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2023-05-30王志强李晓菲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

王志强 李晓菲

摘要: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画种之一,因主要在农历新年张贴,故得名。其由专业画工经画稿、刻版、填色、印刷等工序制作,旧时主要张贴在民居门、墙、窗等处用以增添节日气氛。平阳木板年画是一门传统雕版印刷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是展现黄河流域晋西南临汾、运城地区(古平阳地区)“年文化”的典型载体,是当地人民展现民俗风情、表达美好祝福、寄托生活愿景、传承精神内核的重要媒介,具有典型、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在简述平阳木版年画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类别对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进行赏析,进一步研究并挖掘平阳木版年画的内涵和价值,着力让平阳木版年画这一文化遗产在能够“热”起来的同时,更能依托艺术载体让其所表达的内在精神“传”下去。

关键词:平阳木版年画;艺术风格;赏析研究

一、平阳木版年画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平阳木版年画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北方胡、蒙文化,受不同历史阶段文学、风俗、雕印技术影响,同时在黄河流域独有的地理、人文环境熏陶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了北方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唐代,在当时手工业繁荣壮大的背景下,雕版印刷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平阳地区典型的雕印作品是佛经、佛像。宋金时期,河东南路受战乱波及小,另加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技术积累好等优势条件,平阳逐渐成为当时的雕版印刷中心。光绪三十四年(1909),俄国地理学者柯兹洛夫率队在西夏国的黑水城(现甘肃额济纳旗黑城镇)开展考古活动,发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习称《四美图》)(图1)和《义勇武安王位》(图2)均制于宋金时期,是现存最早的平阳木版年画。元代,戏曲文化的加持为平阳木版年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同时也铸就了平阳木版年画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明清时期,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生产达到顶峰,晋南地区民营木版年画作坊遍地开花,每年印刷销售年画高达万份左右,除供应本地,还远销陕西韩城、西安等地。近代以来,受战乱影响,平阳木版年画逐步走向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热潮方兴未艾,“国潮”“国风”广受追捧,平阳木版年画才逐年恢复生机。

平阳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了木版年画这一艺术表达形式。早在四千多年前,尧在此建都城,平阳逐渐成为政治、文化中心,襄汾陶寺遗址出土遗物上的彩绘,显示出古人已善于通过绘画艺术表达情感。殷商时代起,人们习惯于开展一系列祭祀祈福活动,在门口悬挂或写或画的“桃符”来祈求平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桃符”的形式逐渐固定,“写”的文字逐渐演化成了春联,“画”的绘画演变成了门神画,产生了最早期的“年画”。进入农耕时期,受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形成了特定的习俗和信仰。在岁末年初之际、农闲时期,人们会通过贴窗花、贴门神等来点缀房屋、祈求丰收、祈祷祝福,年画风俗由此形成。

雕版是平阳木版年画创作的基础,纸是平阳木版年画的载体。平阳地处临汾谷底,地势平坦,汾河贯穿而过,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著名的稷山竹纸、平阳白纸均是上乘的年画用纸,而稷山枣木因其质地坚硬、木纹密实,是制作印制年画所用雕版的优选。并且,平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年画文化的影响逐步外溢,人们在交互往来中逐渐形成习俗,平阳木版年画随即成为代表地方典型特色的文化符号。

二、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赏析及风格研究

平阳木版年画经历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浸润,逐渐成为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展现了当地居民的喜好、趣味、价值观。

由于木版年画一般是在过年或喜庆节日时张贴使用,因此,其内容以欢乐、吉祥为主,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审美情趣、年画形式是随着实用和需要而变化的,有中堂画、门画、影壁画、门头画、窗画、条屏画、灶龛画、桌裙等。按素材来源分,平阳木版年画主要有神祇类、戏曲类、故事类、民风类、自然类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其艺术特点是画面完整、造型夸张、形象生动、主题突出、装饰性强。在色彩运用上,不受自然光色的局限,注重色彩的对比,艳丽、明快,给人以豪放、健康、洒脱的感觉。

以下,笔者将按题材来源分别对各类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

1.神祇类。这是平阳木版年画最早的题材类型,内容起源于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多张贴于大门、灶台等位置,典型的神祇形象有门神、财神等,主要表达“镇宅驱邪”“祈求平安”之意。

年画《秦琼敬德门神》(图3),构图饱满、留白少,图形比例夸张。两位武将策马前倾,头微微扬起,给人以不可侵犯之感,人物表情动作丰富,左侧武将红脸刚猛、略微隐藏兵器,右侧武将白脸柔和、双鞭扬起蓄势待发。二人一左一右,着于宅门,既展现威严感,又饱含亲和力,有“拒邪迎善”的朴素思想。整体看,其画风十分注重人物传神,象征意义明显,体现出农耕文化下当地居民对神灵的敬畏、对平安的期望,同时也展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蕴含的“和”的思想。

2.戏曲类。晋南地区是我国元代戏曲的发祥地,同时也是蒲剧的故乡,当地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因而为木版年畫的创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戏曲题材也往往是人们喜闻乐见、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或人物形象,深受当地居民喜爱。为此,平阳木版年画习惯于把戏曲情节和美术创作融合为一体,体现浓厚的地域特色。

年画《黄河楼》(图4),故事情节发生在三国时期,主要人物为刘备、赵云、周瑜。刘备(右二)身着红色蟒袍,举止温良,躬身作揖,展现的是一位“仁人明主”的正面形象;周瑜着绿袍(左二)头戴金盔,手高举、腿分叉,满脸怒色,“拟以兵劫之”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赵云(右一)着盔甲、手扶襟,双目怒视,有欲要发作之色。该画颜色主要由红色、绿色构成,辅以黄色、紫色,色彩对比十分鲜明,通过颜色即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此画在用色上体现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我国自古有“五行”的说法,五种元素分别对应“白、黑、绿、红、黄”五种颜色,这几种颜色的搭配使用被认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五行指导下的色彩运用观念一直贯穿于平阳木版年画创作的各个时期。此图采用舞台亮相式构图,简洁清晰,以典型人物的典型神态示之,把紧张刺激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表情、手势、姿态进行精准刻画,在简洁明快中把历史故事情节呈现得跌宕起伏。此画在突出位置以突出颜色构绘的刘备形象可谓全画的焦点,刘备的红袍鲜艳突出,但其形象最为谦和,一方面表现出先民渴望“仁君”的朴素思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深藏在骨子里的谦逊、仁和精神。

3.故事类。这一类年画取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其内容夸张、诙谐、生动,趣味性很强,观后时常令人发笑,张贴于卧室给节日增添欢乐。

《老鼠娶亲》(图5)题材即来源于传说故事。传说老鼠想把女儿嫁给有权有势者,经反复寻觅斟酌方才嫁女的故事。此画构图不受情境所限,布局紧凑密实,少留白,娶亲队伍热闹纷呈,有扛旗、抬轿、吹打的,把老鼠娶亲的热闹场景以全景式方式进行了描绘,娱乐性很强。色彩运用上以红、绿、粉搭配为主,富有冲击力,在热闹欢腾的气氛中透露出一丝滑稽的氛围。此画点睛之处在左下角的黑猫,色彩突出,扑倒一只老鼠后怒目而向娶亲队伍,无不预示着娶亲队伍的结局。

此画是典型的“年文化”题材,传说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了不打扰好事,人们会尽早熄灯就寝,并放些米面给老鼠。《老鼠娶亲》年画体现了农耕时代先民希望老鼠为猫所获却无法尽然,转而希望能和老鼠处理好关系,减少鼠害的“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也体现了古人对来年“丰衣足食”的诉求。

4.民风类。这类年画取材于先民的生产生活、饮食起居等,最为“接地气”,内容往往体现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生活的富足或劳动的繁忙。民风类年画因取材于生活,在色彩使用及构图上也更为写实,悬挂于厅堂或卧室,内容积极向上,同类题材的年画可用四幅、六幅等“条画”形式以统一主题进行呈现,常用来表达诫勉之意。

《训子择交》(图6)呈现的是古代富人诫子交友的情境。父亲坐于榻上,表情严肃,徐徐道来,儿子立于榻前,曲背拱手,倾耳细听,父慈子孝的画面油然而生。构图大片留白,重点在右侧“训子”上,但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刻画。伫立一侧候命的兄弟、难掩怜儿之情的母亲,细节之处无不呈现古人对后代教育的重视。

中国历来注重对子女的教导,平阳地区历史上文人名家辈出,人们重视教育的风气由来已久。同时通過画中父亲、儿子、兄弟、母亲状态及神色的描绘,可窥礼制思想对古人的深刻影响,体现儒家文化的内涵。平阳木版年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因此在创作上处处体现着“忠孝仁义”的传统思想,这种精神镌刻在我们心灵最深处,通过年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5.自然类。这种题材的年画以山河、花卉、飞鸟走兽等自然生活景象为主,通过对景色的勾绘,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同时图案色彩艳丽,象征寓意明显,隐含着祈福和祝愿。

《吉祥花卉》(图7)以连环画形式,将鸡与花的形象进行融合构图,鸡的造型反复出现是取谐音“吉”。该图大量运用线条,用笔简洁、粗中带细,四只大公鸡昂首挺胸,或立或行,色彩运用上以红、粉为主,辅以绿色、黄色,颜色鲜艳、夺目,给人以节日的喜乐与欢庆之感,同时含祝福意义,因而这种题材年画广受喜爱。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汉字存在“同音异义”的特点,因此在各种类型题材的年画上,能普遍看到画工巧取谐音,将各类素材通过精妙的构造呈现一种全新的、有极强寓意的新形象,形成特有的表现力和象征性。

三、结语

以上,笔者按照年画题材的不同来源分别对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整体看,平阳木版年画是一门集合雕刻、美术、印刷于一体的艺术表达形式,构图简练粗犷但人文思想厚重是其造型方面的主要特征,结构上讲究严谨饱满、对称均衡,色彩鲜艳、突出,视觉冲击感较强,是北方黄河流域年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平阳木版年画具有装饰、供奉、庆贺等功能,实用性强、趣味性足、启发性深,它承载着晋南地区悠久的历史,展现当地居民深厚的艺术底蕴,潜移默化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德记.浅析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J].美术大观,2017(04):86-87.

[2]黄美平.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李红娟.平阳木版年画的风格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

[4]刘晓婷.关于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的探讨[J].艺术品鉴,2018(26):25-26.

作者简介:

王志强(1988—),男,汉族,山西五台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利用。

李晓菲(1985—),女,汉族,山西静乐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利用。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浅析玉成窑器物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风格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白居易与苏轼怀古诗艺术风格之比较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