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宣城出土的青瓷堆塑罐及相关问题探究

2023-05-30赵静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纹饰佛教乐器

摘要:文章介绍了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青瓷堆塑罐,初步分析它们所蕴含的内涵和意义,指出其对研究魏晋时期皖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发展以及民间风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堆塑罐;纹饰;葬俗;乐器;佛教

堆塑罐,又称“魂瓶”“谷仓罐”“堆塑人物罐”等。现在一般认为源自东汉时期并逐渐流行的五联罐,是东吴(222—280)和西晋(265—316)时期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一种青瓷随葬明器,主要分布于江浙两省,安徽、福建、江西也有少量分布。仝涛先生在《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中将堆塑罐前身——五联罐的流行地区“划分为两个区域:一、浙江省的北部和东部,以吴晋会稽郡为中心,简称古会稽区;二、江苏省西南部和安徽省东南部,以吴晋丹阳郡为中心,简称古丹阳区。”[1]宣城自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丹阳郡移治宛陵起,至西晋太康二年(281)析丹阳郡置宣城郡止,前后390年,一直为丹阳郡治所在地,是吴晋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后来堆塑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在宣城市博物馆内,收藏有两件当地墓葬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一件是1986年4月在距宣城市区以南15公里的向阳乡凤凰山的一座西晋砖石墓中出土的(图1,以下简称罐1);另一件则是1998年9月在宣城市区外贸巷西晋墓中出土的(图2,以下简称罐2)。

一、两件堆塑罐的形制特点

罐1通高43.5、口径12.3、底径16.4厘米,盘口、长颈、弧腹、平底。肩部有一圈凸棱,将罐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为圆唇盘口,四侧各置一小罐组成五联罐式,四小罐下部均为管状,将上层罐体分为四个部分:前面有二层歇山式楼阁,后方有三层歇山式楼阁,每层左右两侧各以一兽形物支撑,各开一方形仓口,楼阁两侧各置一四角攒尖顶门阙。罐体右侧排列三尊胡人伎乐俑,高鼻深目,一尊坐于地上,左腿弯曲,左脚置于右膝上,左手托下颌作沉思状,另两尊跪地而坐,双手或抬起,或拢于袖中;左侧塑有五尊胡人伎乐俑,或抚琴吹箫,或合掌,作手舞足蹈状。上层罐体堆塑有飞鸟若干,振翅向上,鸟头均朝向罐口。下部大罐,弧腹,贴塑兽首衔环、乌龟、螃蟹、鳄鱼等纹饰,形象生动。胎质细腻,呈灰白色,施青釉不及底,釉色柔和滋润。

罐2通高47.8、口径8、底径11厘米,通体亦为盘口、长颈、弧腹、平底,重心略向上。肩部有一圈凸棱,将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顶部为小盘口,四侧各有一小罐组成五联罐式。四小罐下部均为管状,将上层罐体分为四部分:前方有二层歇山式楼阁,上下两层各开一仓口,每层左右两侧各以一圆柱支撑,楼阁两侧各置一四角攒尖顶式门阙;罐体右侧排列三尊胡人伎乐俑,跪地而坐,一尊闭目作倾听状,一尊双手弹奏琵琶,一尊弹奏古琴;罐体左侧排列三尊伎乐俑,跪地而坐,一尊双手持棍打击某种乐器,一尊闭目吹奏,一尊双手置于胸前作歌唱状;罐体后方排列有四尊伎乐俑,跪地而坐,一尊双手抱着一管状乐器置于嘴边吹奏,一尊昂首,右臂弯曲向下,左臂弯曲向上环于胸前,一尊倒立,头部向前昂起,最后一尊双手持一排簫,闭目吹奏。罐体肩部有一外侈的折沿,沿上堆塑有狮、熊、鸟、羊等动物俑;罐体下部堆塑有龟、小鱼、长蛇、盘蛇、鳖等纹饰。灰白色胎,胎质细腻,外表施青釉不及底,釉色柔和滋润。

二、两件堆塑罐的相关问题分析

1.年代

两件堆塑罐均无纪年标志,但可从两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从各自出土墓葬的其他伴出物进行判断。

出土罐1的凤凰山西晋墓,同时还出土有双系罐(图3)、筒形罐(图4)、三足炉、釜灶(图5)、鸭圈、鸡笼、耳杯等器物。

上述器物中的釜灶与绍兴西晋309号墓[2]出土的青瓷灶相类似;鸡笼与浙江绍兴官山岙西晋墓[3]出土的鸡笼相类似。

出土罐2的外贸巷西晋墓随葬品较为丰富,有盘口壶、簋(图6)、鸡首壶、虎子(图7)、唾盂等青瓷器,还有勺、盘等漆器随葬。其中,盘口壶、青瓷簋与南京卫岗西晋墓[4]出土的青瓷器风格相同。

在出土的漆器当中,漆勺、漆盘保存基本完好,漆勺内底清楚地写有隶书“谢氏”二字。谢姓,发源于河南,传说其祖先是周宣王时的申伯,申被楚灭后,楚把一部分谢姓族人迁至淮河上、中游一带。汉魏时期,极受班固推崇的谢夷吾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带发迹,其后人曾嫁谢氏女为孙权的原配夫人,使谢氏一族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两晋时期,因北方战乱,谢氏开始进入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其中的一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从北方渡江南下,侨居江浙三吴一带,“崔卢王谢”并称为“四海大姓”,显贵一时。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陈郡谢氏子弟谢朓出任宣城太守,从此谢氏在宣城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谢姓当中一个较为有名的堂号——宣城堂。此漆勺上的“谢氏”二字,可能是制作此物的工匠或是使用者的姓氏。西晋早期还沿袭了两汉以来的厚葬之风,墓主人仍多注重使用漆器陪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作为墓葬中重要陪葬品的地位逐渐减弱。

其次,从两件堆塑罐的形制上判断。

仝涛先生在《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中对已发表的堆塑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5],这两件堆塑罐均属其中的A型,它们的年代从东吴一直延伸到西晋。

以上两点相结合,这两件堆塑罐的年代应为西晋偏早期,且罐1整体重心下移,应稍晚于罐2。

2.形制特点

罗宗真先生在《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中提到堆塑罐可分为楼阁庭院式、谷仓式、庙宇式及丧葬礼仪式这四种类型[6],宣城市博物馆的这两件堆塑罐当属楼阁庭院式,反映当时世家大族的豪门生活,带有鲜明的本地特色。如罐1腹部堆塑的鳄鱼纹饰,就与宣城现存的扬子鳄造型相似。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主要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宣城境内有水阳江和青弋江两条河流,周围有百余条支流,海拔300米以下的沟渠沼泽星罗棋布,是扬子鳄生存栖息的理想场所。

宣城地处皖东南,本土文化素有“吴头楚尾”之说。当时江南的青瓷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地区,诞生越窑、瓯窑等名窑,其中越窑以分布广、规模大、质量高而负有盛名。从两件堆塑罐的胎釉上看,胎质细腻,烧结坚硬,通体施青釉,釉层均匀莹润,釉色青中带灰,色调淡雅沉静,其造型具有西晋越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应为墓主人生前从浙江上虞、会稽一带的窑口定制烧造好后带回当地随葬。

这两件堆塑罐造型精美,塑造了众多的楼阁和动物形象,纹饰繁复却不拥挤,布局得当,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果墓主人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很难办到。且它们均出土于中型墓葬之中,伴出物较为丰富,反映了墓主人生前应是有一定地位的士族官僚。

3.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

进入两汉之后,时人深信人的灵魂是有轮回和转世的,为了让亡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过上富足自由的生活,厚葬之举蔚然成风。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术就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教育中最讲究的孝道也进一步推动了厚葬之风的盛行。

在罐2的腹部堆塑有两个小孔,蛇身从一个孔钻入,头从另一个孔钻出(图2-2)。

在上古时期,人们很看重蛇这种动物,并将其奉为神明,如女娲、伏羲就是人身蛇尾,认为它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能够庇佑家宅平安、提升运势;蛇也是萨满教神话中的一个主神。罐2腹部塑造的蛇形象,除了有上述寓意之外,还因其身体细长曲折,在传统风水学上代表着崎岖的小路,在这里也可能指代墓主人的轮回之路。

两只罐体的上部都塑有众鸟振翅上飞、鸟喙朝向罐口的形象。在吴越之地,一直广泛存在着崇拜鸟类形象的传统,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气候的变化南来北往,古人根据它们迁徙的自然规律来安排农时,他们尊崇鸟类、企盼丰收。人们还用飞鸟图案来装饰器物,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鸟形饰物,如牙雕双鸟朝阳蝶形器、双鸟纹骨匕等。飞鸟被视为神祇的信使,如西王母身边的青鸟,希望给人类带来平安吉祥。对鸟图腾的崇拜成为吴越地区的文化习俗,人们幻想着在自己死后,灵魂想要升入天国就必须得到飞鸟的帮助,如同西方神话中圣灵的象征——鸽子的作用一样。堆塑罐上的群鸟,除了象征着墓主人死后有着五谷丰登、自给自足的庄园生活以外,还负有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去往西方极乐世界、继续过着生前富足生活的重任。这一切都表明墓主人依然推崇汉代以来“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葬俗,說明此时佛教对皖东南地区的影响还十分有限。

这两件堆塑罐上还塑造了数量众多的人物俑,他们高鼻深目,均为胡人样貌。当时一部分胡人为躲避北方战乱来到江南,有的作为奴隶被偏安东南一隅的豪强地主买来豢养在家中,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但胡人善乐舞,时人也多用胡乐,《康国乐》《龟兹乐》等进入宫廷,胡舞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他们还将箫、琴、鼓等本土乐器与西域传入的筚篥等外来乐器相结合进行演奏。

早在东汉永平十年(67),从汉明帝派使臣将在大月氏得到的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开始,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而胡人在进入江南一带后,对于佛教的信仰并未改变,他们在民间进一步推动了佛教的传播。杨荫浏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说:“宗教信徒为了达到他们向群众宣传教义的目的,常常利用民间音乐,放进宗教内容,作为吸引群众的工具。”[7]故这些胡人演奏的很可能是佛教音乐,吟唱的也是佛教乐曲。当时的佛教典籍虽能译成汉文,但佛乐因受到语言的限制很难用汉语诵唱,这种带有浓厚异域风格的音乐十分吸引人,广受时人的喜爱。这也和当时的三国吴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和大秦的政治、经济往来有关。

综上所述,这两件堆塑罐的出土对于我们了解两晋时期皖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民间风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仝涛.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J].考古与文物,2004(02):54.

[2]董忠耿.浙江绍兴·县西晋墓[J].文物,1987(04):47.

[3]梁志明.浙江绍兴官山岙西晋墓[J].文物,1991(06):57.

[4]李文明.南京市卫岗西晋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3(10):70.

[5]同[1].

[6]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89.

[7]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57.

作者简介:

赵静(1976—),女,汉族,安徽宣城人。本科学历,宣城市博物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文物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纹饰佛教乐器
学乐器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蜡染的纹饰探讨
佛教艺术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乐器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