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桌上的“进化史”

2023-05-30邱俊霖

奥秘 2023年3期
关键词:进化史主食月饼

邱俊霖

主食的演变史

“南粉北面”,体现了如今国人的饮食习惯。然而,如果将时光拨回到几千年前,人们餐桌上的主食又是怎样的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魏风》中有这么一句。黍是国人最早的主食,而粟的驯化比黍要稍迟一些,粟俗称小米。无论是黍还是粟,他们都有一个最优良的品质:耐旱。对于生活在农业不发达时代的先人们来说,这无疑是最为关键的。

而且先民们已经会用简单的石磨来加工谷物了。2005年,考古学家曾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的面条,这种面条便由粟制成。粟在先秦时还被称为稷,后来,“稷”和代表土地的“社”连在一起称为“社稷”,并成为了国家的代名词。

除了黍和粟,古人还有其他的主食。《论语》中有个故事,说的是子路有一回赶路时问一位老人:“子见夫子乎?”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中国古代的“五谷”有两种说法,一是“稻、黍、稷、麦、菽”,一是 “麻、黍、稷、麦、菽”。菽就是豆子,主要指大豆。

在中国南方,人们有着吃稻米的悠久历史,如1995年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就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谷。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南方人便将稻米当作一种主食了。

到了秦汉时期,石磨技术的成熟为吃货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磨成面粉后的小麦可以制作各种面食。到了东晋,大量北方氏族南迁,因为想吃北方的面条,便将稻米研磨成粉,于是出现了粉条。时至唐宋,小麦逐渐超越黍粟,成为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之一。比如,唐朝人就喜欢吃面粉做成的饼,甚至将饼当作一种主食。唐人赵璘在《因话录》里说“世重饼啖”,可见饼在唐朝人饮食中的地位。

此外,还有可以当作主食的玉米、土豆和番薯等。这些食物都是明末清初引入中国的外来物种。

当然了,有些人吃得比较精致一些,比如清代的袁枚,虽然他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普遍食用番薯和玉米了,但袁枚是南方人,最爱米饭,偶尔也吃馒头。他在《随园食单》中就说:“饭之甘,在百味之上。”

琳琅满目的下饭菜

话说宋江浔阳楼题了反诗被捉拿入狱后,蔡九派戴宗到汴京向蔡京汇报案情邀功。戴宗一路狂奔,恰好进了朱贵的酒店,酒保给他隆重介绍了一道下饭菜“加料麻辣熝豆腐”。从戴宗的反应来看,他对这道将他迷晕的麻辣豆腐十分满意。

这道“麻辣豆腐”和今天的“麻辣豆腐”不太一样。首先,如今的麻辣豆腐多用辣椒调味,但辣椒原产于美洲,明末才传入中国。戴宗的这碗麻辣豆腐,所用的调味品主要是花椒、姜和茱萸等。其次,烹饪方式不一样,“熝”是熬煮的意思,而今人们用得最多的烹饪方式无疑是“炒”。

“炒菜”诞生的时间很迟。古人最早采用的烹饪手法是蒸煮,因为门槛低,能生火、有炉子便可。后来又诞生了其他烹饪方式,《礼记》里记载有“八珍”,都以炮、烤、煎为主。“炒”菜难,主要是“锅”的原因。早期的炊具多以陶或青铜制作,其导热性无法达到“炒菜”所需的标准。直到南北朝时,铜铁材质的锅普及后,才使“炒菜”成为可能。唐宋之后,“炒菜”才日益常见。

中国是豆腐的故乡。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然而,有学者研究过,宋朝初年陶谷的笔记小说《清异录》中才第一次出现了“豆腐”一词。陶谷生于晚唐,活跃于五代及宋代初年,从中可见,当时的豆腐已成了一道家常菜,由此推断,最早从晚唐时期,豆腐才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此外,中国本土的下饭菜还有不少,如黄豆芽、白菜、藠頭、韭菜、荠菜、竹笋、芥菜等。不过,很多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下饭菜也是外来的物种,比如西红柿。如果在唐宋时期,想吃上一道番茄炒鸡蛋是不可能的,因为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区,在明朝时传入中国。

还有些蔬菜也是如此,比如黄瓜、香菜和南瓜等,都是外来的物种。还有人们如今烹饪时少不了的大蒜,也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中原的。所以,《西游记》里的狮驼岭三魔捉住了唐僧师徒四人后,捆在笼里蒸煮时,才能交待小妖们:“到五更天色将明,必然烂了,可安排下蒜泥盐醋,请我们起来,空心受用。”

饭后水果零食来解腻

如今人们酒足饭饱后,总喜吃几片西瓜解解腻。

中国原产的水果种类十分丰富,比如李子、枇杷、桃子、柑橘等等。然而,古人想实现西瓜自由可不容易,西瓜的原产地在遥远的非洲,唐宋时经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中原,所以叫西瓜。

相较于西瓜,人们能吃上葡萄的机会就比较多了。中国人很早便发现了葡萄,《诗经·王风》中有一篇《葛藟》,所谓的葛藟,实际上就是野葡萄。但现代人所熟知的欧亚种葡萄却原产于西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将西方葡萄种类带到了中原,但因为经验不足等因素,直到唐朝,中原才开始大力引进葡萄。类似的还有石榴,石榴据说也是张骞引入中国的,很受唐朝人欢迎。比如,中国人形容男孩爱上了一个女孩,就常说“拜倒在石榴裙下”。

除水果外,古人还吃一些零食,比如奶酪。从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也传入了中原。《世说新语》里就记录过几个吃奶酪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杨修啖酪”,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稍微吃了一点,就在盖子上写了一个“合”字给众人看,没人明白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的时候,他直接打开盖子吃了一口,说:“曹公是让大家每人吃一口,你们还犹豫什么?”

此外,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自家甜品之一月饼,其出现的时间也不早。根据专家考证,现代月饼的雏形应出现在宋代。北宋时期流行一种小吃,民间俗称“小饼”“月团”。这种饼以小麦粉、饴糖、猪油等材料制皮,口感酥甜,饼馅有猪油丁、松子、果仁等。“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宋末元初的《梦粱录》里提到了月饼,并称“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至于月饼与“中秋”的结合,大致是从元明时期开始的。

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中华美食的演变史,也是一部餐桌上的中华文化发展史。

猜你喜欢

进化史主食月饼
聪明吃主食
中秋节里吃月饼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营业执照百年进化史
咔嚓咔嚓进化史
月饼
刷牙进化史
一起来做月饼吧!
清凉一夏 制冷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