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用典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启示

2023-05-30曹格格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曹格格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来,在各类讲话、文章中经常旁征博引,援引大量文化典籍回应时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用典来源广泛,灵活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习近平用典的突出特色。习近平用典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方法借鉴,同时展现了时代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工作时,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文化内涵,唯物辩证地进行分析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创新传承方法,紧扣社会主义现代价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典籍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03

我国作为大河文明的典范,上下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悠久的岁月中更是形成了璀璨夺目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学典籍则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力量。对文学经典中精髓部分的汲取和利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途径之一,意义深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各式讲话发言及相关研究理论著作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化用大量文化典籍中的古典名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韵味隽永又言简意赅,涵义丰富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用典技巧出神入化,有横贯历史的纵横感,也有与新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感。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其独特魅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激荡历史文化精神,给予人们思想启迪。

1 习近平用典的特点

无论是在文化典籍的选择,或是对于其中古典名句的运用技巧,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结合具体的语义语境和社会需求,在原句基础上进行创造创新。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之所以形成鲜明的“习式风格”,正在于其对古典名句的引用、引述有着浓厚的个人特色。

1.1 来源广泛,深入浅出

正所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自习近平总书记当政以来,大量讲话文章中典故不断翻新,来源广泛。在传统经史子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用横跨各类、多种形式。比如,在2016年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強调了信息领域加强安全的重要性;2020年“不忘初心、牢记目标”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论语·子张》中的名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日食与月食之比生动而贴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面对问题直视错误的魄力,以及敢于改正错误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对苏轼、王安石、杜甫等名人诗歌的引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主要演讲中,引述了苏轼《思治论》“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来勉励大家,向最困难攻坚、向远大理想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时虽引经据典,但对于典故阐释到位、深入浅出,语言朴素真挚、通俗易懂,能够清晰地传达观点和主张,增加说服力,这也是“习式风格”一大特点。

1.2 联系实际,内涵丰富

人民日报出版社在2015年推出的《习近平用典》一书中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所用典故135则,具体内容包括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创新、法治、辩证十三个部分。在具体社会生活中,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国防、外交各方面,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比如,在《之江新语·要用个人精神管好自已》等文中,习近平多次援引《论语·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要以身作则让百姓信服,属于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发布于第8期《求是》期刊上的《一座祖国、一座人民不可缺少心灵》一文中援引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明文学写作要为时代发声,为时代有所作为,属于文化建设方面;在2020年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援引管仲《管子·版法解》“与天地同利者,天地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地谋之。”强调要以民生利益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永远要放在首位,属于社会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用不是浮于表面的“装点门面”,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实践,始终将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围绕核心问题聚焦当下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古代智慧切实发挥当代价值。

1.3 灵活化用,推陈出新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擅于将典故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灵活处理,让典故更贴近现实,最终达到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效果。对于古典名句,习近平总书记有直接引用,也有详细引述;既有开篇立意之用,也有自然过渡引出;有明喻有暗喻,有正用有反用,不可谓不花样百出、灵活创新。

首先,在表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删字、改句进行了表述的创新。如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援引了《荀子·大略》中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将其改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进行了字的替换。“如”原意为“从随”,改为“为”则更加明确了领导干部应进一步强化读书,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而不断进步。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市政治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曾国藩在《治心经·诚心篇》的“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一句精简为“为官避事平生耻”七字,提纲挈领,使语言通俗易懂,又内含警策之意,更使人影响深刻。除此之外,在内涵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进行丰富延伸。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文引述了孟郊《游子吟》,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是诗人孟郊临行所作,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恩、歌颂母爱。习近平总书记在引用上将其含义进一步扩展,从小家之情引申至“中国人浓厚的家庭情结”,强调家风家教建设,以小家促社会,使之具有更广泛深刻的意义。这对原典的创造性引用,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精彩之处,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继承、创造性提升的生动表现。

2 习近平用典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对文化典籍中的典故进行化用,体现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习近平用典没有拘泥于固定格式,开拓创新,赋予文化经典活力,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方法借鉴。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将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用典联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

2.1 指明方向,具有导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大量用典,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身作则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示范导向作用,释放出政治信号。无论是知青下乡插队时期,或任职地方阶段,尤其是在中央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每年的引用次数都多达百余次,在2014年更是多达四百余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单次讲话中同样经常出现多次引用的情况,如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四十一次引用典籍。所用典故的范围,从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到新中国时期,各个阶段都有覆盖。用典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引起各大媒体、研究学者、人民群众的关注。

专业学者对典故内涵和用典技巧进行分析阐释,媒体在各大平台做进一步传播,都扩大了所用典籍故事的影响范围。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髓时,也会对典故含义作进一步研究,正是这样推动了中华文化经典的再次传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国内演讲中引经据典,在全球的重要会议演讲中也多次引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体现了中国文化自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海外,在世界范围内加以传播。同时,也引导国内媒体努力探寻中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合适方法和路径,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2.2 开拓新路,提供创新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助力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的丰厚源泉。《诗经·大雅》中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表示就算是旧邦国也有革新的使命,一种文明想要长期保持就势必要不断创新创造。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不仅仅是传达出重视传统文化的信号,更以其灵活多变的化用技巧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典籍中古典名句的使用不是一成不變、简单浮于表面的,而是通过删字改句、改变表达,延伸内涵,贬义褒用、褒义贬用等多种形式进行创新,使原句融于整体文章表达中,更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灵活用典提供了创新传统文化的新路径新方法,是符合“双创”方针的传统文化创新良好示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习近平用典虽多,但因形式灵活而无“掉书袋”之感,因敢于创新而无经验主义错误,在增加讲话、文章古典气息的同时,也丰富了原有典故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作为一国领导人所独有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气质。总书记对于传统和现实之间的尺度把握精准,典故大开大阖之间张弛有度,这也是与其他人用典截然不同的地方。习近平用典以新方式开拓创新了新时期历史文化典籍的传播,为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开启了新纪元。

2.3 联系实际,展现时代精神

习近平用典多从具体实际入手,引古代思想处理实际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党建、国防、外交等多方面内容,实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经世致用的主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和谐等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源泉。习近平用典时也多次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经典名句,其思想内核与现代主流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实践息息相关。除此之外,习近平用典也是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进一步阐释,这是古代智慧运用于当今政治的表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结晶,如“法者,治之端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对于当今国家治理仍有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挖掘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典故,与时代现实相结合,用古典名句阐述治国理政观点主张,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姿。对于文化典籍的大量引用同时也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进程,在新时代具有新意义。

3 习近平用典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习近平用典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创造了宝贵经验,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发展的杰出范例,对我们有诸多启示。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度发掘,以唯物辩证法对待历史,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创新方式,提高社会文化自觉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有效途径;紧扣时代主题,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

3.1 深入挖掘内涵,唯物辩证对待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辩证分析,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吸收借鉴传统文化前,对其历史溯源、发展过程、价值判断及使用特色等进行充分全面了解是第一要务。将典故内涵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为己所用。没有深入了解就无法恰当运用,更无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需求进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将文化典籍中的古典名句大规模使用,正是由于其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涉猎广泛且有独特心得,才能在讲话中将典故信手拈来、运用娴熟。深入挖掘也并非随意挖掘,重在触及核心理念,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永恒的价值观念,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基因。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要从历史角度去加以理解,也要站在现实角度重新加以审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有精华也有糟粕,具有明显二重性。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确实有尊师重道、和而不同、居安思危、廉政治国、天下大同等经典思想,包含修身养性、治国理政等经典理念,包含修身养性、治国理政等多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部分思想也不可避免的为时代所局限,存在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君权神授等封建旧伦理道德,这落后于我们的时代,对于个人思想和社会发展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尤其要注重辨别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利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分析,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方能获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益滋养。

3.2 创新继承方式,提高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发表的讲话和文章中,关于文化典籍和古典名句的引用、化用是文化创新的典范。文化典籍在当今社会中最主要的交流传播方式即引用和引述,这是使文化典籍“活”起来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典故的使用直接触及古人思想,在对典故内涵的历史渊源深挖中直接触及那个时代,想要为传统文化焕发新机,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起到了鲜明的示范引导作用。其用典之灵活创新同样引起学者的研究,引发了人们对于创新的思考,主动寻求新的方式方法以求新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继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后,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用典》,兼以微视频、思想解读等多元创新的形式,将书本中的文字搬上荧幕,邀请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所用典籍名句予以深入解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而河南卫视晚会屡次“出圈”,也正在于其打破了传统晚会模式,将节目场景化、实景虚拟化、表演多元化,创新表现形式,并将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搬上舞台,贯穿晚会始末,才诞生出《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优秀节目,为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树立了新典范。当然,对于传统文化继承方式的创新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形式,更在于对内容的发展延伸。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对于典故的表达采取了合适语境的修改,对于内涵进行了多维度探究,从而能做到一针见血点明中心,多角度化用典故,使其焕发时代新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从来不是高居庙堂之上,也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领导人对于典故文化的重视固然起到导向作用,继承与创新更离不开个人生活。我们需要提高每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要加强个人意识,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将古代智慧自觉融入日常生活,作为精神滋养,并落实于实践,从自身小范圍开始,逐渐推广于社会,使中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实,真正“活”起来。

3.3 紧扣时代主题,发挥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目的之一,正在于能够使其化为一种精神财富促进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并最终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尤其需要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二者并非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互为补益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与当下文化语境相符合,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需求,解决时代问题。

习近平用典时,始终聚焦现实问题,切实关注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发展等内容,做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是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下的产物。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无一不是如此。于2017年播出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至今播出三季有余,通过邀请富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剧的形式对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诠释。同时,立足于当代,将主流价值观与文物历史相结合,古今对话,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赞扬,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又一范例。在明确发展目标方向的同时,我们也要警觉当前社会上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教条主义等各种错误观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与时并进,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明进行传承与创新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4 结论

总之,习近平用典是传统文化精髓与中国当代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文章灵活引用文化典籍对全社会具有鲜明导向作用,唤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形式内涵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融入中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新鲜生命力,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意义重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理应以习近平用典为榜样,不断进行尝试突破,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价值,提高民族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赵雅丽.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鲜明特点[J].前线,2016,(11):4143.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序言[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3]刘恋.习近平用典的特色和时代价值[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21,45(05):104107.

[4]咸友芹.习近平对古典名句的化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5]唐春淋.习近平对中国古典名句的创新性运用研究[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21.

[6]叶自成.《习近平用典》中的治国思想精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08):411.

[7]王鲁玉.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04):5862.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