任思绪自由遨游。

《社戏》蕴含着鲁迅对曾经自然生活的怀念,他在自然中能够感受到“人”存在的体味与意义,人在过去的生活中能找到自己。浪漫主义是在人重寻自身、重构自我的过程发掘出的意义概念,回归自我、寻找自我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核,《社戏》便是一个重寻自我的过程,鲁迅重建了“人”理想的精神状态与人生处境,而象征着自由与纯粹的自然环境又能带给人内心充溢的欢喜与愉悦。

儿时的社戏场景,就如夏娃未偷吃禁果前在伊甸园的状态,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拥有开明且饱含爱意的母亲及外祖母、一群天真善良的伙伴、自然散漫的美好风致、毫无物质生存之忧……一切是那么美好而自由。美与浪漫是带有朦胧特质的。鲁迅的儿时社戏,鲁迅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正是朦胧的。而朦胧、模糊、不太能抓得住,正是人类命运走向的一种状态。从这一角度可以说,《社戏》带有人类生命走向意味的寓言——人永远不可再回归至童年时期,人只能向未知的前方走去,这是《社戏》浪漫主义氛围下萦绕的绝望感与宿命感。但绝望感与宿命感好似都被那夜的好风致与畅意消散了一般。真正的社戏段落,更像是一首诗或者一首挽歌。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1]597一种永远回不来的失落感与怅然感充盈着鲁迅,也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这具有永恒意味的人类困局:人只能向前走,不论前方是何种境况,且过去永远也回不去了,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但人生的亮点之一,便在于拥有自己的梦,《社戏》包含着人类极为可贵的情感,在往前走努力探索新路的过程中,虽不断体味人生的苦楚与虚幻,带有现代性的失落感,却始终将过去回忆珍藏于内心,葆有对现实的反抗继而坚定对美的追寻。宇宙人生、时光流逝本就是难解的人生命题,鲁迅将这愁绪融化在了朦胧的自然夜色之中,兴尽而还,心也变得柔软,他在自然中找寻到了归属感及安全感。

回忆儿时社戏情形的鲁迅,是在时间线索中自由来往的,在跨越时空的思维穿梭中,通过时间继而获得带有永恒意味的超越体验,呈现出带有极强突破性意味的人生追寻姿态。跨越时空,已是不惑之年的鲁迅重新达到了心旷神怡的精神状态。若是让少年人来回忆这个夜晚,大多是飘逸而欢乐的,缺少岁月与人生的沉淀。鲁迅却在沉重的人生体味中,伸发出飘逸、自由、清新的舒畅感,这样的浪漫与纯粹,源于鲁迅充盈的内心世界。人总有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社戏》的纯粹舒畅不同于冰心不谙世事的天真感,而是历经种种煎熬后,最终淬炼出的一个纯净、自由、美好的心灵境界。《社戏》的时间思维状态是立于当下,初始时以痛苦为基调,回望过去的美好,弥漫着一种迷惘与唏嘘,但最终获得了心灵深处的畅然之感。

四、结语

童年与故乡的记忆对于每个寓居在外的成年人来说都是异常珍贵的,《社戏》可以说是鲁迅追忆故乡之作中感情色彩最为舒朗的一篇作品。在这篇倾注了其美好回忆的作品中,鲁迅的故乡不是灰暗的,而是选择让其永远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真正成为鲁迅痛苦之时的精神治愈之地。

鲁迅走出乐园后对于乐园的回望姿态,带有一种生命创伤性的感受体验。人总是要走出伊甸园的,而走出后再次回望的姿态,是从另一维度再次回归至人本身的另一个“伊甸园”,是在明晰过去已然不可追后,继而试图明晰真正的自我。《社戏》中的少年鲁迅身影是中年鲁迅在追寻、重构“人”的过程中寻找到的一个“鲁迅”。那夜的好戏、那夜的好豆,可能是鲁迅的一场梦,他只能模糊记得那个梦美好而畅意,那种自由舒畅的感觉不断召唤着他。鲁迅在个人的“童年”时期寻找到了诗性,这种“回乡”正是浪漫主义充盈着的诗意与希望。

作者简介:黄奕丹(1998—),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叶芝.苇间风[M].艾梅,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风致社戏意味
斜拉桥风致振动控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竹径通幽壶”的艺术美感与优雅风致
风致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世界意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