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沟通,从好好说话开始

2023-05-30孔沁刚

现代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青莲亲子暴力

孔沁刚

调查发现,中国家庭中引发亲子冲突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导火索往往是家长说话难听。换言之,如果家长讲究说话艺术,避免恶语相加,许多亲子冲突就可以避免。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教授夏青莲女士,与家长朋友们聊聊这个话题。

不管怎么狡辩,打击式教育的本质仍是语言暴力,而语言暴力会直接损伤孩子未发育成熟的大脑

赵女士(6岁男孩的妈妈):生孩子以前,我是一个性格温柔的人,说话之前先脸红。但有了孩子就不同了,我总是忍不住吵他。比如,孩子画画分不清绿色和蓝色,去就骂他“笨蛋”;他冬天出门不肯戴帽子,结果冻感冒了,我就骂他“活该”。我是孩子的亲妈,怎么会伤害他呢?我只是想用夸张的方式让他印象深刻、进步更快。前不久他画了一张画,标题是《我的妈妈》,他居然把我画成一头狮子,凶巴巴的样子。我心头一震:我是个合格的妈妈吗?

蔡先生(12岁男孩的爸爸):您多虑了。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理解您,不会记仇的。再说,小孩子都需要教育,表扬多了容易骄傲,还是多打击更靠谱。我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我会挖苦他“考这点分还好意思回家”,他哭一会儿,也就没事了。

林女士(10岁女孩的妈妈):我觉得,家长多给孩子一些打击利大于弊,等孩子开始过集体生活,会受到更多、更严厉的打击,家长的温柔打击都受不了,将来怎么接受社会的考验?

主持人:这样的打击式教育,效果如何?

蔡先生:刚开始,孩子知耻而后勇,效果立竿见影,可是没多久就麻痹了。我只好加大力度,骂得更狠,挖苦得更刻薄,但收效甚微,孩子好像放弃努力了。

主持人:家长的打击式教育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请夏教授为我们科普科普。

夏青莲:家长的打击式教育,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心理学研究显示,不管怎么狡辩,打击式教育的本质仍是语言暴力,而语言暴力会直接损伤孩子未发育成熟的大脑。

赵女士:有这么严重吗?

夏青莲: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经常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胼胝体和海马体这两个大脑区域的体积会明显缩小,长大后的智商比参照组孩子低12分。更要命的是,长期被父母贬损,孩子大脑中主要处理愤怒和恐惧情绪的杏仁核反复被刺激,甚至没有刺激也时刻处于应激状态,这种惯性有可能延续一生。这一切,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长大了想要恢复,难上加难。

主持人:父母的打击式教育制造了很多悲剧。据报道,江苏一个10岁女童,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服药自杀,374字的遗书里只传递了一个信息:既然我没有用,那么我杀死自己好了。

夏青莲:这是典型的自虐型人格双向攻击:用家长的错误惩罚自己,同时用死亡制造内疚来惩罚家长,获得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主持人:请问夏教授,为什么有些家长会选择打击式教育?

夏青莲:家长之所以选择打击式教育,是传统教育观念在作祟。家长认为孩子是不能夸的,一夸,孩子就骄傲自满,就失控,所以要用恶言恶语镇住孩子;有些家长正相反,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缺乏挫折教育,于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故意不给孩子好脸色。

侯先生(7岁男孩的爸爸):我从小到大沒有被家长善待过,哪里会善待自己的孩子?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爸爸是一位暴君,不会笑,不会好好说话,从来没有表扬过我,一张嘴就骂人,一抬手就打人。我参加工作以后,和他说话还紧张得要死,生怕哪句话惹毛他。我不喜欢爸爸,但我觉得这就是家庭教育。尽管我不会打骂儿子,但也不会给他好脸色。

陈女士(11岁女孩的妈妈):每次看到女儿哪方面不如别的孩子,我心里就愤慨不已,恨老公不管孩子,恨自己瞎了眼嫁给这样的男人,恨孩子不争气。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唉,真对不起孩子!

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表扬,而是父母的情绪认同,希望自己的真情实感被父母看到

袁女士(11岁男孩的妈妈):请问夏教授,如果孩子犯了错,不能骂他,难道还要表扬他吗?比如他不好好上网课,被老师批评,我该怎样跟他沟通?

夏青莲:亲子沟通,从好好说话开始。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表扬,而是父母的情绪认同,希望自己的真情实感被父母看到。

主持人:请夏教授给我们做个示范吧,就以孩子不好好上网课,被老师批评为例,让大家见识一下好好说话的妙处。我来客串犯错的孩子。

夏青莲:好的。和老师通过电话后,妈妈要安静3分钟,回想一下近期的家庭气氛和孩子的表现,为接下来的沟通做准备。

回到家,妈妈可以这样问儿子:“宝贝儿,今天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说你上网课时擅自走开、做小动作。发生什么事了吗?你好像有点不开心。”在心理学上,这样的开场白叫“情绪辨识”,目的是引导孩子打开心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营造温馨的开场气氛。

主持人(扮演儿子):最近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学习压力很大,我很烦。

夏青莲:孩子这样说是好现象,说明他打算放弃防御,跟妈妈说实话。这时,妈妈应该接着引导孩子表达:“那你现在心里是什么感受?”

主持人(扮演儿子):有点难过,老师不理解我,只知道惩罚我。本来我已经承认了错误,还补做了所有的作业,可是她还向妈妈告状……

夏青莲:孩子表达出的情绪越多越好,有助于妈妈梳理事情的脉络,找出头绪。倾听的时候,妈妈要时不时地鼓励一下儿子:“还有吗?”

等孩子倾诉完了,妈妈可以这样确认孩子的想法:“宝贝儿,其实你不是不想上网课,只是觉得老师给的压力太大了。是吗?”

主持人(扮演儿子):是的。

夏青莲:此时,妈妈要忍住说教,继续问:“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主持人(扮演儿子):我想先打一会儿游戏,放松一下。

夏青莲:都这时候了孩子还这么贪玩儿,估计许多家长心里都憋着一股气。但是且慢,好好说话是这样的:“妈妈可以答应你玩半小时游戏,但是你得答应妈妈,以后遇到问题要及时告诉我,不要摆烂。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妈妈做的吗?”

主持人(扮演儿子):希望妈妈给老师回个电话,说说我的好话,要是能减少一点作业就更好了。

夏青莲:此时,妈妈应该答应孩子的请求,给老师回电话,这样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能如实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积极表现。

【编辑:陈   彤】

猜你喜欢

青莲亲子暴力
反性别暴力
旗袍
“暴力”女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一朵青莲
暴力云与送子鹳
一朵佛前的青莲
向暴力宣战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