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战华工遗珍

2023-05-30王忠保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文物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因劳动力短缺招募了大量的中国劳工,据统计,英法招募约14万人、俄国招募约20万人,他们在前线和后方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有很多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这些鲜活的生命曾经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文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鲜为人知,遗留下的文物因而显得弥足珍贵,为复原一战华工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文物

一战华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和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被日本攫取,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一战华工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1],为中国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民众开始觉醒。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群体被世人遗忘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而一战华工文物经过百余年的时间,遗留下来很少。在此,我们选择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并且非常稀少的文物介绍给大家。

纸质,纵14.5、横11厘米。华工马秀新被录用身份证明书。此证用中英文填写,证书上记载着华工的姓名、编号、年龄、身高、工作、录用日期、照片、本人及亲属的住址,以及在中国的工资领取人的姓名与关系等信息,还有两枚非常清晰的指纹。持证人叫马秀新,当时24岁,编号为:14927,身高5英尺10英寸,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城东20里田富村人,工资领取人为其叔叔马怀垿。其赴欧前曾从事木匠工作,录用日期为1917年8月18日,英文程度为不懂。马秀新(1893—1973),后因家谱名讳改名马修新。1917年,英国驻天津办事处招募华工,马秀新与族兄马德存一同报名,经选拔被录用。在威海卫劳工营经短期训练,随同华工大军乘轮船出发,后抵达法国。

马秀新在法国主要在工厂做工。两年多的时间,他干过搬运炮弹、粮食、运送伤员等工作。华工的生存环境恶劣,经常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环境里。后其族兄马德存不幸客死他乡。1919年6月,马秀新回到国内,带回了自己所谓的“战利品”:军用黄色大氅、军黄色毛毯、高腰军皮靴、铁制饭盒和黑色德国打火机各一件。

抗击日军侵略的战争爆发后,马秀新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参加抗日救亡的热情高涨,曾因汉奸出卖,被驻守炮楼的日军逮捕囚禁,后因八路军及时挽救才幸免一死。新中国成立后,马秀新先后加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1973年马秀新去世,享年80岁。

铜质,直径4厘米。来应募的人首先到招工处,经过严格的体检,合格者立即办理登记编号手续,并订立合同,同时发给每人一个圆形铜牌,上刻有号码,即每个人的代号,用绳子系于脖子上。后来改为手镯式铆在手腕上,不易弄掉,不易丢失,以防冒名顶替。华工号牌是英国招募华工的身份标志物之一,该号牌正面有CLC(chinese laborers corps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劳工团或者华工团)和编号19,这个编号是华工的代号和领取工资和物资的凭证,从号码数字较小可以看出它是早期使用的,制作量较少,目前仅发现这一件。

铜质,内径7.8厘米。应募工人凡体检合格者即编一号码,并发给新衣服一套。然后再详细登记在册,订立合同。华工的号码是他们的身份凭证,这个号码先刻印在铜片上,然后用机器卷成圆圈,类似手环的样式,完成后把它固定在华工的手腕上,需在合同完成回国时才能取下,华工们叫它铜镯。铜镯上的号码在欧洲期间就代表他们自己的身份,华工在欧洲以及在中国的物资,还有工资都是根据这个号码发放的。华工的姓名和号码用中英文填写在身份证证明书上[2]。英国招募华工约十万人,编号虽达13万—14万人,但其中有虚号三四万人。该铜镯上有TSINGTAO(青岛)英文字样,青岛是继威海之后又一重要的华工招募基地,编号为100603。铜镯是英国招募华工的又一重要身份标志物,它取代了号牌,一直使用到华工回国。

纸质,纵14、横9.4厘米。华工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华工本人领取,另一部分由其指定的家属领取。家属领取的这笔钱绝大多数是由邮局按月用汇票汇往距受款人住址最近的兑款处,除指定的受款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也不许领取这笔钱,只有经过华工本人来信并打上他的手印,证明确实出于他自己意愿并得到在法国的领队长官证明才能改变受款人[3]。该月领养家费簿由大英国招工局颁发,是54914号华工指定的领钱人来领养家费的凭证,每月领钱的数额为10元,領钱的日期为阳历每月27日,领钱的地点在潍县(今潍坊)。此领钱簿只可在六个月期间内使用,过六个月领钱人需要亲自来换新簿。

纸质,纵14.6、横7.2厘米。华工信封是英方为华工设计定制的专用标准信封,可分为华工寄国内专用信封和寄国外专用信封。华工寄国内专用信封背面印有书写说明:“中国人书信必收入于中国人邮箱,如不投此箱内,怕送不到,汝票号必书汝姓名如同,大英威海政府招募华工局,在法国XX号。”这种信封的寄递过程是,华工把需要寄递的信件装入写好收信人地址的华工专用信封中,投到专用信箱中,然后统一打包,寄到山东威海卫的华工招募局,再由华工招募局将信封分别贴上中国邮票,交威海卫中华邮局,由中华邮政系统寄递到华工家里。华工寄国外专用信封内附有专印的回信信封,此封比来信信封小一号,一般折叠放在封内,这也是存世信封中间都有折痕的原因。华工家人回信装入此封内,通过中华邮局寄到山东威海卫大英华工招募局,然后由招募局集中收集打包后发往国外。此封予印说明文字“汝们牌号必书此封套汝姓名如同,山东省威海卫大英政府招募华工局,在法国XX号”。

这两种信封均要求注明华工编号,这个编号是唯一的,即便书写地址不明确或者字迹不好辨认,通过这个编号也可以准确找到收信华工。其规格有大小两种,大者用于向国内寄发,小者则附寄于大封内,以便于家人用它回信时,对照大信封准确填写邮递信息。此外,寄信人的地址需全部写在信封背面。据1919年统计,仅英招华工平均每月寄回国的家书就达5万封,从国内寄出的也有1.5万封,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但是保留下来的华工信封非常稀少。该信封是全新未使用的用于回信的小信封。

纸质,纵16.8、横22.3厘米。《路往纪事》讲述了潍坊籍华工从威海卫出发,经过高丽码头、日本长棋(长崎)、美国豆儿山(旧金山)、英国,到达法国这一路的经历,还讲了华工在法国做工的见闻。日记记录的时间断断续续,记录的事件也都是作者印象比较深刻的。该日记真实地再现了华工一百年前往法国的经过,在法国的做工情形、苦难经历和心理状态,非常难得与珍贵。

纸质,纵23、横18.2厘米。上海战闻社印行。该资料书写了华工在威海卫被英国招工局招募的具体步骤以及华工漂洋过海到达法国的经过,还有华工到达法国后的具体工作情况,在资料的最后有多幅珍贵的照片记录当时的情形。资料中有华工工资的发放标准与办法、华工与国内亲人互通家书情况、华工在国外的生活娱乐以及外国人对华工的看法等内容。威海卫是一战华工招募、集结、训练、出海的重要基地,设有大英政府招工局和华工待发所。该书籍内容丰富、记录翔实,为研究一战华工提供了重要史料,存世量稀少,特别珍贵。

铜质。炮弹壳工艺品又称战壕艺术品,是指利用回收的战争材料,由受到战争影响的士兵、非作战人员(如华工)及平民所创作的作品。华工用来装饰所创作的艺术品,大多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再现,以此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展现了精湛的技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多数作品上都有体现,如身着中国特色服装的人物,有双龙戏珠、鸳鸯荷花等,还有中国古代诗词的作品(通常是一首诗)[5],用来表达思念与乡愁。在以战争场面为主的炮弹壳工艺品或战壕艺术纪念品中,华工作品独树一帜,展现的是平和、田园和东方的异国情调,别有一番风味。这些工艺品凝聚着华工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刻画的图案栩栩如生,很受外国人的欢迎。

铜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颁发给为英军服务的中国劳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14万华工被英法两国招募,4.4万多华工从威海卫出发,因此威海卫是当时重要的华工输出地之一。华工在这里集结、训练、出发,华工信件和家属工资也在这里分发。“一战华工”对威海卫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奖章正面锻压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和“GEORGIVS V BRITT OMN REX ET IND IMP”一圈英文,背面印有“1914—1918”,日期下有一个体形健壮的骑士,骑在一匹奔驰的骏马上,马头上端有一光芒四射的太阳,马蹄下踏着波浪、人头骨和一个刻有德国飞鹰标志的盾牌,侧面有华工编号和CHINESE L.C.。除了极少数的华工,由于品行不端而不能获得奖章外,其余93357名人员均获得奖章[6]。每一件华工铜奖章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对每一个作出贡献的华工的肯定和奖赏。

总的来说,一战华工为世界和平和欧洲的战后恢复重建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与贡献,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走向贡献了强大的力量,人们不会对这段历史视而不见。这些珍贵文物现如今在威海市一战华工纪念馆中展出,为纪念一战华工的历史贡献和开展宣传教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战华工遗珍时刻警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编.华工军团[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3.

[2]陈翰笙.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十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4:312.

[3]同[2],第319页.

[4]张建国,张军勇.万里赴戎机:第一次世界大戰参战华工纪实[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07.

[5][法]马骊著、莫旭强译.一战华工在法国[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390.

[6]同[5],第86页.

作者简介:

王忠保(1986—),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威海市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馆。

猜你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停战一百年之后,美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普遍记忆仍离不开史努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文物掉包案
李鸿章为秘鲁华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