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洁文化浸润人心,也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3-05-30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狄仁杰包拯黄州

曾勋

2022年,记者辗转湖北、江苏、河南、浙江、山西、广东、海南等省份,追寻古代清官足迹,采撷廉洁文化的累累果实。一路走来,记者见证了各地廉洁文化开花结果,浸润人心,也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2年初,湖北黄冈,冷风刺骨。记者来到黄冈市公园路,见赤壁山逶迤连绵,山脊上的石径旁草木葳蕤。本以为,这种恶劣的天气人应该不多,却不想,这里还是有不少游人。

早些年,此地为黄州古城的“市中心”,见证了苏东坡的风流。当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苏轼来到此处怀古,写下了前、后《赤壁赋》。明末战乱,赤壁山上的楼阁被烧毁,直到清康熙年间,一代清官于成龙来到黄州,重新修建赤壁,并新建“二赋堂”,亲自题写牌匾。

几名游客在二赋堂驻足,父亲告诉女儿,这就是电视上的于成龙为纪念苏东坡修建的屋舍。

与黄冈之行相比,洛阳白马寺之行可谓“冰火两重天”。盛夏时节,来白马寺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纵使汗流浃背,也不减丝毫热情。白马寺中有一处景点,叫梁国公墓。有的人认为,这座墓其实是白马寺住持薛怀义的,他在宫斗中被诛杀后,“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

一名当地学者告诉记者,白马寺作为当时的国家宗教重地,安葬狄仁杰这样的股肱之臣是理所当然,相反,薛怀义的身份和火烧明堂的乖戾作为,入不了白马寺。一名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游客,到白马寺为梁国公墓上香。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坚信这是狄仁杰墓时,他说,虽然目前没有太多证据,但我内心相信这是狄仁杰墓,历史谁说得清楚,但他清正廉洁爱护百姓这种精神,具有永恒意义,我们需要缅怀、发扬。

在狄仁杰的老家太原狄村,绿道、亭台楼榭与人工湖交相辉映,老人悠闲地在狄仁杰文化公园喝茶,小孩在绿地上嬉戏,而远处狄仁杰的雕像巍然矗立,他似乎正安详地注视着眼前的平静与和谐。一名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这就是廉潔文化改变城市风貌、造福百姓的生动事例。早先这个片区由于种种原因拆迁难,随着廉洁文化的勃兴,我们有底气打造前贤的故居,一是让人们有个念想,优秀传统文化有个安放的空间;二是让城市配套的硬件设施提升,让百姓有个清闲玩乐的地方。

这样的变化,正在很多地方发生。不少地方打造彰显景区特色的廉洁文化,烘托清廉文化的氛围愈加浓郁,旅游也不再是单纯的吃喝玩乐。

广东肇庆七星湖,前些年因为污染严重,水质差,人们不愿意来湖边。2022年,当记者来到这里探寻包拯足迹时,看到的却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美景。湖边绿道纵横,七星岩景区与市民公园无缝融合。在七星岩景区门口,有一幅包拯在端州留下的唯一手迹。石刻只有30个字,大致说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初九,提点刑狱官周湛、钱聿与包拯三人,一起游历了七星岩。

不少游客为寻找包拯留下的真迹,徒步到七星湖旁边的七星岩。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说,现在七星湖水体治理好了,百姓乐意到湖边健身跑步,不少外省人慕名前来寻找包公的真迹,这几年,湖边的民宿也起来了。

对于官员来说,廉洁文化并不玄乎,它润养精神,铸牢“不想腐”的魂;于百姓,它营造崇廉守信的社俗民风,塑造高尚的审美趣味,也在物质层面,切实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廉洁文化与“绿水青山”的交相辉映,是这个时代最富生命力的脉动。随着各地不断挖掘本土的廉洁元素,厚植廉洁沃土,积极的变化也必将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狄仁杰包拯黄州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包拯智擒偷锅贼
包拯:我的好名声多亏了欧阳修
人小鬼大狄仁杰
铁面无私
——包拯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包拯的人生哲学