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组联动机制建设中的几个现实问题

2023-05-30驻廉兵

廉政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监委办案纪检监察

驻廉兵

室组联动机制建设是提升整个纪检监察系统监督质量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通过‘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方式,提高派驻监督质量”。因此深入开展室组联动监督机制建设,要首先以提高派驻监督质量、提高整个纪检监察系统监督效能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监督监察室和派驻机构的工作关系,直接决定着室组联动机制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省级为例,有的纪委监委监督监察室主任是正处级别,而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都是副厅级,有时会出现监督监察室主任因为级别低,而不愿意指挥协调派驻纪检监察组长,或派驻纪检监察组长因不愿接受监督监察室主任指挥,而对参加室组联动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问题。

怎样处理好这种工作关系呢?派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延伸,监督监察室代表纪委监委对派驻机构进行指导协调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督监察室和派驻机构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室组联动机制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这一原则,以“室”为主,切实发挥好组织、指挥、协调职能;“组”要提高政治站位和全局意识,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监察室领导,按照分工安排,既履行好自身监督职责,也要承担好室组联动中其他工作任务。

在监督方面,派驻机构和监督监察室在监督方面的职责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都要聚焦综合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尤其是单位“一把手”。除此之外,派驻机构还有一个监督重点,那就是驻在部门党组管理的干部。它们所处位置不同,监督方式也略有不同。监督监察室对联系单位的监督,只能侧重于宏观监督方式,紧盯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派驻机构要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优势,开展全方位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

在处置问题线索方面,监督监察室主要负责对联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一把手”的问题线索处置,并加强对派驻机构的指导;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对综合监督单位党组管理干部的问题线索处置,并指导协调综合监督单位机关纪委做好对一般干部人员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置。

指导派驻机构开展好政治监督。监督监察室和所联系派驻机构,当牢记“国之大者”,推动综合监督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促综合监督部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针对一些党组织长期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项检查、履责报告、述责述廉、约谈提醒等方式,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推动派驻机构对驻在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建立监督监察、派驻、巡视巡察等机构共同参与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从民主集中、权力运用、干部选拔、作风建设、问题线索等方面,深入了解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状况,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对“关键少数”进行精准“画像”,建立部门政治生态档案,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指导派驻机构开展好日常监督。制定联动监督工作办法,完善集中会商研判、问题线索移交、专项检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指导派驻机构聚焦权力运行流程、自由裁量權行使、特定关系人利益输送等关键点加强监督,综合运用个别谈话、列席会议、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列席民主生活会、为干部精准“画像”等方式,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指导派驻机构重点改进会议监督;对派驻机构日常工作进行统一规范,推行“清单化”监督,着力解决派驻工作弹性过大、不平衡等问题;督促派驻机构及时向被监督单位党组织通报日常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典型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实现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良性互动、共同发力。

指导派驻机构开展好专项监督。建立监督监察室和派驻机构专项监督协同机制,综合运用专项督查、专项调研、专项治理、财务审计等手段,对综合监督单位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组织派驻机构开展交叉互查;对防范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纠治隐形变异“四风”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确处置机制,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提高效率,对涉及违纪违法者严格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指导派驻机构做好问题线索处置。指导派驻机构把问题线索处置作为开展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推动监督和初核、办案有机衔接;定期对派驻机构处置的问题线索进行审核指导,并跟踪了解联系单位政治生态和廉政风险情况,及时调整监督方向和监督重心;对移交派驻机构的问题线索,指定专人跟踪,建立专门台账销号管理,既看结果又管过程;主动介入派驻机构办理的涉及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的问题线索处置工作;要求派驻机构在日常监督中发现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以及问题线索处置过程和结果,应当及时向对口监督监察室报告。建立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协同处置机制。对被监督部门领导班子成员问题线索处置,监督监察室在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分级负责制基础上,可以会同派驻机构对相关问题进行核实了解,探索与派驻机构一同开展谈话函询。谈话函询前,监督监察室应通过派驻机构详细了解被反映人岗位特点、性格特征、任职履历等情况,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及时排除明显失实问题线索;派驻机构要发挥身处一线“探头”优势,对行业制度、权力运行等外围基础情况进行梳理,确保谈话函询点到事上、戳到痛处。建立非领导班子成员重要问题线索会办机制。在日常监督过程中,监督监察室应主动介入派驻机构办理的涉及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党组管理干部问题线索的处置过程,了解联系单位政治生态和廉政风险分布状况,明确监督重心。建立季度例会制度。监督监察室应定期与所联系派驻机构就反映问题集中、问题线索量大、处置干部多的情况,进行集中梳理研究。如常州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监督监察室和派驻机构工作例会、线索处置、重大事项报告、沟通研判和工作交流等制度,进一步保障派驻机构监督执纪工作的顺利实施。

指导帮助派驻机构提高办案能力,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强化协调联办,统筹各方力量化解资源不平衡难题,实现案件查办与以案促改双统筹。

从制度层面,完善协作配合机制,监督监察室要协助派驻机构加强与审查调查部门沟通,围绕已查处案件深挖窝案串案,加强对有价值问题线索深入挖掘;建立案件联办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筛选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线索或违纪违法案件开展联查联办;建立案例综合分析机制,监督监察室和派驻机构要定期召开例会,剖析发案根源,查找制度漏洞,强化信息分析研判能力,提高监督和办案效率;建立规范联促机制,监督监察室牵头制定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规范,统一有关表格和文书模板,推动相关工作规范化。

统筹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方式,打破区域界限,实现统筹办案资源“一盘棋”。规范互助办案制度,根据办案需要,由监督监察室按照“一事一统筹”原则,安排其他派驻机构人员支援,优化力量配置,促进线索处置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探索交叉分办模式,针对派驻机构之间问题线索数量悬殊、办案力量不均衡等问题,探索线索跨组分办,实现人员力量和办案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行上下联动方式,结合一些监督监察室同时联系派驻机构和下级纪委监委的便利条件,协调下级纪委监委支援派驻机构调查职务犯罪案件,一经查实由派驻机构党纪立案,下级监委监察立案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无缝衔接,避免出現临时搭伙机制不畅、合力不强、促改不力等问题。如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建立常态化联合办案机制。试行“1+1+N”模式,由1名县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组织领导、1个纪检监察室牵头指导,混编N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搭建相对固定的“室组地”联合办案单元,一体推进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工作,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

实现案件查办与以案促改双统筹,“室组”要强化信息互通交流,协同汇总研判案件信息,实现案件查办、问题查找、原因剖析一体化推进;坚持把以案促改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同步分析问题发生深层次根源,将个案审查调查和强化对所在单位日常监督结合起来,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整改建议,督促案发单位切实担负起以案促改主体责任;案件办结后,要常态化“复盘分析”,研讨廉政风险和制度性、机制性梗阻,联合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深入推进以案促改。

此外还有,指导协同派驻机构做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指导帮助督促派驻机构提高人员素质能力。(作者单位:河北省纪委监委驻统战部纪检监察组)

猜你喜欢

监委办案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纪检监察
抢钱的破绽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