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23-05-30李沅泽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3年1期
关键词:两弹旧居防空洞

李沅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用毛主席的这句诗来形容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再合适不过了。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两弹城正是为了纪念这一系列事件而建立的。

1966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三线建设和“要准备打仗”的部署,为了保证核弹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决定将基地从青海迁至四川梓潼,于是便有了两弹城。那些家喻户晓的杰出科学家,邓稼先、郭永怀、于敏、王淦昌、朱光亚等,都曾在此留下印记。

几十年前,两弹城可是国家最重要的军事机密之一,而今天,这里已成为对所有公民开放的教育博物馆。两弹城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名录》,并被认定为国防科技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在景区之外,林立着一座又一座红砖房屋,据说这些曾是研究人员们的秘密住所。来到景区,从西门而入,可依次参观两弹历程馆、模型厅、邓稼先旧居、防空洞等景点。

两弹历程馆

乘坐景区观光车,游客会先来到两弹历程馆。展厅内光线较暗,唯有几束暖光照耀着墙上的照片和正中间的介绍展板。走在刻着元素周期表的地面上,你会肃然起敬。介绍展板的后面是一间全景式播放厅,180°的巨大曲屏上播放着原子弹的模拟爆炸视频,意在警告世人慎用核武器。

播放厅之后,穿过走廊,游客会看到许多科学家们的铜像与黑白老照片,它们向来往的游客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据说,梓潼县还住着一位在此工作过的保卫员,已经年迈的他还会时不时来展厅参观,赤子之心,令人动容。

模型厅

刚踏入模型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颗巨大的核弹。这是按1∶1的比例制作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其中,原子弹取名为“争气弹”,意味着它冲破了帝国主义在核彈技术上的阻挠,中国人狠狠争了一口气。

再往里走,你会看到一辆老旧的五人座汽车——它曾多次护送研究两弹工程的科学家。除此之外,还有好几台电视被嵌在墙上,播放着科学家们的访谈视频。

邓稼先旧居

邓稼先旧居的门口有一座由邓稼先的亲人捐赠的铜像,除此之外,这座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红砖黑瓦的平房,在当时就是能提供给研究人员的最好住宿条件。

推门而入,一股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木制的柜子,小小的铁床,并不宽敞的房间,……这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住过的地方。房间的墙壁上整齐地挂着邓稼先从年轻到年迈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张是年轻的邓稼先与爱人、孩子们的合照。导游介绍,在拍完这张照片之后,邓稼先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核弹的研究中。28年后与亲人再见面时,邓稼先已卧病在床。寥寥数语中,科学家们舍小家顾大家、立志报国的精神让人动容。

防空洞

防空洞是两弹城的“硬核景点”——它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投入使用,离两弹城的图书馆和院士宿舍非常近,一旦发生意外,重要的人员、科研资料和设备可迅速被转移。

防空洞全长八百余米,从东而入,向西即可到达梓江岸边。由于防空洞几乎不与外界的空气对流,即便是炎炎夏日,进入洞内,游客也会感到十分凉爽。洞口一片漆黑,唯有一圈圈蓝色的灯环指引着游客向前行走。深入洞内,还能看到许多防毒面具和消防服的展柜。但由于洞内太暗,很少有游客会走完整个防空洞。

相关链接

原子弹与氢弹

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当铀核或钚核受到中子的轰击后,会产生质量更小的原子。这个过程会释放惊人的能量,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核污染。

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氘、氚等较轻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这个过程会释放更大的能量,但几乎不会产生核污染。太阳内部发生的反应就是核聚变。

猜你喜欢

两弹旧居防空洞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伟人旧居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周恩来与“两弹”的情怀(上)
周恩来与“两弹“的情怀(下)
随想・延安
——于毛泽东旧居前
多波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室内堤防空洞缺陷检测模型试验研究
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