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陈香梅女士

2023-05-30何雁

友声 2023年1期
关键词:女士

何雁

也许是命定缘分,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与我,有20年忘年交情。

2011年5月17日晚,我到北京长富宫饭店看望香梅女士。“你这么时髦!这件衣服在哪里订做的?”她拉着我的手,端详起我穿的淡橘色中式上装。传统中式服装,为香梅女士所喜爱。因为,它是中国女性特有标志。年轻时,她总是一袭旗袍在身,尽显美丽窈窕的身姿。

每年春秋两季,香梅女士都要来华访问,第一站总是故乡北京。而我,也在北京与她见面。之后,她奔赴中国多个省市,抵达香港,再从台湾飞回美国。

我初次见到香梅女士,是在1998年5月22日早晨。前一天晚上,我与香梅女士通电话,约好到下榻的北京贵宾楼饭店采访。到达后,我未按约定在大堂等候,估计是用餐时间,于是赶往餐厅,见她正与一位外国男士用早餐。我走上前做自我介绍,她客气地请我入座,又向我介绍身边的男士:“这是郝福满。”他是美中航运公司董事长,也是她的男朋友。

香梅女士问我:“昨天,李鹏委员长接见了我。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饭店有自取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当天报纸已刊登相关消息。香梅女士让我去拿一份。原来,她应中国教育部邀请访华,商谈建立陈香梅教育奖项,奖励中、小学教师事宜。

用餐时,香梅女士告诉我,当天上午,要举行她的自传《春秋岁月》座谈会。“人民大会堂,没有请柬进不去!”她亲自帮我要了一张请柬,我跟随她赶到会场。接下来的两天,她又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名售书。随后,她上楼接受电视台采访。我捧起一包书,跟着他们上电梯。见此情景,香梅女士与郝福满相视一笑。郝福满打趣地问我:“你父亲是图书大厦的老板吗?”

8月下旬,我将这次随访报道寄往美国。9月11日,香梅女士助理师云志回函说:“文章写得很好。陈香梅女士希望你今后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并欢迎你到美国時见面。祝福。”

此后,香梅女士每次访华,都要安排与我见面;每有新书出版,也不忘签名赠送;每年也会寄赠新年贺卡给我。2000年,电视连续剧《陈香梅》在中国热播,圣诞节前夕,我写信给香梅女士谈了感想,祝她圣诞与新年快乐。12月19日,师云志代她回函说:“陈香梅女士很同意你的观感,已将你的信内容转给有关人士参阅。”

大约第3次见面,香梅女士、郝福满与我一起,在北京贵宾楼饭店用早餐。餐后,香梅女士点起一支香烟,郝福满见状,左手轻轻地按在她的肩膀上,眼神温柔地看着她,像是发出善意提醒。香梅女士笑着与他对视,掐灭了手中的香烟。

郝福满亲昵地叫她“香梅”。有一次,我与郝福满聊天。他说,香梅不一样,她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又听香梅女士说,郝福满是战斗英雄,曾担任飞虎队机械师,参加过诺曼底登陆。

之后的年月,香梅女士身边的人越聚越多。有时,我去看望她,客厅里已有客人,她就引我到卧室聊天。双人床上,她与郝福满穿的睡衣,折叠得整整齐齐,摆放在床尾。对于每天要见这么多人,她也不胜其扰,对我说:“我对你,比对他们都照顾!”

经过多年交往,我们逐渐熟悉起来。香梅女士1925年6月23日出生于北平,幼年长住外祖父廖凤书家中。廖凤舒曾任驻古巴公使,与国民党元老廖仲恺是亲兄弟。小时候,她跟随外祖父在书房读书。稍长,就读北平孔德小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香梅女士与5个姊妹跟随母亲,从北平迁居香港。慈母病逝,她年仅15岁,挑起生活重担。香港沦陷后,她又随岭南大学辗转迁移大后方。19岁那年,她参加中央社昆明分社入职考试,社长陈叔同是蒋介石幕僚长陈布雷之弟,破例录用了她。这期间,她采访援华抗战的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与他相知相恋,结为伉俪。

婚姻不过10个寒暑,短暂却刻骨铭心。将军辞世后,香梅女士带着两个幼女,从台湾移居美国华盛顿。她加入共和党,长期担任共和党内主任委员,并任共和党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她虽不是内阁成员,却是美国政坛最有影响的华裔女性。30多年来,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先后8位总统对她有所任命。

香梅女士身居海外,却十分关心中国教育事业发展。1999年5月25日、2000年9月5日,我跟随她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首届以及第二届“陈香梅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颁奖典礼。2001年9月4日下午,我又参加第三届颁奖典礼。典礼结束时,香梅女士把我叫到身边,叮嘱说:“你把柴大使送回家,要照顾好!”

柴泽民是中国首任驻美国大使。他年过八旬,高大魁梧,手中拄着拐杖,却一再推辞说:“你回去照顾她!”我小心翼翼地搀扶他,从人民大会堂正门台阶往下走。等我把他扶进轿车,他说什么也不让我送了,急切地说:“你赶紧回去照顾她吧!”

香梅女士与柴大使是30年的老朋友。1980年阳历除夕,香梅女士作为里根特使秘密访问中国,美国参议院共和党副领袖、飞虎队员史蒂文斯同行,受到邓小平接见。这也是香梅女士第一次回到阔别30多年的故土。柴大使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美国马里兰州蔡文治将军家中。当时,柴大使带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仲恺之子廖承志一封亲笔信,用的是私人信笺,称香梅贤甥。信中说,他代表邓小平欢迎她回中国访问,希望早日成行,再首良叙,辞意非常亲切。最后还附带一句,未到北京之前,中方绝对保密,请她放心。

香梅女士首次访问北京之后,又飞抵台北,受到蒋经国接见。香梅女士是台湾国民党有力支持者,在美国做院外活动,给台湾当说客。随着形势变化,她的思想也发生转变,认识到海峡两岸分裂状态不应持续下去,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但她对中共怀有戒心,与中国驻美联络处素无往来,柴大使巧妙地寻找机会争取她。她后来幽默地说:“我是被柴大使拉过来的。”

2004年10月23日,香梅女士 80华诞庆典活动在上海举行,我也应邀出席。“我相信海峡两岸一定会统一!这是迟早的问题。”当天下午,她在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厅举行的报告会上,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信心,一番话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天晚上,在国际会议中心明珠厅举办80寿宴,她身穿蓝色旗袍,外套同色花纹珠衫,显得雍容华贵;在祝福声中,她切开了八层大蛋糕。

这年9月29日,香梅女士与我在北京长富宫饭店单独交谈,第一次向外界透露:“这条路是我开的。那时见邓小平,邓小平晓得我要到台湾去。他说:‘你应该让那些已经在台湾的人,让他们回到大陆来探亲。’这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我到了台湾就对经国先生讲,经国先生说‘可以考虑’,他这个人还算蛮开明的。后来,经国先生很快就宣布,退役军人可以回到大陆探亲。”

建议两岸开放探亲的事,早在1981年,邓小平与香梅女士第一次会面,就向她提出了。这也是香梅女士于2011年5月17日晚,当面向我透露。蒋经国去世前,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揭开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序幕。

香梅女士认为,海峡两岸民众经济合作时机已成熟。1989年12月,她顶着压力,率先组织一个台湾投资访问团到大陆访问。4个月后,台湾正式宣布开放对大陆的商务考察活动。谁能想象,她带领台商访问团,从台北经香港飞行不过5小时,为了成行却耗费她近1年时间。至今,成千上万台资企业在大陆兴办并繁荣发展,香梅女士开了风气之先。

2003年10月24日晚,宋美龄逝世消息传来。午夜时分,我用办公室座机电话,与远在美国的香梅女士通话。她一开口,便关心地问我在哪里,说她已得知消息,蒋夫人“享龄106岁,真是高寿。蒋夫人与我有半个多世纪交情,与我的先生陈纳德将军是生死之交,她也是我两个女儿的干妈。抗日战争期间,陈纳德将军正是在蒋夫人说服下,组织‘飞虎队’来华帮助中国抗战。她还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帮助中国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香梅女士特别提到,蒋夫人一直坚持中国不能分裂。“蒋夫人移居美国后,少与外界接触。1995年,蒋夫人在美国国会讲话,是她最后一次在公共场所露面。她的一生跨越了三个世纪,像蒋夫人那样能干、漂亮、有政治才干的女人,是少有的。”

当天越洋谈话中,香梅女士提及一件往事: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病危时曾口述、廖承志代笔写了一封信,由宋庆龄签了字,请她带回美国交宋美龄。这封言辞恳切的信大意是说,她将不久于人世,希望宋美龄到中国,姐妹见最后一面,若不可能也望宋美龄把孙中山的私人文件交还给她。香梅女士等了许久,才有一句回话:“告诉宋庆龄信收到了。”不久,宋庆龄在北京逝世。

2010年3月28日早晨,香梅女士与我在北京长富宫饭店,有过一次单独交谈。她透露:“她们那个时候希望在香港见面。香港见面就比较,喏,没有这么敏感了,对不对?没有成功。”她低垂着眼睑,紧紧地抿着嘴唇,“但是没成功。”

在宋美龄逝世当天越洋谈话中,香梅女士说:“这对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姐妹,生前几十年远隔万里重洋,至死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她评价,“宋庆龄是共产党出色人物,宋美龄是国民党出色人物,两人在政治上都有出色表現。”

与香梅女士相识以来,我听她在不同场合反复说:“海峡两岸要多沟通、多交流。”她在中国担任了各种名誉职务,多到数不清。她对我说:“人家用我的名。但看到人家成功,我也很高兴。我们在中国都是做贡献,不做生意,尤其在教育方面,捐献已经有两千多万。但社会好像慢慢变得功利了,今天你帮过他的忙,明天你不帮,人就没有人情。”

我对香梅女士印象深刻的,还有她那双保养得当的手。修长指甲上,涂上或玫红、或粉红的指甲油,配上闪亮宝石戒指。2010年3月28日早晨,我在北京长富宫饭店看望她,她的指甲剪短了,指甲油也有少许脱落。她是衰老下去了!我心里想着,不免有些难过。

自2011年5月17日晚,我们见面之后,由于郝福滿身体欠佳,医生不允许他坐飞机,香梅女士自然也不愿独自访华。直至2015年9月初,她在小女儿陈美丽陪伴下,来华参加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主席向她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此时的香梅女士,已迈入鲐背之年,身体发福,行动不便,但谈锋仍健。9月8日中午,我来到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九层套房,母女俩刚从湖南芷江返京,香梅女士、陈美丽与我,留下了一张合影。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香梅女士。

令人痛惜的是,郝福滿已于一年前去世,对香梅女士的健康带来了影响。2018年3月30日,这位传奇女子经历中风之后,在华盛顿家中辞世,走完了人生93个春秋。噩耗传来,令我哽咽落泪。这年10月,我赴美国访问,在华盛顿停留仅一天,专程来到阿灵顿国家公墓,寻访香梅女士与陈纳德将军合葬处,耳边响起她生前话语,“我对你,比对他们都照顾!”心中怅然若失。

猜你喜欢

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岳菲花的艺术人生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郭丹珊女士印象
全年目录
鹦鹉爱说笑
鹦鹉爱说笑
女士找茬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