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浅予佚简及佚文

2023-05-30戚慧

书屋 2023年1期
关键词:叶浅予小景中央日报

戚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叶浅予从港脱险,与戴爱莲、徐迟、盛舜、罗寄梅等人历尽艰苦,于1942年2月抵达桂林,准备由桂转赴渝。1942年4月26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桂林分会成立,叶浅予当选为理事,理、监事会决定筹开美展,出版刊物,举办研究会、作品观摩会,计划组织美术家俱乐部等。6月27日至6月29日,叶浅予假依仁路社会服务处举行个人漫画展。

1942年7月12日,贵阳版《中央日报·今日谈》第四版上刊登了叶浅予写给“××兄”的一通信,题为《漫画家叶浅予来信》。“编者案”云:“上月听说浅予将在桂开漫画展,曾去一信索稿,并力劝伊于桂展结束后,来筑昆一游,盖用意无非在一饱筑市人士眼福,并使此间艺术空气更热闹起来也。兹得其复函如下,至信中括弧处,皆系编者所加,特此声明。”兹照录如下:

××兄:

十八日手示奉悉,弟在此常读《扫荡报》大作,得悉兄曾作西线之行。最近弟于廿七,廿八,廿九(六月)举行漫画展三天,成绩尚佳;惟因不卖画稿,仅靠参观费收入,以资挹注,故不若沈(逸千)关(山月)徐(悲鸿)诸公之洋洋大观麦克麦克也。内地出版困难,我辈须从展览会上出主意,以与读者接触。昆明为胜地,颇思一游。但旅行耗费太大,非得在经济上打下算盘,不能实现。今秋有赴渝之计,届时或可向那一边兜一圈转。国亮(前《良友》画报主编马国亮)在此,不久将去梧州接太太:杜衡在渝;灵凤(叶)落水矣;望舒(戴)关在日本宪兵部,张氏昆仲(光宇、正宇)在安乐国(香港)皇后道楼上开饭馆;志庠(陆)已到赣州;苏凤(姚)就任《广西日报》总编辑,请直接去信要稿。贵报如有电版,弟当作些稿件。现桂林到处是港侨,漓江游泳之风甚盛,大有浅水湾之乐。加之“飞虎”在此一无警报矣。至如明星剪彩,香港足球健将之义赛,尤为桂林之盛事也。余恕不赘  即颂编祺

弟  叶浅予七月二日

信中,叶浅予告知“××兄”桂林画展及港、桂等地友人的情形。显然,此信写于1942年的7月2日。

信后附有叶浅予为漫画展所作的说明。编者言:“浅予此次在桂所举行之漫画展,计一二八幅,共分两部:第一部为‘重庆小景’,凡五十四幅;第二部为‘走出香港’,凡七十四幅;兹承其将此说明寄来,特刊之如下,想为读者所乐于先睹也。”全文如下:

第一部  重庆小景说明

三十年夏,作者由广州湾经粤、桂、湘、黔访问陪都,到达时适逢雾季初过,敌人一年一度的大轰炸刚开始,从五月到八月,大部分时间消磨在防空洞里,这个季节里,不必要的活动,都陆续停止,留在市区的人,都是匆匆忙忙,把事情办好了,随时准备走警报,随时准备自己的寓所被炸,饮食起居一切都失了常态,譬如撑着伞在房间里吃饭,早晨起来没有水洗脸,每个人的情绪,谁都变成了紧张而带一点急躁之感,然而一进了防空洞,反而好像平时在自己家里或朋友家里,大家都有说有笑,把那种情绪,烦躁的情绪,一扫而光。重庆的居民经过三年锻炼,已经训练成一种新的生活习惯,凡是一个从事文艺的人,在那样的空气环境里,总不肯放过随手可抓的题材吧?我一面作速写稿,一面想材料,解除警报便回家构图,到轰炸终了时,已写成五六十幅。后来又补画了一些旅途材料,在香港举行了一次“重庆行”漫画展。这次香港战事,我的寓所被敌人捣毁,十余年来精存的画稿全部殉难,只有这批“重庆小景”,因为预备印画集,战前交给一个出版社,幸而得以保存。原来共有八十幅,可惜散失了一部分。

第二部  走出香港说明

香港之战打了十八天,作者因为住在新界沙田车站附近,开战第一天在机关枪弹下躲了一晚,第二天就沦陷了。以后避在一个深山僻村里,还是逃不出敌人的魔爪。每天有三五成群的散兵,来村里要鸡,要猪,要牛,要够了就拉几个农民抬了送下山去。不到一星期,别说鸡、猪、牛,连地里的萝卜青菜也挖得干干净净。至于翻箱倒箧,要汗衫要毛衣,也是常事,后来要起姑娘来了,村子里妇女们不论老少,只得成天藏在森林乱石里。元旦那一天,四只野猪在林子里围捕一个十五岁的少女,那凄惨的叫喊,叫得人听了肝悽都要裂开!拿牛当枪靶,刀劈母猪背,高兴时便这样行猎取乐。村里的人忍无可忍,只得交钱到“大埔维持会”去请求保护,领得一张告示,贴在村口,恳“皇军”“行善”“施仁”,因此村长反而吃耳光,挨枪柄。以前读到听到同胞在敌人蹂躏下的生活,这次不但看着,而且咬紧牙关忍受着。在港九市区,敌人似乎企图装点文明样子,然而只就封锁粮食一项毒政而论,已足抵消一切虚伪的宣传了。

作者逃出香港,复通过中山、新会沦陷区。敌寇的毒辣,伪官伪军的无耻,简直写不尽、画不完!

桂林画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庆小景”始作于1941年夏,叶浅予在重庆时适逢轰炸季,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记录了轰炸中的重庆面面观,同时也包含途经粤、桂、黔、渝等地的画材,笔下的人物有街头市民、知识分子、公务员、渔民、小商贩、人力车夫等,原有八十幅,因港战损失了一部分,仅存五十四幅。第二部分“走出香港”描绘了“在港中十八日之烽火生活,及事后由港逃出经沦陷区各项印象”,在桂林展出了七十四幅,而“敌寇的毒辣,伪官伪军的无耻”是“写不尽、画不完”的。这两个部分“均为实地取材,现实描写之连绘”,叶浅予看到这些场面情绪是低沉的,动笔时心头发酸且愤慨。画展期间,观者踊跃,并极为赞赏。

叶浅予的回信及所附画展说明实际上也为贵阳画展作了预告。他在《细叙沧桑记流年》交代了贵阳画展的缘起:“重庆的救济委员会闻知大批文化人从香港逃出,滞留桂林,特派一位专员动员我们到重庆去,每人发给一笔旅费。我们得以用这笔钱,组成一个江湖卖艺团到了贵阳,由贵阳再转赴重庆。”“我们的江湖卖艺团,包括我和戴爱莲、丁聪、马国霖、林声翕、叶冈,其中有画家、舞蹈家、作曲家、声乐家。到了贵阳,被《中央日报》贵阳版的卜少夫截住,要求我们为该报劝募滑翔机办一次筹款演出。于是,这副班子暂时搁在贵阳,以我的画展为先导,“战时重庆”和“逃出香港”在此露了脸,然后是音乐舞蹈表演会。”笔者推断此信的抬头“××兄”很有可能是卜少夫,时任贵阳版《中央日报》资料室主任。叶浅予信中提到马国亮、杜衡、叶灵凤、戴望舒、张光宇、张正宇、陆志庠、姚苏凤等人也是卜少夫在香港的熟人。再結合信中所说“弟在此常读《扫荡报》大作,得悉兄曾作西线之行”。查桂林版《扫荡报》,1942年5月,卜少夫曾前往昆明,其间陆续发表了《缅战纵观》《云南是罗网》《归侨在昆明》《滇境之战》《从云南战场展望——我们将临近一段更艰苦的日子》等文。不久后,他从昆明返贵阳,代理《中央日报·前路》编务。6月18日,卜少夫写信给叶浅予,邀请他在桂林画展结束后来贵阳一游。当时叶浅予正在筹办漫画展,画展结束后,7月2日才复信。

9月25日,叶浅予一行人离开桂林,10月初抵贵阳。10月8日至10月11日,叶浅予的漫画展在富水路商友俱乐部展出,包含“重庆小景”和“走出香港”两个部分,而“走出香港”仅展出了二十幅作品。画展前后,贵阳版《中央日报》大力宣传,刊登了刘一行、储裕生、沧浪、韩北屏、张明等文化界人士撰写的观感,还设“本报为捐献滑翔机主办叶浅予漫画展专页”,其中有叶浅予的《打破漫画界的沉寂》、储裕生的《观叶浅予漫画》、王亚明的《我们举办漫画展的意义》和马国亮的《看浅予画展》四篇文章。马国亮称赞叶浅予的作品“有生命,有感情,不虚伪,也不敷衍”“闪耀着光和热”,《重庆小景》描述“空袭下的陪都(和其他的地方一样)的市民们如何忍着满眶的眼泪,如何抑制着心头的怒火,在最大的疲劳中继续生存的斗争,在无休止的惨痛中勉力欢笑,在生与死的边沿上进行每日的工作——覆盖在敌机和投机商人的阴影之下,有如此的一群苦难却是坚强的人”,《走出香港》“更是一部血泪和怒焰交织着的作品。由于作者所得的惊心动魄的体验,所表现于画面上乃更为有力”。韩北屏认为叶氏的漫画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在于:“一是题材的真实,二是形式的恰能表现——唯漫画才能更战斗地突出地表现客观的事实与主观的强烈的爱与憎。”叶浅予用成熟的技巧使观众产生了共鸣。

此次漫画展无疑是成功的,据10月12日贵阳版《中央日报》报道:“本报为捐献滑翔机主办之叶浅予漫画展,昨为第四日,上午十时,天骤降雨,然观众冒雨参观者乃极拥挤,至晚六时后仍有要求延长时间者,旋因本报即将开始举行音乐舞踊会,故只能于六时许画展即行闭幕。总计四日来观众约近四千人,叶浅予原作之十幅画均已定去,闻黔省府郑秘书长以叶画颇为生动深刻,尚拟定购一幅。此次全部收入共计九千余元,账目日内即行公布云。”

因战争的影响,加之印刷材料供应缺乏的困难,不少漫畫家被迫停止了工作,漫画界也呈现荒凉和萧条的景象。对此,叶浅予提出“打破漫画界的沉寂”,努力创造条件。他说:“一切都在自力更生,我们的工作,正是这一时代所经历的一切困难,成功,苦愁,欢乐,光明,黑暗的纪录,我们不能沉默。”1942年至1943年,他先后在桂林、衡阳、贵阳、重庆四地展出了“战时重庆”和“逃出香港”,均引起强烈的反响。

叶浅予写给卜少夫的这通信以及信后所附画展说明未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叶浅予文集》,也不见有论者提及,当为佚文。

猜你喜欢

叶浅予小景中央日报
舞蹈人物
影像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林中小景
《中央日报》对战后南京审判的报道
纪念叶浅予诞辰110周年“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春日小景
《资本论》广告登上《中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