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嘱托,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好老师

2023-05-30汪立夏

江西教育A 2023年1期
关键词:引路人总书记老师

汪立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学校看望慰问教师或给他们致信,称赞广大教师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他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再次明确“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毕竟,“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广大人民教师不仅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更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按照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目标,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可信、可敬、可靠的生力军,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相统一,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真正拥有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时代品质。

一、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今天的教师,如何在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征程中,当好“引路人”,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应当认真作答。

人民教师一旦投身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更重的社会责任,承担了更多的社会道义,接受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教育是一个让人变得更好的实践,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活动,每位教师都有一个让学生变得“更好”的职业目的。“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位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做学生成才的授道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位教师都要努力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知识是打开学生未来大门的钥匙,教师要点燃学生学习知识的火花,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让他们养成终身求知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不断积累扎实的专业学识,力争成为“问不倒、难不住”的专业权威,以出色能力感召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才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不断唤醒自己的灵魂才能启迪学生的良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如果知识经验储备不足、视野不够、境界不高,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所以,好老师必须要有坚实且广博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合宜的教学方法、自我修为的人生态度。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学生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新形势下教师还应转变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由知识权威者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

三、做学生生活的关爱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广大教师要以赤子之心尊重每位学生,以父母之心善待每位学生。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滋润浇开美丽的心灵之花。

好老师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让每位学生都健康成长,让他们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先对学生有全面了解,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好老师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关爱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被爱”的温暖;要有“亲和力”,对学生要有“欣赏”的举动、“和善”的笑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鼓励;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有艺术”,注意方法和学生的感受,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偏激,尽量避免公开化,防止发生不应有的意外事故。关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放在心里,心里想着学生,真诚为学生服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表现在很多方面:学生心理苦恼时,老师及时帮助解开心里的疙瘩;学生身体不适时,老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及时帮助清理障碍;学生生活遇到不便时,老师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四、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當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服务保障能力还有所欠缺,地区间、学校间发展情况不平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形势依然严峻,且朝着低龄化方向发展,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个体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调查结果显示,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同时懂得言传身教尊重学生。反之,缺少应有的“亲和力”,一味地强调“严格”,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就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效果适得其反。

好老师还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呵护心理的方式也应不同:对内心细腻、感情丰富的学生,我们要小心翼翼、保护着爱;对好玩多动、小错不断的学生,我们应先立规矩、引导着爱;对好学上进、追求完美的学生,我们要合理表扬、激励着爱。走近学生,观察学生,体悟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去感受学生的内心,蹲下来看学生的世界,会发现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独一无二的。

好老师尤其要“融得进”,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一分子;要“看得出”,对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能作出正确的预判;要“拿得出”,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要“登得上”,要跟得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登堂入室,触网得人心,用网言网语与学生同频共振。

五、做学生人格塑造的示范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教师都要努力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品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学生时代是锤炼人生品格最重要的时代。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求知的导师和做人的楷模,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

好老师,首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很难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影响。合格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没有教师人格的高贵就难有学生的精神发育。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需要持续不断地自我修为。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用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职业道德的偶像,让自己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这应该成为好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有威信、受尊重,学生受教才会入脑入心,学习才会自觉自发,这是人性规律,也是教育规律。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廣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期待每位教师坚决扛起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责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把人生价值和意义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不负时代、不负人生。(作者系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

猜你喜欢

引路人总书记老师
心里装着引路人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老师,节日快乐!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